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81800000017

第17章 船舵

1000多年前,北宋繁华的都城汴京,市井喧嚣,繁忙的河道百船竞渡。如今历史上的这一幕早已烟消云散,这些木制的巨大河船也已经湮没在深邃的年代中,但用于建造这些木船的造船技术,却流传在世界造船史上,有些发明比如舵,直到今天还在各种船舶上被广泛应用。

舵是用来操纵和控制船舶航向的,一般位于船尾,又称船尾舵,它是中国造船技术方面的一项重大发明。

从经验和出土文物上都能看出,舵是由桨演变而来。

桨可以在作推进工具时,兼顾控制航向。但当众多桨手划船时,既要推进又要控制航向就相当困难,于是就专设一名桨手控制航向,他位于船尾,因为船尾距船的转动中心较远,在改变船的航向上最省力、快捷,同时他又与推进桨手互不干扰。后来船体加大,桨叶面积也随之增加,就逐渐产生了舵。

在广州出土的东汉陶船,距今已近2000年,在其尾部正中位置上已经有了舵,这个舵比操纵桨桨叶的面积宽大很多,还残留着以桨代舵的痕迹。但从世界范围来说,它是最早的舵,到了12世纪末,相当于我国南宋时期,在西方教堂的雕刻上才出现了欧洲最早的舵。

宋元时期,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海外贸易步入高峰,内河运输的规模也远胜前代,这一时期造船技术也发展到空前的水平。《清明上河图》以写实手法描绘了在都城的运河汴河上行驶的20多条客船、货船、漕船和渡船,体现了当时内河船高超的制造技术,同时可以看出沿用至今的先进舵型,在当时已经被普遍运用。从这些作品和后来人们仿制的模型上,你能看出古代聪明的造船者,根据不同水域,为舵设计了不同的外型。

吃浅水的船,舵叶比较宽。海船的舵杆很长,舵叶不是宽而是长,长就是到深水里面去。

河船的舵叶扁而宽,原来是为适应河道水浅,舵叶不会触到河底而受损,但在这里最具有智慧的技术点是舵杆和舵叶摆放的位置。

这种舵叫平衡舵,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舵,从《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平衡舵已经被普遍使用。似乎是为了印证这幅名画描绘的历史真实性,1978年,在天津市静海县出土了一条北宋末年的木船,这条船的船尾就设有平衡舵。平衡舵的特点是舵杆安插在舵叶的中间,舵杆前后都有舵叶,转动起来会省力。至今在全世界应用最多的正是平衡舵。

令许多历史学家和造船史学者兴奋的是,1974年在福建泉州海边出土了一条南宋末年的海船。一般来说,先进的造船技术更多体现在海船的制造中。历史上我国福建打造的尖底海船名满天下。

这艘出土的宋代海船是13世纪世界最先进的远洋货船,船舵的舵承座上有孔。舵的整个结构、造法及使用的材料,都是非常先进的、很讲究的。舵孔壁有点倾斜,但是它是一种竖舵。现在虽然没有发现这艘海船的舵杆、舵叶,但是上面发现了绞车的一段,这说明它是升降舵。

升降舵,是舵的一种类别。当船进入浅水区域,舵就升上来,以免受损;当船行进中不需要改变方向时,舵升上来能减少阻力;当需要改变航向时,舵降到最低,这样舵效最高;有风浪时,舵叶降至最低,可以减轻船体的摇晃和随风漂泊。

我国的海船体积很大,所以舵也相应较大。出土的郑和船队曾用的巨型舵杆,舵杆长达11米多,有三层楼高,非二三十人莫能举。这么大的舵杆靠人工难以操作,只能靠绞车、绳索等成套装备,才能操纵控制。所以我国古代的海船,一般都有这些设备,那么在宋代海船上发现绞车残段,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种舵在这里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升降。海船舵的升降主要是到深水里面去的时候,它如果降到最低,那它的舵效就最高。如果靠岸边或浅水的时候,它这个舵就要升起来。操作是用里面绞车,人摆动绞车的杠杆,然后就升降。这是海船舵最主要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舵一个最主要特点,就是可以升降。再一个是可以转动,转动就是靠扳动舵柄把舵转动,以后就可以使船转方向。

在平衡舵、升降舵外,中国的另一个发明是“开孔舵”,因为舵上有许多小孔。一般情况下,小孔不影响舵控制航向的作用,但它却能使舵在水中转动起来时更容易。直到公元1901年,“开孔舵”才传到西方。在那以前,西方用煤作燃料的鱼雷艇虽然每小时可航行30海里,但在全速航行时却无法转动舵。“开孔舵”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舵的出现,在船舶发展史上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它与风帆、指南针一起,组成了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三大条件。

同类推荐
  • 世界地理全知道

    世界地理全知道

    本书为读者打开一扇快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世界地理知识的工具书。《世界地理全知道》分为非洲、亚洲、大洋洲、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欧洲等几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属地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习俗、交通、教育、旅游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多角度解读世界自然和人文地理。对世界地理知识加以延伸拓展,力图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学习掌握。让地理知识变得亲切,陪伴读者开始一次愉快的读书之旅,轻松获取世界地理知识。
  • 关爱生命的探索

    关爱生命的探索

    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在各自的旅程中绽放着最绚丽的光彩。从一个简单的单细胞发育为一个有鼻有眼、会哭会笑的新生命,经历了怎样的传奇过程?暗藏了多少不为人所知的玄机?明白生命的来之不易,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学会感激与容让。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风雨雷电与气象学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风雨雷电与气象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地理常识悦读

    地理常识悦读

    本书搜集了有关地理方面的世界最早和最新、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最高与最低等多项纪录,内容丰富,既有一定的知识性,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对广大读者增长科学知识、开拓眼界大有裨益。你想不想外出旅游?你想不想看看世界的变化?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领略下地理世界的多彩吧!
  • 求知文库-生物生态拾趣

    求知文库-生物生态拾趣

    本书为青少年读物,介绍了动物、植物、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热门推荐
  • 儒鲸向海

    儒鲸向海

    心到之处,便是心之所向。既然你治愈了这颗心,那么我便把它交给你。
  • 撕开黑暗的手

    撕开黑暗的手

    华丽城堡下的白骨!光明世界下的阴影!撕开伪装,一切尽是黑暗!
  • 未来老公千千岁

    未来老公千千岁

    25岁遇到真爱老公,结果生个孩子又死翘翘了。怎一个惨字了得。还要更悲剧的人生吗?看未来千岁老公如何助女主逆袭,走向人生巅峰,成为万众瞩目,天鹅湖中心的芭蕾女王。
  • 冥夫半夜来我家

    冥夫半夜来我家

    夜幕来临,当那个英俊逼人的帅气山魈爬上我的床时,我就知道,我此后的人生会天翻地覆。我被前男友的鬼魂下春药,他挺身而出打跑渣男,还吸了我身上的春药救了我。此后他浑身发烫,四肢僵硬,而后紧抱于我说刚才他救我,现在我救他。“尼玛怎么救啊!”随后我浑身赤果果在它面前,它一脸猥琐:“就是这样救!”“天呢!救命,有色鬼!”
  • 永恒真神

    永恒真神

    当我到来的时候,诸神高举王座,端坐于九天之上,恶魔沉于深渊。生灵歌颂着诸神的伟大和荣光,唾弃着恶魔的凶残与邪恶。当我睁开双眼后,就注定与诸神对立,与恶魔为伍。
  • 不要镇压我

    不要镇压我

    重生西游,身怀不死技能。闪开,我要开始装逼开始浪了!猪刚鬣大佬,白骨精大佬,牛魔王大佬…我错了,求不要镇压我。……哈哈,我脱困了,你们这些妖孽,受死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醉醉娇妻

    醉醉娇妻

    第一次见面,她已喝得酩酊大醉;第二次见面,他对她已心生不满;第三次见面,两人更是大打出手!可是因为一桩她认为不稽的婚事,一件他看来横生的祸事,两个人的命运又缠绕在了一起。未来漫漫……还好还好,她不是一个记仇的人,可他又为何总是冷面相向?
  • 我的泪只有你懂

    我的泪只有你懂

    一个人只要不再想要就什么都可以放下,我不想做那个人,我放不下你。谢谢你的绝情,让我学会死心!当眼泪留下来时,才知道分开也是一种明白。付春一,你可曾认识我,可曾喜欢我。那沉默千年的流星,背负着太多的愿望。每个幸福的开始,在之前必定有个悲伤的结局。你可以不理我,但不可以不理解我。你走过多少条街、会想起多少次我呢。没有过对不对?你都不认识我。你的绝情使我想放下你,可是,我放不下你。就这样,一直折磨我到死吧。
  • 写完这张试卷就去谈恋爱2

    写完这张试卷就去谈恋爱2

    十六岁的陆远澄说要娶十五岁的何安予;二十二岁的陆远澄娶了二十一岁的何安予。-当年最喜欢何安予的语文老师得知消息,惊讶之后惊喜,“嫁人啦,谁娶了我最得意的弟子啊?”看见陆远澄下楼梯,何安予指了指,“在那边。”陆远澄跑过来,笑着挥手,“老师好。”就是这个当年吾家有女初长成后面接力拔山兮气盖世语文倒数的玩意儿。“老师,老师,老师您还好吗?”-从民政局出来,何安予拍拍陆远澄的脸,“啧啧啧,刚满二十二岁就被我收了,我真厉害!”陆远澄把她搂进怀里,“明明是我送上门的。”这是《写完这张是就去谈恋爱》的后续,并不是独立的一本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