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12000000004

第4章 忍无可忍:忍让决非软弱可欺

为人处世,提倡忍让,但“忍”并非软弱可欺。

恰恰相反,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谙熟软硬兼施的策略。该软时就软、该强硬时决不能有半点含糊和退让。

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一个人树立自己不好惹、不好欺负的形象是大有必要的,完全是生存之必需。一旦面临他人的欺侮和凌辱时,要奋起反抗,决不能姑息忍让,让别人把自己当作“受气包”。

说到底,隐忍只是达到成功目的的一种手段:隐忍,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隐忍,更是为了积蓄力量。当时机成熟时,就应当当机立断,乘势取胜,达到自己的目的。

刚柔相济,处世要有软硬两手

人生在世,待人接物,应当说更多的时候是软的,所谓有话好说,遇事好商量,遇事让人三分……等等,都是人们待人接物中常有的态度和常用方法。但不是所有的时候软的手段都灵验,有的人就是欺软怕硬,敬酒不吃吃罚酒,好话听不进,恶话倒可让他清醒。这样,强硬的态度与手段就成为必要。

到江州渔船上抢鱼的李逵,全无道理,好话听不进,硬是碰到浪里白条张顺。张顺把他诱进水里,水上的硬功夫,把一个铁汉子黑旋风淹得死去活来,他才不敢冒失了,也才真正领教了逞强的苦头。浪里白条张顺,也是软的办法用尽,才来硬的,并且用计把李逵引到水里,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样,张顺才可以发挥自己的硬功夫。

就客观情况而言,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软与硬的两手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有所偏倚,自己便要吃亏。也就是一个人如果太软,则易给人弱者的印象,觉得你好期负,于是经常受到别人行为、言语、态度的戏弄与不恭。这种现象是普遍的,因为不可能指望人们修养都那么好,公正无欺地待人,而恰恰相反的是,更多的人们总多少有点欺软怕硬的毛病。因此,不可一味的软。

当然,与人交际,也不可一味不转弯地强硬。一个人太强必然使人觉得他头上长角,浑身长刺,别人对他的态度是:“人狠了不逢,酒酽了不喝。”换句话说就是,人太狠我不惹你,惹你不起还不躲起!这是一般时候的态度。到节骨眼上,别人忍无可忍,墙倒众人推,如张顺和众多渔夫对付李逵,李逵的厄运就难逃了。那时的李逵在水中淹得死去活来,要不是宋江来得及时,再拖延几口气的工夫,只怕李逵就要被张顺丢到江中喂鱼了。

所以,为了生活平安,办事顺利,初入社会的人,或者过分软弱,过分单纯的人,务必要了解软硬两手的效用,心理有点软硬两手交替着用的谋略与随机应变。

软硬兼施,随机应变,甚至在情场上,对自己所钟爱的人,也要表现得灵活、果断、态度鲜明,而在男女双方,男子更须具备这种心理的准备。

在情人及夫妻之间,也须恰当地有软硬两手。闹矛盾了,翻脸了,须有一方主动和解,抚慰对方,这是软的。但如果是原则问题,感情危机,则必须坚持原则,慷慨陈词,有勇气批评自己从心底爱着的人,并且不可让步,这是硬的一手。严格地说,只有经得起摔打的爱情才是真实的,在原则上和稀泥,这不是勇者、智者和胜利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风格。

所以,软与硬,作为一种谋略,或者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无论何种场合,不可偏废。从理论上讲,软,体现友善、修养、通情理;硬则显示尊严、原则和力量。它作为软硬谋略的两个方面,存在的基础应是真实与合理,否则,软硬兼施便成了狡诈,虽得逞于一时,终究必吃大亏。

显锋露芒,塑造不好惹的形象

吃柿子捡软的捏,生活中一些蛮横霸道的恶人之所以能得意一时,就因为社会上老实人太多。他们作威作福、发火撒气往往找那些软弱善良者,因为他们清楚,这样做并不会招致什么值得忧虑的后果。在我们身边的环境里到处都有这样的受气者,他们看起来软弱可欺,最终也必然为人所欺。一个人的软弱事实上助长和纵容了别人侵犯你的欲望。

人是应该有一点锋芒的,虽然不必像刺猬那样全副武装,浑身带刺,至少也要让那些蛮横霸道的恶人感到无从下手,得不偿失。

树立一个不好惹的形象,是确保自己不受欺侮的一条很重要的处世技巧。这一形象在时刻提醒那些恶人,招惹我是要承担后果并付出代价的。

在社会中生存,事实上,只要你显示出你是一个不受欺侮的人,你就能够做到不受气。也许你不必处处睚眦必报,只要你能抓住一两件事,大做文章,让冒犯者品尝到你的厉害,你就立刻能收到一种“杀鸡给猴看”的效果,起到某种普遍性的威胁作用。这就好像是原子弹的发明,除了在“二战”中牛刀小试外,没有在战后的任何一次战争中使用过,但它的威胁却是有目共睹的,只要你拥有了原子弹,你即便不去使用它,也会对别人产生震慑作用。

哪些形象最不易受欺侮呢?这里不妨略举一二:

其一,泼辣的形象。所谓的泼辣,便是敢说别人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敢为别人不好意思表现的举动。谁敢让他受气,谁当面就会下不来台。他敢哭敢闹、敢拼敢骂,口才好,又敢揭老底儿,所以,很少有人敢引火烧身,自讨没趣。

其二,实力派形象。塑造实力派形象就是要你在平时就要注意展示你雄厚的力量,比如,令人可慕的专业本领、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等,这些都会在周围的人群中造成一种印象,即,你是一个能量巨大的人,不发威则已,一旦发威则后果难当。所以,人们一般不敢招惹这类人物,持有这种形象的人也很少受气。

总而言之,树立一个不好惹、不受气的形象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一形象,就好比是种下了一棵大树,从此,你便可以在树荫下纳凉了。

处世妙语:

人应该有一点锋芒,虽不必像刺猬一样全副武装,浑身带刺,也至少让那些“凶猛的动物”无从下口。

奋起反抗,不纵容恃强凌弱者

人类社会跟动物界相似,时有“弱肉强食”的现象发生,一类人总爱处处占别人的便宜,凌驾于弱者之上;而另一类人就是所谓的“受气包”,很自然地成了前者嘴里的肉。

须知,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受气包”。那些经常成为众人发泄对象的人之所以在不受气的道路上迈不开步子,往往是因为他们首先用自己的左脚踩住了右脚。他们从未作过一件自己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他们在第一次受气时就放弃了反抗的企图,这一行为的反复便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式和社会交往模式,即,你觉得自己可以忍受这种逆来顺受的生活了,而别人则认为你就应该逆来顺受。因此,你所受过的气越多,你就越可能受更多的气。

如何突破这种恶性循环呢?那就是要勇敢打破第一次,真正地进行一次反抗,让施气者认识到你并不是天生就该受别人气的。

许多人选择了忍气吞声的生存方式,往往是由于他们患得患失,怕这怕那,自己在主观上吓倒了自己。而无数的事实证明,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跨过这道门槛,你会发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卸掉了精神包袱,你反而会活得更加自在。

不敢进行第一次反抗,就不会有第二次反抗的发生,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新世界的滋味有多么好。而有了第一次的反抗,尝到了其中的美妙,你自然就有动力去进行更多次的反抗。久而久之,你就会修正你的心理模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由一个甘心受气、只能受气的人,变成了一个不愿受气也不会受气的人。有这样一则故事,对我们就很有启发意义。

某大学的一个班集体里,有一位学生比较胆小怕事,遇事过分忍让,因此,虽然班里的绝大多数同学对他并无恶意,但在不知不觉中总是把他当作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应该牺牲个人利益的人,看电影时他的票被别人拿走,春游时他被分配给看包儿的任务……但在实际上,他心理非常渴望与别人一样,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和欢乐。

由于他的软弱和极度的忍耐,这种事情一直持续了很久。但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了,一向木讷的他来了个总爆发,原来一场十分精彩的演出又没有他的票。他脸色铁青,雷霆万钧,激动的声音使所有人都惊呆了。虽然那场演出的票很少,但是这位同学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拿走了两张票,摔门而去。大家在惊讶之余似乎也领悟到了什么。但不管怎么说,在后来的日子里,大家对他的态度似乎好多了,再没有人敢未经他的同意便轻易地拿走他的什么东西了。换句话说,由于他突破了第一次,他已经由受气者变成了一个不再受气的人。

隐忍用心,该出手时坚决出手

汉初三杰,张良为冠。汉高祖刘邦曾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张良别号)功也。”

单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些字面意义去理解,会误以为张良对刘邦得天下的贡献,主要在于军事——不过一个高明的军师而已。其实不是这样,张良的谋略,是助刘邦取天下的,他是帝王之师,是开国之师。

苏轼在《留侯论》一文中说到: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羽)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藉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此子房教之也。”

张良个人隐忍的本事可以从他和圯上老父三次相会的故事中看出来。第一次巧遇老父,那老人要他去捡踢掉到桥下的鞋子,张良原本惊愕想教训老人,却又忍气,看他是个老人家,拾起鞋子,甚至隐忍到跪一腿替老人穿上。老人去而复返,高兴“孺子可教”,约张良五日后相见,又以张良迟到为由改期再试,终于授予子房太公兵法。

这个因为忍之功夫得到的奇遇,使张良终身不忘忍字诀,以教人律己。不过,张良的忍不是消极的,他的隐忍,是等待时机一击搏杀。刘邦曾与项羽相约分兵入关,刘邦本来要用全力攻取崤关,张良劝道:“秦兵尚强,不可轻。”让刘邦暂时忍耐,不要硬拼。直到以重金买通秦将叛变,再趁士卒军心不稳,一举进兵夺关。张良在这场战役中,开始的目的,是保存实力,等到时机到来,乘势取胜。

张良的这种“忍”是和“狠”相结合的,开始要硬得下心去“忍”,接下来要狠得下心去抓住战机。古往今来,在政坛、生意场,哪有人不明白“忍”功的重要?但是说得容易,做到的很少,在紧要关头,偏偏忍不住,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忍得住,也能狠得下,那自然能稳操胜券了。张良对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的功夫,也颇有心得。关键在于,张良忍到一定时机,能狠;另外的本事则在于一个“静”字。张良的静,正好符合老子的“致处极,守静笃”。张良少私心、无谋私利之欲,所以不急功近利,宠辱不惊,能对大事冷静合理地观察判断,看得远,想得深;好比下棋,比对手多看到很多步以后的走势变化,哪有不赢的道理。因为无私欲,才敢冒犯首脑当前的喜怒,说服刘邦压制取胜的冲动,等待最佳机会。

单凭“忍”字,张良的运筹未必能达成目标,必须加上“静”字,张良才会受刘邦重用、听信,才能将帝王之道充分学以致用。或许过分强调忍与狠的功夫,不免让人觉得张良是个城府深、心机阴险狠毒的人。这一点可用老子学说解释,老子云:“弱者,道之用”。老子主张以弱守寡,是循机导势的重要前提,是从自然与人生的行进道理中总结出来的。这种功夫,不仅仅是“术”的层次。弱者,道之用。能融会贯通这至深道理的人,必须涵养功夫达到“道”的境界,张良就是达到这种境界的高人。

所以刘邦信服张良,主要在于张良至诚无私。以至诚、无私之心做事待人,虽“忍”不阴;虽“狠”不毒。运用奇谋,因机乘势。只让人感叹智计之巧妙,不致使人们有阴险狡诈的感觉,这里面的学问,幻化无穷,但是基本精神,一脉相承。政坛、商场、对上、对下,全是一样的道理。

处世妙语:

“忍”更多的是为了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积聚的能量就会喷发出来,一击得手。

同类推荐
  • 赢在细节

    赢在细节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细节决定成败,工作无小事。只要你拥有了注重细节、严谨负责、防微杜渐的职业品格,再加上用百分之百的热情追求每一件工作的尽善尽美,你就能成为金牌员工。
  • 哪来的天才

    哪来的天才

    通用电气和微软的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与史蒂夫·鲍尔曼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被人们预言“将来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是什么让当时的人们就认为他们具有取得成功的潜质?这并不取决于他们的天赋,也不取决于他们的基因,而是取决于他们坚持不懈地“刻意练习”,这是本书要告诉读者的最大的一个秘密……
  • 激励成长(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激励成长(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本丛书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付佳精品。
  • 从优秀到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

    本书就是要帮助每一位想有所成就的职场人士成为一名“对的员工”。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一名“对的员工”所应该做的“对的事情”,内容涵盖了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与人和谐合作等六个方面,帮助职场人士树立以“责任感”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如何贡献一己之力”和“如何改变现状”等成就卓越的关键问题。
  • 一流员工找方法,末流员工找借口

    一流员工找方法,末流员工找借口

    所有老板都希望你记住的一句话:不要遇到问题就来找老板,请给我解决方法!打造不找借口找方法的一流员工,方法决定人生,方法决定命运。借口是成功路上的高山险阻,方法则是成功路上的高速通道。在问题面前,“不找方法找借口”还是“不找借口找方法”,相信你已经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了。
热门推荐
  • 魔姬卡牌师

    魔姬卡牌师

    一位穷苦少年,因天赋异禀被评测为卡牌师,得到了卡诺机承认的他,却因没钱买他的第一张卡牌兽,而不得不冒险独自收服野生卡牌兽,在收服开牌兽的过程中因发生了意外,使得他与一名恶魔族少女融为一体,从此她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第一本写了不少手写稿子,不过还是弃掉了,希望这本书不要像第一本...本文变身,不喜勿喷,嫁人百合还是单?到时在说=。=)
  • 我真没想打爆地球啊

    我真没想打爆地球啊

    “不小心把地球打爆了怎么办?很急,在线等!”岁辩用单身二十年的手速敲下了这个问题。“nice,兄弟!我看那个星球不爽很久了,没想到被你抢先出手了。”——妖族混沌之主的回复。“厉害了,请问大佬还缺小弟不,求带!”——蛮族剑圣的回复。“打得不错!我可以允许你做天使一族的客卿长老。”——神圣天使的回复。“@神圣天使,放你NND狗屁,谁稀罕你们‘天屎’的客卿啊。楼主别听他的,来跟我混,哥们儿我罩着你!”——神龙扛把子的回复。“不敢说话,全是大佬。”——绿叶妖精的回复。............
  • 校草今天和我告白了

    校草今天和我告白了

    “不许暴露我跟你之间的关系。”“不许爱上我。”“一年之后必须解除婚约。”订婚前,薄少爷一纸订婚协议扔给她。可订婚后……薄少爷时不时扬言,“温暖心喜欢我,喜欢到非要强迫我跟她订婚的地步。”莫名被黑的温暖心气冲冲跑去找他,“薄以寒,你严重违反了我们的订婚协议,我要现在就解除婚约。”“什么协议?我们之间有签过订婚协议?”“……”当温暖心想要把订婚协议甩他脸上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协议不见了……薄大少爷,梁上君子当的还开心吗?
  • 盲派命师,末代江湖

    盲派命师,末代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盲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问命,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 Bloodline的出逃

    Bloodline的出逃

    这是作者大大的第二部小说啦!有空的话大家多多支持,这次换个类型。
  • 魔本猖狂

    魔本猖狂

    本文采取双女主主角,黑暗反派流,一个主角乃魔道反派,另一个乃是传统正派修仙女主。以下为魔道女主简介:万魔宫宫主夜灵逍率众门徒与正道天岚宗大战百年!终胜之际遭门下背叛,身死天岚宗,正道大胜而魔道消沉...当女魔修回归之时,便是天下覆灭之时。魔本猖狂,当风华绝代,无人可挡。以下为正道女主简介:仙路飘渺,清歌踏月上九天;云山万劫,一剑天光问情缘。【ps:两个女主均无cp。两个女主,一为魔道反派,一为正道正派,最后必有一人死亡,或者两人同归于尽。我会根据读者们对两个角色的喜欢程度决定,谁生谁死。或者同归于尽。】【注:本书黑暗反派流,从第八十九章开始以魔修女主为主视角,六亲不认,杀伐果断。】
  • 经典名著海底两万里英文版全集(套装共6册)

    经典名著海底两万里英文版全集(套装共6册)

    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 is a classic science fiction novel by French writer Jules Verne, published in 1870. It is about the fictional Captain Nemo and his submarine, Nautilus. It was inspired by a model of the French submarine Plongeur (launched in 1863) was displayed at the 1867 University Expo, where it was studied by Jules Verne. The description of Nemo's ship, the Nautilus, was considered ahead of its time, as it accurately describes features on submarines, which at the time were very primitive vessels. The book was highly acclaimed when it was released and still is. It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premiere adventure novels and one of Verne's greatest works, along with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and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 绿箭侠的美漫世界

    绿箭侠的美漫世界

    主角是绿箭,主角是绿箭,主角是绿箭,三遍!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宇宙,而且这个故事会有点吓人。作为一个普通人,原来的二线英雄,没有超级能力也没有超级战衣,绿箭奥利弗奎恩能在这个特别的宇宙里怎样镇守星城、与众多超级英雄超级恶棍周旋?一个比较地板流的超级英雄的故事。求各位书友点击收藏推荐留言吐槽~
  • 裁光

    裁光

    江唯没有想到在这个古老城市仅存的裁缝店中,竟然是几个这样的美男子。她抱着外祖母留下的唯一物品,为完成外祖母遗愿来到这里:“请帮我修补它!我绝对会付钱不会赖账的!”美男们莞尔一笑,修长美丽的手在缝纫机上运作,动作流畅优雅好似阳光抚过晨中的画卷。“对我们的报酬可不是钱哦,知道我们做的是什么吗?”江唯呆愣中,不是衣服之类的么……美男摆放好修补好的古物笑容晃眼:“是——时间。”你家族的秘密,由我们揭开。一件古物引发的秘密,一场异界古城游戏,古老咒语留下的齿轮……那是几个守护时光的少年。——我们缝制的不是衣服,而是时间。——我们的本职是裁缝,维护世界和平只是爱好。
  • 悠哉游哉

    悠哉游哉

    不要橙黄橘红,不求人夸颜色,唯求文学殿堂中那一片小小的枫叶殷红,这大凡是不少文人的追求。而用生命写文章,用心血做学问,作一点带有创造性的东西,最是劳累,没有一点“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静土”的敛声静气是做不出来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云:“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必博观。”曙光先生已是深谙文学堂奥,天骨开张,丰神竣整,苦心经营。观此书稿之蹴成,和他《记者眼中的名人》《游在天涯》等五部文学专着的砌成,实乃作者多年的阅历、数十载的功力之结晶。其文之丰采,其意之深长,可以看出曙光先生着意向更高的山峰攀登,我们期待着他的升华和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