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2200000115

第115章 (5)力主打造“杀手锏”

核潜艇被称为现代海战的“杀手锏”,毛泽东三番五次地强调海军要赶快抓技术,抓科研,抓设计。苏振华感到重任在肩,搞核潜艇刻不容缓。

1958年5月14日,苏振华和萧劲光司令员联名向中央军委报告,着重提出研制导弹核潜艇的建议。6月24日,苏振华和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邀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五院院长钱学森和一机部、二机部的领导同志开会,向他们通报了海军向党中央建议研制核潜艇的报告,说道:“你们都是专家,请你们来审查,看是不是可行?如果可行,我们代表海军几十万指战员,请求你们支持,支持中国人民实现百年来的心愿,建设起强大的海军,使中华民族再也不受外人的欺负。”

苏振华的诚意,苏振华的热切希望,使这些原本就对海军建设情有独钟的同志们,也热血沸腾。他们以科学家的严谨,更以科学家的胆识,支持海军的建议,主张着手独立研制核潜艇。

6月27日,主管国防工业的聂荣臻副总理听取了苏振华、萧劲光的详细汇报后十分高兴,他完全赞同海军的主张,并迅速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周恩来总理一直关注着这一工程,他接到报告后,第二天便批示:“请小平同志审阅后提请中央常委批准。”邓小平不但在报告上批示“拟同意”,还特别高兴地加注“是好事!”

报告送到了毛泽东的案头,他看了很高兴。海军同志有此雄心,应予支持。他欣然在报告上圈阅,表示赞同并批准了这个报告。

1958年11月,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启动了。

苏振华深知建造核潜艇的艰难,他时时向专家请教,到有关部门收集资料。他注意到世界各国都把制造核潜艇的技术作为最高机密严加保守,尤其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大国对中国实行封锁,这就格外增加了中国研制核潜艇的困难。他从亲身经历和工作实践中认识到,中国人民只能依靠自己,自力更生,知难而进,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1959年6月,在海军党委第六次全会期间,苏振华特意邀请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令希等到会讲授导弹、力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分析核动力和导弹武器出现后海上作战前景。通过学习思考,苏振华对核潜艇研制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经过会议研究,他代表海军党委向中央军委写出专题报告指出,导弹武器和原子动力在世界海军技术装备上引起重大变化,我国海军建设有必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空、潜、快为主建设海上轻型兵力的方针加以补充和发展。

苏振华的建议很快得到中央军委的同意,据此制定了“未来10年应以发展原子动力和导弹武器为主与改进常规武器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加强海军技术装备建设。

1959年10月,由于中苏关系破裂,苏方单方面决定撤走专家,废除技术援助协议,原协议中规定供应的潜艇、导弹资料和部件也不再供应,使正在建造的潜艇陷于困难境地,有半途而废的危险。针对外国的技术封锁,毛泽东断然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经毛泽东同意,周恩来指定苏振华担任核潜艇研制领导小组组长。毛泽东当面向苏振华交代:“自力更生,大力协作,办好这件事!”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苏振华立即着手组建核动力开发研究机构,动员全国力量投入这一工程。苏振华鼓励同志们为中国人民争气,努力建造出“争气艇”,他把分散的科研力量集中起来,形成拳头,加强组织领导,充实科研队伍,加快科研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较完整的造船科学研究体系,为自行研制新型潜艇打下基础。

1961年,全国范围内遭遇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十分困难,许多建设项目被迫下马,核潜艇研制工作也面临难以继续的困难,核潜艇工程恐将暂时停止,苏振华内心十分焦虑,他于7月20日向聂荣臻元帅报告,请求保留必要的技术骨干,不中断对一些技术项目的研究,为将来重新上马创造条件。

苏振华的建议得到了聂荣臻、罗荣桓、贺龙等几位元帅的赞同,在10位元帅中,彭德怀因受到错误批判不再有权过问,林彪不知何故没有表态,其他8位元帅都表示支持继续研制核潜艇。陈毅元帅更是直截了当地写道:“我不赞成这方面的缩减,而赞成继续进行钻研,不管要8年、10年或20年才能成功,都应加紧进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也都圈阅同意。苏振华进行具体部署,压缩现有研制规模,留下少量技术人员继续跟踪研究,尽可能多地保留必要的技术骨干。

1965年8月19日,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核潜艇研制重新上马,核潜艇研制再度启航。1966年“文化大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许多重要军工生产面临困境,遵照聂荣臻的指示,核潜艇研制工作不但不能下马,还要加快进度。苏振华虽然在“文革”期间被打倒了,忧心忡忡,束手无策,但仍然关心着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当他听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于1970年12月26日胜利下水的消息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974年8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正式编入人民海军序列,命名为“长征一号”。1975年5月3日,苏振华参加由毛泽东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海军要使敌人怕。”说着,又不无遗憾地用小拇指比划着,“我们的海军只有这么大!”他又鼓励地说道:“海军要靠你呀!”

苏振华深感责任重大,深感海军建设离毛主席的期望、离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他立即向海军领导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并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日夜研究论证,提出了一个新的海军发展10年规划,呈报毛泽东。毛泽东审阅规划后于5月23日作出批示:“努力奋斗,10年达到目标。”

苏振华不负重托,和其他海军领导同志一道,殚精竭虑,为加强海军装备建设,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贡献了自己的毕生力量。

小资料:

开国历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

1949年12月至1954年12月:苏振华(书记)

1954年12月至1956年7月:周林(书记)

1956年7月至1964年10月:周林(第一书记)

1964年10月至1965年4月:李大章(代第一书记)

1965年4月至1967年12月:贾启允(第一书记)

1967年12月至1971年5月:李再含(革委会领导核心小组组长)

1971年5月至1973年9月:蓝亦农(第一书记)

1973年9月1977年2月:鲁瑞林(第一书记)

1977年2月至1977年8月:马力(第一书记)

1977年8月至1981年4月:贾庭三(书记)

1981年4月至1979年10月:马力(第一书记)

1979年10月至1980年6月:池必卿(代第一书记)

1980年6月至1985年3月:池必卿(第一书记)

1985年3月至1985年7月:朱厚泽(书记)

1985年7月至1988年12月:胡锦涛(书记)

1988年12月至1993年7月:刘正威(书记)

1993年7月至2001年1月:刘方仁(书记)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钱运录(书记)

2005年12月至2010年8月:石宗源(书记)

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栗战书(书记)

2012年7月至今:赵克志(书记)

§§第二十三章 云南省委书记 宋任穷

宋任穷是参加过著名“三湾改编”的井冈山干部,在敌人重兵“围剿”下部队被打散,他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历尽千辛万苦,重新找到了红军。从秋收起义到万里长征,从冀南抗战到主政云南。宋任穷因为品德好、能力强,哪里的工作艰苦棘手,上级常常会派他去干。宋任穷文静踏实,话语不多,为人处事稳重虚心,善于团结人,不结帮派,不计较个人得失。战争年代因为能够吃苦耐劳,老百姓送他称号“咬牙干部”,老战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宋大哥”,连比他年长的、资历比他高的一些同志,如陈云、陈赓等也是这样称呼他。

简历

1909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任红四军第3纵队大队政委。

1934年,入中央党校、红军大学学习。

1935年,任红军大学特科团政治委员。

1937年,任八路军第129师政治部副主任。

1938年,任129师东进纵队政委兼任冀南军区政委、司令员。

1942年,任中共冀南区委书记,冀南行署副主任、主任。

1944年,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

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第三副政治委员。

1949年,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南京市委副书记兼南京市军管会副主任。

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政治委员兼云南军区政治委员。

1950年,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1952年,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副书记。

1954年,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

1954年,任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60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

1960年,任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965年,当选为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66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77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78年,当选为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78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1980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5年,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副主任。

2005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1950年1月,宋任穷、陈赓指挥二野4兵团等部队发起“滇南战役”,云南全省获得解放。2月24日中共云南省委正式成立,经中共中央西南局批准,宋任穷任第一书记。宋任穷成为开国第一任云南省委书记。

同类推荐
  • 官商大鳄——桑弘羊

    官商大鳄——桑弘羊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

    韩愈出身于世宦之家。父韩仲卿曾为武昌令,以美政和文章出名。生三子,长子韩会,官至起居舍人,以道德文学着称。韩愈为小,生三岁,父死,养于韩会之家。十岁,韩会因事贬为韶州刺史,韩愈随兄而去,不久兄死。又随嫂北归河阳韩氏别居。嫂郑氏对韩愈情若所生,辛勤培养,诲化谆谆,及嫂去世,韩愈服而加隆(唐代嫂叔服小功五月即可),以报嫂养育之恩。
  • 传奇林绍良

    传奇林绍良

    本书介绍了林绍良先生传奇的一生。全书分为“故乡,难忘的记忆”、“印尼,血玉火的商机”、“庞大的林氏王国”、“红顶商人的风风雨雨”、“远离政治,投资海外”、“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六章内容。
  • 中国古代高僧传

    中国古代高僧传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富饶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数千年来,曾经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岁月的流逝,冲刷不掉他们的英名;朝代的兴废,也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业绩。他们中间,有雄才大略、举贤任能的国君;有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的名相;有横刀立马、席卷千军的将帅;有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谋士;有忧国忧民、忠言直谏的贤臣……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祖国的脊梁。
  • 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

    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

    这位中国现代史上最神秘、最诡谲的人物之一,就如同乱世中藏而不露的毒箭,令人们至今听到他的名字都会不寒而栗。对于他的种种记载,可以说是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那么,他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将寻着历史的脉络,去发现一个真实的戴笠,同时,揭示军统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间谍组织”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
热门推荐
  • 你的可爱拯救了世界

    你的可爱拯救了世界

    茫茫人海中,两个陌生人仅有着数万亿分之一的机会擦肩而过。我相信,遇见你,我耗光了此生所有的运气。当世界被黑暗笼罩,末日危机近在眼前。我来了,我知道我要干什么。我想终结了这个暗无天日的世界,且,我是这样想的。但却在这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亮。我呼吸急促,我努力追寻,我不知疲倦。终于,我将那抹光亮攥在手中,那是,那是,那是你弯弯嘴角上洋溢着的干净笑容。
  • 异都之王

    异都之王

    这里百花齐放,咕,应该是百宝齐放,家族恩情,天下无双,花都之王,霸绝环宇!
  • 三生烟火寸相思

    三生烟火寸相思

    万千青丝,转身一回眸三生烟火乱云妆一寸相思万千劫转身一世,轻叹三世
  • 一生惜

    一生惜

    结婚三年,离婚三年,最终在一起一生。爱情的过程或许就是这样,有喜有悲。就像终有一天他们会相逢的那样,她知道,在那一刻,她的心或许就已经在他的身上了。从那一刻起,就像过去的那一千零九十五个日日夜夜,他们会永远爱惜对方,至死不渝。
  • 混入流星美男窝

    混入流星美男窝

    为了照顾弟弟伊浩陌的伊甜晴来到了韩国的华宇艺术学院,在一次校园艺术节中,无意间混进了流星般璀璨的美男窝,成了他们的女管家于是展开了华丽丽的恋情
  • 命锁仙途

    命锁仙途

    唐枫,自幼独自生活在济阳城,城中出名的四害之一——小偷唐。因为一把天邪剑命锁修仙之路上,凡人修仙难如登天,然而唐枫注定修仙。命运之锁,逆天而行。命运之说,无人得知。永恒之地分六界,一人一剑,斩仙屠魔。
  • 震后疫

    震后疫

    我是一名设计师,在2049年地震后,长途跋涉,回家寻找亲人,邂逅爱情,遭遇了震后的疫情,经历了重重磨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绿浮萍

    绿浮萍

    谭晶晶和江月有着同样的境遇,她们都在最好的年华里遇到了另一半,但因为性格的不同,谭晶晶热情奔放,对于感情毫不掩饰、江月沉稳内敛,总是会为别人着想,最终导致她们有了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 恋疚一生

    恋疚一生

    颜沫从小就是被爸妈,哥哥护养在掌心里的温室花朵,但是老天决不允许任何人的一生顺风顺水,也或许老天纯粹是嫉妒颜沫甜美的笑容。终于那一天还是来临了,老天终于成功收走了她的笑容!终于,大错铸成,颜沫双眼平静呆滞,看着静静流淌的水面,脑海中全都是母亲的责备与谩骂。你还知不知道羞耻啊?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不要脸的女儿!若是被旁人看见,或许会以为她要跳海自杀吧!不过……若是真的从这儿跳下去是不是真的就解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