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1500000016

第16章 悟梨园·结缘于剧坛(2)

杨绛开始着手创作《称心如意》,完稿后先送给陈麟瑞"指导"一下,因为她相信陈麟瑞的专业性,对于自己的剧本处女作杨绛显得十分谨慎。陈麟瑞看过后,说:"你这个剧本,做独幕剧太长,做多幕剧呢又太短,内容不足,得改写。"

杨绛之前确实没有写剧本的经验,换作别人听到上面的话,就可能放弃了这件事,杨绛却没有,她认真地参考了陈麟瑞的建议,把之前整段的大故事,拆成了四幕剧。稿子写完了,却缺个名字,杨绛思来想去,在亭子里来回地转,忽然心中就冒出来个词,就叫《称心如意》!

剧本经过细心地改写之后,交给陈麟瑞看。陈麟瑞看过之后说:"这回行了。"便把本子交到了李健吾的手中。

杨绛在等待消息,不知道会得到怎样的评价。没过几天,接到了李健吾的电话,内容是:《称心如意》立刻排演,黄佐临亲自导演,李健吾也参演其中,那一刻杨绛十分开心,像是一棵树终于开花结果了,有一种收获的喜悦。

更让人兴奋的还在后面,经过一段紧张又密集的排练,一九四三年春天,《称心如意》正式公演,杨绛的作品第一次搬上舞台。

在此之前,杨绛一直用"季康"这个名字,戏在正式公演之前,需要在印刷的宣传片上印作者的名字,李健吾让杨绛起一个笔名来用,之前总有人把"季康"两个字读在一起就成了"绛",那便叫"杨绛"吧,这灵机一动的名字,跟了她一生,大家都称呼她为"杨绛先生"。

公演期间,宣传做得很足,海报上"杨绛"两个字十分大,很显眼。连季玉先生都看到了,还特意向杨绛要了两张票,要带侄女去看,看完评价说很好,还问她:"是你公公帮你的吗?"一句话把杨绛问笑了:"这和我公公什么相干?"

还有人给钱钟书打电话道喜,以为本子是钱钟书写的,惹得杨绛大笑。剧本写出来的时候,杨绛曾让钱钟书看过,无奈钱钟书对戏剧没什么兴趣,草草看过后说了句"不错不错"就完了。

《称心如意》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关于上流人士的下流品行,看透大上海浮华背后的真实世界。李君玉因为失去父母双亲不得不投靠亲戚,却不受亲戚们欢迎,处处遭排挤,像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愿接受,最终却机缘巧合得到了朗斋舅舅的偏爱,认作孙女,有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好结局。故事是泪中含笑,笑中有泪,幽默和辛酸交织在一起,浑然一体。

剧中的人物性格各异,都代表了当时特殊时代人的特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关键词,祖荫──好色、冷酷,他夫人──虚伪,祖贻──崇洋媚外,祖懋──怯懦,他夫人──庸人自扰、杞人忧天,穿插了表兄妹繁杂的爱情观,交叉成了一台好戏。主人公经历了许多辛酸又可笑的事,最后称心如意,就因为她本身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的劲头儿。剧终强有力的语言和新颖的幽默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称心如意》的一举成功让杨绛感到意外和兴奋,其实这并不是偶然的,殷实的语言功底,广读书的文学素养,留学的经验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都是助她成功的支撑。当时的上海正处于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特殊时期,也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大背景之下,一场属于文化的"盛世华章"正在酝酿。杨绛初出茅庐,便一举成名,叫好声不断,这接二连三的好运让杨绛觉得真是太"称心如意了"!

该剧上映后,也受到很多专业人士的点评。其中复旦大学教授赵景琛在《文坛忆旧》一书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杨绛女士原名杨季康,她那第一个剧本《称心如意》在金都大戏院上演,李健吾也上台演老翁,林彬演小孤女,我曾去看过,觉得此剧刻画世故人情入微,非女性写不出,而又写得那样细腻周至,不禁大为称赞。"

杨绛最开始写剧本的时候,还有自己的一些小心思,那时没有了稳定收入的工作,她觉得写作或许能带来不错的收益,虽然《称心如意》广获好评,但是所收到的版税钱,只够几个朋友下顿馆子,吃顿熏鸡熏肉的。

受到认同的杨绛思如泉涌,一鼓作气创作了《弄真成假》、《游戏人间》、《风絮》。其中《弄真成假》成为她的又一喜剧代表作,上演后,成为了中国话剧界的经典作品。

在剧坛上大显身手

人们为什么喜欢看戏剧?因为自己的人生看似已经"定论",却又好奇别人的世界是否也是阴晴圆缺。一场戏,个把小时,就能把另一个世界的喜怒哀乐呈现在眼前,谁都难免沉浸其中。有些话不能在现实中说出口,有些事不能在现实中成真,却可以在戏剧中找到希望。

《弄真成假》完成于一九四三年十月。故事讲的是在浮华的社会中,人们都幻想用捷径来摆脱贫困窘迫的处境,结果弄巧成拙,却也有了应该有的结果。

男主人公周大璋仪表堂堂,却家境贫寒,寄居在亲戚的小阁楼里,幻想娶了地产商张祥甫的女儿,有了可观的陪嫁,就进入了上流社会。为了这个目的,他抛弃了原有的情人张燕华,可张燕华是张祥甫的亲侄女,在叔父家寄人篱下,以为嫁给"诗礼之家"的周大璋后摆脱困境,最后的结果是周大璋、张燕华"弄真成假"。没有人梦想成真,但应了那句话──人生需要揭穿。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主人公的身世让人可怜之余,又发人深省,诙谐幽默的语言,反映了社会嫌贫爱富的丑陋。这部戏更注重人心理之处细微的描写,讲述了一个就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让人笑过之后发现自己就生活在这样"一场戏"中……

该剧一上演,便获得了比《称心如意》更好的反响,各大报纸都在刊登相关的评论,连演员都以出演杨绛的戏剧为傲,更是联名写了封感谢信给她,这也改变了戏剧界之前多以翻改外国作品的状况。

李健吾先生这样评价:"假如中国有喜剧,真的风俗喜剧,从现代生活提炼的道地喜剧,我不想夸张地说,但我坚持地说,在现代中国的文学里面,《弄真成假》将是第二道纪程碑。有人一定嫌我过甚其词,我们不妨过些年头来看,是否我的偏见具有正确的预感。第一道纪程碑属诸丁西林,人所共知;第二道我将欢欢喜喜地指出,乃是《弄真成假》的作者杨绛女士。"

当时杨荫杭带着几个女儿一同去看了这部戏,亲临现场才知道观众的反应是如此热烈,多次都是全场哄笑,氛围很好,便问杨绛:"全是你编的?"杨绛笑着点点头,回答:"全是。"父亲骄傲极了。

这部剧的影响性一直持续到现代戏剧界,在二〇〇七年,杨绛先生九十六岁高龄那年,《弄真成假》再次搬上话剧舞台,杨绛先生专门写来一篇名为《"杨绛"和"杨季康"──祝贺上海纪念话剧百年》的文章,感叹:"想不到戏剧界还没忘掉当年上海的杨绛。……我惊且喜,感激又惭愧,觉得无限荣幸,一瓣心香祝演出成功。"她同意在不修改原著的前提之下,免费授予该剧的版权。之前杨绛很犹豫,近些年翻拍的老戏众多,很多戏都为了迎合当下人的口味,改得面目全非,后来在导演杨昕巍多番解释和保证后,杨先生才同意。

《风絮》则是杨绛唯一的悲剧作品。该作品讲述的是一个知识分子专注于社会改革,带着妻子到乡间去,遭遇事情入狱后,妻子与友人齐力挽救的故事。戏是从主人公出狱开始演起的,充满斗志的他发现,妻子早在他服刑的一年中移情他处,对方正是跟妻子一起营救自己的人,纠结的两段恋情上演了一幕人间悲剧。

《风絮》这个名字,是钱钟书起的,所谓风絮,就是飘在风中的一朵杨花,虽然洋洋洒洒地曾经飞在天上,但总有一天要落地,成为一颗等待发芽的种子,也暗喻人就算有着无限宏达的理想,总是要坦然面对实际,否则便会迷失在风中,飘零一生。

杨绛的三个戏剧代表作,两部喜剧夸张地讽刺着社会中的每一种丑陋,让人们看到人性的污点,也弘扬了正确的能量。悲剧则是让人去思索人性的对错,让人去探索更深层次的存在意义,更加震撼心灵。

杨绛的剧本有着她自己的特点,每部都有错杂深入的剧情,机智风趣的对话,值得推敲的细节,引起共鸣的笑料包袱,十分引人入胜。对于语言和对话的处理,体现了杨绛对语言和文化的了解,有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完全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水平。

杨绛的几个戏剧的剧本后来被收录在世界书局出版的《剧本丛刊》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于一九八二年重新出版。

在她创作的故事中,每个阶层的人物都存在,无论是位居高位的上层人物,还是市井小民,都会在故事中有着一席之地。旧中国中具有代表性的那些人物类型,让人们看到除去外表之后的灵魂到底是什么样的。杨绛有一双可以剖析世界的眼睛,站在精神层面主导着故事的发展动向,温暖该温暖的,抨击该抨击的,讽刺需要讽刺的。

杨荫杭看过《弄真成假》后的不长时间,也就是一九四四年春,带着家里几个人躲回了苏州庙堂巷的老房子里。

当时阿圆跟外公关系很好,外公走了一段时间,便很想念,暑假时候杨绛因为事情脱不开身,便让阿圆跟七妹一家去苏州老家。阿圆很开心,不但能看到外公,还有一群兄弟姐妹一起玩。

那段时间,阿圆玩得很开心,虽然老房子已经十分破旧。只是从苏州回来之后,她便没有再见过那个总是哄她玩的"奶公"了,杨荫杭于一九四五年三月去世。

当时父亲病重的时候,弟弟打电话通知了杨绛,杨绛当即决定第二天便回苏州。当时上海还在沦陷当中,铁路等要道都被日本人严控把手,火车票很难搞到,所以汽车成了唯一的途径。

第二天一早,杨绛和弟弟妹妹买到了回苏州的客车票,客车条件十分差,当天下着雨,车顶却只有一块破烂的帆布,乘客十分多,车里人挤人,只有很少的人抢到了座位,当时的杨绛已经无心顾及车上环境,一心只念着父亲要没事才好。

到了下午三点,汽车到了太仓,但是前方的路断了,河上连桥架子都没有,根本没办法继续。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司机决定开回上海,怕在这里耽搁到天黑,没办法继续走不说,还可能遇到山贼或者日本兵,到时候就性命难保了。

杨绛急得团团转,但是一点办法都想不到,只好跟车又回来,回来的车开得飞快,逃命的速度。

回到上海钱家,一家老小都坐在客堂里,杨绛进来说:"走了一天,又回来了。"疲惫不堪的她发现,大家的表情都有些凝重,仔细一想,大家都坐在这里,似乎像发生了什么,杨绛一下子明白了,愣住了神。

钱钟书走过来,拉着她的手,对她说:"刚才苏州来电话了,爸爸已经过去了。"这句话像一句响雷震在了杨绛的头顶,她止不住地痛哭起来,那一夜,杨绛和弟妹三人,都没有睡。

后来家人托人买了火车票,杨绛一行人才回到苏州。父亲的棺木已经停在了大厅,上面有父亲的遗像。杨绛像从前一样,走到厨房,为父亲泡了一碗盖碗茶,端到桌子前……

父亲离开,做女儿的伤心不已。钱钟书很尊重自己的岳父,因为岳父的一言一行都很正直,他和岳父同爱诗词,常常在一起聊天。岳父走后的衣物和鞋子,他都可以穿,从不忌讳,因为他从心里敬爱岳父。

杨荫杭就盼着,什么时候战争能够结束,一切可以回到平静的生活,没有战争和杀戮,只有其乐融融的笑脸。但是,到最后他也没有等到这一天的到来,杨绛每次说到这里,都会叹息。

怎样的人生才可以被称为成功的人生?杨绛用她的实际行动,给了我们一个完满的答案,她会与爱人一同收获成功。

在戏剧创作顶峰的时刻,杨绛选择辅助钱钟书进行创作,正是她的奉献才成就了后来的《围城》,他们的称呼从"杨绛的丈夫钱钟书"到后来的"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她的心中,装满了幸福。

自古以来,夫唱妇随,也只有在爱情中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才能换来更美好的未来。奉献从来不是一纸空文,需要莫大的耐心和毅力,更需要心中那种无怨无悔的等待。对于爱人才华的信任,让杨绛相信等待的结果一定是美好的。

同类推荐
  •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本书从历史的角度描绘女主人公和三位罗马人交往的过程。这个让世界为之心动的女人不只是一段伟大爱情的完美化身。也是一位身兼多种角色——情人、母亲、战士和女王的不朽传奇。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希腊语意为“种族之光荣”,她比大多数女性更具有女人的气质。也比大多数男性更拥有力量和决心。这个无与伦比的女人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美艳和智慧,保全埃及的独立,重现古老王朝的辉煌。由传记大师艾密尔·鲁特维克创作的这部传记。从古人质朴且细致入微的记录中探寻历史真相,并通过对与女王命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三个罗马男人——恺撒、安东尼和屋大维的描述与分析,厘清克娄巴特拉的生平轨迹。心理活动资料的缺失。
  •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记并没有十分完整地描绘出比尔·盖茨的全貌,却是尽量全面地写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才经历。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荆棘的。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文字可以记下这些事件、却不能表达个中辛酸。他成长中的挑战,他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一切都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比尔·盖茨,来了解这个伟大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吧!
  •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张爱玲10岁时在期盼爱,20岁时在书写爱,40岁时在放弃爱,60岁时在整理爱。短短三、五年的爱情,这样细水长流地被思量、被咀嚼,被雕刻,好比写一本书,前言花去20年,后序花去50年,最厚重的却仍是青春那三五年。她孤傲、敏感、卓尔不群,却逃不开心灵的篱栅。本书纵览张爱玲一生,讲述民国的临水照花人从歌舞升平到繁华凋谢,她用一双冷眼,热望尘世,化作心泪如雨。在这本书里,这位民国的“临水照花人”将从旧时光里向我们走进,用一种静默柔情的文笔,让我们体悟她的清冷孤绝、她的无可奈何,她的意犹未尽。
  •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能够理解为非正常死亡,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关注。对于横死的人,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人们总是抱有莫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因为非正常死亡的“非”或是横死的“横”,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 本书描写的非正常死亡的功臣,选取的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且为世人所熟知的历代名臣,他们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拜将封侯,他们功高盖世而又被帝王所器重,他们才智过人且地位显赫,但就是这样一群被写进中国历史的功臣,无一避免地成为了政治权谋的祭品。这是因为,他们身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一系列的政治权谋当中去。
  • 江青传

    江青传

    “苦孩子”出身的山东李云鹤,凭借其争强好胜的个性和工于心计的天赋,闯荡上海滩而成为风流浪漫的蓝苹,“进军”延安而成为“第一夫人”江青;一身不安分的血液和那日渐膨胀的权欲,使那原本活泼率直的天性变成阴险歹毒,“文革”中她的心狠手辣使多少无辜蒙难!最终她变为人民公敌而沦为阶下囚。本书是作者一部力作,经过多次修改补充,以更加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示了江青不寻常的一生,成为有关江青的一部权威之作。
热门推荐
  • 靠山吃山:十指沾得阳春水

    靠山吃山:十指沾得阳春水

    宋溶并不是没有死,而是死后穿越了。这个身体也叫宋溶,是长兰的一个乡下丫头,因为长得颇为秀美,就被继母给卖了。历尽波折嫁给一个叫魏鸣的男子,从此过上粗茶淡饭的生活~该文慢热~希望读者宝宝们会喜欢!
  • 仇爱箐山万水

    仇爱箐山万水

    商场如战场,人人都说白家白梓痕冷血无情,是个不折不扣的魔鬼,不论大小公司一旦被他看中,都会成为他的囊中物,却宠弟无度,弟弟是他的底线,人尽皆知……人人都说他因爱生恨,得不到莫家大小姐莫云黛,就连整个莫家都不放过,莫云黛从窗台跃下那一刻,他略带可惜转身离去,令人唏嘘,相传白梓痕是阎王转世,无心无泪……可又有谁知这叱剎风云的人物,最终皆因一个女人,毁尽一生,也悔尽一世!而那个女人她姓莫,她在仇恨中浴火重生,她的名字是莫云箐!
  • 奥术起源

    奥术起源

    神学有自己的起源。科学有自己的起源。奥术自然也有自己的起源。这是这个世界最坏的时节,也是最好的时节。末法时代已经走向终结,魔力正在回归,整个世界都在喧嚣变动。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必然,一个异界灵魂,不得不踏上了争霸之路。一个人的能力终归有限,不得不抱团取暖,才能面对未来的天崩地裂,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PS:QQ书友群:689095708本书开场低魔,前期术士主导,慢慢开启绚烂多彩的奇幻世界。作者菌设定党、合理党、理智党,尽可能塑造一个完整奇幻世界,尽可能让主角、配角智商在线。术法研究、奥术探索、世界大势、种田相互穿梭,主角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世界的理智文。请诸位读者试毒拍砖!
  • 快穿之这个王爷不稀罕

    快穿之这个王爷不稀罕

    她叫楚离,三线城市的一个上班族。不过就睡个午觉,竟然穿越了?什么?这设定还是个庶出,得嘞,指定是那种爹不疼娘不爱的角色。可楚离没想到,她穿越的这个人家好像有点不对劲,大姐待她好,哥哥待她好。即便做个陪嫁丫头,也是落得个清静自在,未曾吃过苦头。剧情……有点崩啊?等到她家的那个王爷注意到她的时候,哎呦,楚离脚底抹油,开溜了,谁说她这辈子要老死在府上的!某日,王爷似乎是想起来东苑的那个侧妃,忙唤来下人。“她叫什么来着?”“楚姑娘。”“就让她今晚上来侍寝吧。”下人低着头,瑟瑟发抖,“回王爷,那位妃,她跑了啊。”
  • 宫主小的知错了

    宫主小的知错了

    施子兮是个废柴,宫主大人是个天才。当施子兮穿到另一个废柴身上时,宫主大人还是个天才。然后,穿越的废柴施子兮只能仰天长啸,上帝,只有宫主大人是你亲儿子吧!!施子兮一向是既来之则安之的,反正在哪混还不都是个废柴。氮素——一个平凡的废柴,和一个妖怪废柴之间的距离是很遥远的!!上帝大叔,我愿意用我所有同桌的贞操换我那个平凡的身体!然后,变成妖怪废柴的施子兮就莫名其妙的和宫主大人搅在一起了。注意,是搅基的搅,而不是搅拌机的搅!果真,麻麻说:越漂亮的女生越狠毒,越漂亮的男生越变态!宫主大人,您究竟看上小的哪点了,小的这就改!宫主大人邪魅一笑,施子兮贞操不再。宫主大人,小的知错了!!
  • 都公谭纂

    都公谭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念逆苍穹

    念逆苍穹

    帝神大陆东州,天蓝帝国统辖着近数十万里疆土,可谓是国富民强,底蕴雄厚,皇室强者辈出,以绝对实力吞噬周围的其它小国,势力蔓延到东州的每天处角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萌萌的莫南辰

    萌萌的莫南辰

    纯爱,不虐,男女身心干净,无第三者,唯美和谐
  • 镜云天

    镜云天

    青春懵懂少女秦云与年少称帝的禹玟的离奇仙侠恋,不仅是个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也有家国大义与各界之间的恩恩怨怨。这部书也许会让你对仙侠小说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 神之殇逝

    神之殇逝

    诸神迎来末日,未来面临着句点。诸神共谛神缘,只求末日不复。当万灵踏上登神之路,血雨腥风亦无谓,少年当齐风雨,摘下九天之星,证得无上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