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42700000027

第27章 英雄的晚年

历史上许多忠臣良将都遭受过不幸待遇,与他们相比,戚继光是比较幸运的。南宋岳飞,抗金屡建奇功,最后屈死于风波亭;明代于谦,击败攻打京城的蒙古骑兵,却被皇帝处死;朱纨抗倭,受到诬谄,含恨而死;张经、李天宠抗倭有功,也难免一死;他的好友余大猷,屡立战功,却遭到不平待遇……戚继光比较幸运,从山东到浙江,从浙江到福建,从福建到蓟州,他一直比较顺利。

在浙江,他的上级李天宠、张经为官清廉,不巴结奸相严嵩。他们重用余大猷、汤克宽等抗倭名将,后来又重用戚继光,并尽力支持和保护他们。在浙江,总督胡宗宪虽办事圆滑,是官场老手,但对戚继光是偏爱的。岑港之战后,余大猷被捕入狱,而戚继光在胡宗宪的保护下,一点事也没有。1562年,严嵩罪行败露,其党羽受到制裁,胡宗宪因与严嵩有勾结而被罢职。有人攻击戚继光和胡宗宪有关系,试图诬谄他。这时的执政大臣徐阶是个比较清廉的官,对他十分信任,没有追究。福建抗倭中,谭纶是他的好朋友,在各方面给他很大的支持。北调蓟州后,谭纶、刘应节、梁梦龙对他非常关心和支持。谭纶任兵部尚书后,对戚继光的支持更大。总督刘应节与戚继光是同乡,关系密切,相互信任,感情融洽。总督梁梦龙对戚继光非常赏识,后来调任兵部尚书,成为戚继光的有力支持者。特别是张居正,身居高位16年,对戚继光关心倍至,将那些诽谤或为难他的官员调开,甚至免职,为他施展才能、发挥特长创造了良好环境。

岁月流逝,戚继光到北方已经十几年了。他已年过半百,两鬓斑白,饱经风霜的脸上刻下许多皱纹。早晨练武是他的习惯,每次练完武,总要喘息一阵子,身体大不如以前了。长年征战,留下许多病,没得到及时治疗,伏下病根。到了蓟州,操劳过度,调理不周,得了肺病,经常吐血,晚上常睡不着,劳累过度时,常晕过去。“老了!”他常自言自语地说。他是要强的人,虽体力下降,身染重病,仍坚持处理军务,有时还去军营巡视,看看长城,看看营房,和士兵聊天。士兵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都记得这位名震南北的老将军。有人劝他休息,他说:“武将本来应该为国捐躯,我侥幸没死,就应尽好一个武将的责任。”

1577年的一天。戚继光正在处理公务,卫士进来说北京来了使者,他急忙让使者进来。那人一路风尘,十分疲劳,递上一封信。戚继光命人安排他休息。

戚继光拆开信,读完,眼中已满含热泪,继而失声痛哭。卫士不知什么事,上来劝他。他说:“没事,你们下去吧。”这信是谭纶儿子写来的,告诉他家父已经去世,临终前还掂记着他,劝他保重身体。

谭纶是戚继光的老朋友、老战友、老上级。他忘不了当年并肩作战,当年共商军机,当年促膝谈心,当年互相勉励……许多往事涌上戚继光心头。谭纶给予过他很大的支持,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功绩。在浙江、在福建、在广东、在蓟州,有多少是他们并肩作战的地方,戚继光又怎能忘记。

戚继光冲北京方向拜了三拜,心中默默祷告,希望好友灵魂能上天堂,等他死后,再一起饮酒、赋诗、并肩作战。

几年之后,又得到好友余大猷去世的消息,他又悲痛了好几天。以后这样的打击接踵而来,他的老部下陈大成、王如龙、丁邦彦、陈子銮、金科、朱钰等人,先后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他苍老许多。他常在梦里回到过去的岁月,与好友、老部下们在一块,共同杀敌,一块饮酒。醒了之后,十分失望,过去的就是过去了,他甚至想到,自己可能也快死了。

更大的打击来了。1582年,张居正与世长辞。他执政16年之久,在位期间,实施改革,整顿吏治,使明末的腐败气象有了转机。但他的改革触动了许多保守官员的利益,他们纷纷反对张居正的改革。张居正死后,反对派们纷纷起来,恶毒攻击他。这些攻击自然也牵涉到为张居正改革极力支持的戚继光。戚继光部下有个将领,叫杨四畏,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他攻击最凶,到处散布戚继光的谣言,企图取其位而代之。

一个叫张鼎思的官员上书说,戚继光在南方打了许多胜仗,而在北方却没有什么成效,所以可见戚继光是适合南方的,请求把他调到南方。这真是无稽之谈。北方边境多年安定,是谁的功劳。如果只因没有明显的战功,就说治理北方没有效果,简直是胡说八道。但这个荒唐的请求被朝廷允许了。1583年春,下旨调戚继光镇守广东。

张居正死后,戚继光十分痛苦,料到失去他的支持,早晚会受到排挤。这次调任对他不算什么意外,但终究是一个打击。这时南方倭寇已平定,到南方也无事可做。君命难违,戚继光无可奈何地与蓟州军民告别。

蓟州军民都十分爱戴戚继光,不想让他走,计多人专门去北京请求朝廷让他留任,但谁也改变不了这个决定,戚继光不得不整装上路。

他走这天,蓟州军民夹道相送。百姓们为表示心愿,送给他许多东西,戚继光十分感动,说:“乡亲们的盛情我收下,但东西不能收,我拿不了这么多。”有人拉住他的手,眼中含泪,“你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再能见到,你要保重身体啊。”戚继光满眼热泪,点了点头,“乡亲们,后会有期。”“祝你一路顺风”人们纷纷说。百姓送了一程又一程,不少人送到境外很远,还依依不舍。戚继光感慨万分,为了这样的百姓,就是血染疆场,马革裹尸,也是值得的。戚继光老泪横流,冲着送行的人深施一礼,跨上战马,扬鞭而走。人们眼中含泪,望着戚继光一行人渐渐远去。诗人陈弟的送别诗说:“谁将旌麾移岭表?黄童白叟哭无边!”就是当日情景的写照。

这年初夏,戚继光回到阔别20年的故乡。人越到老,越对故乡有种难言的牵挂。戚继光几十年戎马生涯,战事繁忙,没时间回故乡看看。这次南行,再不能不去家乡看看了。故乡的一切都吸引着他,熟悉的老宅,儿时的伙伴,好吃的特产,敦厚的风俗,淳朴的乡情,都使戚继光感到欣慰,他甚至想归隐山水,在故乡养老,不再入仕。

朝命在身,他不能久留,又匆忙启程,到广东上任。到广东后不久,他上书请求隐退,没被批准。这时广东局势比较宁静,倭寇早已平定,广东有兵四万,其实只要三四千就能维持局面了。戚继光是个闲不住的人,在这里任职,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1585年春,戚继光旧病复发,再次上书,请求隐退。这次得到批准。十月,他回到家乡山东,从此不打算出山。

到家乡后,他过上安闲的生活,这与他的性格是不符的,常有壮志未酬的失望。表面上,他却装出悠闲的样子,对亲朋好友说:“现在国家太平了,用不着我们打仗了,我们可以回家安度晚年了。咱们登州海上有海市蜃楼,据说还有蓬莱仙境。我打算去登州的蓬莱阁,人们说那儿有仙境,说不定我会遇上神仙,那时就可与神仙一块悠哉悠哉,享享神仙之乐了。”

其实他是不安于这种生活的。过去的事业,他忘不了;过去的战友,他忘不了;塞上的将士,他忘不了……这时,他又能做什么,只能默默地念叨念叨。

无大事可做,他只好做些小事,排遣烦恼。他修建家庙,招收弟子,教育孩子,整理自己多年的公文信函,捐款修蓬莱阁等等,用以排遣晚年的寂寞。

1587年初秋,家庙修成了,60岁的戚继光把历代祖宗的神位安放在里面,并且写了一篇长长的祝文,向祖先叙述了他一生的经历。这也是他自己一生的总结,也等于是他的遗嘱。

这年冬,戚继光的病情越来越严重。12月28日半夜,戚继光突然发病,一时十分严重,一躺下就不省人事,家里人求他嘱托后事,他已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鸡叫三遍,天色将明的时候,这位老将军最后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同类推荐
  • 山海经(第二卷)

    山海经(第二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 传习录

    传习录

    《传习录》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王阳明是我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精通儒、释、道三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被后世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完人”。
  • 风流悟

    风流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北采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热门推荐
  • 网王之哀伤之后的幸福

    网王之哀伤之后的幸福

    四岁时的阴霾,就如同从小在心底生长的种子,根须早已深不见底,不管如何,都无法忘怀。八岁时的分别,让她学会了向路人一样回顾过去。不悲不喜,不愠不火,总是像天使一样淡淡地微笑着。十二岁,隐藏了八年的秘密终于浮出水面,当这一切得谜底揭开,她又将何去何从。十二岁的生命,就如同盛夏里的浮云,一去不回。青春的狂傲,童年的青涩,还有成长的艰辛,这一切,都是幸福的奠基石。
  • 宇宙记事录光之

    宇宙记事录光之

    抬头望天,那里是无边的宇宙,我们只是渺小的一片尘埃罢了,而宇宙中发生的我知道多少呢?
  • 修炼百无禁忌

    修炼百无禁忌

    莫言仙界展宏图,百无禁忌修仙路!看一个凡人小子如何闯荡修仙界,摇身变成修仙狂人笑傲寰宇!
  • 一颗心的史诗:王阳明大传

    一颗心的史诗:王阳明大传

    本书以王阳明龙场悟道作为切入点,全面展示了他从“悟道”到“体道”再到“证道”,创立“心学”的整个过程。王阳明的“心学”是在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挫折、险难之后得来的。王阳明用自己的一生,不仅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更开创了“人应该怎样活着”的崭新领域。他从年轻起孜孜求道,开悟以后,又用了毕生的精力传道,以一己之力,重新接续上了中国文化的几千年“道统”。
  • 诗行

    诗行

    前世多少次的回眸擦肩,才换来今世相伴,我愿用文字,记录下我们走到一辈子的滴滴点点
  • 小蜗历险记

    小蜗历险记

    (妈妈讲给宝宝们的晚安故事)蜗牛妈妈生了一窝可爱的小蜗牛,它们不满足于苗圃里的安逸生活,一心想要去更大的天地里冒险。它们勇敢的接受了烈日暴雨的洗礼,经历了蚂蚁、萤火虫、蜈蚣、甲虫......的重重刁难,得到了蜘蛛、金龟子、七星瓢虫等的帮助。历经磨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只蜗牛的梦想。
  • 注定和你在一起

    注定和你在一起

    自己看呗~~~小夏可不会剧透~~~虐恋虐恋~你们都给我嗨起来~~~
  • 骨战

    骨战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刀一斧修仙路。看铁血少年,如何逆天伐道!
  • 夜城人未央

    夜城人未央

    夜城人未央,花落人自伤。这是一个动情的故事,最后却是悲惨的结局。
  • 震后疫

    震后疫

    我是一名设计师,在2049年地震后,长途跋涉,回家寻找亲人,邂逅爱情,遭遇了震后的疫情,经历了重重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