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34300000029

第29章 起源与分类(7)

林林总总地归纳起来,有关原始艺术的理论不下十几种,其中分为两个范畴:一是艺术的起源研究;二是艺术的原始形态研究,即所谓史前艺术或艺术前的艺术。从中涌现出多种学说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具有坚实的科学性和征服力。这一学说被人们概括为“劳动说”,即“艺术起源于劳动”。无论是早期的摹仿说、游戏说、巫术说、情感交流说,还是后期的符号发生说、性的无意识说……都与劳动说有一定的联系并最终要取决于劳动。不过,我以为把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起源观或原始艺术思想归结为“劳动说”,还是失之片面的。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偏差。第一,艺术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能将人的起源与艺术的起源完全等同起来。的确,恩格斯在著名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给予劳动极高评价,指出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正是由此推导而出的。显然,这一理论推导是欠全面的,它不能准确表述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起源论。关于人类文化的起源,恩格斯还著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二,认为这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思想得出的结论。但是,生产方式的内涵和外延大于劳动的概念,生产方式乃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并不等于后者起源于前者。第三,“劳动”、“生产”的概念在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是有差异的;原始社会与阶级社会两者的历史规律也有不可忽视的差异。马克思主义对原始时代的研究是十分慎重的。可以这样说,关于人类远古时代的研究,可资为据的材料相当有限。如果没有考古学的发展,没有古生物学、古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比较研究,没有心理学、语言学、生物学、遗传学、天文学、神话学等相关科学的发达,人类对自己童年时代的认识就不能有大的进展。而这一切科学的突破性发展,都是19世纪下半叶以来才发生的,直到20世纪,我们才逐渐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科学手段和成果。马克思晚年曾就著名民族学家摩尔根的经典著作《古代社会》做过笔记,他的人类学笔记表明他正酝酿着对原始时代的新思想。马克思故去后,为完成其未竟的遗愿,恩格斯着手开展了人类学研究,写下了著名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是对原始文化的起源和内涵的科学研究。所以,关于艺术起源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也应以这部著作的思想为补充和丰富,加以新的描述。

恩格斯在后来谈到这部写于1884年,(1891年发行第四版时根据最新的原始社会资料又作了重要补充和修改)的著作时,强调道:“关于人类原始史,直到1877年,摩尔根才给我们提供了理解这一历史的关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P.50)在1888年恩格斯为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又加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注释。他在“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句话下注释到:“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1847年,社会的史前状态,全部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几乎还完全没有人知道……摩尔根发现了氏族的真正本质及其对部落的关系,这一卓绝发现把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内部组织的典型形式揭示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251)值得注意的是,在另外一些方,马克思、恩格斯早就凭着他们的天才和科学判断,在当时代对原始社会的情况了解得相当有限的情况下,也曾意识到了它的特殊性。早在他们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论及意识的起源时就提出一个天才的思想:“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32-33)这些思想,在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得到了定型。恩格斯最终将这些关于原始社会文化的思想表述如下:“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而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P.24)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具体分析一个有争议的原始文化现象。在澳大利亚土著民族、爱斯基摩人、南美印第安人、非洲黑人等许多原始民族中,都可以看到一种矛盾现象:他们常常虐杀病老的父母,而父母对孩子则无限恋爱,缺食时首先满足孩子的需要。一些人认为这是因为原始人的长幼之间缺乏一种双向逆反的文明文化,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精神联系是文化的成果”。普列汉诺夫在其名著《没有地址的信》中认为“问题不在于野蛮人的心理,而在于他们的经济”,是经济的食物困顿的原因迫使他们杀虐病残老人。他们都只解释了这种矛盾现象的一个方面。应该说,是原始经济水平和生产力的低下决定了原始人必须杀死非生产的老弱成员,而种的繁衍的需要又赋予原始人为传种延续生命而无限恋爱小孩的本能。在原始艺术现象中,也有着许多相类的事实。如此,综合两种生产对原始社会及原始文化的制约和本质规定,我们认为,应将马克思主义艺术起源观由过去的艺术起源于劳动,做出新的表述,即艺术起源于人的生产。这里的生产包括劳动和生殖两方面的内容。其实,我们还可以说,人的生产不仅决定着艺术的起源和原始艺术,也决定着整个原始文化。人的生产是整个原始文化的内核,所以也必然是艺术起源的动因、手段和目的。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两种生产制约着原始的文化和艺术。

关于原始文化,维柯在其代表作《新科学》中曾提出一个著名定律,他认为,世界各民族各时代有三种自古就有的原始的风俗主题或习俗形式:宗教、婚俗、葬仪。的确,在原始时代和当代原始部落,我们到处都可以见着这三种风俗形态。可以确信,凡类越普遍存在、越具时间跨度--即越占有时空的事象就越具原始性,是人形成以来就与生俱有的。但是,无论原始宗教、原始婚俗、原始丧葬,它们所围绕的主旨及其功能目的,或者说,它们的文化内核,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指向,归根结底,依然是两种生产的主题:人的生存与发展。

我们应该建立起一种科学的艺术起源观,作为理论前在,重点着意于从广泛的人类生存现象中描述、记录、归纳艺术的原始性、丰富性、永恒性。这样,我们讨论的中国多民族原始艺术就是置于文化大背景的艺术。从原始文化的不同形态去透视艺术原始,从不同的原始文化类型去透视艺术的原始类型。如果说,已有的原始艺术研究多是让我们像在前台看演出一样去审视原始艺术,那么,今天则应把读者、观众请到这场演出的后台,让大家不仅看到舞台上的表演,也看清表演的内幕背景。或许,我们这样的透视角度,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些对原始文化和原始艺术的新的感受和认识,有益于理论地深入地研究和阐释艺术起源这个美学史和艺术史的哥德巴赫猜想可以深信,由于人类历史源头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混沌不分(如图腾即表现为图腾实物、图腾制度、图腾意识,是道德、法、艺术、信仰等的综合体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种意识形态之间也纠缠一体尚未分化(如巫术集经济、宗教、艺术、科学、伦理等于一身),甚至种种艺术形态和类型也是多位一体或互为依存的(如诗、乐、舞的三位一体)。所以,以新的透视做新的综合新的描述是不无意义的。

4.四论艺术起源

由于迄今为止,人们还不能用准确、明晰、统一的概念限定什么是艺术,所以,在追溯艺术的起源时,我们也面临着学术上的困窘。毫无疑问,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美的、形象的对生活的反映,它自然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活动。但是,凭借任何一种辞典的艺术定义,我们都无法对原始艺术或艺术的起源去按图索骥。人类历史上什么样的物什能够算的上是第一件艺术品呢?今人的津津乐道的“原史艺术”,在它们所诞生和选用的原始时仪及其原始人的眼中,或许根本就与审美活动毫无干系。我们今天的许多艺术品种、艺术观念、艺术形式、艺术美感、追根溯源,其源头并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和多源的。原始时代本来就是一个混浊未分的世界。越往艺术源头走去,这种混沌越明显。物质与精神不分,宗教与世俗不分,劳动与生活未分,情感与美感未分,娱乐与游戏未分,工具与器具相混……阿尔塔米拉的洞穴岩画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在原始人眼里,它们不能只一次巫术仪式的遗物;绚烂的彩陶,是中国艺术的第一个高峰,这些彩陶在它们所处的彩陶时代都是实用的或祭祀的器物。所以,用一种今天的艺术标尺,即形象地、有美感地、有艺术意味地、想象生动地造型或表情的物什便为“艺术”,去考察原始艺术及其源头,我们应该持以更加宽泛和多元的视野。

一、人的生产与艺术的起源

原始时代和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篇章。正如社会发展有其规定性和规律性一样,社会也是有着自身的社会规律和发展特点的。这种规律制约和规定着原始时代的走向和原始社会发展的轨迹、特点。自然,这种规律也规定和影响着原始文化、原始艺术的发生发展,甚至还是原始艺术起源最根本性的社会制约。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劳动创造了人,同时,是两种生产的规律规定和制约着原始社会的社会发展。什么是两种生产呢?即人的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或种的繁衍)。

物质生产在人类审美意识发生、艺术起源的关系上,具有决定性意义。原始时代,人们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一切活动、劳动都围绕着生存而展开,没有纯粹的精神活动,原始审美和原始艺术便融入在原始的生产劳动和生存状态中。劳动使人进化,在人的进化中,又促进着人类审美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渐次萌生。形体艺术是在人的直立过程中萌发的,语言艺术是语言和思维形成中有所提炼的所创造的产物,造型艺术则由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生。手是劳动的器官,也是劳动的产物,劳动所引起的手的肌肉、韧带以及骨胳的发展,手的越来越灵巧和动作能力的越来越复杂,直至高度完善,能够刻物造型,能够制造艺术和表演艺术。语言的诞生,发音器官的形成,使歌唱和音乐应运而生,原始劳动中的“杭育杭育”派,的确是很早的艺术手段或品种。劳动一代不同一代,最根本的标志是生产工具的不同。不同的生产工具反映了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包含着审美意识的强化,审美能力的提高。石器从粗糙到精致,从简易到复杂,从单纯到多样,正是一个美的发生发展过程。制造劳动工具使人类可以通过工具的使用,达到改造自然,实现预设目的;同时,工具本身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最初表现形式,其形制包含着深刻的造型原则,这些形式原则正是艺术造型和雕塑的艺术原则和审美规则。

在旧石器时代,从人类发明第一件石器开始,人类就开始了创造性的劳动,开始了造形技术之旅。元谋人的刮削器虽然粗糙,但每件已有十余处打制加工面;到了蓝田人时代,已经出现了大尖状器,其形制之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令人惊叹;北京人的复刃刮削器也是极有形式价值的,它的弧度与刃片构成实用而优美的曲线,堪可珍爱;丁村的尖状器以三棱尖状器、鹤嘴形厚尖状器为代表,加工精细、造型准确;旧石器文化中的石球也可见出人类对圆形认识的进化和完善。新石器时代,对石器的磨制,是人类审美能力进化的一个明证,从粗糙到精致,从凹凸不平到光滑平整,从大致成比例,到准确对称,人们的造型能力提高了,造型技术多样了,形式美感更强了。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石器时代的艺术繁盛。

属于人的原始婚姻形式成制度,也是人类脱离动物优化和进化仅自身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婚姻制度的变异和进化也引发了艺术和美感的发生与丰富。性美、爱情也是人类的专利,由于情爱的需要,也促使人类在两性交往中,比动物更广泛多样地采用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手段吸引异性,美感同时也被培养和强化。原始人普遍纹身、绘画、绘身,其色彩班驳醒目,线条丰富,各具形象,其文化意义不仅是民族图腾的标志,也注入了美的意识。艺术性的手段还是激发性欲的必要形式。音乐的悠扬与缠绵正是性恋者的心声,舞蹈的激越是性欲积累和诱发的必要过程。原始母系时代,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对母亲的崇拜导致对女性的艺术偶像化。对生殖器的崇拜及其广泛寻找象征物,是原始艺术充斥性文化的内涵。岩画中曾广有对性交的描绘。婚俗还营造了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必要氛围。在群婚时代,一群男子要用统一的歌舞和实物去取悦一群女子,图腾艺术为之盛行,并逐渐在图腾艺术中统一氏族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趣味,是美与艺术具有了社会性。

二.原始人的衣食住行与美感和艺术的发生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一句非常通俗又非常深刻的话,他们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在原始时代,这个经典定义或规律具有特别重要而特殊的意义。这时的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一切都是围绕着吃、喝、住、穿展开,没有纯粹的精神活动,原始艺术完全融入在早期人类的衣食住行中,或者说,原始艺术是直接从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产生的。

同类推荐
  • 婉约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婉约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上,婉约词散发着独特的色彩与魅力,为我国古典诗歌增添了不少光彩,同时也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书特意精选了从唐代到清代婉约词中的经典名篇,同时还特意挑选了一些不甚出名但是颇具风格和魅力的佳作。本书主要分为作者简介、原文、注释和评解四个板块,并配有朗读音频以方便读者了解和欣赏婉约词。
  • 豪放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豪放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豪放词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文化瑰宝,其视野广阔,气势恢宏,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尤其是写于时代巨变时期的作品,悲壮慷慨、豪气干云,让人从豪迈悲壮中体会百味人生,于跌宕起伏中寻找人生真谛。《豪放词全鉴(典藏诵读版)》精选了历代优秀豪放词,对其进行了注释、翻译与赏析,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本书不仅是一本词集,更是一本激励情志、催人奋发、拓展胸怀的豪迈励志之书。原文诵读铿锵有力,欢迎聆听品鉴。
  • 画说家风

    画说家风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家庭、家教、家风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家风对党风、政风、民风的影响,论述了家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与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强调领导干部要率先示范。每小节都引一个典型案例,并配有幽默风趣的时政漫画。本书对党员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 茶苑——讲述茶文化

    茶苑——讲述茶文化

    本书介绍了茶的渊源;茶场;茶叶之道;栽培技艺;制茶工艺;茶艺之道;历代茶著;泡茶技艺;沏茶技艺;茶具鉴赏艺术等内容。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昆仑廻

    昆仑廻

    蓝天之下育人千万种,三千世界轮转百千回。风云变色英雄汇,日月无光鬼神怒。叱咤豪侠魂归藏,试问谁能乾坤转。神人笔下任主宰,昆仑神话主浮沉。正所谓自古英难难过美人关。祸因红颜起,乱世出英难,这是鸡与蛋,自古难纠缠。本故事的主角凡心带着主宰历史的使命,在各爱恨情仇之间笑傲江湖。。。。。
  • 云不再温

    云不再温

    他执起她的手,“该回家了,不该等的人是等不到的。”“可是,我等的人已经到了,这次,我不想再错过了。”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水浒三国

    水浒三国

    汉末水浒传,梁山三国杀!这是一个以召唤梁山好汉于三国争霸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全系卡神

    全系卡神

    2100年,地球突发袭击,这些袭击者不是外星人而是来自地球内部各种投影兽的攻击,人类为了生存不得已联合起来,共同发起一场为保卫家国而生存的艰苦斗争。。
  • 早安清晨的夜晚

    早安清晨的夜晚

    希望大家能喜欢,不喜欢的话就不要喷我。我会努力写出大家喜欢的作品的。爱你们,么么哒
  • 我系统真香

    我系统真香

    一觉醒来,21世纪著名逗比青年导演,来到神秘的镇元大陆,成为幽月国最废材的十四皇子万淼,并获得独树一帜的“真香万能系统”。不料系统任务奇葩、要想活命、全靠续命。从此之后--“叮咚,系统提示您,新的续命任务上线!” (QQ群1047264520欢迎来聊)
  • 霸道校草狂恋曲

    霸道校草狂恋曲

    才华与美貌集与一身的她,竟然喜欢小熊,一向对玩具不屑一顾的她竟然……。然而对于她,霸道,帅气的他竟也无法自拔,Love恋熊,能否使他们缘系今生?请一起去见证奇迹吧!
  • 穿越种田养包子

    穿越种田养包子

    现代顶级大厨顾巧穿越成了古代苦命小白菜顾二娘,一睁眼,就被娘家扫地出门,未孕先孕?作风不正?人人鄙视?面对唾弃的众人,身怀植物异能的顾巧高深莫测的笑了,卖食单,开酒楼,姐的手艺天下第一!买肥田,开农家乐,把小包子养的白白胖胖!至于找上门来的极品亲戚——她儿子是毒手圣医的得意弟子,她相公是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弄不死丫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