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00100000013

第13章

敬書先公重編諸祖道影傳贊後

佑釲聞之靈峯素華法師矣。釋之於十方三世。無不徹也。此界此時。則始于釋迦。繼于迦葉阿難等也。其在震旦。則遠公造法性論。羅什歎其能知佛理。北齊慧文大師。讀龍樹中論。悟圓頓心宗。二竝可稱聞而知之。菩提達磨大師。受記東化。可稱見而知之。遠公之後。凡修淨業。得往生者。皆見知聞知之流類也。有人僅立蓮宗七祖。但約行化最專者耳。然四明尊者慈雲懺主等。何甞不以淨土行化。而智者大師十疑論。飛錫法師寶王論。天如禪師淨土或問。楚石大師懷淨土詩。妙叶法師念佛直指。尤于淨土法門有功。至雲棲大師。極力主張淨土。讚戒。讚教。讚禪。痛斥口頭三昧。真救世菩薩也。憨山大師。拓復曹溪祖庭。晚年掩關念佛。晝夜課六萬聲。故坐逝後。二十餘年。開龕視之。全身不散。遂與六祖。同留肉身。人天瞻仰。得非蓮宗列祖乎。達磨傳至六祖。乃有南嶽青原二甘露門。門似二。道無二也。又數傳而為五宗。人有五。宗非五也。譬如阿耨達池。一水流為四河。歸于大海。河有四。水無四也。今不知池水與海之一。獨從四河之濶狹曲直遠近。起見互相是非。其可乎哉。近代禪宗。自楚石琦大師後。不媿古人風格者。必首推紫栢大師。壽昌無明禪師焉。繼北齊者。有南嶽思大師。曰大乘止觀法門四卷。真圓頓心要也。次有天台顗大師。出三種止觀。法華玄義文句。及維摩仁王金光明普門品十六觀等疏。於是教觀大備。歷五傳至荊溪。其道中興。又八傳至四明。道乃重振。此後裂為三家。漸式微矣。近則百松覺公。稱為鳴陽孤鳳。僅出三千有門頌略解。及楞嚴百問耳。幽溪無盡燈公繼起。一時稱盛。然唯生無生論。足稱完璧。而圓通疏。殊未滿人意。但能趺坐。書空作妙法蓮華經字。脫然西逝。則誠蓮華國裡人矣。唐玄奘法師。徧遊天竺。學唯識宗于戒賢法師。盡其所知。旁搜其所未知。廣大精微。真彌勒天親之子。釋迦文佛之遠孫也。慈恩基師繼之。所撰法華贊玄。則靈山法道。恐未全知。無怪乎唯識一書。本是破二執之神劒。反流為名相之學矣。賢首法藏國師。得武后為其門徒。聲名藉甚。疏晉譯華嚴經。經既未備。疏亦草略。故不復傳。所傳起信論疏。甚失馬鳴大師宗旨。方山李長者。有新華嚴經。頗得大綱。清凉觀國師。復出疏鈔。綱目竝舉。可謂登雜華之堂矣。後世緇素。往往獨喜方山。大抵是心粗氣浮故耳。不知清凉雖遙嗣賢首。實青出于藍也。圭峯則是荷澤知見宗徒。支離矛盾。安能光顯清凉之道哉。或曰。佛祖之道。必須師資授受。方有的據。否則法嗣未詳。終難取信。靈峯曰。譬諸儒家公伯寮。非親炙宣尼。告子滕更之徒。非親炙孟子者乎。學焉未成。則終身不入聖域矣。今之雖有師承。顛覆如來教戒者。何以異此。朱子陸子生于宋。薛文清公王文成公生於明。後千百年遙傳道統。今之雖乏師承。能自契合佛祖心印者。亦奚不然。故執跡以言道。則道隱。譬諸射者。期各中的焉耳。十方三世。唯此一的常住不變。何俟于傳巧之與力。存乎其人。父不能得之子。子不能得之父。有何所傳。或見而知之。或聞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正知其不可傳者也。謂有可傳。則非佛祖聖賢之道也。佑釲因是。重有感矣。南宋紹興間。濟宗大慧杲住育王。洞宗宏智覺住天童。相得歡甚。大慧一日過天童。宏智出寺迓之。會于亭中。兩師交讓無已。乃不次而坐。張狀元安國歎曰。三代禮樂。今歸釋氏矣。因以揖讓名其亭。宏智甞曰。脫我先去。公當主後事。及大慧得宏智遺書。遂陞座說法。有知音知後更誰知句。夜至天童。凡後事悉主之。因舉宏智弟子法為。繼天童席。識者方知。二尊宿各傳一宗。而以道相與。初無彼此之別也。以視今之諸方門庭。不同互相攻擊者。為何如哉。昔笑巖和尚嗣臨濟。而不專臨濟之稱。止稱傳曹溪正脉第三十二世。意深遠矣。今願當世大善知識。見是書者。直令宗教融通。勿反于宗門中。生分別想也。

康熈甲辰冬十月朔秀水高佑釲念祖父敬述於金臺之報國寺

三大師傳贊序

歷代諸祖道影。八十八尊。紫栢可公。命曲阿弟子賀中翰知忍屬丁高士南羽。描摹大內稿本。憨山清公。傳而贊之。繪乃形似。傳贊乃神似。形似殆不如神似之勝。然二公苦心。不欲於紙上見諸祖。又不妨於紙上見諸祖。將作末劫津梁。故令形神俱現耳。前者吾友錢而介手書。雪嶠信公製敘。刊布流通。其中缺傳贊者十一人。承埏今為參考。以補之。惟是萬曆中。一時有三大和尚。雲棲興淨土。以統宗教。紫栢易方冊。以廣大藏。憨山濬曹溪。以通法脉。厥功德邈焉莫儔。是足繼諸祖後者。國朝三百年來。名宿如林。猶羣山之磊砢。獨此三大師。則如海上三峯。巍然鼎峙。乃憨山赴弔雲棲紫栢時。早為二老像贊。又甞自為像贊。是三大師道影。已有繪之者。特傳未具耳。憶先大夫玄期公。在萬曆癸卯。為先王父宇培公十週。諷經雲棲。津梁淨土。時初登賢書即起名。(錢應金註先生。法名廣瀇。字明水)受二戒。呈偈曰。偶從閒裡話秋闌。碧樹當窓白日寒。一笑不論千古事。齋頭借得小蒲團。蓮池大師稱善。輒出衲衣衣之。是冬計偕仝陸水部。謁紫栢於請室。語次有契。紫栢手錄所貽憨山逐客說為贈。憨山則壬辰癸巳間。往來即墨之牢山。曾王父瀛臺公。時為膠州守。頗竭檀護。及其東遊。先大夫曾偕至雲棲。後奉使衡州。復寓書曹溪請益。是先大夫與三公。俱有法乳之契。承埏少聞梗槩。故摭拾遺事。各為傳贊。以附諸祖之後。至壽昌經。車溪冲。龍池傳。少室道。雲門澄。黃檗有。天童悟。磬山修。博山[舟*(羲-ㄎ+乃)]諸老。雖先大夫多與盤桓。今未暇及。以俟續國朝傳燈錄者。為紫栢補此慧命一大負耳。若雪嶠。甞答問語風中。近復晤言東塔。此又如三峯外。別為一峯。縹緲高騫。孤巒特秀。且雲棲早為印可紫栢。葬其山中。而憨山又特為著語。是足繼三大師後者。今杖履無恙。姑俟後緣可也。

賜同進士出身工部尚書郎前遷安寶坻涇縣令蒙溫旨敘功紀錄旌異檇李寓公高承埏澤外父纂。時崇禎閼逢涒灘之歲良月糓旦。

余於三大師。宿有因緣。雲棲曾侍巾瓶。海印親承記莂。而紫栢入滅之歲。夢中委受付囑。今讀高大夫寓公傳三大師。揚眉瞬目。如在尺幅間。不覺肅然起拜。若三老之外。特標雪嶠信公。豈所謂楚石之後。獅絃絕響者。於此另豎眼目耶。念祖世繼金湯。當自悉此中微指。余未敢妄議也。

舊史氏虞山蒙叟錢謙益書

附三大師傳贊卷之全

秀水寓公 高承埏 述

虞山蒙叟 錢謙益 訂

嘉興上士 錢應金 較

蓮池宏禪師傳

師諱袾宏。字佛慧。別號蓮池。浙江仁和人也。姓沈氏。年十七補諸生。早棲心淨土。甞書生死事大四字于几案。及閱六祖壇經。喟然曰。茫茫生死。安可無本據耶。父母沒。決志離俗。嘉靖乙丑除夕。命繼室湯點茶。至案盞裂。師顧曰。姻緣無不散之理。丙寅元旦。與湯訣。有一筆勾詞。時年三十有二。從性天理公祝髮。無盡行公授具足戒。尋禮五臺。感文殊放光。過伏牛山。隨眾煉魔。至北京龍華寺。參徧融貞公。融曰。無貪利。無求名。無攀緣。貴要之門。惟一心辦道。老實持戒念佛。遂受六度萬行之囑。參笑巖寶公於柳巷。巖曰。汝何處人。師曰。浙江人。巖曰。却為何事。師曰。特到這裏。來求和尚開示。巖曰。阿你在三千里外遠遠來。開示我教。我將甚麼來開示你。師恍然即禮辭。歸過東昌府。聞譙樓鼓聲。忽大悟。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與非。分衛至南京瓦棺寺。病革。即有欲以就茶毗者。師微曰。一息尚存。乃止。病間至湖州之南潯。住豆腐橋。廢祠中苦行三年。無一知者。五與越中禪期。終不識鄰單姓字。隆慶辛未。乞食杭州之梵村。見山水幽寂。遂有終焉之志。山故宋伏虎志逢禪師剎也。圮於巨浸。環山多虎。歲傷人不下數十。師結茅三楹居焉。諷經施食。虎患頓息。歲旱。眾強師出禱。師循田念佛。甘雨隨注。眾異之。相與助建禪林。安居學者。即今雲棲道場也。萬曆丙子。再禮五臺。己卯庚辰間。復參笑巖寶公於京西觀音庵。無何以疾南還梵村。有朱橋。屢為潮汐衝塌。行者病涉。師倡復。無論貴賤。請人施八分而止。或疑其少。師曰。心力多則功自不朽。不日集千金。鳩工築基。每下一樁。持呪百遍。潮汐不至者數日。橋竟成。戊子歲。大饑疫。日斃千人。余知府良樞。請師就靈芝寺禳之。疫遂止。壬辰歲。杭之淨慈寺。請講圓覺經。聽者日數萬指。因贖門外萬工池。并城中上方寺長壽庵二池。為放生所。既又助濬西湖三潭所著戒殺文。海內多奉行之。慈聖皇太后。見師放生文。遣內侍頒。賜蟒龍袈裟設供。問法要。師敬以偈答。而什襲紫衣。不敢服。慈聖繪像。宮中禮焉。師道價日增。四眾翕聚。而清規益肅。凜若氷霜。達觀可公贊師。有末法戒壇成酒社東南撐柱仰高風之句。憨山清公。則稱其一味慈悲十分清淨。幻有傳公。與師同參笑巖。其刻語錄也。致書雲棲。推師為當世金剛正眼。乞作唱導語。一時賢士大夫問道者。指不勝屈。王侍郎宗沐問。夜來牀頭。老鼠唧唧。說盡一部華嚴經。師云。猫兒突出時如何。王無語。師代云。走却法師。留下講案。因頌曰。老鼠唧唧。華嚴歷歷。奇哉王侍郎。却被畜生惑。猫兒突出畵堂前。牀頭說法無消息。無消息。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朱居士鷺問。參禪念佛。可用融通否。師曰。若然是兩物。用得融通著。左太甞宗郢問。念佛得悟否。師曰。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又何疑返念念自性耶。虞光祿淳熈問。慧日入西院公案。師答曰。慧日自甘窮子。捨己從人。西院屈陷平民。將生就死。可惜五百僧。只解點著便行。曾無一二高臥不起。令慧日顯異惑眾。禍及兒孫。周侍郎汝登問。鳥窠吹布毛機緣。師答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當下布毛滿地。何待拈吹。先大夫(錢應金註先生。爾時諱斗光。後更名道素)性豪邁。一見師。輒折節請益。師有開示語。先大夫呈偈。師稱善。囑曰。學道人。當息却口頭三昧。而求實悟。又曰。楞嚴經最有次第。宜先看。先大夫甞語承埏曰。新建而前吾師潛溪楚石。而後吾師蓮池。兩浙靈秀。盡萃於斯。一代儒釋。孰能過之。師從念佛。得力立說。主東林淨土南山戒律。乃著彌陀疏鈔戒疏發隱二書。又編禪關策進。葢顯禪淨雙修。不出一心。師之化權微矣。甞垂語曰。本朝第一流宗師。無過於楚石和尚。有西齋淨土詩一卷。彼自號禪人。而淺視淨土者。非也。乙卯夏六月晦日。師預設供別眾。七月己酉。示微疾。日當午。命扶西向坐。哆啝念佛。端然而逝。世壽八十一。僧臘五十。塔全身於五雲山之麓。釋經輯古手著。凡三十餘種。總名雲棲法彙。行世。從上諸祖單提正令。未必盡修萬行。若夫即萬行以彰一心。即塵勞而見佛性。昔惟永明。今惟雲棲而已。師素誡眾。貴真修。勿顯異。故諸靈異不具載。上首弟子。鵝湖廣心。瓶匋廣印。拂水廣潤。暨廣寂。廣承。廣伸。廣德。大賢。大真。大掄。大獻以下。若而人參學。如壽昌慧經。雲門圓澄。雙徑圓信。博山大[舟*(羲-ㄎ+乃)]。淨名大蓮。三峯法藏等。竝飲水知源者也。贊曰

維大雄氏分禪教律  雲棲總持一門超出  單提六字旋乾轉坤  慈雲膚寸大地瀰淪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独掌仙棋

    独掌仙棋

    世间所有的一切冥冥之中,背后都有一条铁索在拉扯,然而拉扯这无数铁索运转的,便被称之为仙棋。
  • 我的快递王子

    我的快递王子

    毕业季到了,同学们纷纷北漂南下,而颇受校花关注的刘德志却选择了“日子还在继续,每天送着快递”的生活,加入了万邦快递。他与房东的养女含月、马小婵演绎了一幕幕啼笑皆非的故事。任务描写活泼生动,故事条理性强,值得一读。
  • 我想要冠军更想要李

    我想要冠军更想要李

    这天,在某个小战队当分析师的明月收到了来自豪门战队CBG的邀请。当主教练?!?明月表示:我太可以了无名女分析师和逐渐没落的豪门战队粉丝: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棺材里面躺好了然而现实是——揭棺而起!我们又活过来了!
  • 雁翔红楼

    雁翔红楼

    红楼一出,为之辗转反侧痛彻心扉之人不知几许!“情”之一字,千回百转,却又有谁能料得到,参得透?林雪,以一个弱女子的身份穿越到红楼,成为那个世外仙姝林黛玉的婢女——雪雁。熟知历史进程的她,竭尽全力去改写红楼女儿的悲情命运。到最后,她能否于愿以偿呢?谁又是她最终停驻呢?看秀丽睿智的女子翱翔红楼,如何在红楼闯出一片自在广阔的天空!
  • 天龙神主

    天龙神主

    【2018最热玄幻爽文】十万年前,第一任龙帝为天下共主。八百年前,龙帝盖压天下,突然神秘失踪。八百年后,陆青山逆天崛起,成为了新的龙帝!崩星辰,斩日月,破苍穹,势要盖压诸天万界!
  • 同人文章

    同人文章

    动漫小说游戏……各种同人。主要模仿作者文笔。
  • 与子成说

    与子成说

    生于豪门的杜峻泽,长在孤儿院的叶曦善,因一次意外相识并相恋。同是P大的高材生,身世的悬殊似乎在漫长的校园恋情里被渐渐遗忘,可离开校园后,曦善才慢慢明白,自己奋斗18年,却不能和这群天之骄子坐在一起喝咖啡。他们的爱情几经波折,到了最后,她甚至以死相逼,只为离开他。
  • 风雨无归

    风雨无归

    一个偏远乡下小子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成为一方巨擘。经历了爱恨情仇、走过了千山万水、徘徊于生死之间、看透了世态炎凉;一个个惊人机遇的背后到底是上天的无意为之还是命运的刻意安排,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一段段动人的传说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真相???虽然主角名叫李逍遥,但它绝不是《仙剑奇侠传》的续集,这是一部和《仙剑奇侠传》内容完全不同,故事却同样精彩的小说!!!
  • 引凤箫:宫锦

    引凤箫:宫锦

    傅家有琴棋书画四女,傅素琴、傅则棋、傅颜书、傅锦画。.唯傅锦画最为聪慧,本以为随波逐流才是自己的处世上策,却被济阳王以傅家荣辱为要挟送入宫中。他说,本王要的是天下,而你便是那个能助本王夺得天下的女人。济阳王说,待事成之日,我便为你建一座锦宫,要你成为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初入宫闱,傅锦画便被劫持到边疆大漠,敌国皇子耶律楚际的目光凌厉冷冽,处处刁难,生死之际却将她推离。黄沙大漠,惊心动魄之中,与虞晋声初遇的那一刹那便彻底沦陷。他手持长剑,却似温润如玉,他说他从不杀人,杀人只是为了慈悲天下。.为傅家,她经尔虞我诈,历权谋争斗,力挽狂澜将乾坤颠倒,手持传国玉玺亲自交付于他,助他坐上那九五至尊之位。可是当她得知,嫁给他的二姐惨死在济阳王府,傅家上下满门抄斩,这一切都逃不了济阳王的干系时,傅锦画悲愤之下,手持匕首刺入他的胸口……他,柔声说道,我后悔了,我现在才明白,我想要的不是锦绣江山,而是你……**********本文美男无数,进此文,总会找到你心仪的那一款*************【济阳王】他金衣似龙,尊贵无双。执一把空扇,转一场痴心。回眸处,曲终人散,如断弦无声,皆渺若云烟。【虞晋声】他眉如墨黛,眼如朗星。踏一地梅花,许一生情缘。抬脚处,白梅入雪,如誓言随风,皆飘散无踪。*******************本文承诺会圆满落幕,不悲不虐********************■红袖首部种田文:《家斗:沉香娘子》完本http://www.*****.com/?a/120591/
  • 中国1927谁主沉浮

    中国1927谁主沉浮

    《重返五四现场》续篇,近代中国的南北战争。中国历史上唯一由南方胜利统一北方的战争,详细叙述二十年代的金戈铁马、浴血奋斗,鲜活的信史,解说国共两党恩怨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