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9800000070

第70章 在狱中(1)

诱捕

1935年5月,山西工委宣传部长张柏枫(李雪峰)接到党内同志从北京来的信,要他到太原新满城北街8号接收一个转来的组织关系。李雪峰因马上要去上海,便将这个接关系的任务交给了时任“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书记的郑林。谁也没有想到,这正上了敌人诱捕的圈套。

原来,阎锡山看到太原国民师范已经变成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的中心,大为恼火,一面宣布不再招生,一面强化对革命师生的法西斯控制,对来往信件一律暗中拆检,妄图彻底查清我党在山西的地下组织系统。从北京寄给李雪峰的信是真的,但被狡猾的敌人嗅出了味道,他们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又将原信照样封好发出……

郑林虽然没有察觉敌人的这一毒招,但他仍像平时一样,凡事都保持着高度的革命警觉,总要事先考虑好应急的办法。这一次也是这样。临走之前,他很从容地对一位姓田的朋友说:“这几天外头风声不好,我明天晚上要是回不到学校,你可以给我把东西收拾起来,但不要大事张扬。”

第二天中午,郑林将那封信捻成比火柴棍大一点的纸卷,夹在食指和中指中间,按约定时间来到新满城北街8号。一进门,看见一个中年妇女,刚要打听信上写的那个人,就见从里屋走出一个40多岁的男人,笑着说:“快进来坐,那位朋友刚出去,马上就回来。你把信带来了吧?快给我。”一听这话,郑林心里顿生疑团:明明是单线联系,他怎么知道有信?再说,明明约定的时间,为什么人会不在呢?糟糕,出问题了!他情知不好,便镇定了一下,立即作出很奇怪的样子,说道:“先生,你说什么信?你这是几号门牌?”那个女人说:“8号呀。”郑林便大惊小怪地叫起来:“哎呀,错了错了,我是找18号的。对不起,对不起。”边说边往后退。那男人追上来一把抓住郑林的衣服,露出了密探的狰狞面目,“先生,我领你去找那位朋友。”一看这阵势,郑林知道硬走结果更糟,眼下最当紧的是想办法销毁身上的那封信,于是就随机应变地转过口气说:“先生,那就太麻烦你了。”这样一来,密探也不便当着围观的人进行公开搜身,就领着郑林走出人群。刚一转身,郑林就暗中把接头的信撕了个粉碎。

密探领着郑林转过几条大街,向省会公安局所在的侯家巷走去。

敌人把郑林关进看守所里。接着就开始了第一次审问,由一个专审共产党案的姓潘的人坐堂。这人一出来就气势汹汹地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赵武生。”

“职业?住址?”

“我从河南来找工作,住在山西大学学生宿舍。”

“胡说!你分明是个共产党。”

“我是来和小偷打官司的,他偷我东西。”

“那你带着信到新满城北街8号干什么?”

“我根本没去过那里,有什么证据?”

姓潘的傻眼了,真的没搜出什么证据来。只好先行收监,想先查清被捕人的真实姓名再说。郑林的目的正是要争取时间,让外面的同志作好应变准备,所以就千方百计地拖延敌人调查的时间。比如敌人要给他照相,他就歪头闭眼免得熟人看见相片认出他。这可把密探们害苦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将近20多天的时间,才查出被捕人的姓名叫赵兴昌(其实还不是真的),是太原法学院的学生。恼羞成怒的敌人立即提审郑林,劈头就喝道:“赵兴昌!你究竟是干什么的?”满以为这意外的一击,定能镇住对方。没想到郑林的目的已经达到,心中暗喜,嘴上平平淡淡地回答道:“我是赵兴昌,在法学院上学。”“为什么要冒充赵武生?说!”“我们马上就要毕业,怕校长知道我进了公安局,挂牌开除我。咳,考试也误了。”淡淡的几句话,把敌人的满心希望冲了个精光,当下竟一筹莫展:没证据,没口供。不放吧,不能长期拘留;放吧,那当然不行!于是,便决定将郑林转送到山西省特种刑事临时会审处,继续审讯。

下马威

1935年7月初的一天清晨,一辆马拉平板囚车急促地驰过太原街头,这是省会公安局押送郑林前去“山西特种刑事临时会审处”。围得严严实实的帆布篷里一片黑暗,透不进半点晨光。

阎锡山的“山西特种刑事临时会审处”,直属于“防共委员会”领导,由“太原警备司令部”、“宪兵司令部”和“晋绥公署警务处”联合组成,抽调了一批反共老手和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专门审处共产党案。

一进会审处,敌人有计划地先来了一个“下马威”:并不提审,只声言要枪毙,便直接把郑林关进一个四处无人、阴森可怕的单间房里,说是房子,却没有窗户,里头刚能躺下一个人,铁门卡嚓一关,分明就是一个标准的墓坑。

郑林虽然早有了思想准备,但开始对敌人这样做的意图并不十分清楚,他曾想到过,难道这真是死囚牢,敌人不审问就要杀人吗?他知道,敌人是完全干得出来的。自从红军北上抗日以来,阎锡山就惶惶不安,又听说红军很快就要到达陕北,这个土皇帝更是又恨又怕,他一面命令晋绥军加强河防,妄图阻止红军东渡黄河,一面在各县建立“防共保卫团”,搜捕共产党派过来的所谓“密探”,凡是束红色裤带,带红色物品,身装小镜、铜钱、缝纫针等物者均在共产党嫌疑之列,都可就地正法,先斩后奏。在这种发了疯的法西斯专政下,像郑林这样的革命者,的确随时都有被秘密处决的危险。想到这些,郑林作好了为党牺牲的准备,为了表达自己献身革命的一片忠心,也为了让组织和同志们日后能知道他的行踪,他便用捡到的一点铅笔芯,在囚室的铁门背面写道:“一个布尔什维克,献身革命,何惧死生!”

在一个不怕死的共产党员的面前,敌人的“下马威”就这样不攻自破了。

公堂斗法

敌人的“下马威”失败后,便把郑林和其他政治犯们关到了一起。郑林心里明白,敌人下一步就是开庭审问了。他想,敌人既然抓不到证据,只要自己不留口供,敌人就没有办法审问下去。

但是,敌人也是诡计多端的。

一天上午,看守把全部政治犯都押到法庭上,却并不审问,而是由伪审判长孙森训话,显出心不在焉的样子。正当政治犯们都莫名其妙的当儿,突然听到旁边房子里传出一个女人的尖叫声:“就是他!就是他!”于是,孙森把手一挥,军警们将其他政治犯带走,单把郑林留下,带到那个女人面前。这个女人不是别人,就是那个中年的密探女人。

郑林面临这猝不及防的对证,脑子里急剧地活动开了,但表面上显得并不慌乱,闭着嘴唇一声不吭。

孙森得意洋洋地开口问道:“赵兴昌,认识她吗?”

郑林已经打定了主意,咬定了一句话:“根本不认识。”

孙森这一次显得并不着急,转脸对那女人说:“你说说,那么多人你不认识,为啥单单认识这位先生?”

这个女人记性倒蛮好,便把当时见面的枝枝节节全讲了一遍。

孙森盯住郑林的眼睛,冷笑一声:“赵先生,这怎么解释?”

郑林也直视着伪审判长的眼睛,不慌不忙地答道:“这很好解释,这个女人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我是很可能的,但并不等于我就一定见过她,就像今天她在房子里看见了我,而我并没有看见她,她有什么证据说明我去过她家呢?请拿出来。”

孙森一时张口结舌。那个愚蠢的女人连忙尖叫起来:“你就是去过我家!公安局叫我男人抓的就是你。”

郑林看准这个难得的机会,便大声宣布道:“审判长先生!让一个密探和他的女人作证人,在法律上不足为凭吧!”

气得老奸巨猾的孙森脸色铁青,再也说不出话来。

敌人策划了好久的公堂对质就这样失败了。

“中国不幸”

何为“中国不幸”?这是郑林等狱中同志给叛徒们起的外号。正像革命出英雄一样,革命也出叛徒。与这些出卖灵魂者作斗争,往往比对正面的敌人还要来得困难和复杂。

一天深夜,郑林他们住的西边房子里又关进来一个人,大家一看,是一张陌生的面孔。郑林还像平时一样,主动上前招呼新进来的人,关心地问道:“先生,你是什么犯?”来人答道:“我是政治犯。”一听是政治犯,郑林便热情了,鼓励来人道:“同志,我也是政治犯。要坚强些,我们能在敌人的会审处顶过去,再打别的官司就像吃豆腐一样。”谁知过了几天,当来人跟郑林混熟以后,他竟干起了无耻的劝降活动。一开始还是暗暗地来,借着郑林和其他政治犯向他了解外面情况的机会,说某某判了重刑,某某住了优待室,敌人怎么厉害,党组织已经瓦解了等等,散布悲观和恐怖情绪。后来,他胆子越来越大,公然宣扬叛徒哲学,说什么“自己讲了是自白,让别人咬出就重了”,“还是交代了好”等等,彻底暴露了叛徒嘴脸。

郑林平时最恨这些没有脊梁骨的败类,何况又是个替敌人劝降的叛徒,顿时怒火中烧,当众揭露了这个叛徒的假面具,组织政治犯用种种办法收拾这个内奸。大家给这个叛徒起了个外号:“中国不幸”。治得他像个没有翅膀的苍蝇一样,再也无法飞来飞去的放毒了。敌人这一招又不灵了,便赶快将这条狗领走了。

挤走叛徒以后,同牢的政治犯都很高兴,但是郑林却沉思不语。他既对党内出现这样的叛徒感到痛心,也预感到敌人还会利用其他叛徒大作文章。因为这种人比密探要危险得多。他不能不考虑下一步可能出现的斗争。

果然不出所料。不久的一天,敌人把郑林押到法庭上,让一个向敌人屈服了的人指认,暴露了郑林“山西民族武装自卫会”负责人的身份。面对这个变节者,郑林气得浑身发抖,他圆睁怒目,大声喝斥道:“你胡说什么!我根本不认识你!”

敌人很快又把一个正在患病的变节分子招进牢房,让他当面指认郑林。这个人曾当过革命互济会的干部,因为对革命前途悲观动摇,经过郑林多次做工作无效,早把他开除了。想不到他今天竟充当了这样无耻的角色。

敌人指着郑林问那人:“你说的那个人是不是他?”这人点了点头,说:“二三年前他是我的上级。”于是,敌人取来一个口供单,让这个变节者在上面签了字划了押。

郑林亲眼看见这种肮脏无耻的场面,再也按捺不住满腔的革命义愤,一面厉声大骂“无耻叛徒”,一面伸手向对方狠狠打去。

深夜,难友们都已入睡,郑林却难以成眠。他透过牢房阴森森的黑暗,看着铁窗外的一颗明星,清醒地估计着形势。他知道,敌人有了“人证”,下一步就该是严刑逼供了。他每次去上堂受审,都看见敌人把各种刑具示威似的摆在堂下,分明是吓唬胆小鬼,不禁觉得好笑,心里暗暗想道:“别说装样子吓人,就是真的来用刑,我也要让它们一样不起作用。”现在,也许就是明天,这样的严酷考验就要到了。

父子情

一场突发的重伤寒病,推迟了敌人严刑逼供的计划,但也差点要了郑林的命。

阴暗潮湿的牢房,猪狗食一般的囚饭,健康人尚且难以忍受,何况一个大病临头的人,这要忍受多么巨大的痛苦。被郑林的凛然正气气得暴跳如雷的敌法官们,连最虚伪的仁慈的招牌都不要,严令不准给病人治疗,不下脚镣,有时连水都不给喝,将地下党组织和亲友们送进来的食物和药品,也统统予以没收。他们残忍而愚蠢地存着一线空想,也许这个重要的共党分子,受不住病痛的折磨……

敌人的空想注定要失败。他们根本不懂得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和集体主义,究竟有着多么巨大的威力。郑林在狱中同志们的全力照顾下,在外面党组织的关怀下,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咬紧牙关,默默地与伤寒病——也是与凶狠的敌人顽强地较量着。

敌人终于又使出了更为阴险的一招。

郑林的父亲听说儿子被捕后,匆匆赶到太原。当敌人知道郑林的父亲到了太原,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布置,安排了一个父子相见的机会,企图以父子之情软化郑林。

已是深秋季节,看守所的院子里,一阵寒风吹过,卷起满地落叶,悲呜声声,好一派萧瑟的秋景。挑这样的日子让父子相见,敌人的用心何其良苦。

父子一见,一时都愣在那里。铁窗里儿子脸色焦黄,头发蓬乱,胡须也挺长,脚下是啷当铁镣,只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不屈不挠。看到儿子被折磨成这种模样,年过半百的老父亲心如刀绞,老泪纵横,伸手死死抓住儿子,似乎想一下子把儿子从铁窗里拉出来,嘴里一个劲说;“孩子,你受苦了,你受苦了……”

郑林再坚强,此时也不能不动情,他凝视着父亲明显见老的面容,花白的头发,想着他千里之遥来探监,一路上所受的跋涉之苦,不禁百感交集,差点洒下热泪。但他很快就镇静下来,因为门外那时隐时现的人影,父亲身后新来的“看守”,都叫他顿生疑云,马上提高了警觉。他开始劝慰老父亲,问候奶奶、妈妈、姐姐和弟弟,扯一些不相干的家常话。待老父亲略为平静下来后,他才压低声音询问父亲怎样到的太原,住在哪里,都见过什么人等等。老父亲见儿子问得严肃仔细,早把敌人教他的那套鬼话抛到脑后,尽自己所知和盘托出。郑林终于摸清了敌人的意图,他想了想对父亲说;“爹,你别难过。你回去问候全家人好,告诉我奶我娘别牵挂我,相信我不会干叫你们丢脸的事。爹,你要是想帮助我,你就赶快离开太原回家去。”

至此,敌人的这一套“软刑”也没奏效。

到了1936年1月,全国的抗日爱国运动更加高涨,革命形势开始转入高潮。蒋介石、阎锡山等反动派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山西特种刑事临时会审处”便急忙以两三个变节分子的口供,判处郑林有期徒刑8年,押送到山西陆军监狱执行。郑林在敌人的“会审处”坚持斗争半年多,终于以胜利而告终。

陆军监狱

1936年1月,到处流传着红军东渡黄河的消息,阎锡山又惊又急,慌作一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山西特种刑事临时会审处”急急忙忙地将郑林判了8年徒刑,送交陆军监狱执行。宣判这一天,一个姓袁的法官,一本正经的宣判道:“赵武生,兹根据‘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判处你有期徒刑8年……”郑林是学法律的,他有意以胜利者的身份,想最后嘲笑敌人一次,就大声问道:“法官先生!请让本人看看判决书。”

袁法官面红耳赤,结结巴巴地表示没有什么判决书,是口头宣判。

郑林紧追不舍,说道:“再请问法官先生,判我8年徒刑,理由何在?你们说我是共产党要犯,物证又何在?既无物证,而又以你们指派的密探为人证,这叫什么法律?”

问得袁法官招架不住,当堂出丑,急令军警将郑林带下堂去,押解陆军监狱服刑。

就这样,郑林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了新的斗争环境——山西陆军监狱。

他一来,就首先了解这里的基本情况。

原来,阎锡山的“山西陆军监狱”,只是个关押军犯的地方,地址在太原城东北角原小教场一带。1935年以前,政治犯都由公安局送法院,判刑后送“山西第一模范监狱”或送“反省院”执行。从1935年起,阎锡山为了更加残暴地镇压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便开始把逮捕的政治犯扣押在“山西特种刑事临时会审处”。因为在这里可以不按一般法律程序审理,可以将革命者随便判刑和处死。判刑后,就送陆军监狱执行。陆军监狱是一座更为黑暗的人间地狱。

同类推荐
  • 千古奇案

    千古奇案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男婚女嫁,生老病死,自古被人尊崇为人生大事,予以隆重庆典,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礼仪习俗也成了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字谜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字谜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也就是一些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采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生活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用儒家“仁”与“智”的大手笔,为后世勾勒了整套的道德理念与人生规范,这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对于我们现代人修身、处世、施政、生存等诸多方面,都极具有精神意义的指引作用。本书以原文、注释、译文、述评解读孟子的言行的形式,让读者感悟这位智者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祓除我们自身的人性弱点。孟子的思想是精神世界的一座高山,他充满思辨的语言为我们廓清了人性中混沌的迷雾,他睿智的思想为我们洞开了和谐的生存之门。走进孟子的世界里,体悟生活中的真谛和乐趣。
热门推荐
  • 腹黑前夫追娇妻

    腹黑前夫追娇妻

    她只是个平凡的女孩,打个工容易吗?居然被黑道的头头拉着一起逃命!最后还要被这个大叔缠着,怎么甩都甩不掉!看着身边妖孽的男人,她只想大喊!谁来收了这妖精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圣战

    末世圣战

    一场突如其来的丧尸病毒给主角修云所生活的世界带来了末日一般的灾难,丧尸横行,病毒肆虐。人类,动物,甚至是植物,病毒使他们纷纷异变,异变的源头到底是什么?幕后的主使者又是谁?新的世界中站在食物链顶部不再是人类,人类的未来到底何去何从?丧尸,魔兽你们终究会付出代价,主角修云为了改这一切借助神秘老人奥古斯的力量踏上了一条轮回之路,与死党冥天,玄安去拯救这场危机。书友交流群:290201713
  • 予我白色山茶花

    予我白色山茶花

    “他说带我去瑞士看雪的……再等等……再等等……”“在等你就要死了!”…………“她死了!你杀的!”“不!她不会死的,她那么骄傲一个人……”她疯了,他也疯了她死了,他自尽了
  • 我命为皇

    我命为皇

    一名黑化武器研究成员穿越到了大唐时代。皇帝?我来当!妃子?我来睡!外敌?我有黑化武器军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符灵天道

    符灵天道

    磨练自己,适应困难,战胜困难,让日月臣服,撑起一方璀璨星空,在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盘,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累,无从止歇;苦,无法避,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因为坚强意志,变得繁花似锦,光艳夺人;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坚强意志,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坚强意志,变得葱葱郁郁、油油翠绿。
  • 超能狂少

    超能狂少

    既然身怀超强能力,那就为世界做点贡献吧。纵横都市,唯我独尊!一个自恋、骄傲、爱面子的极品男,要给一切最好贴上“王权”的标签!娶最好的老婆、赚最多的钱、获最高的荣誉、有最强的影响力!欢呼吧、尖叫吧、呐喊吧、仰望吧!小爷王权来了!
  • 红尘女圣

    红尘女圣

    流落远方的天府圣女无意间爱上了书贤余悔,为报亲仇和守护挚爱,她毅然走向了一条强者之路。与诸天势力抗拒,杀的血流成河。书贤一片痴心,为她扛受血债累累。她如何相对?她如何在强者之路回首?(虐恋,心脏不好请关灯。)
  • 重生撞见死神

    重生撞见死神

    姬十方差点老死穿越的路上,好不容易到达了目的地,附身在一具刚凉还没凉透的尸体上。他满心激动的睁开双眼,还没来得及仔细观察这个世界,就碰到了恰好赶来收割灵魂的死神……姬十方:emmmm……
  • 重生:凤权皇后

    重生:凤权皇后

    五年前她是北魏失去孩儿失去母后被处以极刑的废弃皇贵妃。五年后,她是凤权倾天下,夺权、弑兄,拥得后宫三千独宠,惑天子以令诸侯的南疆妖后。他是鼎立一方的强国霸主,宠时可纵容爱妃摔死自己的孩儿,不爱时便送你魂归黄泉路,成为历史上最的冷酷无情帝王——拓跋辰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