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87400000013

第13章 可方可圆,从容地安身立业

人生之中,始终充满着刚与柔、曲与直、方与圆的辩证法。自古以来,人们就明白这样的一个人生哲理:“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折”。人若过刚过直,人生路上就会步履维艰,事事难成。唯有方圆融通,生命之旅才会踏歌而行,天地常新。

1.方正做人,圆通处世

“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人所左右。“圆”,圆通世故,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态度不鲜明,行为不果断,止步不前,固步自封,永远让人琢磨不透。

温馨提示:

方正与圆通,是为人处世中互补兼容、不可缺少的两大智慧。学做方圆之人,重要的是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方圆之术。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必将众叛亲离。因此,做人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

外圆内方之人,有忍的精神,有让的胸怀,有糊涂的智慧,有疯傻的清醒,有脸上挂着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错的对……,这样的人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商界有巨富,官场有首脑,世外有高人,情场有老手。他们的成功要决就是精通了何时何事可“方”,何时何事可“圆”的为人处世技巧。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无论是在商界、官场,还是交友、情爱、为职等等,都需要掌握“方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利。

“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现实生活中,在学校成绩一流的,进入社会却成了打工的;在学校成绩二流的,进入社会却当了老板。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成绩一流的同学过分专心于专业知识,忽略了做人的“圆”;而成绩二流甚至三流的同学却在与人交往中掌握了处世的原则。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

有方无圆,则性情太刚,太刚则易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愤世疾俗,牢骚满腹,自命不凡却又处处碰壁;遇挫折缺少变通,很容易歇斯底里,自暴自弃,将自己推向极端。有圆无方,则谓之太柔。太柔之人缺筋骨,乏魄力,少大志,在生活中难以有大作为。所以方圆相生才是为人处世之本。

真正的“方圆”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人能承受大喜悦与大悲哀的突然发难。真正的“方圆”人,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方圆”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的积蓄力量的沉默。

2.就方顺圆,万事通行无碍

如果说,方为器用、为局部、为个性、为稳定、为原则性,那么,圆就为道体、为全部、为和谐、为变通、为灵活性。

能够把方和圆结合起来,做到该方就方,该圆就圆,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方和圆都需要恰到好处,做到左右逢源。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中和”、“中庸”和“自然”。

温馨提示:

“方圆无碍”,是为人处世最高级的方式、方法。它体现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就方顺圆,就能做到万事通行无碍。《中庸》中说:喜怒哀乐在心中还没有表现出来的那种状态,就是“中”。中是“天下之大本”。喜怒哀乐之情表现出来,都像符节一样恰到好处,就是“和”。和为天下之达道。中为体,和为用;中是圆,和是方。中与和结合在一起,体用一贯、方圆无碍,则“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生长、发育。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中庸”的“中”就是圆,是体,“庸”是方,是用。“庸”的含义是平常,又是用。“中庸”就是“中之用”,也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最合理的方式体现、使用出来。因此,也可以说是方与圆的一种完美的结合和运用。

道家主张自然,无为。但是,自然不是主观意识上的率意行为,而是顺着宇宙自然和人类的本性而行。宇宙自然和人类的本性为体,为圆;具体的行为方式则为用,为方。因此,老子所说的“自然”,也是方与圆的一种完美结合,而不是单纯的“圆”。

同样,老子所说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什么也不争取。而是“顺道而行”,顺着自然的法则、规律、趋势去作为。因此顺道而行,一切都是顺道运行,所以也像什么都没有干一样,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无为”。

顺道是“圆”的一面,而无为之为则是“方”的一面。因此,和“中和”、“中庸”、“自然”一样,无为也是方圆无碍的一种表现。

人生要做到就方顺圆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够始终做到这一点,就是圣人、神人、至人、得道者。

3.圆中有方,做人不违原则

圆中有方,从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的角度讲,是指不同物质和个性的个体和谐共存,允许在遵守共同规则的前提下发展个性。比如当今的世界,讲多元文化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各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是方,所有的方合起来就是一个圆,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整体。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容纳,犹如不同个性的人互相尊重与和睦相处。

从人生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上讲,圆中有方是指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处世方法。尤其是在乱世、困境、险境之中,人不能事行直道,不得不小心谨慎,讲究权变。有时为了大的原则、大的利益而不得已牺牲或违背小的原则、小的利益。比如《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原来是辅佐公子纠的。公子纠和齐桓公是兄弟,也是政敌。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但没有为公子纠殉死,反而给齐桓公当了宰相。有温馨提示:

做人要有底线,做事要有原则。失去了做人的底线,人会无异于禽兽。而缺少了做事的原则,善事也会变异为恶事。人说管仲不仁,孔子说,管仲这个人是很了不起的。他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没有使用武力,使天下得到了安定,老百姓如今还受到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我们今天很可能都成了野蛮人了。他为天下和国家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不是一个只知道自己上吊,倒在水沟里默默无闻,白白死去的普通老百姓所能比的。管仲为齐桓公做事,对公子纠来说是不忠、不仁、不义,从个人处世的角度讲是圆而不方。但是,他为天下国家做出了贡献,为天下百姓尽了大忠、大仁、大义,可以说是圆中有方,没有违背天下的大义、大原则。所以孔子不但没有否定他,还充分肯定了他的伟大功绩。“圆中容方”的另一个例子是冯道。在唐、宋之间,五胡乱中华的几十年间,都是胡人统治。五个朝代,都请冯道出来做官,而他对每个君主都表现出忠心。可见他“圆”到了极点。对冯道的这种行为,欧阳修骂他无耻,认为他替胡人做事,没有气节。而同时代的王安石、苏东坡等人却认为他了不起,是“菩萨位中人”。冯道的一生,可谓是“圆中容方,不忘大原则。”尽管他在胡人统治的朝廷为官,但他本人的生活却十分严谨,既不贪财,也不好色。在他的谨慎和圆滑中,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人生大原则。他认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最重要的是保有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命脉,以待国家出现真正的君主。他死后很多年,才出现了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大宋王朝。

4.方圆有度,人生天地常新

人生在世只要运用“方圆”之道,必能无往不胜,所向披靡;无论是趋进,还是退止,都能泰然自若,不为世人的眼光和评论所左右。

温馨提示:

人生不能没有方,但又不能太古板;人生不能没有圆,但又不能太滑。如何“方”而有度,“圆”而有限,就完全在于“存乎一心”。真正懂得“方圆”的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人能承受大喜悦与大悲哀的突然发难。真正的“方圆”人,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方圆”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时积蓄力量的沉默。

人的智慧应当圆融无碍,但人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在语言和行为上却不能没有原则和规则,不能模棱两可。

如果只“圆”不“方”,忘记了“方”的根本,从大的方面讲,社会的法令和正确的思想观念就不能确立;从小的方面讲,个人也不能在社会上真正站立起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比较而言,儒家主要讲规矩、法则、礼仪、应用,是“方”的;道家则主要讲自然、无为,讲形式上的本体,是“圆”的。比如,儒家讲究立名,提倡仁、义、礼、智、信五德,提倡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间的五伦,作为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而道家则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反对仁、义、礼、智、信的立名,反对儒家提倡礼教。

从事物的“体”即本质层面上讲,世界上本无绝对的美、丑、善、恶,没有绝对的仁、义、礼、智、慈、孝、忠、恕。一切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观念。而什么是美与丑,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仁义礼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和答案。因此,从“智圆”的角度讲,一家的观点是圆的;而另一家的观点则认为是方的。

然而,从古到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具体的善恶、美丑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念,法律制度和文化思想,立规矩以成方圆。

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一个军队有自己的纪律条令;一个企业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一个家庭有自己的规矩习惯;一个人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这些都是“方”。这种“方”,犹如一座大厦的钢筋水泥结构和一个人身体的骨骼,是大厦和身体赖以存在、支撑和站立的基础,这是从体和用的角度讲“有圆无方则不立”。

从灵活性与原则性的角度讲,一个人办事时,只有圆,没有方,处处“打太极拳”,说话态度不鲜明,让人摸不着头脑,模棱两可;行为上不果断,犹犹豫豫,则让人觉得过于圆滑,没有个性,或缺少魄力,很难得到别人的真正尊敬,同时也很难真正在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

若“方”如“刚”,则“圆”为“柔”。万事过刚则易折,过柔则难以成形。惟有方圆相得,才能生生不息。

5.刚柔兼济,做人不可偏废

曾国藩说:“做人的道理,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会萎靡,太刚就容易折断。刚不是说要残暴严厉,只不过强矫而已。趋事赴公,就需强矫。争名逐利,就需谦退。”

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研究老子的思想很深,他一生为人处世信仰老子的观念,却不言论老子的思想。所以虽居在功名富贵的最高处,却能全名而归,全身而终。在处理天下事时,有以刚取胜的,有以强取胜的,有以柔取胜的,也有以弱取胜的。所以老子提倡以柔弱守雌的方法。商容张开口问老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商容说:温馨提示:

为人处世,方圆并用,刚柔并济,才是全面的方法。如果只能刚却不能柔,只能方却不能圆,只能强却不能弱,只能进却不能退,必然倾折失败。“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不在!”商容说:“知道这个道理吗?”老子说:“不就是刚硬的容易败亡,柔弱的而能存在的道理吗?”商容说:“唉!天下的事情完全是这样。”这就是柔弱处世的方法,而受到历代的传承。老子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一类。”又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攻入天下最坚强的东西里面去,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普天之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克最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可以胜过水了。弱胜过强,柔胜过刚,这个道理普天之下没有谁不知道,就是没有人去实行。”道的本体是最柔弱的,所以有无穷的作用。因此,最柔弱的东西可以克制最刚强的东西。过于刚必然受折,过于强必然易败。这里能看出,儒家尚方,道家尚圆,谁更好呢?

事物不可到极点,到了极点就会走向反面。所以《易经》中说:“太阳到正中就要西斜,月亮圆了就要缺损。”老子又说:“用兵逞强就会遭致灭亡,树木粗壮就会遭受砍伐。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这就是在“道”的最高原则下的大机大用,也是在“天地观”、“历史观”中的大机大用。我们完全能称它为“柔道”了。把它用于心术,就可以说是“柔道”的心术。把它用来处世,就是“柔道”的处世方法。把它用到政治上,就是“柔道”的政治。汉代光武帝亲临章陵,在那里修庙宇,盖祠堂,建田庄,饮酒作乐,大行赏赐。正好宗室中的长辈与母后,因酒喝得高兴了,相互说道:“文叔(光武帝)年轻时谨慎、守信用,对人不屈服、不招待,现在既刚强又柔顺了。”光武帝听到后,哈哈大笑说:“我治理天下,也想依柔道而行。”所以说柔道的作用,不仅可以持身受用,治理天下也大有作为。刚而能柔,这是用刚的方法;柔而能刚,这是用柔的方法。强而能弱,这是用强的方法;弱而能强,这是用弱的方法。这4条,大的可以用来治理国家天下,小的可以用来处世持身。

吕坤说:“方与严是待人的大弊病,圣人待人,只在于温柔敦厚。所以说:‘广泛地爱护人民,叫做和而不同。’只任凭他们凄凄凉凉,冷傲清高,便是世间的一个障碍物。持身方正,独立不苟,是不能用世的人才。这只能算一个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的人士罢了。”

古人言:矫矫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做人亦是同理,须刚柔兼济,欲速不达,过犹不及。

6.灵活处世,圆通驾驭人生

“圆”的现实意义,在于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叫“圆滑”,这两个字连到一起,往往令人生厌;倘若将二者拆开看,由“圆”到“滑”,是很有其道理的。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不得不与人交往,就不得不注重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技巧正是与人交往的润滑剂,人际关系技巧说白了就是如何画“圆”,温馨提示:

掌握处世的艺术,核心是准确地把握人性的特点与心理的需求,圆融处世,就是要以灵活变通的技巧驾驭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圆”的目的是为了给人际交往注入润滑剂。然而,人际关系技巧可以说千变万化,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那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娴熟地运用它呢?

有一位小姐在纸上写下这样一句话:“男人的心,大海里的针。”可奇怪的是有位先生也说:“女人的心,大海里的针”。人心真的这么难以捉摸吗?事实上,只要我们娴熟地掌握了人性之本,捉摸人心并非一件很难的事,掌握恰当的交往技巧就更容易了。让我们观察这个社会上那些成功的人士,那些成功的男人、成功的女人吧!他们的人际交往的方法虽然千变万化、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是基于人性基础上的运用。

人类无一例外地来自于动物界,同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生活,这就决定了大家都有一些共同的本性,即人性。把握人性、利用人性,正是千般技巧、万种方法的源泉,也正是圆融的处世技巧智慧之源。

人性是什么?休谟说:“人性就是自私。”但对于人性最权威、最系统的剖析,应该是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动机,均来源于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即人的基本需要。

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按顺序分为五大类。

①生理需要(食物、睡眠、性生活等);

②安全需要(生命、财产安全有保障);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涉及给予爱和接受爱);

④尊重的需要(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促使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高级需要以低级需要为基础,当某种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他会走向更高的层次,会因更高级的需要产生动力。由于社会环境与条件的改变,高层次的需要也可以占主导地位。

深刻地了解人性,把握人性,利用人性,那么在芸芸众生的竞技场中,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就能够挥洒自如,画出各种奇妙的“圆”来,使我们永远把握主动权,永立不败之地。

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画出各种奇妙的“圆”来,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挥洒自如,永立不败。

7.放下身份,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家世不错的人觉得自己的身份很高;有学问的人觉得自己不同凡响;有钱财的人觉得自己不同旁人;有名位的人认为自己比较有尊严。而事实上,一个人如果依赖这些所谓的身份,那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生活的真谛告诫人们:放下身份,路就会越走越宽。

人的身份是一种“自我认同”,这本来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这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自我限制”,也就是说,怀有这种认同感的人常常会这样想:因为我是这种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种事。而自我认同越强的人,自我限制也越厉害,所以,博士不愿意当基层业务员,高级主管不愿温馨提示:

如果想把事情做成,就得放下身份,表现得谦虚、平和、朴实、憨厚,甚至愚笨、毕恭毕敬,使对方感到自己受人尊重,比别人聪明。意主动去找下级职员,知识分子不愿意去做没有文化的工作……他们认为,如果那样做,就有损于自己的身份。

其实,这种所谓的身份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你如果想在社会上走出一条路来,那么就要放下身份,也就是放下你的学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让自己回归到普通人中去。同时,也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批评,做你认为值得做的事,走你认为值得走的路。

放下身份的人比放不下身份的人,在竞争上拥有许多优势:

能放下身份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弹性,不会有刻板的观念,因而能吸收各种资讯,形成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资讯库,这将是他的本钱。

能放下身份的人能比别人早一步抓到好机会,也能比别人抓到更多的机会,因为他没有身份的顾虑。

在交往中对方就会放松自己的警惕性,觉得自己用不着花费太多精力去对付一个“傻瓜”。即使事情明显有利于你的时候,对方也会不自觉地以一种高身份来对待你,好像要让着你一样,也就不会与你一争长短了。

其实,你放下身份出现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为了让对方从心理上感到一种满足,使他愿意与你合作。实际上,表面上越是谦虚的人,就越是非常聪明的人,越是工作认真的人。当你表现出大智若愚来,使对方陶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气氛中时,你就已经受益匪浅,已经完成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了。

你谦虚就显得他高大;你朴实和气,他就愿意与你相处;你恭敬顺从,他的指挥欲得到满足,就认为与你很合得来;你愚笨,他就愿意帮助你……这种心理状态对你非常有利。相反地,你若以高身份出现,处处高于对方,咄咄逼人,对方内心里就会感到紧张,而且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同类推荐
  • 有困难不上交

    有困难不上交

    本书通过有趣的寓言、鲜活的日常故事和典型的企业案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我们工作或生活中一个看似平常但意义深远的发展道理:抛弃依赖,有困难不上交。
  • 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

    本套丛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权威性和完善性,是全方位展示国内外惊险作品的经典版本,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好读物和收藏佳品。
  • 元曲名篇的人生哲理

    元曲名篇的人生哲理

    本书分修身、处世、持家、爱情、交友、职场、谋略七类,从“人生智慧”的角度,重新解读元曲。选入杂剧约50个,散曲14首。
  • 真希望我30岁之前就知道的30件事

    真希望我30岁之前就知道的30件事

    女子幸福学堂30节基础课,翻开这本改变女人一生的魔法宝典,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心灵成长的旅程,掌握住那把通往幸福和成功之路的钥匙,打开那扇门,摘下那皇冠。
  • 把“坏人”变贵人

    把“坏人”变贵人

    每个人都会有判断上的盲点,事业或生活当中,有时也会出现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在寻找问题解答之时,更应该建立自信。如果你是一个一味跟着众人前进的人,那么不妨多给自己一些信心,因为,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坏人”设下的陷阱,不要一味地听取别人的指引,也许他们给你的会是一条深不可测的“圈套”。
热门推荐
  • 别再叫我美食家

    别再叫我美食家

    “这间店铺是全大陆最为神奇的店铺!”——古大陆一位君王“这厮的老坛酸菜牛肉面,真是人间美味,不过这店主真是让本王很是生气,就因为喊了一句美食家,就不让本王进店!”——花果山某猴王
  • 总裁太乖怎么办

    总裁太乖怎么办

    &白沐死了,但她不留恋,为什么呢,也许是曾经压根没有希望吧,这一世啊,她只想完成任务,然后和弟弟平平淡淡过日子。&后来,看着眼前乖乖的某总裁,白沐无语了,说好的霸道总裁呢,说好的调教总裁呢,为啥会这么乖,还让不让人好好玩了(掀桌)!
  • 病毒侵入

    病毒侵入

    亚洲最杰出的七人由于新型病毒的侵袭而相遇,为了生存下去,杀光一切阻碍他们活下去的“生物”,或者说,那是一具具“可以行走的尸体”……
  • 半成美梦

    半成美梦

    都说高中时期很美好,可是总是有遗憾的,也许会被遗忘,但时光永远会记得
  • 舸舸争流

    舸舸争流

    从1996年到2012年,从广东到香港,到波士顿,再到杭州。贺舸舸是一艘大船,航行在康霆哲的海洋。
  • 今夜星辰如许

    今夜星辰如许

    靳司言爱时悦入骨,可他亲手将时悦送进了监狱。时悦曾经爱靳司言入骨,可在进监狱那一刻起,她决定不爱了。时悦以为,黑夜里,她和靳司言都怀着对彼此的恨。可是一抬头,就看到满天星辰,挂满了爱慕,至死方休。
  • 妾负君殇一世

    妾负君殇一世

    我轻舞红袖,媚眼暗送,一曲终了我娇媚一笑离开。我千袖子,乃是红楼名妓,他孟潇羽花花公子爱流连于花丛之间,风流成性。“小姐,留步,我见你生得如此水灵,想娶你为妻,可否?”孟潇羽追我脚步问道。“公子,你是知道小女子是卖艺不卖身的,而且你已久留于花丛间,满是胭脂俗粉的味道,你可配?”我轻蔑的看着他说道。“那袖子小姐,你看好了,你会发现你今天说错话了哦”他不以为然邪邪笑道便走了。
  • 恶鬼临天

    恶鬼临天

    踏天路成仙,逆天路修魔,万念悟道聚成神,阴阳之间守无常。何谓善,善者独善其身。何谓恶,恶者横行无忌。天弃良人而忌恶,如果这便是善,那我李审就要让这天在我脚下颤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