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14600000002

第2章 日本公司八大奇(二)

我们穿成那样儿是“革命”的要求和规则,没办法,日本人今天的“西服蚂蚁”呢?又是什么在规范着他们?

忽然想起一个词儿来,好像叫“面子强迫症”。

萨苏

最怕鬼子说英语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跨国公司。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务语言,很容易测量出这种跨国公司员工的素质来。以我们公司在国内的办公室来说,规定办公语言就是英语,这一点不是因为崇洋媚外,而是业务需要。要说日本是发达国家,教育程度比较高,这一点凡是在日本工作过的人,都深有体会。我对日本公司员工的英语水平,最初也是抱有很大期望的。那是因为日本也流行类似托福的考试,而在公司工作的日本员工,普遍都能考得高分,我拿题目来上手一试,发现还真不容易。至少,考试我是考不过身边的几个日本工程师。如果写个方案什么的,日本工程师的英语水平也很可观。有人说日本人的英语是世界最可怕的,我当时不以为然。

然而,第一次开公司的电话会,这个期望就被摔得粉碎。整个会议,日本员工几乎噤若寒蝉。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人天性怯于开口,所学的类似我国的“哑巴英语”。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翻译根本不能理解会议的内容。我当时就感到不妙,莫非是日本教育中英语听力也不受重视?

以后我才渐渐发现,日本公司里面的员工,虽然颇有人写得一手好英语文章,却既说不得,也听不得!直到有些日本员工对我的半吊子英语提出意见,才让我觉悟到这个问题的实质。提意见的日本员工居然有好几个,个个都是那种典型的“哑巴英语专家”,这就让人觉得有趣了。于是,我耐心询问,我究竟有哪些发音不准呢?人家很客气,先谦逊了一番,意思是您的英语已经很好了,就是差那么一点点,比如,“Rail”这个词,您的发音是“锐欧”,正确的发音应该是“赖鲁”;“Saying”,您的发音是“塞英”,正确的应该是“塞英鼓”。

嗯?这种英语真是闻所未闻,我瞠目结舌之后找了几个美国同事,分别用我自己的发音和日本同事所说的“标准发音”重复了一次这些词语,结论是美国同事和我站到了一条战线上,意思是这“中式英语”虽然拗口毕竟还听得懂,这“日式英语”,那就完全不知所云了。

事后我才明白问题出在学习英语的方法上。中国的学生,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学习英语时用汉字注音,被老师批评,让拿橡皮擦掉,老师会告诉你那样无法练出英语的发音。不幸的是日本人标准的英语学习方法,就是这样的。这是因为,日本明治维新前后,强调英语教育,在全国征求学习的方法,最后,一个曾经因为航船失事流落美国的日本人中标。此人到美国的时候一个英文字母都不认识,于是就用了日文的“片假名”字母来标英语单词的发音,日本人认为这个方法好,第一是发音符合日本习惯,第二是不懂英文字母也可以学英文了。不幸的是,这种片假名字母里面只有日文的发音,比如英文中的“R”音,那是根本没有的,只能用“LU”来代替,这种传统终于造就了今天只能在日本人之间交流的“日本味英语”。

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公司的一次会议上,我就当作笑话把这件事讲给其他开会的同事,日本同事也跟着笑。笑完以后,一位德高望重的日本同事语重心长地总结道:“我们现在是在日本,所以,大家在日本说英语,还是请按照日本的发音吧。”

晕,我的英语老师听到,不知作何感想。

有个美国工程师当场就表态了——我得申请调职——不然等我回去我女儿就听不懂我的话啦。

咖啡罐子喝掉底

在国内听过一个对日本公司讽刺的说法——在日本公司里面,饮水机的水罐上要用线做出格子标志,每个员工一次只能喝一格。这看来很符合日本人古板而强调细节的性格,不过喝水都这样定量未免夸张,我觉得这是有熟悉日本人性格的朋友在开玩笑。要真的这样限制,估计我所在的公司就没法营业了。

日本的公司员工,平时在班上消耗最大的两样东西,就是烟和咖啡。

烟,因为只能去吸烟室抽,又有大量“吸烟有害健康”的提示,有一部分日本人敬而远之,就是抽的,也有些禁忌。当年陈祖德和日本棋手下棋,发现他们有个习惯,过滤嘴香烟剩好长一截儿就插到烟灰缸里,还奇怪日本人为何如此浪费。公司里日本人抽烟也是这样,其实,这是因为日本人相信即便是过滤嘴烟,如果烟气经过更长的过滤通道,也可以危害少些。生活中日本人怕死得很,和穷凶极恶的武士道完全不相干。

可是咖啡就不一样了,虽然都说这东西有成瘾性吧,还没听说喝咖啡能得癌症的,所以大多数日本员工都乐此不疲。各公司一般都设有咖啡自动销售机,作为一个日本工程师,每天消费五六杯咖啡颇为平常。咖啡是用水冲的,你喝水都限制那还不影响营业么?开玩笑说,若想颠覆日本经济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把喝咖啡的瘾君子列为吸毒犯就可以了,那日本各公司必为之一空。

至于日本公司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烟草控”和“咖啡控”,说起来理由也简单,日本白领阶层的加班是惊人的。走在大阪写字楼最密集的御堂筋大街上,夜幕降临以后,几乎每个公司的窗户都灯火辉煌,哪怕你半夜十一二点去坐地铁,依然是人声鼎沸,挤满了刚刚下班的日本人。日本国土狭小,矿产贫乏,唯一可以来保障其经济地位的资源,就是人。所以,日本的公司常常通过加班把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在下班时间以后下达新的任务是正常现象,而这种加班,大多没有加班费。每天工作12个小时对日本的白领来说并不是稀奇的事。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每个公司都这样,从外国人的角度看,这就有点儿惊心动魄了。

不过,日本人的生理构造也不会与其他人有太多的不同,所以,这种压力之下,咖啡和烟,就是最好的提神工具。当然,等到咖啡和烟都不管事儿,那“过劳死”的危险就该来了。

在日本的外国人都不免评价一句——日本人,活得太累了。

对此,我还曾有一个误解,认为日本白领阶层抽烟、喝咖啡,蓝领阶层因为工资按小时发,到点儿下班,应该没有这些癖好吧。后来问了日本人才知道,日本蓝领阶层中咖啡的瘾君子较白领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天喝十几杯咖啡的大有人在。这是因为日本的蓝领阶层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所以下了班以后有享受夜生活发泄压力的习惯。带赌博性质的电子游艺厅,五花八门的色情场所,往往等玩完出来,就到后半夜了。睡眠不足的日本蓝领们,比如卡车司机,为了保证开车时不打瞌睡,最普遍的办法就是喝咖啡。

所以,在日本的公路上,人人视大卡车为危险的家伙,可不仅仅是因为它个子大,更因为开它的可能是一个全靠咖啡才不会睡着的更危险的司机。三七分头西服衣

到日本第一次理发,理完之后剃头师傅问一句:上班头?我一愣,不理解什么意思。师傅用刀对着我的脑袋一比划:30%,70%?

怎么回事?分西瓜么?

后来我才明白,日本公司职员的发型都是固定的分头,左边30%,右边70%,有没有一根根数过不知道,但看起来很精确的样子。日本的公司职员的着装发型有着严格的传统,走在街上外观很醒目,结果是上班高峰时坐在地铁里,周围仿佛都是从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日本人。走在公司里,也大有认错人的危险。

说起日本公司职员的标准形象,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出来,他们都穿西装,无论寒暑,四季不换。白衬衫,黑皮鞋,深色领带,深色西装,这就是日本白领典型的形象。不过,一定还要加上前面提到的那个30%对70%的分头。要知道日本黑社会也是白衬衫黑西服,只不过发型五花八门,或光头,或染发,或极短的寸头,如果只看衣服不看脑袋,是很容易把“暴力团”当成工程师的,这在某些场合,可能会让人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

不过,这只是外国人肤浅的认识,日本人自己对于这种着装传统,有更详细的规矩。比如传统的日本公司,其职员西服左侧前襟都要别一个公司的证章。这一点,侯宝林先生在他的相声里面也提到过,说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的日本公司职员往往骄横,看戏不买票,谁也不敢查,于是有人弄个啤酒瓶子盖也挂在衣襟上跟着蒙事白看戏;日本公司略带迷信的职员不穿黑色袜子,因为日本的袜子叫做“足下”,“黑色”的发音类似“痛苦”,穿黑色袜子带了“足下痛苦”的不吉之兆。这些细节,就不为外人所知了。

我看来,都穿西服着装整齐当然很好,但是,也有副作用,那就是我在一个办公室里工作了三个月,还分不清周围那十几个日本同事呢——实在是他们看起来太一样了。不过,日本的着装习惯也在受到“海龟”的冲击,至少,在比较接受新事物的软件工程师群体中,如古板的前辈一样穿西服打领带的人是少多了。

但是在日本的地铁里一眼望去,依然是一片“西服蚂蚁”的景象,又可以感到这种变革是多么的不容易。

不由得回忆起了“文革”的时候,我国街道上的“蓝色蚂蚁”。我们穿成那样儿是“革命”的要求和规则,没办法,日本人今天的“西服蚂蚁”呢?又是什么在规范着他们?

忽然想起一个词儿来,好像叫“面子强迫症”。

同类推荐
  • 勤脑的懒蚂蚁

    勤脑的懒蚂蚁

    把握人生的机遇,认识生存的环境,实现美好的理想,这一切不仅仅要靠行动,靠奋斗,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靠思想,靠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懒蚂蚁理论对每一个渴求成长、进步、成熟与成功的人士而言都有重大的启迪价值。《勤脑的懒蚂蚁:中国企业家学理论解析》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是一套我们真正需要的教科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是今天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思想动力,也是一个人创造卓越人生、实现远大理想的必备素质。做有思想的懒蚂蚁,不仅仅是对企业家的要求,而且也是对每个追求成功的人士的人生要求。
  • 高标管事,低调管人

    高标管事,低调管人

    高标管事是一种境界,低调管人是一种艺术低调管人是领导者最智慧的平衡艺术低调管人是领导者最绝妙的得人心法则低调管人是领导者高明的博弈之道低调管人是领导者最隐蔽的调控计策低调管人是领导者最老到的用权技巧低调管人是领导者最有力的谋势韬略低调管人就是沉静领导。
  • 5分钟拿订单

    5分钟拿订单

    取得骄人的销售业绩不需要太过高深复杂的技巧与方法,需要的只是一套适合销售人员自己的、既简单又实用的销售技巧与方法。当你掌握了《5分钟,拿订单》所阐释的这些要点后,你会发现征服客户拿下订单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你甚至可以“5分钟拿订单”。
  • 体育营销全程操盘及案例解析

    体育营销全程操盘及案例解析

    体育产业收益不菲,潜力巨大,如今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本书分析了体育环境、体育营销与媒体、体育与金融、体育赛事等内容,介绍了体育行业的商业化下的体育产业管理及体育赛事营销,采用了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跨领域分析了体育行业当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对学者和研究人员探索体育行业潜在利益有所裨益。通过这些介绍,读者可以直接听体育营销专家的真知灼见,亲身领略体育营销的基本原则以及可以带来的机会。
  •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讲述了iPhone幕后的故事。苹果的iPhone手机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由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台湾……
热门推荐
  • 海边歌手

    海边歌手

    清文和幸福感超强的治愈系小说,让你看见存在于身边的希望,不放弃就会有希望……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

    《余下只有噪音》讲述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格,他们抵制对古典主义的过去的崇拜,与广大民众的冷漠作斗争,并违抗独裁者的意志。无论是用最纯净的美来吸引听众,还是用最纯粹的噪声来打击听众,作曲家们一直都洋溢着当下的热情,拒绝古典音乐作为一种式微艺术的刻板印象。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维也纳到20世纪的巴黎,从希特勒的德国、斯大林的俄罗斯到六七十年代的纽约市中心,罗斯将20世纪的历史及音乐编织在一起,在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与更广泛的文化之间建立了启示性的关联。通过他所讲述的音乐,《余下只有噪音》重述了20世纪的历史。
  • 拯救二郎真君

    拯救二郎真君

    一卷《六节藏象》流传了数千年;谢志的宗门也传承了数千年;他踏遍神州、寻遍大地,只为寻找一个机会。他找到了机会,也发现了更多的问题。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那么,穿越诸天、拯救二郎真君吧!
  • 世上无限丹青手

    世上无限丹青手

    他是一个长的很标致的家伙,可惜是个哑巴。是哑巴就算啦,还是没人要的可怜蛋,打小被过路的旅人遗弃在小镇上。“小娃子嘛,不能和别人叨,身子骨也差,怎么都喂不胖嘞!”村里颇有声望的教书匠老刘头说,“唯一还中,就他画画和写字不马虎。”画人,画出的是人被他看到时的样子,面貌衣着,不差分毫。
  • 梦道武神

    梦道武神

    梦,是什么?一个穷途末路的小子,突然发现自己梦境中还有另一个自己;发现梦境中的事物,竟能带入现实世界;那神秘莫测的梦境之中,究竟有什么,隐藏着什么。一个梦,让一个少年,踏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武神之路
  • 黎少你老婆又考了第一名

    黎少你老婆又考了第一名

    (双洁+专宠)言情小说里,总有那么一两个智商不在线恶毒女配,然后当简宜一睁开眼睛,就发现自己穿越了。变成了校园言情+带球跑+深情虐恋文里的,恶毒大小姐女配。男主:你死了这条心吧,就算你比她家室好又怎么样,我是不会喜欢你的女主:你以为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我告诉你,你是不可能拆散我们两个的简宜一:抱歉,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她勾唇一笑,是豪门小姐不好做,还是数学题不好做,还是钱不好赚,我为什么要谈恋爱,脑子进水了吗?然后在男主女主难以言喻的目光里,简宜一再次考了第一名。可是,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简宜一看着这个一身西装,带着一副金丝边的眼睛,一脸斯文的男人。“宜一,过来。”
  • 紫漫鱼:雨初的印记

    紫漫鱼:雨初的印记

    “紫,你说我们的爱情会像夜空中的星星那样亮眼吗?”“傻瓜,星空中再亮眼的星,一闪过也会坠落,但我们的爱情可是一生一世!”
  • 爱你一如即往

    爱你一如即往

    主要人物:柳桑桑、李子羡我暗恋一个人很长时间,或许他知道,又或许他从不曾知道,他叫李子羡。我小心翼翼的把他放在心里面,但是没有讲。不过我想、以后我再也不会把别人这样放在心上了吧。
  • 驯服奶狗

    驯服奶狗

    “你要干嘛!”“姐姐,过来一点嘛。。。”
  • 铁尺君侯

    铁尺君侯

    古旧的城墙上贴着告示,上面歪歪扭扭的画着,HHeLiBeB作为高中生穿越大军的一员,莫忧只能想出这种办法来找朋友。苦苦等待的时候,简单回忆了一下脑海里的知识,他发现高中所学的知识完全可以汇编成一本《穿越者指南——古代版》衣食住行全都不习惯,怎么办?现代化改造解救你!穿越成捕头的儿子,其实莫忧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子承父业,除暴安良,不过在那之前要先抱住大腿,越粗越好……先发育,再打架,莫忧深谙“仗势欺人”的要诀。群,群就算了,反正也没人气,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