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94400000004

第4章 仁者爱人:领导者宽厚仁德方能众望所归

行仁政,天下可得治理;不行仁政,则天下不可治理。孔孟主张实行王道,反对霸道。王道与霸道,二者虽一字之差,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施政方略。行霸道者依靠强权使人服从,往往不会有好的结局。而行王道者则以仁、德服天下,天下人服之并心悦诚服,正如古时周文王在地域广阔的商朝面前,仅凭方圆百里的土地使天下人归顺,这便是王道之威,所以孟子有云:仁者无敌。

1.顺民意、得民心、赢天下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孟子·卫灵公第十五》)

译: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其实比生活中的水、火更需要。”

人要生存,片刻离不开水火,有赖水、火而繁衍生息。孔子以仁与水、火相比旨在说明领导者应抚恤百姓,施惠于民,方可取得民心,使天下人归服,以此立威,做到众望所归。得取天下有它的原则和方法,即获得民众的支持,就得到天下了;获得民众也有它的原则和方法,即赢得民心,就得到民众了;获得民众的心也有原则和方法:他们所希望得到的东西,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而已。

顺民意者可得天下,舜辅佐尧二十八年,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在这二十八年中舜为了国家的事情奔走辛劳,与民众一起生产,取得了人民的信任。尧逝世后,守丧三年完毕,(为了使尧的儿子能够继承天下)舜躲避到了南河的南面,但天下诸侯朝见天子,不是去找尧的儿子,而是去找舜;告状打官司的,也不找尧的儿子,而是去找舜;唱歌的,也不歌颂尧的儿子,而是歌颂舜。所以说舜才是真正赢得了民心,受民众拥戴,这以后,舜才回到了首都,即位做了天子。

得天下并不是使某人高高在上,而是王者怀仁爱之心,使人民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幼有所爱,生活富足。王者更应具有的是一种大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其乐融融。但是领导者如果失掉了民心,其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商朝最后一位君王,是纣王。

纣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他没完没了地建造宫殿,在他的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鹿台”,把搜刮来的金银珍宝都贮藏在里面;他又造了一个极大的仓库,叫做“钜桥”,把剥削来的粮食堆积起来。他把酒倒在池里,把肉挂得像树林一样。他和宠姬妲己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还滥用各种残酷的刑罚。凡是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对他,他就把人捉起来放在烧红的铜柱上烤死,这叫做“炮烙”。

纣的残暴行为,加速了商朝的灭亡。这时候,在西部的一个部落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

姬昌(后来称为周文王)继位的时候,周部落已经很强大了。周文王是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的生活跟纣王正相反。纣王喜欢喝酒、打猎,滥施刑罚。周文王则禁止喝酒,不准打猎,不准糟蹋庄稼。文王鼓励百姓多养牛羊,多种粮食。他还虚心接待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他。

姜尚字子牙,有经天纬地之才,后为周文王所用。他教导文王:“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和天下同利的人得天下,想独占天下之利的人失天下。天有季节,地出财物,能与天下人共同享用的人,有仁名。谁有仁名,天下就归谁。”

这番话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主要是当时独占天下的殷纣王。姜尚希望文王反其道而行,把纣王一个人的天下,变成天下人的天下,文王自己也就成了天下之王了。

这一篇得天下的理论,用八个字可以概括:同利共财,薄奉寡赋。在当时十分低下的社会生产条件下,统治者只有薄奉寡赋,才能与天下同财共利。否则,万民只有饥寒交迫了。

在姜子牙的辅佐下,周更加强大起来。

没有几年,周族逐渐占领了大部分商朝统治的地区,归附文王的部落也越来越多了。出现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

文王去世后,武王继承父志,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与民同利,与民同乐,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使国力继续增强,与此同时,殷纣王压迫百姓,陷害忠臣。杀死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姜太公和武王认为殷纣王确已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殷有重罪,不可以不伐。”遂率兵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与诸侯抵达牧野(今河南汲县),武王召开誓师大会,历数纣王听信妇言、不祭祖先、暴虐百姓等滔天罪行,号召各路诸侯,奋起歼敌。殷纣王已是众矢之的,天下的民心也已背,灭纣已是旦夕之间。纣王慌忙驱七十万甲兵仓促上阵迎战。由于商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纷纷倒戈,牧野一战,以周军的全胜而结束,标志着长达五百多年时间的殷商王朝的覆灭和西周王朝的正式诞生。

纣之所以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民众;失去了民众,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其实,战争发生之前,胜败便已知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此处的天是指民意,如果领导人物逆民意而行,倒行逆施,必将像殷纣一样玩火自焚,自食其果,唯有实行仁政,才能天下可得,天下可治。

〇得民心是为政之道

顺民意,得民心,是为政者治理国家所要达到的总目标,也是人民对为政者做出斐然政绩所表示的无声赞颂!

如果为政清廉,轻徭、薄赋,庶富教,处处为人民着想,让人民受惠、得利,给人民带来安乐和幸福,那么,近者被其泽而喜悦,个个笑逐颜开,远者闻其风而仰慕,必人人投奔前来,又何愁赢不得民心,得不到信任?

因此,为政者一切政策措施都应该是为人民的利益,都应该坚定不移地朝“得民心”这个目标,努力求其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国家的繁荣昌盛,保持着人民的幸福安乐,保持着社会的长治久安。否则,“失掉民心”,甚至怨声载道,那就不是什么“民心”的问题,而是将由此发展,最终导致统治者“天禄永终”!

因此,虽说这是给为政者设想的总目标,但它关系着人们的凝聚力,和人心的向背,直接影响着统治者的存续关键。可以说,这是以人民利益为前提而提出的、具有强烈人民意识的政治远见,高瞻远瞩的为政者能无借鉴之!

2.以德治国国更强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用政法命令来引导、治理老百姓,用刑罚来整齐、约束老百姓,老百姓只是勉强地克制自己不去犯罪,但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教化来引导、治理老百姓,用礼来整齐、约束老百姓,老百姓不但感到做坏事可耻,而且能自觉地向所要求的规格去做。”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两种对立的治国方针。前者强调“政、刑”,后者强调“德、礼”,通过道德教化,让民众懂得道理,再以礼制规范,最终让民众心悦诚服。

靠威严和权力让下属服从只是初级领导方式,而通过“礼,文化”来约束下属。增强下属的自律意识,从而达到无为而治则是领导工作的另一种境界。

三国时期,刘备病逝后,刘禅即位,朝廷上的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来决定。诸葛孔明兢兢业业,治理国家,想使蜀汉兴盛起来。没料到南中地区(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一带)几个郡发动叛乱。

益州郡有个豪强,听说刘备死后,就杀死了益州太守,发动叛变。他一面投靠东吴,一面又拉拢了南中地区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叫他去联络西南一些部族起来反抗蜀汉。

这样,蜀汉差不多丢了一半土地,让蜀国君臣心急如焚。

可是,当时刘备刚刚去世,出兵不利。诸葛亮一面派人和东吴重新讲和,稳住东吴;一面奖励生产,兴修水利,积蓄粮食,训练兵马。过了两年,局面稳定,诸葛亮决定发兵南征。

临别的时候,诸葛亮问计于马谡:

马谡回答道:“南中的人依仗地形险要,距离成都又远,早就不服管了。即使我们用大军把他们征服了,以后还是要闹事的。我听说用兵的办法,主要在于攻心,攻城是次要的。丞相这次南征,一定要叫南人心服,才能够一劳永逸呢。”

马谡的话,正合诸葛亮之意。孔明不禁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诸葛亮率领蜀军向南进军,节节胜利。大军还在半路上,南蛮部落,已经发生火并,于是趁机派李恢、马忠两员大将分两路进攻,不到半个月,消灭了那里的叛军。四个郡的叛乱很快就平定了。

但是南中酋长孟获收集了散兵,继续反抗蜀兵。诸葛亮经过打听,知道孟获不但打仗骁勇,而且在南中地区各族群众中很有威望,不由想起马谡临别的话,决心把孟获争取过来。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只许活捉孟获,不能伤害他。

诸葛亮先用计活捉了孟获,孟获被押到大营,心里想,自己一定没有活路了。没想到进了大营,诸葛亮立刻叫人给他松了绑,好言好语劝说他归降。但是孟获不服气,说:“我自己不小心,中了你的计,怎么能叫人心服?”

诸葛亮也不勉强他,放他回营。孟获回到大营,自以为深明诸葛之计,坚守不出,但是,他疑心过重,反被自己手下因感念诸葛亮不杀之恩,把他缚了,径直送入蜀军营中,来见诸葛亮。

诸葛亮问:“你曾言‘倘再擒得,便肯降服’,今日如何?”

孟获道:“此次乃是我手下人自相残害,而致如此,自然不服。”于是,诸葛亮又将孟获放回去。

这一次,孟获用的是诈降计,结果又被诸葛识破,三次擒住。第四回,孟获往八番九十三甸,调来十万精兵,欲与蜀军决一死战,结果又是中计,致被生擒。

四擒四纵,诸葛亮不慌不忙,仍旧以礼相待,将孟获放了回去。第五次,孟获请来朵思大王,却被另外的一个洞主出卖,献与诸葛。

六次放还,孟获仍不死心,又与族人集全洞之兵,再战蜀军,结果却一样无贰,再度大败。

最后一次由蜀军营中生还,孟获请来了刀枪不入的藤甲兵,誓与诸葛亮一决生死。一场大战,诸葛亮火烧盘蛇谷,再度擒住孟获。

这一次,诸葛亮连孟获的面也不见,只是派人来传话道:“丞相面羞,不欲来见你。只令放你回去,再招人马,来决胜负。”

孟获却不肯走了,哭泣道:“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

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重新归蜀汉控制。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命令孟获和各部落的首领照旧管理他们原来的地区。有人对诸葛亮说:“我们好不容易征服了南中,为什么不派官吏来,反倒仍旧让这些头领管呢?”

诸葛亮说:“我们派官吏来,没有好处,只有不方便。派官吏,就得留兵。留下大批兵士,粮食接济不上,叫他们吃什么?再说,刚刚打过仗,难免死伤了一些人,如果我们留下官吏统治,一定会发生祸患。现在我们不派官吏,既不要留军队,又不需要运军粮。让各部落自己管理,汉人和各部落相安无事,岂不更好?”

事实证明孔明如此做乃是明智之举,孟获感恩戴德,从此一心归汉,南中地区恢复了稳定,解决了蜀国后患,为日后诸葛孔明伐魏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以德治国则可令政权更加稳定。周朝时期的周康王同样是以德政缓和了民众矛盾,达到了天下大治的良好局面。

周公说:“勿庸杀之,姑唯教之。”孔子也说:“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不进行教育和劝诫就惩罚,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恶劣政治的表现,也很难使赏罚达到教育引导的作用。诸葛亮以执法严明而著称。但他同样主张先教后罚,先诫后惩的思想。他多次告诫同僚,要“以教令为先,诛罚在后”。并提出在制订法纪之后,就及时教育民众、士卒,使之懂得法纪条文和如何遵纪守法,“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他还特别强调领导要带头守法,身教重于言教。他说:“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故人君先正其身,然后行其令。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变乱。”由于诸葛亮科教严明,所以两川之民,个个遵纪守法,“人人奋发向上,道不拾遗,强不侵弱,社会风气清明而严肃”。为蜀国的稳定和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〇仁者无敌

称王天下绝不是霸道和气焰的体现,而是以德服人、以礼节人,在礼乐和仁爱的氛围中治理天下。王者和执政官都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能与民同乐,做天下人的表率。聚敛财富和穷兵黩武是贤人所不齿的,心怀仁爱的王者却能不战而得天下。

依凭实力来使人服从,那只是因为别人惧怕;而以德服天下,人家才能心悦诚服。以强力权势压服,表面沉默无事,一俟时机成熟,便会反目相向,到那时,任何强力都会失去它的效用。

能征善战的人不如不战者。因为战胜是除战败之外最惨的事,也会使城市变成废墟,百姓流离失所。贤明、仁爱的君主会不战而胜,施仁政于天下,百姓自然归附。宋太祖在大将曹彬的帮助下,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回了南唐和后蜀,使国家统一,就是“仁者无敌”的最好例证。

依靠武力来使人服从,那只是因为别人惧怕,不能算是真正的服从,因为那不是心悦诚服。夏桀、殷纣之所以失天下,正是因为滥施暴政,失去了民心。

君主的王冠如果是以贤明、仁爱编就的,那它的凝聚力、感召力将超过任何武器,使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当然天下无敌。而这就像水往低处流、野兽奔走于旷野一样自然。这也是商汤以方圆七十里的土地、文王仅凭方圆百里的土地使天下归服的原因。

3.真心爱民民助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译:限制人民不必用国家的疆界,保护国家不必靠山川的险阻,扬威天下不必凭兵器的锐利。行仁政的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帮助他的人就少。援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顺从他。

对于残暴的国君,人们往往编出歌谣来诅咒他们,战争时要么退缩不前,要么干脆逃跑,甚至临阵倒戈;而对于爱惜民众的国君,他们则倾力相助,因为保护国君就等于保护自己较好的生活。所以,作为领导者谁得到了人心,谁就能稳定国家,谁就能在战争频仍的多事之秋取得发展。这正是孟子的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春秋中期以后,晋国的大权逐渐落到了一些士大夫手中,出现了士大夫专权的局面。在这些士大夫中最终以智氏、韩氏、魏氏、赵氏四家最为突出。在这四家中,智氏的势力最强,但也最骄横,赵氏的力量较弱,但能够勉力勤政,爱惜民力。

在治理国家方面,赵氏赵简子独具风格。一次,他派大臣尹铎去晋阳任职,临走的时候,尹铎问赵简子说:“您派我到晋阳去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呢?您是想让晋阳成为一只蚕茧,您可以从中不断地抽取茧丝呢(意即榨取百姓的血汗)?还是希望晋阳成为国家最为可靠的保障呢?”赵简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要它成为国家的保障。”于是,尹铎到了晋阳,就用少报晋阳户数的方法以减少应该上缴的租税,他还努力发展生产,注意爱护百姓,晋阳逐渐富裕起来,而且民心大服。赵简子知道了这些以后,曾经极其郑重地对其子无恤说:“假如将来赵国遇到危难,就到晋阳去躲避,不要以为晋阳偏僻地小,那里却是赵国的最好的保障。”

后来赵简子去世,其子赵襄子继位,他继承其父的风格,宽待民众,赢得了民心。智氏智伯依靠自己的强权向赵襄子索要蔡地和皋狼之地,两者面积加在一起有一百里以上,遭到了拒绝。

智伯十分气愤,联合韩、魏的军兵一起前去攻打赵,并约定战胜之后三家平分赵的土地。形势危急,赵襄子准备逃到其他城池去,他向手下征求意见说:“到底到哪里去呢?”从人说:“长子县城离这里近,城墙坚固,可以到那里去。”赵襄子说:“当地的老百姓下大力气来修筑了城墙,现在又要他们拼命去护守城池,谁肯跟我一起干呢?还是别去了!”属下又有人说,“邯郸的粮仓充实,可以到那里去。”赵襄子说:“粮食充实是因为收刮民众啊,现在又要他们因守城而死难,老百姓会乐意吗?还是不能去!实在不行的话,就应当选择晋阳。晋阳是先父简子嘱托给我的地方,又是尹铎施行爱民政策的地方,百姓必定会拥护我!”于是赵襄子率领百官逃到了晋阳。

赵襄子到了晋阳,老百姓果然乐意跟襄子一起守城。晋阳先是由家臣董于安治理。后来又由家臣尹铎治理,尹铎在当地很得民心,因此,晋阳城可以说固若金汤。三家兵马把晋阳城围住,就是打不下来,当他们进攻时,总是遭到大量箭矢的乱射,就这样,两年过去了依然没有打下来。晋阳城里的箭已经剩得不多,赵襄子很着急。这时有人提醒他说,听说当初董于安在宫殿藏了无数的箭枝,不如去找一找。赵襄子就下令推倒了宫墙,果然发现了许多做箭杆的材料,又融化了铜柱,用来制作箭头。赵襄子对部下们说:“假若没有董于安,就不会会有这么多兵器,没有尹铎,老百姓也不会拼死守城?”

最终韩、魏与智氏发生内讧,联合赵襄子杀死了智伯,反而是把智伯的土地给平分了。其后三家又进一步平分了晋国的其他土地。

公元前438年,三家就只给晋国留下了绛州和曲沃两座城,剩下的地盘全都平分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

在“三晋”之中,赵国并不算强大,其实最有实力的是魏国,尽管魏国刚开始的君主也十分贤明,但是只有赵国能够善始善终,一直都实行仁政,所以,它最终坚持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最重要的是得人心,没有人心的归附,以赵国之弱小,是绝不可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我们从赵国的兴亡史中可以看出,前人的那句万古不变的名言是有着极其深刻的道理的,这句名言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道,即仁义,得到它,君主才是九五至尊,威仪赫赫;失去它,君主就难免会仓皇出逃,如丧家之犬。如果早明白这个道理,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也不至于自尽煤山了。

〇如何获得民众的帮助

一个政府如何才能获得民众的帮助?首先要为民,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其次要信民,要想得到人民的信任,首先必须信任人民,要言而有信,向人民讲真话而不讲假话。

这些话都是老生常谈,然而,要真正做到,又谈何容易?从历史上看,还没有哪一个王朝能自始至终地做到这一点。要获取民众的帮助,最重要的是,夺取权力的人,在达到目的以后,能否实现自己在夺权时对天下百姓的承诺。无论是在古老的中国,还是在现代的西方,在权力还未到手时,夺权者无不说得天花乱坠,什么拯国家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什么实现福利社会,减轻国民负担。可一旦江山坐稳,权力到手,还记得自己诺言的,能有几人?那一切大多会被丢弃到脑后,甚而至于倒行而逆施!此时,虽然天下人都知道掌权者的言而无信,可你又岂奈他何?然而百姓心中是有一本账的,当一次又一次的言而无信,使百姓彻底失望了时,这个王朝,这个掌权者存在的基础便完全崩塌了,它的末日也就来临了。试看一些王朝,在其巅峰时期,其武力不可谓不强大,其财力不可谓不雄厚,可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个都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呢?归根结底,就是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为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4.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

译:孟子说:人们对别人都有同情心。过去的君王因对别人有同情心,于是才有同情人们的政治。凭着对别人的同情心,去实行同情人们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运转在手掌之上了。

在上位者虽然手中拥有权力,但如果没有同情心,过分迷信权力,靠压制的手段施行领导工作实非上策,能够容人,具有同情心,不仅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修养,在很多时候,也是成事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一种高明的做事策略,有些事情在一般人看来确属大事,但如果领导者也当做大事揪住不放就可能误了真的大事,所以领导者在面对这样的“大事”时要有一种容人的气度。

人在面临绝境时,有时会全力挣扎,以死相拼。

斩草除根固为重要,但“置人于死地”也往往容易激起更大的反弹力,反而可能会瞬间成败易位。因而在征服者已经把被征服者置于必败之险境的同时,必当考虑要给其留有一点“生”的余地。能作出这样决策的往往是能想得更远的决策者。

三国时期,曹操平定河北之后,曹仁跟随曹操包围壶关。攻城主将曹仁下令说:“城破以后,把俘虏全部活埋。”结果连续几个月都攻不下来。

曹操对曹仁说:“围城一定要让敌人看到逃生的门路,这是给敌人敞开一条生路。如果你告诉他们只有死路,敌人会人人奋勇守卫。而且城池坚固,粮食又多,攻则会伤亡士兵,围守便会旷日持久。今陈兵在坚城下面,去攻击拼死命的敌人,不是好办法。”

曹仁按命而行,城上守军投降了。

乱世之主,一生百战,胜败在所难免。而每一战的胜利,都可能有一批降者,如何对待降者,霸主们或杀或留,自有一番主张。虽然对于降者斩尽杀绝的做法,可以起到斩草除根的作用,但是英明的霸主往往是不杀降的。

曹操一生不杀降的事很多,收编青州黄巾军即为其一。

曹操打败黑山军后,于兖州东郡有了立足点,做了名副其实的东郡太守,名声大震后,决定先平定黄巾,再图取天下。于是曹操向青州黄巾军发起进攻。当黄巾军退至济北时,已是寒冬十二月,衣食接济很困难。曹操敦促黄巾军投降。经谈判后,黄巾军数十万人向曹操投降,愿意接受他的指挥。曹操非常高兴,宣布既往不咎,一个也不加伤害,将其中的老幼妇女缺乏作战能力的,全部安排在乡间从事生产,挑选其中精壮者五六万人,组成“青州军”。

这样,曹操的军事力量大增,他终于有了一支同其他割据势力抗衡的武装队伍。

同时,对于像张绣那样降而复叛,叛而复降,曹操多次南征,并致使爱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在南征中丧生的投归者,也不计较其杀子侄及爱将之仇,并表示热烈地欢迎,立即任命他为扬武将军,表封他为列侯,还与他结为儿女亲家,为己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在后来的官渡之战中,张绣为曹操打败袁绍立下了战功。

因此曹操的一生,虽然杀了很多人,但他的不杀降,向天下人显示了自己宽阔的胸怀和不计私怨的品格,从而为曹操取信于天下,争取更多的贤士归附,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管是战场上的敌对双方,还是生活、工作中的竞争对手,对人切不可赶尽杀绝,对照曹操的做法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给人活路,自己就有出路。

领导者可以指示、指导下属,也可以纠正下属的过失。虽然如此,但如果决策时太仰仗权力,采取强硬手段来压制下属,口口声声说,“我说这么做就这么做”,不厌其烦地一再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向人们显示自己的权力。这样不但不能使下属信服,而且蛮横、高压地利用权力,还会引起下属的反对,甚至会把小事激成大事,以致到了让你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酿成大事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领导者容人的气度将决定他们日后所能取得成就的高度。

〇容人者才能为人所容

如果想到“做人君”的,不但要执掌芸芸众生的生死、祸福的命运,而且还要担负国家盛衰、兴亡的责任,这样,“为君难”,也就会成为兢兢业业,竭心尽力,治理好国家的动力。

可严重的问题是,总有那么一些领导者,沾沾自乐于“唯其言而莫予违也”的自我陶醉中。这就是说:他们对臣民操生杀予夺之权,他们的话是没有人敢违抗的;他们可以指鹿为马,可以以黑为白,胡说八道;他们更可以胡作非为,为所欲为,无所不为。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他们就根本不可能理解暴政可以导致人亡、政息、邦丧的严重后果。这是一些不见棺材不下泪,非到上绞架、断头台,绝不会放下屠刀的暴君。

古今中外的无数历史史实,都无情地证明了这一点:任何视民如草芥的君王和为政者,最终都是被人民视之如刍狗而被打倒!所以领导者要有不忍人之心(同情心),行不忍人之政(同情人们的政治),才可称王于天下。

5.民事不可缓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译:孟子说:“民众生产和生活的事是不能拖延的。”

关于民众事务的观点,孟子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

民众的根本道理是:有固定产业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一个稳定的心态;没有固定产业的人,做什么事情心态往往不稳定。如果没有个稳定的心态,就会任意胡为,违法乱纪。等哪一天犯了罪,然后再抓起来处罚,这样对民众太不重视了,也即失去了民众。所以身居领导之位,为官之道,体恤民事,执政之要,合乎民心。

春秋时期,鲁哀公执政阶段,有一段时间由于王室发生内乱,加上连年天旱,收成不好,国内经济长期不振。为了渡过危机,哀公派人去请孔子弟子中据说最有理财能力的有若来做顾问,看他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有若到来后,哀公也等不及寒暄便照直问道:“今年农业收成不好,本来就不丰裕的国家经济更显困窘,我请你来是想请教一种帮我解决这种困境的好办法啊。”

有若也不客气,略作思考便回答:“既然全国欠收,为什么不实行十分抽一分的税制呢?”

哀公叹道:“先生,慢不说十分抽一,我已经采用十分抽二的税制还感到入不敷出呢,十分抽一这法子还用请你有若先生吗?”

有若并不因哀公的不理解而退缩,而是耐心劝道:“君侯既然请我来,我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帮您。现在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任何经济政策的制订,都是为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君主,绝不能只顾眼前,不管长远,绝不能像小人一样鼠目寸光。”

哀公点头称是,有若便接着说道:“既然今年普遍欠收,民间生活之苦便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年份,绝不应增加人民的负担,而只应减少他们的负担,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和增加民间财力,人民便会安居乐业。如果课以重税,则民不聊生,很容易激成民变,那样就会适得其反了。要知道,只有人民富足,国家才能富足啊。”

哀公听了有若的话,果然一年以后政通人和,鲁国形势好转。民富是国强的基石,脱离了民富的国强是虚幻的或是不巩固的。秦灭六国后,积天下之财富为己有,南定百越、北击匈奴,军力强盛,国不可谓不强,但这种国强,是建立在暴虐、盘剥百姓的基础上的,因此,幻想秦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代延续下去的秦仅历三世就走向灭亡。据此足以得出民安国安,民怨国危的结论,这点的确值得后世领导者引以为鉴。

〇做个为民做主的好官

为政者要心存仁德,立足于老百姓,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施政、处事。如:

一、对待任何政事都要严肃、认真,不骄傲、不欺诈,做到言而有信,说了的话要兑现,决定做的事不拖延、不推诿。

二、节约财用,多多体恤人民、爱护人民,反对铺张浪费,更反对穷奢极侈,每一个从政者应该“一饭一粥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三、遇有役使老百姓,要爱惜民力,不耽误农时。

这些正如姜太公回答周武王所问时说的:“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问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爱民是为了得民心,民心之得失,亦即政权之得失:得民则兴,失民则亡,概无例外。

过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老百姓常称地方的县官为“父母官”,而这些地方官中,确实也不乏孜孜为民,所谓“爱民如子”,或者“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父母官受到百姓的爱戴,而受到后世的传颂。而今,时代大大前进了,人民也当家作主了,一切为政者、从政者,不论地位高低,职务权力大小,都是人民的公仆、勤务员了。因此;如果说“公仆”之对主人,为官而不清廉公正,处事而不认真、负责,态度而不诚实、守信,对国家财物又不珍惜、爱护,使民更不以时,常常糟蹋民力,暴殄天物,借公奢靡,挥霍无度,而且反仆为主,高高在上,恃权骄横,欺压良善等等,那么,这就不是什么治国之道的表现,而是祸国、殃民的反映了!能不引为鉴戒和反思?

6.善政不如善教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子。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译:孟子说:“仁的言语比不上仁的音乐深入人心,好的政治比不上好的教育能得民众。好的政治,民众怕它;好的教育,民众爱它。好的政治聚敛到民众的财物,好的教育得到民众的真心。”

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意思是说不教育民众就使用他们,叫做祸害民众,没有固定的产业而能有坚定的信念,只有士人才能做得到,至于一般民众,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也就没有坚定的信念,要是没有坚定的信念,任意胡作非为,就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所以要改变普通民众的行为和思想,只有用教育去感化,用“礼”来约束,只有发展良好的教育才能得使民众从心理上真正地归服。

雄韬武略的汉武帝不仅崇尚武功,开疆拓土,还特别重视倡行风雅,以文治国。他在位期间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兴辞赋。辞赋又称为赋,它是汉初以来在古诗、楚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文体。是一种以华丽的辞藻、铺张的手法,进行叙事、咏物、抒情的长篇韵文,题材广泛。武帝即位后,便广泛延揽文学之士,倡兴辞赋。

辞赋这种兴起于汉初的新文学体裁,经过武帝的大力提倡、司马相如等著名词赋家的发扬光大,进入了繁荣阶段,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集古籍。秦始皇禁锢百家思想,焚书坑儒,使许多古代典籍付之一炬。还有一部分宝贵的典籍,散失于民间。学者畏惧“挟书律”,将保存的古籍深藏密室,不敢使之见天日。汉惠帝四年(前191年)时,正式废除了“挟书律”,允许民间讲习诗书,于是一些密藏的儒家经书及其他古籍不断出现。汉初的统治者开始注意复出的各种古籍。但由于没有专人负责,缺少具体措施,因而成效不大。

武帝即位后,在大力发展儒学的同时,非常重视古籍的搜集与整理。“招求天下遗书,上亲自省校。使庄(严)助、司马相如以类分别之”;又“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在全国范围开展征集古籍的工作。

终武帝一世,一直没有停止搜集古籍的工作。国家和皇室的图书馆——秘府里的书籍堆积如山。在武帝主持下,搜集和整理出了许多古籍,使之得以永世流传。为汉代的经学、文学、史学、医学及其他各门学科的发展、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武帝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贡献。

修史。汉王朝是空前统一的大帝国,武帝时,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达到了繁盛阶段。时代要求有一部“通古今之变”的史书问世,以便鉴古而知今。武帝重视修史,以学识非常渊博的大学者司马谈为太史令,使其次第旧闻,裁剪论著。司马谈有志于编撰一部汉王朝的通史。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他的宏愿还没有实现,便于元封元年(前110年)病死于洛阳。(元封三年,前108年),武帝任司马迁(司马谈之子)为太史令。

司马迁任太史令后,以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著史大业。

大约在征和三年(前90年)左右,司马迁终于最后完成了他的史著。前后用了大约18年时间。时人称之为《太史公记》,或《太史公书》,或《太史公》。约在魏晋以后,称为《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历史巨著,而司马迁所开创的纪传体史也成为以后历代王朝正史的规范体制。

武帝时期文兴史盛,社会稳定,民众安居乐业,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又一治世局面。

可见,好的政治还要辅之以好的教化才能更为完善,正如孟子所言,好的政治民众怕它,好的教化民众爱它,好的政治能够聚敛到民众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则可以得到民众的真心。

〇富裕之后强化教育

领导者应该具有“大道容众,大德容下”的气度和宏量。在治国的大政、方针,以及具体政策方面,诸如政治、经济、法令、制度,或者文化、习俗、生活等等,都要深入体察民情,理解民心,宁可宽厚,更宽厚些,不要随心所欲,朝令夕改,更不要凭好恶,滥施刑罚。不仅身居上位者应该如此,即使身居下位的各级领导和一切从政者,都应该具有这德性。

总之,“宽则得众”,宽宏大度就能够得到大众的拥护、爱戴,使上下同心同德,使国家发达、昌盛,使人民安康、幸福。所以说实行好的政治可以让人民富裕。

“教之”,是在人民富裕起来的情况下,必须及时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知识。既教民“学诗”、“学礼”、学“文、行、忠、信”;还要教民习军旅之事,所谓“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前者借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自觉遵令守法,人际关系的和睦相处等等;后者促使人民重视国防,重视战备,增强爱国意识。“既富矣”后,所以“教之”,不仅因为人民物质生活富裕起来后,必然要辅之以文化生活,使之不觉得精神贫乏、空虚;更因为没有文化的国家,是落后的国家,没有文化的人民,是愚昧的人民。只有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知识和认识水平,才能最终摆脱愚昧、野蛮和落后,才能使人类文明得到发展。

“富之”是物质生活的基础,“教之”则是精神生活的根本,更是为人的根本,立国的根本。

7.民信是最强的凝聚力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第十二》)

译: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先求充足民生最需的粮食,再求充实保卫国家的军备,老百姓自然信任政府了。”子贡说:“如果万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项,那么,在这三项中,哪项为先?”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又万不得已,一定要再去掉一项,那么,在这二项中,又哪项为先?”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哪有不死?但,如果无信,人民不信任政府,那么,国家也站立不住,其群体也不存在了!”

“民信”,是令行禁止,团结人民,上下同心同德,克服一切困难,建设国家的可靠保证,是战胜一切灾祸,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独立和人民安全、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得民信,就是得民心,无往而不胜利;失民信,亦即失民心,就处处碰壁、受挫折、遭灾难。“民无信不立”,一个得不到人民信任的统治者,是不可能长治久安而不被人民所推翻的。历史上,纵然像秦始皇在“六王毕,四海一”那样一统天下时的显赫声势,和鼎盛不可一世的情况下,由于暴虐无道,得不到人民的信任,亦即失却民心,因而仅仅十余年,最终还是难逃覆灭的命运,被人民的起义埋葬了!

春秋时期,齐国将要攻打鲁国,在举国上下没有良好对策时,鲁庄公手下大臣施伯举荐了一文武全才之人——曹刿。

鲁庄公见面就问曹刿怎样才能打退齐国人,曹刿说打仗没有固定的规律,要根据实际情况行事。曹刿又反过来问鲁庄公如何打退敌人,鲁庄公说:“我经常把自己吃不完的食物、用不完的东西分一部分给百姓,我相信百姓会支持我,和我共同与齐人作战。”

曹刿说:“那只是些小恩小惠,仅仅靠这些不能从根本上取得百姓的信任,再说,只是少数人得到了这种恩惠,广大的民众怎么会跟您一起作战呢?”庄公又说:“我祭祀神灵祖先的所有物品,都是真实的,没有任何欺诈,百姓们会相信我的诚实的。”曹刿又说:“这只是对待神灵祖先,怎能获得百姓的信任拥护呢?”庄公最后说:“国内大小案件,虽然不是每件都亲自办理,但都是公正的,我想这会有点用处。”曹刿这回点头道:“这才是根本的方面,真是这样的话您肯定会得到广大百姓的信赖和支持。我看据此可以跟齐国打上一仗。”

齐、鲁两军在长勺展开了大战。齐国人数占优势,首先擂鼓呐喊,发动进攻。但曹刿只是让鲁军摆好阵势,并不出击,严守以待。齐军看见鲁军阵势牢固、不易冲杀,只好退回去。过了一会儿,齐军又发动攻击,曹刿仍按前法对待,齐军又只好退了回去。齐军统帅终于按捺不住,发动了第三次进攻。这时,齐军军士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锐气,可鲁军士气正旺。直到这时,曹刿才下令出击。鲁军一下子就把齐军冲垮了,齐军顿时大乱,只有逃走。鲁庄公认为这是追击歼敌的好机会,就要下令追击。但曹刿并不同意,他登上高车,向远处看了看,发现敌军旗帜东倒西歪,确认是逃跑而不是假装失败诱敌,这才下令追击。最后鲁国大获全胜。

战后,曹刿指出,军士作战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齐军攻击三次,士气已衰,鲁军则斗志旺盛,取胜就有了把握。再者齐是大国,可能会有伏兵,所以只有确认齐军不是诈败诱敌后才能追击。

长勺之战的胜利,主要靠两条,一是曹刿能够正确地掌握和利用战士的心理和情绪,把握住了作战的规律,再加上他的谨慎和果断,处处不失时机,就在具体的战略战术上掌握了主动权。其二是他认为人心可用,长勺之战一方面是鲁国的保卫战,带有一定的正义色彩,更重要的是鲁国统治者较为廉明,有一定的威望,人们愿意替国君打仗。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鲁人才获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其实前一方面是具体的战术的运用,后一方面才是根本,如果民心不可用,无论怎样巧妙的战术也是无济于事的。

从长远观点看,“信”比“食”更为重要,更具战略意义,应该十分重视取信于民——不仅施政纲领、大政、方针要符合人民利益,而且说一不二,一切政策、措施都应是能够兑现的,对人民有惠,让人民看得见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人民的信任;也只有真正取得人民的信任,才能赢得民心,立于不败之地。

〇用领导而非管理争取人心

领导者只有争取到人心,才能实现真正的领导。人心是根本,是领导的关键,如果领导者能够争取到人心,那么一切都会一帆风顺。

对于领导者来说,增强自己的领导力和影响力,激励下属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领导,才能促进组织的发展。然而,提高领导力和影响力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领导者进行了多种尝试,但收效甚微,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他们进行的是管理而非领导。他们果断地采取严格的制度管理,用僵化的规范和行为标准约束下属的行为,并用呵斥和无情的惩罚维护这一严格的管理体系的运转。实事求是地说,这一体系是有效果的——严厉的惩罚使得每一双“手”都变得听话和顺从了,没有人胆敢违反操作规程,更没有人敢犯错——然而这些效果从另一方面来说又是一种损失,“手”的听话和顺从导致了“心”的违背和背离,不敢犯错同时也意味着创新的乏力。从长远来说,这种管理是失效的,是不利于获取下属的忠诚的,是有碍组织长远发展的。

要想实现卓越的绩效,成就伟大的事业,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心之为用大矣哉”这一博大精深的领导智慧,必须争取人心,争取下属的尊敬、忠诚和敬仰。若忽视了对于人心的争取,舍本求末,抛却领导而注重管理,只会导致组织成长的乏力。

8.镇压立威不是良策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第八》)

译:孔子说:“以勇敢自负而恨(自己)贫穷,会闹乱子,对不仁的人,谴责他太过分,也会激出乱子。”

对待“不仁”的人是采取镇压的方式,还是招抚或是利用群众的力量让他们处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困境?镇压不彻底,反而会激起更加顽强的抵抗,招抚也是古代帝王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对于有些既不愿降服,又不容易镇压的人,则要考虑其他方法了,古代羊舌职治盗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晋景公时,晋国遇大饥荒,盗贼蜂起。景公只好让军队统帅来干抓强盗的事。这个苦差落到了中军荀林父的头上。

荀林父找到了一个抓强盗的能手。此人非同小可,在街上走来走去,看一眼,就知道谁是盗贼,而且一抓一个准,一天抓好几十个。

让元帅头疼的是,盗贼并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聪明的大夫羊舌职对荀帅说:“你让这个人抓盗贼,可能贼还没有抓尽,他自己的死期先到了。”

荀林父问此话怎讲,羊舌职说:“有句谚语你听说了吧,看见深水里的鱼不是好兆头,料到别人隐私的人必定有灾祸。一个人抓不完盗贼,而盗贼们联合起来,必定干掉这个群盗的克星。”果然,不到三天,这个人就被群盗割掉了脑袋。中军元帅忧愤成疾,很快就死掉了。

景公把羊舌职找来,问道:“你预料的结果很准,荀林父的办法不行,你有什么办法?”

羊舌职说:“用小聪明对付小聪明,就像用石头压草不让草生长一样,草会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用暴力禁止暴力,就像用石头打击石头,打和被打的都得碎。目前治盗的最好办法不是多捉盗贼,而是除人盗心。要用安抚的办法,感化人心,使人们知道廉耻,知道行善比作恶好处大。”

羊舌职建议治盗要用善人,不要用刽子手。景公于是任命说话算数、公正廉洁、有勇有谋、深得民心的士会接替荀林父的职务。

为了劝善,景公升了士会的官,提了士会的级,加了士会的职,扩了士会的封地,还让周天子赐给他高级官服。士会废除了前任缉盗的苛刻条款,行仁布善,注重教化,盗贼奸民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纷纷逃到秦国去了。晋国从此大治。

晋国两次治盗,两种办法,两种结果。荀林父用的是对抗的办法,效果不佳;羊舌职、士会用的是感化的办法,效果很好。

怀柔有时候比镇压更具有威力,而且此时受降者是诚意的成分更多一些,从长远看,也便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〇教化比刑杀更利于“治”

以道德教化、主体治的治国方针,比起用强制性的行政命运和严刑峻法,要更为有效,更能得民心。用行政命令强调“政、刑”,不遵从就加以惩罚,老百姓在残暴的统治和奴役下,纵使不得已而屈从,但是这种屈从仅仅为了逃避刑罚,并不是真正屈从。教化强调“德、礼”,通过道德教化,让老百姓懂得道理,再以礼制规范,就能够做到心悦诚服。

历史上,乐于以刑杀为威的秦始皇,在“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样不可一世的显赫声势下,做“始皇帝”美梦,想“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永远地统治下去;可是,曾几何时,“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仅仅十余年,秦王朝却很快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熊熊烈火所毁灭了!

这充分说明:“无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为缀天下之心,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虽说可以起到一时的震慑作用,但终究如同肥皂泡,难于长治久安的,充其极,老百姓也只不过勉强地不去犯罪而已,并无羞耻之心;而用道德教化,让老百姓通过自我修养,由被迫的、强制性的约束,变为内在的自觉要求,这只会大大激发人的自尊意识和知耻心,很自然能达到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目标了!

9.要让下属心悦诚服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仗着实力让人归服的,并不是真心地服你,只是由于自己的实力不如人而已;依靠仁德让人归服的,那才是心悦诚服。

对于不顺从自己的人采取武力虽然能使其暂时归顺,但心里未必真实服从,一旦条件成熟则可能继续反抗,别人只有心服口服了,才能为你卖死命,才能真正佩服你,因此领导者追求的目标应是使别人心服而不单单是口服,也只有心服才不会留下后患,才能保持长久的稳定和团结。

赵陀是真定人,秦朝时期,奉命率十万军士向岭南进军,占领了悉易。后来秦在那里设置了南郡,任命任嚣为南郡守尉,赵陀为龙川县县令。

秦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任嚣当时有重病在身。他觉得自己所剩时间不多,就把赵陀叫到床前说:“国内农民起义遍布,国家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南海郡地大物博,山川险峻。你只要守好各个关口,不让中原军队进入,就可成就一翻大业!”说完,把秦朝颁赐的符节文书移交给赵陀。

任嚣死后,赵陀当了南海郡守尉。他首先把朝廷任命的官吏排斥掉,全部换成自己的亲信,又给各个地方的驻军发出命令,要他们严守关隘,不许中原军队进来。赵陀得知秦朝被推翻的消息后,趁机攻占了桂林郡和家都。控制了整个岭南,自封为“南越武王”。

岭南的主要居民是越人。赵陀紧密的团结越人并且吸收越人做官、组成汉、越联合政权。对边远地区的越人首领,经常送些礼物,进行拉拢。越人对赵陀都很感激。

刘邦也认为赵陀把南越治理得很好。于是决定对山高路远的赵陀采用安抚手段,使之归顺朝廷,便派太中大夫陆贾为特使,带着贵重礼品,去岭南封赵陀为南越王。

陆贾在南越呆了大概几个月,在此期间,他和赵陀真诚地交谈,劝他恪守臣道,服从朝廷。时期已到,陆贾要回长安了,赵陀送他许多贵重的礼物,心甘情愿地向中原朝廷称臣纳贡。此后几年里,南越和大汉相处融洽。双方在边界设立了专供交易的场所,买卖商品,互通有无,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刘邦死后,吕后趁机篡夺了政权。她对南越的发展感到忧虑,于是采取了和以往不同的政策:终止了与南越所有的交易,并且辱骂南越人。赵陀十分气愤,宣布与中原朝廷断绝关系,还领兵攻打长沙郡,挑起了战争。吕后派将军周灶率领大军前去讨伐。但中原的军队不习惯南方的湿热气候,大多得了疫病。结果汉军在北城打了一年多,还是到不了岭南。

第二年,吕后死了,周灶领着残余部队撤回。赵陀更加疯狂,他出兵威逼周边的小国向他纳贡称臣。没用多长时间,赵陀控制的疆域,从东到西,扩延了万里。他自称为“南越武帝”。边境上的局势十分紧张。汉文帝继位后,决心改变这种现状,重新与南越修好。他再次派陆贾为特使,出使南越,劝说赵陀归汉。赵陀被感动了,取消了皇帝的称号和天子的仪仗,并向全国发布通告说:“两雄不顶立,两贤不并世。从今以后,永做大汉的藩臣。”汉与南的和好关系,又维护了好几十年。

刘邦为巩固中原统治,对赵陀实行安抚手段,使之“和集百越”,避免了其成为南边的祸害,事实证明在当时是高明的。

〇要善用手中的权力

权力可以用作指示、指导,也可以用以纠正过失。

虽然如此,但如果太仰仗权力,不管什么事都采取过硬手段来压制下属,口口声声说:“我说这么做就这么做”,不厌其烦地一再向人们显示自己的权力,则不能使下属信服。

领导应该认清的是,指责应该是根据客观事实,就事论事,要具有充分的理由。而不应因为是被赋予了权力,赋予了使人服从的权势而滥用指责。

领导只有善于把强制及使人服从的力量深藏不露,才是较为明智的办法。从权力的宝座上走下来,以一种交换意见的态度解决问题和争端,才是高明的领导所具备的素质。

本来身为下属的人,就算不喜欢强制,也会有服从的心理,如果领导用一种以上压下的态度对付下属,即使是性格温顺的人也会引起反感。所以领导不能借助权力压人,而应靠本身的威信使人服从才是正确的办法。

当然,对于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对于那些顽固不化、刚愎自用、不可理喻而又盛气凌人的下属,当然应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组织的秩序和领导的权威。

权力是力量的源泉。但是当它被用在责备上时,只会招来对方的反感,助长其反抗心理,使领导失去依赖。权力是必要的,但不是万能的,权力需要施行,但不能滥用。

领导要自立,要建立自己的人格权威和技术权威,而不是依靠权力来刻意扩宽与下属距离的那种权力权威。否则,一旦失去权力,就会成为一个人人鄙视的废人。

魅力比权力更重要。放弃权力的滥用,把精力放在建立魅力和威信上,效果会好得多。聪明的领导应在务实的工作中,通过一点一滴,通过自己能力的施展,通过自己良好的品德风范,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树立起形象,展示出魅力。

有了威信,大家才能信服你,你的计划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这时,你具备了无形的感召力,你所作出的决定,才会得到大家一致的拥护,大家才会信任你,齐心协力按你的决定去做。你的决定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会得到大家一致称赞,你的威信同时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不讲方式地随意使用权力,只会使领导失去威信,自信心下降,而学会如何巧妙地使用权力,建立起领导威信,才会使工作做得圆满而成功。

同类推荐
  • 最有趣的对联故事

    最有趣的对联故事

    作为中国的国粹,对联因其具有独特的形式、丰富的内容、铿锵的节奏和优美的文采,始终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尤其能培养人们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历来起着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德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德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一走就是几万里

    一走就是几万里

    《一走就是几万里》是一部对古典名著《西游记》充满趣味与现实意义的解读。在知名媒体人陈思呈眼中,《西游记》一点不正经,简直八卦感爆棚!满纸的神仙妖怪充满了人间情怀、市井趣味,交织着世故和童心:还是不要和孙悟空做朋友;我们都小看了沙僧;唐长老的真面目不忍直视……相反妖精们则可爱多了,“坐而论道”的妖怪翩翩魏晋风骨,“痴心”的黄袍怪被负心的公主欺骗到死终究没能看透红尘,“草根妖精”白骨精唯有被孙悟空一棍打死,才有机会“中国著名”……认真读完本书的收获:智力5,懂人情世故哦。陈思呈,1976年11月出生,作家。从事专业写作。已出版图书《我虚度的那部分世界》、《每一眼风景都是愉快的邀请》,《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等,新书《一走就是几万里》马上上市。在多家主流媒体如《南方都市报》、《美文》、《瞭望东方周刊》等长期开设专栏。“腾讯大家”签约专栏作者,“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文风独特,视角刁钻,均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 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中国未解之谜,分为远古文明、历史悬案、帝王之迷、军事谜团、文物寻踪、奇域奇俗、自然玄奇、文化迷踪、科学探索等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中国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姓氏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姓氏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疼痛的爱

    疼痛的爱

    三年前,她奉子成婚,却被恶霸总裁强占,逼她打掉孩子。三年后,她走进手术室,誓死不要他的种……一场爱恋,却成了四个人的纠缠,她渴望复仇,却在他车祸后,暮然发现,原来的恨却早已变成了爱……
  • 我是真理追寻者

    我是真理追寻者

    我追寻着真理,欲窥见神的全貌。人类歌颂着我的名讳,称我为万法之源。邪神诋毁着我的形象,称我为万恶之源。鬼物、妖邪、恶魔惧怕着我,称我为根源之涡...我的真名不可描述,我的真身不可名状...我是...真理追寻者...
  • 认准了不回头

    认准了不回头

    八零年出生的句栀小和沈经是一对欢喜冤家,从小青梅竹马,隔墙而居。好的时候一起出去打架,不好的时候就把墙垒高高,等他们分开的时候才发现,好聚不好散,一生剪不断。
  • 水族帝王

    水族帝王

    在一块新的陆地上有一条清澈无杂质的蜿蜒似蛇形的河水。里面有一条颜色单一的鱼类叫红鲤鱼。在一次偶然遇见了一个会生长的树并结实了新的小伙伴后在这片新大陆的河水里开启了它别样的人生。
  • 栀子花开的地方

    栀子花开的地方

    在两人心情低落的那天相遇,她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从心开始慢生活

    从心开始慢生活

    让工作更有效。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快乐,心态更阳光。情绪更稳定。感情更丰富。心态改变生活。在这个讲究速度和节奏的年代,我们需要一种慢理念。而慢。不是一种简单的减速,更不是停滞和放纵,它是一种豁达、平和、从容、淡泊的心态。是对生活的一种成熟的态度。在快的节奏中。如果能够保持心不杂。心不急,心不乱,心不冷,心不贪。生活自然会变得有条不紊。轻松愉快。
  • 我与日常的六九事

    我与日常的六九事

    讲述白笑花的日常生活所遇所想,逗逼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开始有你的天气

    开始有你的天气

    一场沙尘暴,让她双眼获得异能。她看着这个新世界,一切都是未知挑战,一切又尽收眼底。异能让她在事业路上遇神杀神,遇佛杀佛。顺便拔了一颗系草回家!之前的她,干啥啥不行,只做得好两件事:吃饭和学历史!以后的她还要多干好一件事了——和陈知白恋爱!多年后......陈知白:“你脑子这么好,你还记得我们的爱情开始于哪一年吗?”游汀汀:“我说过多少次了,我只是眼神稍微好点,和脑子没关系。我记了太多的年代,我想记一个我们特殊的回忆,开始有你的天气!”
  • 我的男神是特工

    我的男神是特工

    早晨,阳光射进一间卧室里,床上的女孩猛的惊醒,(没错,就是我们的女主)突然想起昨天晚上大boss(李易峰饰演)说今天早上要出任务,就手忙脚乱的翻开背子,打开衣柜迅速的找到一件白衬衫和一件白色长裤一穿上就就风风火火的出门了
  • 你的地老是我一个人的天荒

    你的地老是我一个人的天荒

    纯爱里的花朵肆意开放,馨香了整个懵懂季节。人生在迷藏里的暖爱,就是向上的力量吧。多少在外人看来的若无其事,心底里早已暗涌澎湃。清亮的人组合的清亮故事,像现实里折射的光,丰满了文字的世界,小心翼翼守护着的人,在远方的问候里,会有迟到的答案。谁的青春里没有雷阵雨呢?青春期里一度的不完美,在成长的岔路口,总是有不满意横亘脚前,凌乱的自卑与忧伤是青春的主旋律吧,只是遇到了这个人,就想要把自己变得更好。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句话的温暖,开头和结尾都是自己的坚持,就这样一句话一个标点,把所有的经过再细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