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认为,神经系统发育迅速,是整个儿童时期的特点。这时,大脑中的触觉、听觉及肌肉运动等区域最先成熟。但是,由于儿童时期的神经系统尚未健全,如受外界刺激过多,各种兴奋灶就会互相影响,互相抑制,从而出现兴奋灶弱化,这样反而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因此,给孩子买玩具数量不宜太多。
■ 不宜过分溺爱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与寄托,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这反而会害了孩子。
孩子到了自理的年龄,就要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鼓励和指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千万不要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形成习惯就不容易纠正了。
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应尽量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要讲明原因予以拒绝,这样就可避免孩子养成任性、不讲道理的毛病。
■ 约束孩子时不宜唠叨
有些家长,特别是母亲.要力戒平素对孩子喋喋不休。这种无休止的唠叨是起不到教育作用的。唠叨是一种重复刺激,同一内容重复多次会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加重心理负担,最终使孩子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或者尽量避开和家长相处。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应抓住主要方面,选择时机,讲明道理,对孩子具体帮助和监督,使孩子改掉缺点与错误。
■ 不宜用不健康的心理影响孩子
每个人都有缺点,为人父母者,有的脾气不好,有的悲伤忧郁,有的固执骄傲,有的过度谦让,有的吝啬好财等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儿女。要知道,有问题的儿童往往来自于有问题的父母。为人父母者应要求自己力争做现代化的父母,本身应保持心理健康,不要用不健康的心理影响孩子。
■ 不宜在吃饭时训斥孩子
有不少父母,往往在吃饭时训斥或打骂孩子,这样对孩子是有害的。
首先,孩子边哭边吃,饭粒、碎屑和汤水很容易在抽泣时跑到气管里,给孩子造成不应有的痛苦。
其次,在孩子受到训斥前,本来有着旺盛的食欲,但突然受到大人的责备,由于强烈的外界刺激,使食欲可能消失,唾液分泌骤减,甚至停止。
这时孩子吃的饭不能与唾液充分混合,食团不润滑,尤其是吃坚硬粗糙的食物时,很容易划破食管,破坏胃肠壁黏膜层,引起严重炎症。
此外,如果孩子受到大人的训斥、打骂,则吃进胃里的食物也不会充分消化。这不仅降低其吸收率,而且未被消化的食物,还会增加肠道食物的腐败,产生毒性物质,轻则引起食欲不振,重则可导致疾病。
■ 教育孩子时不宜讽刺挖苦
一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往往语含讥讽挖苦之辞,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成才、上进。其实这样会使孩子上进心、自尊心受到伤害,感情逐渐变得冷漠,甚至变得不再相信父母,对家庭充满了厌恶与反感。因此,教育孩子时不宜对其进行讽刺挖苦。
■ 不宜将儿童锁在屋内
有的双职工家庭,父母要上班,就将二三岁的小孩一人锁在家里,这是非常危险的。
将孩子锁在屋内,一旦发生意外,如火灾、触电、煤气中毒等,无人知晓,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即使有人知晓,也难以及时抢救。
另一方面,现在许多人都住楼房,孩子被锁在室内,他就有可能打开窗户向外探望,有的孩子在探望时而从窗户或阳台翻落出去,造成伤亡,这种情况曾出现多次。
因此,不宜将儿童锁在屋内。
■ 不宜用力牵拉儿童胳膊
从小儿关节的特点来看,儿童桡骨的环状韧带非常松弛,发育尚未完善,关节的臼窝较浅,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关节牢固性差,尤其是肩关节和肘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如果用力过猛,牵拉肢体,极容易发生脱臼。
因牵拉孩子胳膊常引起的脱臼被称为“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孩子因肘部疼痛而哭闹,手臂不敢活动,如果仔细检查,会发现病儿的肘部保持在半屈曲位。因疼痛,病儿不肯用手取物,经复位后,握物正常,手上举可过头顶。
为了避免孩子“牵拉肘”的发生,家长在平时为小孩穿衣,脱裤,或领孩子走路、上楼梯时,不要使劲牵拉孩子的胳膊,不要让孩子提过重的东西,还要避免孩子滑倒或从床上跌下来。
■ 儿童吃饭不宜“比赛”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快吃饭,就在吃饭时与孩子“比赛”。殊不知,这样对儿童的身体是非常有害的。
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机体各部分,尤其是各组织器官的发育及功能还不够完善,各种消化液如唾液、胃液等都比成年人少,胃肠的消化能力也不如成年人。
如果吃饭时搞“比赛”催促孩子们快吃,比谁吃得快,食物在口腔中内还没有嚼碎就进入肠胃,会引起消化不良,也容易使食物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呕吐,甚至会造成窒息。
另外,有的儿童为了吃得快,就少吃饭或者光吃饭不吃菜,久而久之,食欲就会减退,甚至造成胃肠炎。所以,不宜在儿童吃饭时搞比赛。
■ 批评教育不宜让孩子当众出丑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教育孩子绝不能当着众人,不留情面,以显示自已的家教和规矩,这样做会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对立,使孩子的自尊受到伤害。孩子也要面子,而家长有意让孩子在人前丢面子,可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甚至会恨父母。
其次,这样做会引起在场人的尴尬,容易产生误会。有的会把错事从表面转到背后,那就更不好了,有的甚至可能滑向危险的道路。
因此,做家长的决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对孩子批评教育,也不要把孩子的错误拿来到处说。
■ 儿童不宜穿合成纤维内衣
目前,各种合成纤维布料制品非常多,用这种布料做的内衣可能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儿童皮肤幼嫩,更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合成纤维吸水性差,儿童贴身穿着,一旦出汗,内衣就会附着在皮肤上,极易导致微生物繁殖,诱发皮肤过敏症或湿疹。另外,合成纤维生产过程中混入的原料单体、氨、甲醇等微量化学成分对儿童刺激也非常大。因此,儿童不宜穿合成纤维内衣。
■ 儿童的书包不宜过重
儿童时期骨骼含钙质少,有机质较多,骨软而有弹性。按规定,整个书包的重量不得超过儿童体重的1/10。如果超重,受压的脊椎便会由于负荷过重而弯曲,极大地影响了儿童的正常身体发育。
■ 儿童不宜用单肩书包
单肩背的书包将其全部的负荷压在儿童的一侧,造成两肩的肌肉张力不等,受压的一侧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时间长了,可致斜肩或脊柱弯曲,使儿童的身体形态失去平衡。
书包的背带不宜过窄,其宽度应在5厘米以上。
■ 儿童流鼻血时三不宜
1.不宜用纸团堵血。
用纸团堵血不但达不到止血的目的,反而会刺激鼻黏膜的血管,以致造成更严重的出血。
2.不宜头部过低。
出鼻血时,儿童头部过低会使出血更多,鲜血的刺激会使病人精神过度紧张,可增加出血量。
3.不宜头部高抬。
头部高抬无助于止血,而且会发生意外,因为流鼻血时抬高头部,血液虽不从鼻流出,但可以流向咽喉处,如流血过多,可能会误入气管,引起呛咳,甚至发生肺炎。另外,也可经食道吞入胃内,从而引起腹内不适。
■ 儿童生痱子时五不宜
夏天,一些儿童长一身痱子,痒得难受。为此,父母也很焦急。为使孩子少受痱子之痒的苦楚,生痱子的儿童要注意以下一些不宜事项:
1.不宜搔抓。
儿童生了痱子后很痒,经常搔抓往往会引起细菌感染,变成痱毒和脓疱疮。
2.不宜脱光衣服。
经常脱光衣服,会使皮肤少了一层保护,更容易受不良刺激,使痱子只增不减。
3.衣服不宜窄小。
小儿的夏衣应柔软宽大,便于汗水蒸发。如果衣服窄小或质地过硬,会不断地摩擦刺激皮肤。
4.不宜用冷水洗身。
用冷水刺激皮肤,毛细血管会骤然收缩,汗毛孔立即闭塞,汗液蒸发不出来,会使痱子加重。
5.不宜混用粉剂。
不宜随便使用痱子粉、花露水,对各种粉剂先要试验一下孩子是否对其过敏。在使用中,最好不要将痱子粉和花露水混用。
■ 儿童不宜常挖鼻孔
有的小孩经常喜欢挖鼻孔,这样做有害无益。鼻孔内的毛可以阻止空气中的病菌、灰尘进入呼吸道。常挖鼻孔容易造成鼻毛脱落,以致病菌和灰尘长驱直入,引起呼吸道炎症。再者,鼻孔黏膜血管密布,不断的刺激易造成血管脆性增加,导致鼻出血。出血后,鼻孔内结痂,影响鼻腔的正常湿润度,粘不住空气中的病菌和灰尘,这些灰尘便会向纵深处侵入,以致引起肺部炎症。
■ 儿童不宜经常鼻塞
鼻子不仅是嗅觉器官,也是呼吸器官。孩子鼻塞时往往要用口呼吸,长期如此,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研究表明,经常鼻塞用口呼吸的人,血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从而对新陈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儿童经常用口呼吸容易使口腔顶部向上突起,导致硬腭高拱,久而久之,会造成上颌骨长,下颌狭小,牙齿不齐,鼻中隔偏曲,面容显得呆板无生气,医学上称“增殖体面容”。患有先天性鼻畸形的新生儿,发生鼻塞则更危险,可造成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因此,如果孩子经常鼻塞,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看看是否患有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鼻息肉、增殖体肥大等疾病。如非疾病所致,则应纠正孩子用口呼吸的不良习惯。
■ 儿童不宜缺乏核黄素
有些孩子经常烂嘴角,这是核黄素缺乏症的表现。人每天必须从食物中得到各种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才能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核黄素是维生素的一种,也叫维生素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