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00600000008

第8章 差不多就行(2)

一对久居中国的外国夫妇准备重返故土,在他们回国之际,他们的中国朋友准备了两幅精美的卷轴,送给这对夫妇年迈的母亲。这两位老人刚好同岁,是他们夫妇唯一的亲人了。华丽的条幅上一边写着“福如东海”,另一边写着“寿比南山”。除此之外,条幅的下方写着两行小字,一行写着恭贺老夫人“七十高寿”,另一行则写着恭贺老夫人“六十华诞”。夫妇二人代母亲收下了礼物,再对条幅的精美表示了适当的称赞后,其中一人鼓起勇气问赠送者:为什么两位母亲同样的岁数,一个被说成七十岁,另一位却被说成六十岁呢?赠送者给出了一个十分个性的回答:如果两幅卷轴上都写上“七十高寿”,会显得作者缺少创意。

中国人很重视祖籍,这对我们讲求精确的人而言,是十分要命的。一个人因为诉讼来求助于我。他告诉我,他居住在某个村子里,但是从他的言辞之间,我显然感觉他是住在城郊。经询问,他才承认他现在已经不住在那个村子里了。我问他:“难道你不觉得自己现在是个城里人吗?”他回答道:“当然不,虽然我们现在是住在城里,但我们的老家却在那个村子里。”

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最初遇到的障碍是,他们没办法找到一个准确的表达来区分相似事物的特征。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模式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之上,跟我们惯常的不同。他们根本不能理解西方人凡事穷根究底的狂热。很少有中国人能说出自己所在的村子里有多少户人家,他们也根本不想知道。他们简直就不能明白,怎么竟会有人想知道这个!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准确的数字。

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力那样僵硬、刻板,你不能指望心也像头脑或智力一样,去思考那些死板、精确的东西。至少那样做是极为困难的。实际上,中国的毛笔或许可以被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好像也难以精确,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创造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

——辜鸿铭

中国人在数字上缺乏精确的特性,这在书写中甚至是在印刷物中的表现也同样突出。大量廉价的出版物,没有哪一本不是错字连篇。把这种现象归因于图省事,倒不如说是因为人们觉得精确根本无关紧要使然。这种粗心大意在日常书信往来中表现也很明显,许多字都会用同音字来代替,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错误,一方面是因为文化水平不够,另一方面

也是因为马虎。

写信时,信封上称谓的写法,也是中国人无处不在的、肆意漠视精确性的最好明证。一封普通的书信,中国人会在收件人姓名和地址栏中,用粗体字写上:“父亲大人”、“慈母大人”、“叔祖大人”、“贤弟大人”等等敬启,收信的这些“大人”姓甚名谁是不会直接被提及的。

中国这样一个务实的民族,人们竟然会对自己的名字全然不在意,这实在令人惊奇。一个人的名字时而用这个字,时而又用另一个字,这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被告知,叫他任何一个名字,他都会答应。但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困惑的是:事实上,同一个人通常会有好几个不同的名字。一个人除了姓、名外,还有“字”、“号”,更让人称奇的是,他竟然还有一个名字是专门用来参加科举考试的。所以,一个外国人会把一个中国人误认为是两三个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一个村子的名字大多也是不确定的,它总有两三个叫法,这些叫法没有优劣之分。如果一个名称被公认为是一个名称的误用,人们就会交替使用这两个名称,或者在公文中用正确的那个,而平时则用另一个,甚至把误用的那个名字作为形容词,与原来的名字一起组成一个复合地名。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人缺少一种教育,这种教育本质上与要求绝对精确的化学式的教育有相近的地方。其实,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像其他任何民族一样,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到精确,甚至做得更好,因为他们被赋予了无与伦比的耐心。但不得不说,真实的现状是:中国人完全缺乏讲求精确的品质,甚至不知道精确为何物。假如这一说法成立,那么下面这两个推论就顺理成章了。第一,我们在查阅中国的历史记录时,必须充分考虑中国人的这一特性。如果我们轻易采用中国人的统计数据,稍不留神我们就会上当受骗。第二,对中国人那些各种美其名曰的“统计数据”,一定要持保留的态度。我们习以为常的“总体绝不会大于各部分之和”,在中国的统计结果可能正好相反。

“无可无不可”,享盛名尤为久远。……就因为生存于这一个社会里,那个人的一些权利没有法律的保障,只有模棱两可的冷淡消极态度最为稳妥而安全。

——林语堂

扩展阅读

〔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节选

在中国人身上,有许多特征是互相矛盾的,当然有些是出自于人性的弱点。撇开那些困扰道德问题的东西不谈,其中一个主要倾向就是,中国人对交给他们的任务都抱着一种马马虎虎的态度,而且还以此为满足。他们似乎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就像“效率”一词代表着西方社会中支配人们思想的基调那样,中国人常说的“马马虎虎”一词也表明了他们对生活所持的态度。对于中国人,这样的判断可以说是完全公正的。

仆人们在家里,职员们在公司里,商人们在交易活动中,官员们在办公室里,无论干什么,中国人似乎并不认为他们应该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马马虎虎”这个词正好反映出中华民族的那种心态,而且,这种马马虎虎的行为随处可见。

新买的东西,保修期刚好过了几天就坏了;仆人把刚布置给他的事情忘了;办公室职员在外闲逛,而不在办公室里工作;双方约好了付款时间,到时候却看不到钱的影子;让裁缝在今天把衣服做好送来,可他第二天早上才把衣服带来。而且好像并没有人对上面这些事情感到不快。

许多像“别在意”、“别管它”、“别担心”等这样与“马马虎虎”意思相近的词语被用来作为疏忽大意的托辞。不可否认,中国人的性格中有许多好的地方,但如果他们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还需要一场严肃的变革。他们中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那种懒散的作风必须被一种更为积极向上的风气所替代。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也一定听过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全中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不是陕西。他说:不是差不多吗?”“错了。是山西,” “陕西同山西,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礼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 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同类推荐
  •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紧密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努力体现新世纪新阶段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
  •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的翻译技巧和心得,虽然主要针对英语翻译,但是这些“秘笈”实际上对其他语种的翻译也是适用的。大同小异,其他语种的译员稍微变通一下就可以吸收。考虑到自己一家之言难免有不足之处,笔者还专门采访了10多位优秀的成功翻译人士,多角度介绍了他们做翻译的经验、心得,比如女士做翻译应该怎样避免电脑辐射,小语种译员的从业心得以及营销策略,等等。希望能“授”读者以“渔”。
  •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共四篇,第一篇公文文种解疑;第二篇公文格式与行文解疑;第三篇公文写作技巧解疑;第四篇公文处理规范解疑。所列题目,均是长期研究和讲学实践中积累的,是与公文工作者及教学人员广泛接触和交流中的经验总结。这些题目反映的问题源自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实用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全面地掌握公文写作中的规范与技巧,了解公文处理实践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
  • 逃离北上广—广东太竞争

    逃离北上广—广东太竞争

    广东这块地儿,永远都和竞争密不可分。因为广东人喜欢“食头箸”。谁都知道竞争是激烈的,更是残酷的。但埋怨冇用,不如把头从沙子里拔出来,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连聚集了数十万工人的富士康都大摇大摆地从广东撤离了,你还在纠结离开是“前进”还是“后退”吗?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热门推荐
  • 乌鲁木齐的爱比北京多两个小时

    乌鲁木齐的爱比北京多两个小时

    乌鲁木齐,北京,两小时时差,那爱呢?你关注过远离内地的乌鲁木齐吗?做为亚洲的地理位置中心,那里的女孩子,生活,工作,爱情,是什么样的呢?八零后,乌鲁木齐土生土长的她,正经历着怎样的人生?畅冉书友会群49430555,欢迎讨论!
  • 人类拯救系统

    人类拯救系统

    人类式微,处处受到欺凌,人类文明,遭到残暴破坏,传承即将断绝,多种强大的异族,已经让人类悄然脱离世界霸主的地位。民族存亡之际,陆川穿越而来,他将带领人类,打赢这场世纪大战!PS:一个少年穿越重生成为人族薪王的故事,将带领人族,将人类这个种群的火种播向四方。
  • 月铭

    月铭

    人生不过是一场游戏,也许会荣耀满归,也许会伤痛集一身,但那又如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暗恋过的人都懂,那暗恋的心酸与甜蜜,暗恋本就是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关于他们
  • 时光赠我满星辰

    时光赠我满星辰

    刚开始时琼给陆星尘的印象是乖巧矜持的小姑娘有一天某个小姑娘酒醉——形象……毁了……后来,她破罐子破摔——“陆星尘,我肚子饿了。”“陆星尘,我迷路了。”“陆星尘,我……啊……啊啾……我好像感冒了。”“陆星尘,我U盘被我摔坏了。资料全没了。”再后来——“陆星尘,我……”我好像把我的星尘给弄丢了……时琼,只要你回头,就会发现我一直在你身后,我一直都在等你,等你回头。“那,重新认识一下,你好,我的星尘,我是时琼。”————————————————#国民男神陆星尘和国民初恋时琼互动不要太甜##十六「时陆」夫妇请原地结婚##细数十六夫妇的小互动,这对cp我嗑定了##娱乐圈超甜cp,望假戏真做#……某天,陆星尘对时琼说:“你看热搜前十里就有七条是希望我们在一起撒糖了,你要不要考虑一下让cp粉希望成真!”我携满天星辰以赠你,仍觉星辰不及你!
  • 剑扼虚空

    剑扼虚空

    少年沐风,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获得一块石质剑碑。此时正值异族入侵,人类战败退守至神州大陆五百年矣。在这个大破灭时代里,他将携带亿万剑意降临,以无可匹敌之势横扫天下,戮尽强敌,重建人道,复立乾坤,以血肉之躯,补苍穹之裂,杨威天外天。(新书需要大家的呵护,您的每一个点击、推荐都是对我的大大支持,请大家登录帐号,多多点击,多多收藏,拜谢诸位了,本书每天保守两更,不定期爆发。)
  • 玄都养仙人

    玄都养仙人

    我跨越无尽纪元从都市苏醒,仰望星际呼吸那燃烧的烈焰符灰,轻弹剑胚吟唱一首吞噬星海的无极剑歌。揭开沉封迷雾,踏尽州天方海,享受如冰般寒冷感受如火般的炽热,在九天之上奉您为九玄上仙……(都市情节与风俗文化交融,智能科技与热血玄幻碰撞,来,陪我走进这个全新的玄都世界……)企鹅组:482788818
  • 万川茫茫

    万川茫茫

    长安,这是天下无数人所梦寐的追求。庙堂之高,无外乎执掌九州,控万民于彀中;江湖之野,不过是牵引四海,制英雄于令下。长安,只是一个太过美好的梦。这江湖从不会长安。
  • 悲惨世界(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悲惨世界(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JeanValjean)试图赎罪的历程,融进了法国的历史、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