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86100000021

第21章 人格魅力(4)

爱因斯坦在柏林哈伯兰德大街五号的时候,生活中的一切都被艾莎安排得井然有序。庄重的家具擦得锃亮,华美的地毯在脚下柔软而有弹性,房间里明窗净几,充满着一种舒适、温暖的味道。然而,在这个体面的、尊贵的有产者气氛的家里,他像一个撞进门来的陌生人、流浪汉。他会光着脚走到客厅里来,他会不穿袜子,光脚塞在那双磨歪了后跟的皮鞋里,坐到招待来客的大餐桌旁。艾莎佯装生气,向他提出抗议。他笑眯眯地说,不要紧,客人都是熟朋友。在家里的仆人看来,主人越来越长的头发,心不在焉的神情,以及随随便便的衣着,在天鹅绒的大窗帘前,在花篮形的大吊灯下,总显得有些不协调。如熟知爱因斯坦生活的物理学家英费尔德解释说,长发使他免去了经常找理发师的必要性。不穿袜子可以将就些,一件皮夹克可以在多年内解决上衣问题,裤子上没有吊带确实就像没有衬衫和睡衣一样可以过得去。鞋子、裤子、衬衣、外衣,少了这些是不行的,有了这些就足够了。

在普林斯顿的时候,爱因斯坦给普林斯顿带来了光荣,普林斯顿人以爱因斯坦为自己的骄傲,同时,从心里对他充满了热爱。大学生编了一支歌,在马路上传唱:谁数学最棒?

谁爱上微积分?

谁不喝酒,只喝水?

--我们的爱因斯坦老师!

我们的老师饭后不散步,我们的老师时间最珍贵。

我们要请天上的造物主,把爱因斯坦老师的头发剪短些!五、孤独感与死亡观爱因斯坦生来爱孤独。年幼的时候,别的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他却很少参加游戏。在中学里他是个受漠视的孤苦伶仃的人。他常常说自己总是生活在寂寞之中,是一个孤独之人。他时常表露自己孤独的感受:"就我个人来说,总是倾向于孤独,这种性格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突出。奇怪的是,我是如此闻名,却又如此孤寂。事实是,我享有的这种声望迫使我采取守势,因而使我与世隔绝。"

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在爱因斯坦的信中,已经越来越多地流露出对生活厌倦的议论。随着这些议论,还越来越频繁地发出一种与要去世的人、与自己生命辞别的忧伤的、尽管是平静的语调。这种平静的忧伤,就像一个人有时在寂静的傍晚感受到的那种情绪。这种情绪绝少进入一个人逻辑上秩序井然的世界观中,它始终是一种感情上的、无意识的东西。关于存在之不朽的想法,也会使对正在消逝的个人生命的忧伤变为宁静的、某种透明的和水彩画般的忧伤。他确实无视个人的死,并对死无动于衷。在爱因斯坦独特的意识中,非常清晰地表现出伊壁鸠鲁式的乐观主义态度,但它不排除对将要失去的生命的忧伤。这正是爱因斯坦独特的生命意识,对本人的生命相对的无所谓,对已经死去的和将要死去的亲人的强烈的、虽说是平静的忧伤。这些亲近的人则是包围爱因斯坦个人生命的世界环境。他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爱因斯坦:埃伦费斯特、艾莎、居里夫人……一缕又一缕止不住的哀伤侵蚀着爱因斯坦的精神。这种感情又不是纯儿女情长式的东西,在爱因斯坦身上,它又与一种理智的孤独联系在一起:即无法理解宇宙的和谐,研究统一场论时总是遇到新的挫折,这种挫折还应包括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爱因斯坦走上了一条与大多数物理学家不同的路。所以,物理世界的不和谐与生活世界的不和谐为爱因斯坦式的孤独留下了双重的注解。埃伦费斯特以自杀的方式中断了这种"孤独",他把科学家期待的科学的东西,和他在科学上实际做到的事情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全然视为主观的能力问题。而爱因斯坦则不同,虽然他晚年的忧伤与一生的孤独感也源于此,他视这种悲剧性冲突为个人之外的客观的东西。由此,他才能坦然地接受科学探索中的一次次失败,就像他一再引用莱辛的话聊以自慰:"对真理的追求比安安稳稳地占有它更可贵。"

到普林斯顿后不久,爱因斯坦就写信给比利时王后,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我把自己锁闲在毫无希望的科学问题中,我老了,自从我到此地与社会隔绝以后,更是如此。"爱因斯坦对这个地方做了这样的描述:"普林斯顿是一个奇妙的小地方,一个古怪的、专讲客套的村庄,里面住的都是些趾高气扬的小神仙。不过,由于摆脱了某些社会习俗,我得以为自己创造适于研究、不受干扰的气氛。"

在夏季过去之后,优雅的普林斯顿再一次染上温室般的学术气氛。1937年6月爱因斯坦在一封信里写道:"我现在像个老光棍似的,住在绿阴丛中的一问漂亮的小房子里,还是以昔日的喜悦努力钻研问题。"

在德国的时候,他也不时地人住在一个乡村别墅里,过上几个星期,自己做饭,就像过去的隐士那样。1929年他在给贝索的信中描述过这种生活。总之,"孤独地生活在乡下",这句话对于爱因斯坦确实是一个生动的写照。

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似乎愿用全部时间来保障对统一场论问题的"孤独"思考,但他的思考又常被人们打断。许多人期待爱因斯坦的忠告、帮助、演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既得到忠告,又得到帮助,还听到演说,这就使得情况变得复杂起来。一个向往孤独的人在同大量的人打交道,这在全世界科学家中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局面不仅同科学家的外部环境有关,而且同他世界观的内在基础是联系在一起的。

有一次,爱因斯坦在伦敦演讲,当时那里正在讨论德国移民科学家的命运。他建议说,看守灯塔的职务对科学家来说是最合适的职位。要是旁人提出这种语惊四座的建议大概是极不妥当的,但大家明白,他在说自己。他认为,孤单一人在灯塔上有助于研究思考,这表达了他早年的梦想。

爱因斯坦想去看守灯塔,也是为了逃避访问和邀请,这些访问和邀请使他失去工作时间。他对人们的爱并不带有抽象的性质,爱因斯坦不属于那种虽对人类命运感兴趣,而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具体的个人命运漠不关心的思想家。但是,他的内心并不是充满了日常生活,占据他思想的也不是这种对无数有求于他的人们的经常关心。他的思想聚集在超日常的东西上,并且总是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着工作。

因此,这种对孤独的向往,不能归结为他的意识里充满了科学任务,而是一种更深邃的感情。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书中,开门见山地说明了自己对人们的态度。他讲到对社会正义的强烈兴趣和对孤独的向往之间的矛盾:"兴趣和社会责任感与我对接近人们和社会团体所抱有的成见发生了矛盾。我向来是一匹拉单套轻车的马,我也不曾全心全意地献身给自己的地区、国家、朋友、亲人和家庭。所有这些关系引起我对孤独的向往,而且想摆脱这些关系并与外界隔绝的意向与日俱增。我敏锐地感觉到缺少理解和同情,这是由于孤独造成的,同时我也感觉到能和未来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一个具有这种性格的人会部分地丧失热情和同情心。但是,这个"损失"不为种种意见、习惯和闲话所左右,也不把自己的内心平衡建立在不牢靠的基础之上,利用某种诱惑作为补偿。"

到普林斯顿后不久,艾莎的大女儿伊丽莎在巴黎去世。艾莎把女儿的骨灰带回了普林斯顿。自从大女儿死后,艾莎一下子变得老态龙钟,二女儿玛戈尔陪着她。不久,艾莎的双目又出现了病态。

艾莎终于病了,这是心肾严重疾患的症状,她卧床不起。玛戈尔曾离家几天去了一趟纽约,回来后发现自己的母亲完全变样了。爱因斯坦非常沮丧,本来苍白的脸色更加苍白,眼神充满无限哀伤,他对玛戈尔说:"你离家这几天,她差一点就离我们去了。"

艾莎的病情越来越糟,爱因斯坦整日陪着她。艾莎感到很欣慰,她对好友说:"我从来都没有想到我对于他是这样的珍贵,我感到快乐并为此而幸福着。"

但是后来,艾莎的病情急转直下。1936年12月20日,艾莎撒手人寰。

爱因斯坦又继续过着像从前那样的生活。他常在普林斯顿红砖房之间的林阴道上散步,这些房子使人想起古老的英国。他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研究统一场论的数学问题。但爱因斯坦变化很大。有一次,还是在普林斯顿的时候,艾莎就说过:"由于受内心渴望与外部作用的支配,我们全部在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化,相反,阿尔伯特却犹如童年时一样。"但是实际上,爱因斯坦在30年代初已丧失了早年生活的乐趣,在艾莎死后,他更加无法摆脱孤独感和忧伤感。

这种感情在40年代更加剧了,爱因斯坦在回致朋友们祝贺他70岁日生日的贺信中,充满了这种感情。当时,他做了胃部大手术后刚康复。幸好,手术没有引起并发症,但是他长期都很虚弱。爱因斯坦的身体状况并不影响他一贯的幽默、诚恳和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更没有妨碍他全力以赴地研究统一场论的具体问题。但总的来说,他的情绪是忧郁的。

1955年4月13日,爱因斯坦的右脸部感到阵阵剧痛,还出现了别的症状。医生们诊断是主动脉瘤,并建议他动手术。他拒绝了,他知道,自己应该走了。自从1917年那场大病以来,他一直有胃痉挛、头晕恶心和呕吐的毛病。1945年和1948年接连做了两次手术,发现主动脉上有瘤,这是一个致命的定时炸弹。他知道,现在这个定时炸弹要爆炸了。第二天,心脏外科专家格兰医生从纽约赶来。尽管病人很虚弱,但格兰还是建议开刀,这是惟一的抢救方法。爱因斯坦苍老的脸上现出一丝疲倦的微笑,摇摇头说:"不用了。"

几年前医生就告诫他那个主动脉瘤可能随时破裂,爱因斯坦总是笑着说:"那就让它破裂去吧!"

4月16日,爱因斯坦病情恶化,杜卡斯又匆匆请来医生。医生让他立即住院,可他只管摇头,怎么也不肯住院。医生了解爱因斯坦,说:"我看她也要病了。"

爱因斯坦看了一眼杜卡斯,这个忠实的助手,从1928年爱因斯坦生病以来,一直跟着他。先当秘书,后来兼当管家,现在又兼当护土。她确实疲惫不堪,快顶不住了。爱因斯坦点了一下头。

爱因斯坦终于住进了普林斯顿那家小小的医院。一到医院。他就让人把他的老花眼镜、钢笔、一封没写完的信、一篇没有做完的计算送来。垂危的爱因斯坦在病床上欠了欠身子,戴上老花镜,想从床头柜上抓起笔,可手还未抬起,他又倒了下去。宽大的布满皱纹的额头上冒出一层汗珠,那支用了几十年的钢笔从手里滑下来落到地上。

"上帝"不允许他再工作了。

也许,他做得实在太多了。

4月17日,爱因斯坦自我感觉稍好一些。儿子汉斯坐飞机从加利福尼亚赶来了,女儿玛戈尔也因病住在同一所医院里,她坐着轮椅来到他的床前。爱因斯坦微笑着对儿女们说:"没什么。这里的事情,我已经做完了。"

对所有来看他的朋友、同事们,爱因斯坦都静静地说着同一句话:"别难过,人总有一天要死的。"

他提前立下遗嘱:"我死后,切切不可把梅塞街112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我在高等研究所的办公室,要让给别人使用。除了我的科学理想和社会理想,我的一切都将随我一起死去。"

晚上,爱因斯坦让杜卡斯回去休息。夜里1点刚过,助理护士发现,爱因斯坦呼吸困难。她想请医生来,刚走到房门口,听到爱因斯坦用德语说了几句话。护士听不懂,连忙折回病床前。就在这一瞬间,1955年4月18日1时25分--爱因斯坦与世长辞。解剖发现是腹腔主动脉溢血。

巨星陨落了。

两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巨人牛顿的逝世,引起了英国和欧洲的一片悲恸。

现在,电讯传遍地球每一个角落:"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终年76岁。"

全世界的人民为之悲痛。唁电和唁函,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飞往普林斯顿。它们来自学术团体,也来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来自著名的科学家,也来自普通的男男女女。

爱因斯坦的遗嘱早已闻名。他要求不举行宗教仪式,也不举行任何官方仪式。按照他的愿望,连下葬的时间和地点除护送他的遗体去火葬场的少数几位最亲近的好朋友外一概不通知。爱因斯坦的骨灰撒在空中,和宇宙、和人类融为一体。早在1917年,爱因斯坦大病的时候,就坦然地对朋友说过:他不怕死。

"不,我同所有活着的人是融为一体的,所以,在这无穷无尽的人流中个别的成员开始了和终结了,我觉得都无关宏旨。

"生命,这是一出激动人心的和辉煌壮观的戏剧。我喜欢生命。但如果我知道过三个小时我就要死了,这不会对我产生多大的影响。我只会想,怎样更好地利用剩下的三个小时。然后我会收拾好自己的纸张,静静地躺下,死去。"

同类推荐
  • 读懂王国维

    读懂王国维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国际超级间谍档案

    国际超级间谍档案

    本书介绍了形形色色的间谍以其特殊的使命书写着人类的历史和现实。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主人公杜月笙,是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青帮头目。他原本是一苦难无依的孤儿,后亡命天涯,闯荡上海滩,因机缘巧合,得拜在当时已威名远扬,财势绝伦的黄金荣门下。于是,用尽心思,抓住机会,以厚黑融一的诡诈机谋与吃人不吐骨头的凶残手段。打倒一个又一个对手,吞掉一个又一个地盘,上演了一幕幕嫖情赌义烟助兴,祸国殃民发自家的丑剧,一步步走向上海滩教父的宝座,成为与黄金荣、张啸林齐名的上海三大亨之一。后来,在结拜兄弟戴笠的帮衬下,得与蒋介石集团勾结在一起,从而混迹于军政各界,成为名震大江南北的商界大亨、毒枭赌首和黑道教父。
  • 李嘉诚大全集(超值金版)

    李嘉诚大全集(超值金版)

    有这样一个男人,他的财富2008年虽然缩水仍超过200亿美元,他仍然是华人首富!他17岁就荣升为业务部经理;他在困苦环境下仍然坚持苦读;他22岁创建长江塑胶厂,以“长江”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鸿鹄之志;他作为企业主,每天工作16小时,一直到七十几岁;他为求企业发展,远赴西方偷师学艺;他为抢得市场先机,整日操劳,不眠不休;他始终坚持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的原则;他以小博大,兵不血刃拿下英资控股公司,让华人扬眉吐气,被世人称为“超人……
  • 战神粟裕

    战神粟裕

    大将粟裕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堪称一代战神。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达到兵家""上兵若水""的最高境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热门推荐
  • 幻神之瞳

    幻神之瞳

    无论你在哪,我都会找到你!这像是一个誓言,一个永远都不会实现的誓言。睁开暮空之眼便可以窥探看不见的东西——奇怪的血色兽埋伏在黑夜之中,飞翔于天空的枭葬如同死神一般的爪子,隐藏于光中的黑猫……他们到底是谁?人类少女的命运被改变,就是因为拥有一双非同寻常的眼睛。这双眼睛看穿隐藏的真相,真相往往是那么遥不可及。见证生与死的守护,感动与沉思默虑,而他只为却心中的那个人许下永远不可能实现的誓言:我所做的一切,全是为了你。苏醒吧,让他不再等待。
  • 位面进化游戏

    位面进化游戏

    一个宇宙便是一个位面。地球所在的宇宙为代号D-4的位面。最低等级位面。历尽一百多亿年的发展,D-4位面终于开启强进化模式。主角易风,地球LZ市第四中学高三学生,在经历了强进化模式第四次大淘汰后,死于第五次大清洗。却意外重生在了强进化模式启动前一周。于是,易风必须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准备好一切,迎接D-4位面强进化模式的开启。进化之旅从此开始!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追溯数学历程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追溯数学历程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宇宙委员会

    宇宙委员会

    哈哈哈哈,本书无简介,作者垃圾,无聊之作,火了再写!!!!
  • 冷情王爷:王妃,你别跑!

    冷情王爷:王妃,你别跑!

    对于穿越,苏浅柒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王爷不喜欢,不要紧反正不是真爱。经常被关小黑屋,我忍。还要配合演戏,我再忍。见不到顾楠了,我不忍了!小小王妃开始跑路。“呜呜~不是说好了不喜欢的吗?把我抓回来干什么?”苏浅柒对面前这个大恶狼哭诉。“爱妃,不哭。我们是真爱。”……
  • 欢迎来到路哥说了算的教室

    欢迎来到路哥说了算的教室

    本作是实教同人文,前面这句话都不懂就不用看了,还要加上那些不怎么喜欢实教的人,我这是非常贴合原著的同人文,实教忠实粉丝欢迎前三卷日常,但目前第一卷没写完,直接写的第四卷。由于实教11卷正在研究,先写四五卷特别考试,写完再写日常,如果不想看日常可以直接跳到第四卷。另外,作者是严谨党,小说刷了不下6遍,一切剧情构思相当精妙,不会出现死跟原著剧情的情况,删改按实际情况来,主要写智斗以及日常。
  • 跑男之轻松时刻

    跑男之轻松时刻

    是他们的轻松时刻,也是你们的轻松时刻,你笑了,就成功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燃迹

    燃迹

    世界真的如你想的那么简单么,许多看不见的地方未知的人们在为这个社会的安定默默奋斗着
  • 我的女友是狐妖

    我的女友是狐妖

    “老天,赐我一个女友吧!”刘芒被班花打脸后仰天哀嚎,结果真的就有美女来求同居,求暖床。只不过,她好像是狐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