登陆注册
29503200000053

第53章 新时期的国画创作

文革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地解放。一批卓有成就的老画家的作品大放异彩,显得格外的突出,中年和青年的画家则开始改变旧的思维方式,重新思考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问题。水墨画的现代转向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卓有成就的老画家

李苦禅(1898-1983),原名英杰,后改名英、超三,号励公,以艺名行,山东高唐人。1925年就学于北平艺专西画系,不久后师从齐白石学国画。先后在北京师范学校、北京华大艺专、北平艺专、杭州艺专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等职。长于大写意花鸟,广泛吸收石涛、八大、扬州画派及吴昌硕、齐白石诸家画法,笔墨雄阔,气势磅礴。代表作品有《盛荷》、《群鹰图》等,作品多藏于山东济南万竹园的“李苦禅纪念馆”。

朱屺瞻(1892-1997?),乳名增均,号起哉、二瞻老民,江苏太仓人。幼习丹青,1913年与徐悲鸿等熟识,任上海图画美术园教师。1917年赴日,入川端美术学校,从藤岛武二学习素描。不久回国,在家乡辟画室梅花草堂。后历任新华艺专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等职,遍游山川,80年代后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初习油画,后转中国画,善写意山水,花卉,间作人物。其山水朴拙淋漓,设色秾丽,并率先将丙烯色用于国画。所作花卉,多用浓墨、焦墨和重色,用笔酣畅,造型质拙。传世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馆藏《兰幽香风远》等。

陆俨少(1909-)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人。曾入无锡美术专门学校,退学后拜画家冯超然为师,并结识吴湖帆。30年代起,遍游南北胜地。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画院画师,并在浙江美术学院兼课,后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画院院长等职。以山水闻名,兼作人物、花鸟。善于用笔,以笔之不同部位表现山川的不同变化。尤善描绘云水,其山水多江河浩淼,云蒸雾霭,变化丰富。代表作品有《硃砂冲哨口》轴等。

勇于变革的吴冠中

吴冠中(1911-),别名荼,江苏宜兴人。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1946年至1950年留学法国,回国后相继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他在法国时接受了现代主义的教育和艺术思想,但是在改革开放前的时代,他的艺术思想和追求没有能够得到施展,文革后,他率先提出了“形式决定内容”、“抽象美”等观点,在美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70年代以前,他主要从事油画创作,70年代以后,他开始从事水墨风景画创作,偶尔也画人物和花卉。他继承了老师林风眠融合中心的主张,试图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精神相结合。他的水墨画,多取材于江南的白墙黑瓦,绿柳红花,也有作品描绘都市风貌,点线交错迷离,色墨飞舞辉映,抽象意味浓重,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有《榕树》卷等。

其他重要画家

吴作人(1908-1998),安徽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早年入苏州工业专门学校预科,业余习画,1926年考入本科建筑系。1927年入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1928年转入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徐悲鸿,并参加南国社,后至中央大学艺术系。1930年起,赴法、比利时留学。1935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北平艺专教务主任兼油画系教授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教务长、院长、中国美协主席等职。早年主攻油画,作有大量作品。40年代中期开始画水墨画,60年代后形成清新简约、平和优雅的独特风格,多画骆驼、熊猫、金鱼、鹰等动物禽鸟画。代表作品有《牧驼图》等。

王雪涛(1903-1982),字迟园,河北成安人。1918年就学于直隶高等师范手工图画科,1922年入北平艺专西画系,后入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画院院长、北京美协副主席等职。擅长小写意花鸟,师法王云、齐白石及陈半丁等,作画注重写生,笔墨洒逸,赋色清爽。传世的代表作品有《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等。

王个簃(1897-1988),名贤,字启之,以号行,江苏海门人。中学时自习书画、篆刻。1924年结识吴昌硕后,随其学习辞章书画,为吴昌硕晚年亲授弟子。曾与王震等创办上海昌明艺专,历任新华艺术大学、东吴大学、昌明艺专及上海美专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第一副院长、名誉院长、上海美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等职。工书画,创作融诗书画印于一体,长于藤本花卉,设色古淡沉雄,饶有韵致。

关良(1900-1986),字良公,广东番禺人。1917年赴日,就读于东京太平洋美术学校,跟随藤岛武二等学习油画。1923年回国后,任上海美专教授。1926年任北伐军总政治部艺术股股长,30年代起,历任广州美专、上海美专、上海艺大、中华艺大、重庆国立艺专教授等。工国画,兼长油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美协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画院画师,交通大学艺术系主任等职。1928年起,以水墨画表现戏剧人物,独步画坛。所画戏画,人物造型稚拙,笔墨变化多端,于不经意间现出真意。代表作品有《醉打山门》等。

叶浅予(1907-1995),原名叶纶绮,笔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庐人。自幼喜爱书画,1926年后入上海谋生,先后任绘图员等职,后以漫画名世。抗战开始后,组织漫画界救亡活动,并创办《救亡漫画》等刊物宣传抗日,后任《今日中国》画报主编。1942年后,以毛笔作人物写生,并曾从张大千学画。后任北平艺专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多以速写法入画,长于人物,尤精于舞蹈画,以线勾形,造型准确,富于运动感。代表作品有《梅兰芳》、《夏河之秋》等。

黄永玉(1924-),土家族,湖南凤凰人。出身文人家庭,1936年入厦门集美学校习画,不久离校开始流浪生活。1939年开始学习木刻。后在上海等地任中学美术和音乐教员,从事木刻创作。1948年后,辗转于台湾、香、广州等地,曾任报社编辑。1953年从香港来京,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前期主要从事版画创作,70年代后主要把精力用于彩墨画创作,其画形式新颖、色彩披沥,并多宏幅巨制。代表作品有《荷花》、《天问》等。

黄胄(1925-1998),原名梁黄胄,河北蠡县人。1940年起从赵望云学画,1945年随赵望云赴西北写生。1948年参加解放军,任美术编辑及记者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师范学院讲师、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部创作员、军事博物馆创作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晚年创办炎黄艺术馆并任馆长。主要从事人物画创作,多表现少数民族题材,尤以画驴著称。其画以速写为基础,真实生动,富于生活气息。代表作品有《载歌行》、《百驴图》等。

张仃(1917-),笔名它山,辽宁黑山人。早年以漫画创作闻名,抗日战争时从事漫画宣传,后到延安,在鲁艺任教并从事创作。后任《东北画报》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其多才多艺,先后从事漫画、年画、宣传画、装饰画、壁画等的创作,50年代起开始水墨山水画创作,擅长焦墨山水,主要从写生中变化而来,影响颇大。中国画代表作品有《万里长城》等。

赖少其(1915-),广东普宁人。曾就读于广州市立美校,早年从事木刻创作。后参加新四军,从事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华东文联秘书长、上海文联副主席、安徽文联主席安徽美协、书协主席等职。早期主要从事版画创作,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画创作,以山水画闻名,以黄山、九华山等为主要描绘对象,宗法新安派诸家,画风雄浑凝重,善用焦墨。代表作品有《黄山之赞》等。

这一时期的重要画家还有主要从事花鸟画创作的唐云、谢稚柳、俞致贞、崔子范、陈大羽、刘继卣等;主要从事山水画创作的陈子庄、黄秋园、白雪石、方济众、秦岭云等;致力于人物画创作的任率英、王叔晖、潘洁兹、程十发等,都有重要的成就,在此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详述其艺术成就。

同类推荐
  • 南京艺术小史

    南京艺术小史

    南京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十朝时期以都城南京为中心形成的灿烂文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同时,在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南京总是扮演着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的重要角色。南京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可谓名流辈出,名作如林。
  • 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

    孙殿武编著的《视觉艺术欣赏》从细节入手,以作者的审美经验,对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艺术进行结构,分析解读美,传达给读者更多的是审美感受,从而更贴近读者,让读者更快捷、更清晰地感受视觉艺术的魅力。本书向读者展示的数百件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作品,都是世界级的经典艺术精品,堪称视觉艺术的盛宴。
  •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电影疗伤

    电影疗伤

    电影是美好生活的调节剂,不但让你回到浪漫的过去,还是你一位贴心的心理医生,它抚慰你,无论你郁闷、烦躁、孤独、寂寞、自卑还是失落。即使时光易变,而电影一如既往,它可能转化为一个VCD、DVD等多种珍藏形式,随意躺在你工作桌、枕头旁、书柜上的某个角落甚至是压在厚厚的衣物下面,但总有不经意的一个瞬间,你会重新或轻或重地捧起它,重新擦拭上面的灰尘,重温那段关于这个电影故事的某些心灵感动。阅读本书,让我们做一次短暂的、近距离的、光与影上的重合,并同时给自己寻得一段精神愉悦的时间和空间,得以静心在荧幕面前感受影片中的波澜壮阔或点点滴滴。
  • 课外雅致生活-瓦格纳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瓦格纳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请看撩汉七十二式

    总裁,请看撩汉七十二式

    孙子兵法有三十六计,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而同样姓孙的孙若离,深谙《孙子兵法》的精髓,运用孙悟空七十二变之技巧,结合情场的经验,修练出《撩汉七十二式》之绝世技艺,并欲在情场江湖一展身手……当身怀撩汉绝技的孙若离遇到木讷总裁陆家尧时,无论多么精彩的表演,似乎都成为一幕滑稽的独角戏……@孙若离本来就后悔得要死了,却被他挤兑,本能地反驳,“衣冠楚楚的未必就是人!”陆家尧优雅地弹了一下自己价值不菲的西装,轻笑,“我不在乎这身皮囊。”孙若离脱口而出,“那你脱了!”陆家尧……当孙若离和同样拥有高超撩妹技能男子相遇,两强相遇,陷入互撩模式,能否撩出火花,撩出真爱,撩入围城,却不得而知……@孙若离闻到屋里有浓厚的荷尔蒙交汇过后的味道,一气之下,直直冲入书房,将书柜上摆着一把蒙古弯刀拿下来,抽出刀来,将刀鞘扔掉,握住刀柄,挥刀砍过去……经年之后,她恍然明白,小撩怡情,大撩伤神,有爱有撩,生活才够精彩……
  • 无仙无缘无限

    无仙无缘无限

    在这诸天万域内,没有重生,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没有夺舍,穆云海的路是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他靠的,仅仅是别人嘴中的“运势昌隆”。比如,千年难求的金蚕茧,他在昏迷中就用废了。比如身怀天火,却差点要了他的小命。比如好不容易遇到了圣兽天狐,还是个假的。真是一言难尽……就像是你的成长路,我的成长路,他的成长路。在这仙道之门千年一开之际,穆云海的前路茫茫,人生际遇难测。遇神秘青衣少女悄然而来,逢战乱纷飞血中高歌,看仙魔混乱谁仙谁魔,品红尘笑颜铁马金戈。穆云海说:“武道仙道一途,唯有拼搏,可是我是保送的,我的天,怎么办?”青衣少女说:“本姑娘很仙的好不好!”鱼小米说:“你怕是个傻子吧!”南宫华轩万般无奈道:“大哥,我们都骑龙了,把你的马换一下好不好?”……哎,到底什么是海纳百川,司空见惯,有缘开之啊?
  • 我曾踏月待君归

    我曾踏月待君归

    冬:阿元,我这辈子唯一做错的事,便是那次酒后乱性,轻薄了你。我知道你心里没有我,可我从不后悔。阿元:阿初,以后我们都在一起好不好?无论如何,生生世世,都不分开……那日随口一说的玩笑话,阿元从未想过,竟会一语成谶,生生让她和她的阿初遗憾了一辈子……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小短篇,收集普通小人物失落的爱情故事,见证他们的悲欢离合。【灵感小合集,欢迎大家围观!】
  • 我向时光借了六个小时

    我向时光借了六个小时

    新书《微忱》正在更新,大家多多支持秦奕辰第一次被一个‘人类’所吸引,这个人类貌似有一些不同常人的能力。可是,他目测这个人类貌似有些怕他。“林小姐,你离我这么远干嘛?”“你别过来,你再过来,我、我就报警了······”“林冉,你到底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我比别人多爱你六个小时……”都市灵异小说,有你想不到的惊喜
  • 风大小姐,请留步

    风大小姐,请留步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水泥森林

    水泥森林

    自己写的各种短篇网文合集,长度不定、题材不定,希望您能喜欢。
  • 舰艇基础科技知识(上)

    舰艇基础科技知识(上)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焚天古诀

    焚天古诀

    焚天之火种,上古阵法决。开山门,修阵法,炼法器,这是一段不一样的异界凡人修仙之旅。
  • 蜜恋99天:大牌校草爱上我

    蜜恋99天:大牌校草爱上我

    “公交色狼!你怎么在这里!?”“呵呵,短腿神经病,你也在这里上学啊?”“色狼我警告你啊!以后少骚扰女生,否则,别怪我见你一次踩你一脚!”呵呵,高中的第一天,在大巴上碰见一个咸猪手,林洛宸好心当成驴肝肺,不但没被表扬,反倒被人冠上“色狼”的称号。好啊,色狼是吧,那我们就来看看,到底谁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