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35900000020

第20章 戒的境界

戒,为警(警醒)也,备(防备)也,有防非止恶之义。

戒恶扬善,自是传统古义。戒烟戒酒,戒骄戒躁,戒赌戒毒等,告诉人们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戒,就是要破除自己不好的思想和行为,有所破,就有所立。真正懂得戒的人,必然懂得树立良好的思想行为。戒酒,宜茶;戒浓茶,宜清茶;戒过饱,宜适量。戒贪,兴廉;戒浮夸,兴实干;戒保守,兴创造。戒懒,尚勤;戒骄傲,尚谦虚;戒名利,尚淡泊,等等。戒是一种境界,戒也是一种养生之道。又如“豪华食”是时下的流行语,但美食与豪华本来是两回事。食之美到了某个境界,会生出豪华的感觉,但把豪华加到美食身上,充其量只是外在的东西。中国美食批评的经典之作《随园食单》,专门列出一大“戒单”,如“戒苟且”“戒落套”“戒暴殄”“戒纵酒”等,特别强调要“戒耳餐”(浮名)和“戒目食”(大堆头),反对“贪贵物之名,夸敬客之意”,反对“徒夸体面”的“贪”。矫情浮华是一种作派,质朴务实也是一种作派。把“耳餐目食”的奢华戒掉,这也是一种境界,换句话说就是一种质朴务实、修身养性之道的境界。

佛门弟子有五戒、八戒、十戒的说法,规定了哪些行为不能去做、不能去想,一做一想就犯戒,大到杀生,小到说人闲话,都在戒律之内。佛教不但重视戒律,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也把知所戒惧,作为防禁身心之过的一种道德要求来警醒约束自己。孔子曾教诫他的学生,人生要有“三戒”,每个人在从天真无邪的孩童到饱经沧桑的老人这一段人生历程中,因受环境的影响,个人气质往往会因外界干扰而受不良的影响,过早地因元气衰竭而衰老。所以孔子告诫青少年要戒色,中年人要戒斗,老年人要戒贪。这“三戒”最重要一点就是“戒得”。做到了这三点,人在一生中就会有定力,元气不衰竭而延年益寿。孔子以“气”为主导,解释人生从少到老需要戒备警惕的地方。

看看眼下有上升趋势的官场腐败,想想那些因贪污受贿而身败名裂的迷途老马,大半辈子都干得不错,可是最后几步却误入歧途,陷进泥淖。一个贪字,葬送了多少花甲老翁的晚节英名,足见孔夫子老年“戒得”之先见之明。孟轲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三戒”。鲁迅先生幼年读书时常迟到,便在书桌一角刻一个“早”字,这也算是一种“自戒”。作家莫言也是另一种“自戒”的典范,他之所以用“莫言”之名,就是告诫自己少说话、多做事。并且不要在作品中写那么多阐释逼着读者去接受,因为好的作品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前段时间我有幸读到《填五戒词》的文章,里面有“戒多欲”“戒浮躁”“戒奢华”“戒空言”“戒媚俗”之说,更是把“戒”充分发挥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戒的过程也就是觉悟的必经过程。戒的价值不仅仅在规范你不做什么,而是要使你在约束自己不做不想的挣扎、斗争之中,渐渐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驾驭自己的心猿意马之心。

话说有四位修行者相约彻夜打坐,事先说好应专心致志,不能为外界的任何事情所分心,更不可以开口说话。

一盏微弱的油灯,伴着四位修行者的禅坐,整个禅室里,显得格外地清静空灵。

夜半时分,油灯的油越燃越少了,眼看就要油尽灯枯,这时一阵风吹来,使得灯火更加闪烁不定,几乎就要熄灭了。

“糟糕!灯火快被吹灭了。”其中的一位修行者不禁大为着急地叫了起来。

“我们专心打坐,你怎么可以开口说话呢?”另一位责备第一位说话者。

“你还不是讲话了!”不料,他的责备却引来第一位和第三位的不满。

这时只见第四位修行者脸上略带微哂,自言自语地说:“幸好只有我没有破戒。”

“量尽他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曾量。”人总是很轻易地看到别人的缺点,面对自己的过失,却常常无法发觉。你是第四位修行者吗?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戒是自控的一种表现,调控为了适应,进而控者生存。善于调控自己的人,才懂得戒的真谛。他们为自己定下戒律,或写条幅悬于墙壁,或写座右铭压于玻璃板下,或列若干条于日记本中,或若干点牢记心里,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提醒自己、警策自己,也就是说自戒、自律,来提升自己人生境界。其实那四位修行者没有懂得戒的真谛,当然也没有达到“戒我两忘、戒我一体”的境界,这是戒的层次境界,你的持戒修为达到某种层次,那么你的人生也便投靠了某种境界。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命是可贵的,生命不分大小,佛教五戒中就有不杀生之戒,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其实,这条不杀生戒也能验证出一个人持戒修行的境界。《杂譬喻经》中就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比丘,到一家化缘,女主人便以丰盛的饭菜款待他。这家主人是有名的富商,男主人喜欢收藏,经常以高价收购来自世界各地的珠宝。

这天男主人拿着一颗刚买来的珠宝回家,进屋后见有比丘独自吃饭,便随手将珠宝放在桌上,就到内室更衣去了。他刚转身离开,家里养的一只鹦鹉飞过来,张口就把珍珠吞到肚子里去了。

不一会儿,男主人和女主人一起出来,发现桌上的那颗珍珠不见了,便问吃饭的比丘:“那颗珠宝哪儿去了?”

“什么珠宝,我没有看见啊!”比丘略微一愣说。“那么有人进来过吗?”

“没有看见有人来过。”

“明明放在桌上,这里除了你之外没有别人,珠宝不见了,这不是明摆着的事,那你说会是谁偷的呢?你还是老老实实地交出来,我就饶你一命,不然的话,我就把你活活打死!”

“我没有拿,绝对没拿!”比丘并不慌张,只是坚定地说着。

男主人听了大怒,抄起一根木棒朝比丘打去。比丘被打得头破血流,倒在地上。

这时鹦鹉飞过来饮血,正好撞在挥舞着的木棒上,当场气绝身亡。这时,比丘才开口说出事实真相。

男主人不信,令人将鹦鹉的肚子剖开,果然见到那颗珠宝。

男主人不解地问比丘:“你明知事实真相,为何不早说出来,就会免遭皮肉之苦,何苦呢?”

比丘答道:“我遵守佛门戒律,不得杀生。本来想告诉你真相,可又担心鹦鹉会遭到剖腹之祸,所以我才这样做。现在它死了,说出真相也无所谓了。”

男主人听了深感惭愧,连忙向比丘赔礼道赚。而比丘却像什么事没有发生过似的,脸上既无怨色也无怒色。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圣徒的。有一天他在祈祷的时候,正好一只画眉鸟飞过来,在他的手臂上产下了一窝鸟蛋。圣徒为了保护鸟蛋,克服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一直保持着祈祷的姿势,直到小鸟慢慢地孵化、成长,他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所敬仰的圣徒。一九九五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诗人希尼在他的受奖辞中讲过这个圣徒的故事。作为一个出家修行者更要像故事中的那个比丘和圣徒一样,凭着坚定的宗教信仰,承受令人难以想象的屈辱甚至危及生命,和克服各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和痛苦。持戒比丘和那位圣徒境界之高,这是他的宗教信仰使然;且不说他们这样做值得不值得,但他们持戒的境界之高是令人折服、叹赏的。事虽小,却能见微知戒的境界。

有朋友说,效仿佛家那种刻板的戒律,苦行僧的生活方式,毫无自由可言,他喜欢随心所欲。随心所欲,在一定条件下可行,一定条件下又陷入误区,关键是你的“心”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些人只注意到了前半句,没有注意到后半句“不逾矩”,那即是戒“超越规矩”。可以说,你对戒律了解越多越深刻,生存的自由才会越大。

戒使我们避免陷入人的泥潭,或出污泥而不染,给予我们冷静的理智,澄定的心灵。因为你心中有戒,不做不想那些为非作歹的事情,你就由局中跳到了局外,成了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对世间的一切悲剧、闹剧、丑剧,从上场到结局都看得通透。当我们看到一些人由于放荡不羁,为所欲为,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回过头再想想自己因之警戒,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办事,活得虽平凡却无大起大落的悲哀,虽平淡却无骤喜骤悲的困扰,而更重要的是任何时候都无愧于人、无愧于心,活出了做人的尊严,没有谁指着你骂娘,或戳你的脊梁。从而更加觉得自己戒得对,戒得好,无怨无悔,并更为自觉地遵循做人的种种道德规范,使自己从低层次的不越轨,到高层次的遇事不惑。

戒是长鸣的警钟,戒是醒心的药石,也是反躬自省的正舟之舵,不欺暗室的定心之魂。戒字常存心间,就能约束并激励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踏踏实实跨出人生的每一步,在放纵与节制中处理好消长、平衡的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

同类推荐
  •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

    本书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若干问题”、“鲁迅的思想与作品”、“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阅读记录”、“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化问题”四卷,收录了《赋与中国现代新诗》、《郭沫若与巴蜀文化》、《鲁迅旧诗新论》等28篇文章。
  • 生命自由之船:我所理解的《道德经》

    生命自由之船:我所理解的《道德经》

    这部书,与其说是“颠覆性”的解读,不如说是“回归式”的体悟。这部书,不能让您府库充盈,却能助您心安理得。这部书,不是用来阅读的,而是用来实修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作。关于《道德经》的注本很多,仅先秦到清代,有文字记载的《道德经》注本就不少于165部,民国以来的注解本也不下200部,近几年国内外关于《道德经》的著述、讲座等等那就更多了。而且各家对于《道德经》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道德经》的原文也有不同的版本。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西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西学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篇篇美文、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孑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糟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本书的编纂兼顾艺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兼顾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的作品,注意选取那些短小精练、琅琅上口的作品。除原文外,还包括“作者简介”、“题解”、“译文”、“赏读”、“历史掌故咀英”、“经典故事温读”、“精彩语汇辑录”、“历代名家评点”等部分,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作品进行解析。
  • 出入山河

    出入山河

    作家李锐近五六年一直生病、休息,小说鲜有问世,但他没有停止散文的写作。本书是李锐的最新散文自选集,共计35篇,分为3辑,既有对鲁迅、沈从文、赵树理、汪曾祺、史铁生以及托尔斯泰、福克纳、加缪等作家的深度解读,也有对当下浮躁的文学进行的清醒思考;既有多次游历国外、广泛交流的开阔视野,也有对身边事物的敏锐感悟。与作家前期的散文作品相比,这本散文集表现了一个作家的温情与悲悯。
热门推荐
  • 难缠校草:丫头逃不掉

    难缠校草:丫头逃不掉

    初次见面,安然把雅圣学院大校草的车给踢了;再次见面,污力大校草就把我们安然宝宝拴了起来。安然忍不住咆哮:季宇宸你把我放开!季宇宸回了句:丫头,你逃不掉。
  • 终知情深寻归处

    终知情深寻归处

    她的青春时期,做过最奢侈的事就是用整个青春用爱他。骄傲如他,曾经的他似乎不明白爱一个人要怎么去做,亲手将她推走。兜兜转转,他终于成熟,回首却发现早已没有了她的身影。林夕看着把自己困于墙与他之间的罪魁祸首,“你这是什么意思?”某人一本正经:“叙旧。”*程允辰拉住想走的她:“你还没答应把我从黑名单放出来。”靠在墙边的林大小姐沉吟了一会儿,拉长了音:“放你出来啊…?”程允辰目光带着期许,点头。林夕笑得灿烂:“可以啊,你做做梦。”专治各种不服女主×毒舌傲娇一时爽,追妻火葬场男主
  • 我的世界只有六个小时

    我的世界只有六个小时

    一代富豪杨俊,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与神秘人做了笔糊涂的交易。他用自己的‘明天’换来了年轻的新生。交易完成,他真的获得了新生。可等待他的却不是什么美好的未来,而是只有不断重复的六个小时。人生信条是“永不放弃!”的杨俊,要怎样才能走出这命运的泥潭!过上真正自由的生活。
  • 精灵之异世界传奇

    精灵之异世界传奇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人类,神奇宝贝和魔兽三个种族。这个世界只有一块巨大无比的陆地,这块大陆被命名为梦缘大陆,大陆中间有一条贯穿了整个大陆的山脉叫十万群山将整个大陆一分为二,东边是人类主导人类和精灵混居的国度;西边则完全是精灵的世界,没有人类能够踏足这片土地;十万群山就完全是魔兽的地盘,并且每年魔兽都会向人类的国度和精灵的领地发起进攻。我们的故事就要从一个名叫步惊雷的少年开始说起。
  • 先婚后爱之睿少溺宠妻

    先婚后爱之睿少溺宠妻

    相亲对象是半百老头,结婚对象又是残病少爷,被亲爹坑成这样,也是醉了。好在她人品好,一纸合同被卖进豪门,被那两兄妹视如至亲,捧上手心。他说:“你都不嫌弃我这个废人,我又怎能不好好待你?”
  • 我师祖是机器

    我师祖是机器

    翁云微微一笑,缓缓对千里说道“本门系功夫,重在轻盈飘逸,挥洒自如,最强调的是个快字,快,还快,更快,最快。说到天赋和身体特质,我摸你骨骼,骨骼粗大健壮,你若跟随断水和我另一个师兄挑眉,效果更佳,入我门系,反而是中庸之资,不过世事难料,将来你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打破规律也说不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征途之喋血山河

    征途之喋血山河

    大学毕业的陈舒旭因为没有合适的工作再加上女朋友吹了,心情郁闷,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了。在回老家祭祖的清明节,遇到了每一年都来扫墓的抗战英雄李忠诚大爷。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往事之中,陈舒旭彻底明白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拒绝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心中流淌的华夏血液苟且偷生、残害自己的同胞活着,勇敢的反击,用鲜血铸造我华夏的钢铁长城,在每一寸土地之上都洒满了日本鬼子肮脏的血。
  • 这个武侠有点混乱

    这个武侠有点混乱

    相思无用,唯别而已。别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销魂,何处柳暗花明。这一世的杨改之,绝不会是书中悲惨的命运。
  • 女配重生

    女配重生

    一个三观不正极品妹控携带着系统重生归来的故事。日更,每天2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