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34800000006

第6章 英诗的语言变异(2)

表现在深层结构上的大多数变异,一般都被认为是对“选择限制”规则的违反或曰是对词语的违反规则的选择使用。在这方面,最典型、最著名的例子当推托马斯诗中的短语“agrief ago”。在英语中,“…ago”这个结构常表示“……以前”。按照语法规则,副词ago之前一般应该用能衡量时间长短的可数名词,我们可以说 a minute ago,a day ago,a year ago 或 three days ago,sevenyears ago,等等,但却很少说ten games ago,a few cigarettes ago,many moons ago,因为game,cigarette和moon都不是表示时间概念的词,用它们是不好衡量时间长短的。不过,game,cigarette,moon这三个词还多少可以跟时间概念联系上,故此,这三个短语虽则读来有些突兀,但若用在特定的语境里,亦未尝不可。可是,如说a grief ago,那就该另当别论了。它虽然与常规的a day ago之类的话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个迥异的说法。一方面,grief通常并不是可数名词,我们不能说one grief,two griefs或ten griefs;另一方面,grief不能衡量时间的长短,它与minute,day,year等词不属于一类,故作者选用它来替代minute,day,year之类的词,从语法上讲,就属于“规则的违反”。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我们认为,托马斯的a grief ago是一个地道的深层结构变异的例子,它不仅在语法上是变异的,而且在语义上也是变异的。

然而,诗人运用这样一个表达方式,就无异于在诗中创造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grief是可数的,而且它是衡量时间长短的尺度。深层结构上的变异给这个短语赋予了深奥的寓义,自它问世以来,一直吸引着一大批阐释者和批评家。它确是一颗橄榄,体小味长,使人久久咀嚼。与此类似的例子还有:

The branches shake down sand along a crawling air,

and drinks are miles towords the sun.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The hast bound bones and veins in me,fastened me flesh

3.语音变异

英诗中的语音变异是有限的,因而它也就显得不像其他变异那么重要。但是它又是英诗变异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语音变异中首先需要指出的现象就是诗歌创作中的几种例行破格:a.aphesis(词首字母或音节的脱落),如alone转变为lone,raccoon转变为 coon; b.syncope(词中省音),如以“fo’c’sle”代替“forecastle”; c.apocope(尾音脱落),如将though转变为tho,等等。再者,诗人有时为了使诗行符合节律要求而改变其中一些单词的发音,这显然也是一种语音上的变异。雪莱脍炙人口的诗句“呵,西风,如果冬天已到,难道春天还用久等?”就是这种语音变异的例子:

…O,wind,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为使名词wind与behind成韵,雪莱使其发动词的音/waind/。此外,十九世纪的有些诗人还乐于把单词的重音置于一个异乎寻常的音节上,这实际上也构成子语音上的变异,如丁尼生的baluster,勃朗宁的bastard和罗塞蒂的July。他们这样做,也许只是出于韵律上的需要,也许是为了拟古,抑或是为了音韵上的优美悦耳。

4.文字变异

文字形式(或书写系统的)变异是视觉的,是以视觉形象的手法来突出或表达诗的主题意义的。与语音变异相比,它较少限制,因此广为诗人所用。图案诗歌(pattern poems)就是运用文字形式变异的最好例证。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一些希腊诗人就将诗句排列成一定的形状来表现诗歌的内容所要表达或暗示的物体。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十七世纪,图案诗歌曾相当流行,当时被称作象征诗(emblem poems)。象征诗的诗行长短不一,印在纸上的形状就是诗歌主题的略图。如“形式大师”G·赫伯特的《复活节的翅膀》和《圣坛》,这两首诗的诗句排列,前者分列两边,像鸟儿的翅膀,后者像一座圣坛平面图。从图案诗演变来的具体诗(concretepoetry)也是运用文字变异的一种诗歌形式,它兴起于1953年,现在已成为世界性的思潮。这种诗的具体实践差异很大,但共同的特点是使用大大压缩了的语言,打字或印刷的方式使诗从整体上看更像一件物体,从而迫使读者加以注意。

文字变异在自由诗(free verse)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由诗就是格律诗的一种变体,是现代诗人对传统的格律诗实行各种变异的结果。因之,在自由体诗中,诗人在文字形式上的变异就更加自由,更具任意性。这方面的例子,尤以E.E.卡明斯的诗作最为有名,因为他在文字形式上的大胆变异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字母全部小写,包括自己的名字(为的是在视觉上抹去一个侵入的自我),有时在奇怪的地方冒出个大写字母,几乎取消标点符号,任意拆句甚至拆字,不顾语法而搞文字游戏。违反惯例的诗歌分行、字母大小写和标点符号对他来说都成为强有力的表现手段。试看下面的一首小诗:

seeker of truth

follow no path

all paths lead where

truth is here

卡明斯在这首小诗中所做的文字形式上的变异不但向读者发布了与其内容有关的“视觉图像信息”,而且还巧妙地传达了一个“模糊信息”。这个“模糊信息”是由诗句的线性序列和句法的抵牾造成的。根据诗句的线性序列来看,全诗是以“truth is here”作结的;可按其句法规则来讲,“truth is”则属于前一行中的where所引起的从句,这样here似乎就成为结束全诗的一个单独的感叹词。全诗的整个意义就在于这个耐人寻味的“模糊信息”,而这个“模糊信息”的产生正是诗人在文字形式上进行变异的结果。

5.语义变异

天才诗人W.B.叶芝认为,所有伟大的诗作都存在一种非理性成份。他所谓的非理性成份,实际上就指的是诗歌的语义变异。语义变异就是意义的转移(transference of meaning)。它主要存在于隐喻之中。

美国著名诗人弗洛斯特就说,真正的诗的核心是隐喻,不善用隐喻,诗人就很难写出好诗来。现将隐喻中最常见的三种语义变异类型列举如下:

1.带有[+sensory]语义特征的词为另一类别的词所修饰或表达:

Annihilating all that’s made

To a green thought in a green shade

(马维尔:《花园中的沉思》)

If music be the food of love,play on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一幕一场)

Her fist of a face died clenched on a round pain

(D.托马斯:《纪念安·琼斯》)

2.带有[-ahuman]特征的语词所指的对象被赋予[+human]特征:

So I unto myself alone will sing;

The woods shall to me answer,and my echo ring.

(斯宾塞:《婚礼颂歌》)

3.带有[+abstract]特征的语词视为具有[+animate]特征的语词:

A terrible beauty is born.

(W.B.叶芝:《1916复活节》)

隐喻这种修辞格在语词意义的嬗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词义变异或演变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进行的。英语语言史表明,大多数当前通用的词的意思,尽管我们认为是词的本意,但在很久很久以前却是隐喻。

语义变异除了主要存在于隐喻之中外,还常常体现在一些“似是而非”(paradox,也可译成“矛盾”)的隽语中。当代美国批评家布鲁克斯就把“似是而非”或“矛盾”看成诗之语言,是诗人们被允许使用的武器;他认为,只有使用矛盾的方式,诗人方能表达他的真理。如“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Man”,乍看之下,华氏的这句箴言几乎是自相矛盾或荒谬的,但细细玩味之后,不禁拍案叫绝。原来诗人在语义上做了变异(例如,father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progenitor)。按照布鲁克斯的说法,华氏正是利用了这个箴言貌似荒谬或矛盾的表面形式表达了他的真理,即富于哲理的变异意义:“三岁定到老”。这是真正的才智表现,是蒲柏所谓“在人意表之内但却从未被人指出过或表达过的”奇文,也是中国所谓的“神来之笔”。类似的例子还有济慈的“Beauty is truth,truth beauty”等。

与语法变异相比,语义变异显得比较容易接受些。

6.方言变异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区、时间或社会的变体,这些变体无论在发音、语法和词汇上与标准语都有不同。事实上,标准语本身也是一种得到社会赞许的方言。我们所说的方言上的变异,就是作家对社会或地区方言特征的有意识地使用。方言上的变异在规范的散文中似乎寥若晨星,但在小说家和幽默作家的作品中却司空见惯。在诗歌中,方言变异也为数不鲜,因为诗人为了表现诗中人物的特点或形成某种诗风亦常常故意使用一些方言特征。在《牧人日历》中,被誉为“诗人的诗人”的斯宾塞就运用了不少朴实无华的乡间词语,如heydeguyes(a type of dance),rontes(youngbullocks),weanell(newly weaned kid or lamb),wimble(nimble)等等。然而,正是这些浅白、纯朴、极富乡土气息的词语才加浓了诗中的田园味;同时,也有助于他牧歌体的形成。吉卜林的《营房歌谣》和哈代的《威塞克斯诗集》中都不乏方言变异的例子,他们大胆使用方言特征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写出了不少优秀的“性格诗”(characterpoems)。苏格兰著名的农民诗人彭斯对方言的变异使用已有口皆碑,因此这里不能不提。彭斯是用苏格兰方言写作的,所以方言变异的例子在他的诗作中俯拾即是,例如:gie(give),tho’e’er soe poor(though ever so poor),gree(prize),luve(love),weel(well),bonie(pretty),如此等等。彭斯的诗主旨鲜明,质朴自然,通俗流畅,便于吟唱,在民间广为流传。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盛赞彭斯是劳动人民自己的诗人。

以上述及的六个方面的变异(除了这六种变异之外,通常还有语域和历史时期方面的变异等。)充分表明,变异是英诗语言的一个重要特性。因此,要研究英语诗歌的艺术特色,就不能不重视对其语言这一特性的探讨。郑颐寿指出:“文艺修辞,要从语言运用的多种角度,总结语言变异的方法和规律。”西方文学风格学(也译文学修辞学)传统上一直偏重作家文学风格的研究,但最近以来,“研究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对(文学)语言各种变体的研究上”。可见文学语言的变异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要探讨文学语言中变异现象,就不能不把诗歌作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因为诗歌语言的变异最突出、最纷繁。笔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写了此文。然而,拙文只是对英诗语言中最常见的几种变异及其方法作了浮光掠影的论述,对于与其有关的一些其他问题还有待于学界同仁的进一步探索。

同类推荐
  • 人生多滋味

    人生多滋味

    名家们透过青春、爱情、美食品味生活的万般滋味一睹作家们的恋爱日常为快。看文豪们是如何透过青春、恋爱、情伤、婚姻、衰老、美食等来体味人生的万般滋味。他们也有不安、怀疑、愧疚,及坚持与勇敢。文豪作家们的人生经验,让我们一窥人生旅途上,无论是绚烂还是平淡的幻化美景!
  • 我的邻居张爱玲

    我的邻居张爱玲

    《我的邻居张爱玲》为《木樨花香》《两湖心事》《诗人的乐府》等四十余篇散文合集,细腻展现了一位历尽情感和岁月洗礼的女性对生活、生命和人性的感悟。用笔色彩斑斓,语言隽逸典雅。街头美食、世间万象、读书随想、儿女情思,她都能通过睿智的体察和细巧的哲思一一写来,行文千变万化,令人叹为观止。
  • 最爱读国学系列:宋词三百首

    最爱读国学系列:宋词三百首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历来与唐诗珠联璧合,与元曲争奇斗妍。对于现代人而言,宋词仍然是一笔宝贵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本次精编出版的由逸闻和雨潇编选的《宋词三百首》,精选宋代词人九十家,词作三百余首,风格包括豪放派、婉约派,篇幅兼有小令、中调、长调等。
  • 历代诗歌

    历代诗歌

    本书诗歌历史部分简介了先秦诗、唐诗、宋诗、明诗、清诗的发展史及文学成就;历代名诗部分则分别对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词进行了评析。
  • 乡下人的悲歌(2020版)

    乡下人的悲歌(2020版)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经常用“乡下人”(Hillbilly)等词汇来形容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白人蓝领阶层。“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失去希望”,正是这个群体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在《乡下人的悲歌》中,J.D.万斯真实讲述了社会、地区和阶层衰落会给一生下来就深陷其中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万斯的外祖父母从肯塔基州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向北迁居到俄亥俄州,希望逃离那可怕的贫穷。他们通过努力跻身中产阶层,最终他们的外孙从耶鲁法学院毕业,这是传统意义上成功实现一代人向上流动的标志。随着家族故事慢慢发展,我们发现万斯的外祖父母、阿姨,叔叔、姐姐、以及最重要的他的母亲,都在极力适应中产阶级生活的要求,却从没完全逃离过药物滥用、酗酒、贫穷和精神创伤。万斯便是在这样混乱又令人心碎的环境中成长,但也是这群“乡下人”的爱与忠诚,使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综合来看,像作者一样成功脱离贫困的案例,屈指可数。大多数的美国白人蓝领仍旧摆脱不了世袭的贫穷与困顿,仿佛是一副与生俱来的枷锁,牢牢套在他们的脖子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无法在美国这个以自由为豪的国度中,找到合适的出路?《乡下人的悲歌》是一部极其动人的回忆录,包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诸多幽默元素,记述了一代人向上流动到底是怎样的感觉,也对一大批人丧失美国梦的现象作了思考。这本书同时也是一部深刻的社会评论,通过作者的成长故事与经历,从“局内人”的角度,带领我们以更宏观的视野,深入探视美国蓝领阶层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热门推荐
  • 替婚乞丐:冷王错爱调皮妃

    替婚乞丐:冷王错爱调皮妃

    “本王高兴。”他嘴角扬起了一个危险的弧度:“既然你是本王的妃。在本王的府里你就要遵守本王的规矩。”“我们做个交易如何?”“什麽?”“井水不犯河水,你不管我,我也不干涉你。”堂堂王妃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把人称修罗的九王爷逼得哑口无言。一个乞丐难道真的要把他九王府惹得天翻地覆才罢休吗?小丫头你别狂!看本王如何收拾你!
  • 波西米亚校园魔法师

    波西米亚校园魔法师

    柳莺絮和她的妹妹柳莺绘,当上了波西米亚魔法学院的学生会会长。同时,也就意味着一个对她们的魔法考验即将降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等云亲触

    等云亲触

    一点点个人想法,希望记住,希望有怀念,回忆起来是甜的,相当于日记啦。
  • 流年

    流年

    母亲过世之后,18岁的夏延一直与父亲生活,赫林与她同岁,两人自幼便是相识,经常结伴。看似阳光的少年,性格却是暴戾而又孤傲,跟小镇上的所有荒废学业的少年一样,青春的冲撞,却找不到出口。一次意外的斗殴,结识了神秘少年陈辞安,陈辞安刚来到这个城市,因为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父亲本是政府官员,因为被指控涉毒而被监押。而母亲已有自己的家庭。而辞安却一直坚信父亲是被陷害,一直在暗中寻找证据。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夏延却发现自己与赫林,以及陈辞安三人的人生都交缠到了一起。
  • 清秋之城

    清秋之城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单亲妈妈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琐细、诗意、幽默。从不乏艰辛、不乏缺失的当代平民日常生活体验中产生的这部作品,融人性的光辉、时代的热力和文学书写明媚之美为一体。
  • 智慧源于真知:名人故事

    智慧源于真知:名人故事

    本书收录了经典的名人故事,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来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本书饱含着生活经验,闪烁着智慧光芒,充满了丰富的生活哲理。
  • 刻下来的印记

    刻下来的印记

    正是年少轻狂时,肆笑他人古不化。花开堪折直须折,莫等无花空折枝。
  • 生一缘

    生一缘

    他是文坛一颗崛起的新星。然而,他只有一个梦想:希望可以自己开一间只有一百二十平米的小网吧。(本书无金手指,慎阅)
  • 爱情需要安全感

    爱情需要安全感

    男主:找到那个她女主:想要简单的、平凡的、甜甜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