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18700000050

第50章 百喻经(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15)

从前有一个穷人,有一点点钱财。他看到阔绰的富翁,想和他们一样富足。

因不能与富翁同样富足,看不上手中些许钱财,想把钱财都扔到水里。

旁人对他说:“这点钱财虽少,但总能够几天生活的。何必扔到水里?”

世间的蠢人也如此。纵使出家,得到的利养不多,与心中奢望相比,还是常感到不足,不能与高僧享受同样多的供养。见到年高有德之人,声名一向很大,受到许多信众的供养,心里总想与他们一样。由于不能相等待遇,所以心中忧苦,就想放弃修持。正像那个蠢人想与富人同样富贵,攀比不过就气得连自己仅有的一点钱财扔到水里一样。

[点评]

精神与物质相对应。财产意义上的物质指看得见、摸得着且对人有用的东西。精神则相对难于理解,一般来说,精微曰精,不测曰神。显然,精微、不测之物很容易被人所忽视;反之人们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于看得见、摸得着且对人有用的东西上面。唯有在某种教化指引下,人们才可能自觉关注精神。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曾流行“思想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的口号,如果不追究实际含义,只从字面理解的话,这个口号与本篇经文所讲的道理是一致的。精神与物质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过多着眼于物质,精神就容易生锈、腐烂。

(九十二)小儿得欢喜丸喻

昔有一乳母抱儿涉路,行道疲极,睡眠不觉。

时有一人,持欢喜丸授与小儿。小儿得已,贪其美味,不顾身物。此人即时解其钳锁、璎珞、衣物,都尽持去。

比丘亦尔。乐在众务愦①闹之处,贪少利养,为烦恼贼②夺其功德,戒宝③、璎珞,如彼小儿,贪少味故,一切所有,贼尽持去。

[注释]

①愦(kuì):昏乱。

②烦恼贼:烦恼能损慧命,伤法身,故名为贼。

③戒宝:佛教弟子修定、发智皆由持戒而来,故称戒为宝。

[今译]

从前有一位乳母,抱着一个小儿赶路,走得很累,在路旁休息,不觉睡着了。

这时有一个人拿着欢喜丸给小儿。小儿得到,贪恋美味香甜可口,不再顾念身上的佩带装饰。这人立刻把小孩身上的锁圈、项链、珠玉串等饰物一齐取了下来,衣服也都剥光拿走。

出家人也有类似情形。喜欢在事务昏乱烦闹地方贪图些许供养,被能损慧命、伤法身的烦恼之贼所害,夺去了他的修持功德、戒宝、璎珞,如同那个小孩贪食一点美味甜点,所有衣物都被贼拿走一样。

[点评]

贪就是将他人之物或自然之物据为己有。天台宗将贪定为“恶法门”。有意思的是,天台宗认为贪也并非一无是处。贪欲是恶的,但“贪”具法性之实理,所以贪欲者可在贪欲从实现到破灭的过程中体察到贪婪之我的实相。

(九十三)老母捉熊喻

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绕树走避。熊寻后逐,一手抱树,欲捉老母。

老母得急,即时合树,捺熊两手,熊不得动。

更有异人①,来至其所。老母语言:“汝共我捉,杀分其肉。”

时彼人者信老母语,即时共捉。

既捉之已,老母即便舍熊而走,其人后为熊所困。

如是愚人,为世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作诸异论②,既不善好,文辞繁重,多有诸病。竟不成讫,便舍终亡。后人捉之,欲为解释,不达其意,反为其困。如彼愚人,代他捉熊,反自被害。

[注释]

①异人:别人。

②异论:反对正法的言论。

[今译]

从前有一位老妪,躺在树下休息,突然一只熊要来抓她,这时老妪只好绕着树躲避周旋。熊随即追在她身后,又用一只爪子抱住树,想要抓住老妪。

老妪被逼急,随即用手环抱树,拽住熊先后伸来的两个爪子,让熊动弹不得。

此时另有一人来至此处,老妪喊住他,对他说:“咱们俩一齐来逮住这只熊,杀掉它我们共分熊的肉。”

这人相信了老太婆的话,立即帮助老妪捉熊。

他帮忙把熊按住,老妪却乘机溜掉。这人被熊缠住,不得脱身。

如此蠢人,被人们所讥笑。

世间凡夫俗子也是这样。发表反对正法的言论,内容既不完善,文辞又隐晦繁冗,还带有很多语病,终不能完成了结,就离开人世。如果后人读到,想解释它,由于不明意思和背景,反而被它困惑。如同那个蠢人代人逮熊,反而被熊困住一样。

[点评]

本经批评了那位帮助老太婆逮熊的蠢人,愚蠢的原因是习佛法一知半解,以至遇到实际问题不能妥善予以解决。有意思的是本经还捎带批评了一些写佛论的人,写出的文字与内容都很拙劣,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修改就离世了,以至谬种流传,贻害读者。

(九十四)摩尼①水窦喻

昔有一人与他妇通,交通未竟,夫从外来,即便觉之。住于门外,伺其出时,便欲杀害。

妇语人言:“我夫已觉,更无出处,唯有摩尼可以得出。”胡以水窦名为“摩尼”,欲令其人从水窦出。

其人错解,谓摩尼珠,所在求觅,而不知处,即作是言:“不见摩尼珠,我终不去。”须臾之间,为其所杀。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有人语言:“生死之中,无常、苦、空、无我,离断、常二边,处于中道②,于此中过,可得解脱。凡夫错解,便求世界有边、无边及以众生有我、无我,竟不能观中道之理,忽然命终,为于无常之所杀害,堕三恶道。如彼愚人推求摩尼,为他所害。

[注释]

①摩尼:一个意思是宝珠。传说此宝珠出于龙王脑中,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烧。另一意思是水洞。此处一语双关。

②中道: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就事约理)为中道。

[今译]

从前有一个人和别人妻子私通,一天,正在房里幽会时,淫女的丈夫忽然从外面回来,察觉到妻子的奸情,便悄悄等在门外,想等他出来时杀掉他。

此时淫妇对情夫说:“我丈夫已经发觉你在这里,现在没别的出口,只有摩尼才可以出得去。”胡人呼水洞为“摩尼”,意思是让他从水洞逃跑。

奸夫误解其意,以为摩尼指的是有求必应的如意宝珠,便到处寻找,没有找到,于是他说:“找不到摩尼珠,我决不离开。”不一会儿,丈夫进来把这人杀死了。

世间凡夫俗子也如此。有人说:“生死相续循环,无常、苦、空、无我,若能远离断、常二边邪见,处于中道,从中道中度过一生,就可以得到解脱,不被生死束缚。”凡夫俗子错解其意,只去追问世界有无边际,以及众生有我、无我,想由此脱离生死。偏离中道,始终不能深刻理解中道的道理。忽然临命终的时候,被无常吞灭杀害,堕入三恶道。就像那个蠢人只想找到如意宝珠,终为情妇的丈夫杀死一样。

[点评]

佛教认为中道是最高真理,一如儒家认为中庸是事物最美好的状态。所说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

佛教中“二边”的概念没有固定意思,有指有边与无边的。所谓有边是说世间万事万物,都借助于众缘和合生成。所谓无边是说,世间万事万物皆无自性,诸法之体非为实有。

玄奘把“二边”解释为“增益边”(因缘所生的万事万物,就其实相而论,本来就没有自性,众生不了解这一点才认为它有)与“损减边”(如果把由因缘所生的万事万物视为无,就否定了实际存在的自体的性质)。

一般来说,有边论是在无法否认诸法的实际存在时不得已而说有边。无边论恰恰相反,是在无法否定诸法无常时不得已而说无边。强调“断”的时候就否定“常”,强调“常”的时候就否定“断”,游离在两个极端,于是形成“边见”。

与“边”对应的是“中”。大而言之,世间万事万物非在中即在边。智者二者兼顾,而非妄执一端。欧洲理性主义主张,利用科学技术可以证明“有边”,而且可以用这个理论造福于人类。古印度人强调“无边”,认为诸法乃是众缘和合而生,并无自性,也并非实有。儒家主张中庸,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处于“中”。儒家的主张对人类最为有利,因为它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

司马迁是中庸(中道)的高手,他著《史记》,辨六宗,最终将学术归于道德(道德处于“中”):

一、阴阳家的学说使人在自然面前产生畏惧,但它让人们按照四时顺序行事,是有价值的,不能随便将其抛弃;

二、儒家博大而缺乏要点,强调治国平天下而实效甚微,所以儒家的主张很难实现,但儒家提出君、臣、父、子之礼,是不可易的天理;

三、墨家提出的“俭”很难照做,所以墨家的主张不可能都实现,然而它强本节用的思想是不可偏废的;

四、名家让人节俭不具有真实性,然而它正名求实的主张不可不察;

五、法家刻薄寡恩,然而它正君、臣之义,定上、下之分,这是不可或缺的;

六、道德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作为学术,它明阴阳天时,采儒墨之优长,随时调整以符合时代要求,适应事物变化,把行为化为风俗,没有不适宜的。

(九十五)二鸽喻

昔有雄雌二鸽共同一巢,秋果熟时,取果满巢。于其后时,果干减少,唯半巢在。

雄嗔雌言:“取果勤苦,汝独食之,唯有半在。”

雌鸽答言:“我不独食,果自减少。”

雄鸽不信,嗔恚而言:“非汝独食,何由减少?”即便以嘴啄雌鸽杀。

未经几日,天降大雨,果得湿润,还复如故。

雄鸽见已,方生悔恨:“彼实不食,我妄杀他。”即悲鸣命唤雌鸽:“汝何处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颠倒在怀,妄取欲乐,不观无常,犯于重禁①,悔之于后,竟②何所及。后唯悲叹,如彼愚鸽。

[注释]

同类推荐
  • 佛语禅心

    佛语禅心

    本书在选取翻译《百喻经》中每篇的寓言故事的基础上,省略了它所譬喻的深刻佛理,增加了更有阅读情趣与指导意义的禅林故事。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 禅师的米粒

    禅师的米粒

    痛苦和幸福常常只是你内心个体的体会,让你的心变得开朗豁达是承受这些体验的心须,本书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痛苦和欢乐的关系。
  •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个圣经故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个圣经故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个圣经故事》是一本了解《圣经》的理想读本。本书精选100个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圣经故事,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圣经》的基本内容、主要人物、文化精华和思想要旨,同时也充分领略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同《圣经》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巨大魅力。《圣经》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多、被人们阅读得最多的一本书,它历经两千年,至今不衰。今天,全世界有10亿以上的人把《圣经》当作他们的精神食粮,《圣经》被译成1800多种文字,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一本书。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应该了解和掌握《圣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知识。特别对于我们中国人,《圣经》是学习西方文化、了解西方历史和社会的必读书。但是《圣经》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人物复杂的作品,再加上中西文化差异,对普通读者而言,在短时间内掌握它并非易事。鉴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个圣经故事》,全书精选100个经典圣经故事,并有机结合文字、编写体例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为读者打造出一个立体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使读者在提高阅读和学习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热门推荐
  • 笨蛋丫头不好拐:注定今生只爱你

    笨蛋丫头不好拐:注定今生只爱你

    嗯~很好看哦~come,蒲荷糖在这等着你哦~mua~
  • 不打怪不做任务怎么升级

    不打怪不做任务怎么升级

    只有强者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否则就安心做一枚棋子吧。
  • 朝夕暮雪

    朝夕暮雪

    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可以联想出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故事,灵感啊,那是转瞬即逝的,每一篇文章,不会太长,但,都是灵感的美好结晶……
  • 叛逆校草恋上丑丫头

    叛逆校草恋上丑丫头

    他桀骜不驯,世人眼中的叛逆校草,龟凭纠出众的长相被封为坏坏梭校草。而她却是众人口中说的丑丫头……一次丑丫头的华丽蜕变后会变成怎样呢?—次老师的安排,让他和她成为了互相帮助的童鞋……这是本孩子第一次写小说请大家多多支持我哦!,谢谢!加QQ群:511037237欢迎哦,进来聊天(??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资本配置优化研究

    中国资本配置优化研究

    本书在阐述资本、资本配置和资本配置优化的基本内涵以及资本配置的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中国资本配置的演进状况和实际效率,提出了中国资本配置的战略目标、调节机制和具体途径。
  • 菊与刀

    菊与刀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20世纪初女性学者。她受恩师法兰兹·鲍亚士(Franz Boas)的影响,提出了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认为每种文化都如人类个体一样,有其个性与特征。她的代表作品有《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与《菊与刀》(The Chrysan the mum and the Sword),其中后者因成功运用“文化模型”理论来诠释日本文化而影响深远。
  • 摊牌了我爹是大帝

    摊牌了我爹是大帝

    三万年前,人族大帝横空出世,镇压万族,立九州人族不朽根基。他是我的父亲。十八年前,九位女至尊自大帝府出,宛若骄阳,风华绝代,艳名传九州。她们是我姐姐。五年前,中州人族年轻天才剑客出山,一剑光寒撼九州,号称当世小剑圣。他是我的徒儿。九州第一商会坐拥三万亿灵石,无数至宝神药,号称九州宝库。这是我的储蓄罐。人族三大圣地之一清月楼,三千粉黛佳人,让无数修士魂牵梦绕的真正圣地。她们都是我的丫鬟。......宁缘:“我交朋友,从来不看他有没有修为、灵石、背景、道侣、机缘;反正肯定都不如我。”
  • 夏门恩怨

    夏门恩怨

    一个夏家千金的爱情事业史,经过多难多灾,有情人终成眷属
  • 我捡到宝了

    我捡到宝了

    这里有一拳镇山河的修士,也有高高在上的神灵,也有诡秘恐怖的大妖。随着对这个世界的深入了解,温平渐渐发现,一件件不同寻常的事情背后,一切崩坏的原因竟然只是因为一场场事故…………(新书,励志成为诡秘大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