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8600000004

第4章 那守箴作品论(3)

沉郁的文风是作家的一大特点。陈廷焯说:“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它要“若隐若见,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大雪歌》的雄浑,《水调歌头》的苍凉,《声声慢》的缠绵,《在夹缝里》的顿挫……,从中透出沉郁来,给人以回味。诚然,“文以气为主”,作家本人的气质、才能、性格总要透过他的作品泄露出来,让研究者有迹可寻。文气决不是外加的,它如同果汁一样渗透在果子(作品)里,滋养着作品。现在还不能说那守箴的作品在沉郁的风格中走了多远,但我们很高兴他有自己的风格。因为匆忙,笔者来不及对此深加探究,但陆游诗说:“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笔者是深信不疑的。

多变的手法与凝练的语言

那守箴认为,天变道亦变,文艺创作没有固定不变的路子。因为生活本身是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创作的过程,就是作家认识社会、认识人、理解人生、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应该指出,他的成功,绝不仅仅因为他十分关注并出色地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还因为,他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用多种多样,不断创新的艺术形式来超越自己。

从他发表的九篇小说里看,其特点是取材广泛,角度新颖,结构独特,各有高招,有反映煤矿沸腾生活,塑造采煤工人群像的,如《大雪歌》、《调查刚刚开始》、《百丈崖》;有表现文艺界艺术家、演员生活的,如《水调歌头》、《小星星》、《一念之差》;有反映普通人对生活道路选择、追求理想的,如《声声慢》、《贺新郎》、《少年行》。再看他其它的作品,如戏剧,报告文学、散文等,都是以全新的面目出现的,没有一篇雷同。这些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当代社会生活进行了深刻的表现,并成功地塑造了—系列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再从作品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变化看,他始终遵循着一条艰苦探索的路在发展。如小说创作,有中篇、短篇、超短篇;在结构的变化上更显著,有传统式,有传统与现代结合式(情节与心理揉合),有散文式,有“戏中戏”式。而每一种结构方式,他都用得很纯熟。这里他还有一个特点是,小说的题目,他都喜欢用中国古典词牌名代替,以含蓄地包容作品主题的多义性。从发表的两部戏剧作品看,可以说是他多年来对戏剧创作进行探索的结果。《在夹缝里》打破了传统的分场结构办法,采用分段(用灯光暗转变换场景)的办法推进剧情,比较灵活地打破了时空界限,丰富了话剧的表现手段,特别是在表现话剧人物心理矛盾冲突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王老三养鸡》则吸收了国外荒诞派的夸张手法,寓哲理于荒诞之中,亦庄亦谐,使人在捧腹之后,思考严肃的社会问题。近一两年来,那守箴在报告文学领域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两篇报告文学充分具备了报告文学的特点,文学色彩浓,有人有事,夹叙夹议,显得笔墨纵横,奔放从容,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那守箴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表现,其手法也是灵活多变的。首先,他很善于将人物置于复杂的矛盾漩涡中进行刻画,从而表现了复杂的人物性格。《大雪歌》中一群由五湖四海、各种成份组成的采煤工人,就处在人的自然欲求和社会政治经济及道德伦理制约的矛盾中。“在社会偏见和特殊劳动条件面前,他们大都狂放不羁、酗酒,好勇,有时也讲点迷信。”如,有的拿李四五的大裤头取乐;队长老丘则张口就骂“娘”;有的抱怨命运不公,感到人生无常,前途暗淡;有的还争权夺利,划分势力范围;有的甚至干出损人利己的事……。然而,最终他们战胜了自己,在道义和死神面前,显得那样“强悍,坚韧、团结”,丝毫没有贬低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正如高尔基说的“人们是形形色色的,没有整个是黑的,也没有整个是白的。好的坏的在他们身上搅在一起了——这是必须知道和记住的。”其它作品中的人物,也都处在复杂的矛盾漩涡(事件矛盾、人与人的矛盾、心理矛盾)中,从而显露了人物的本性和真实面目。

其次,作为人物性格链条的细节描写,在那守箴作品中随处可见,而且往往是与心理描写结合在一起的,有力地起到了勾勒和烘托人物性格,细腻生动地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如《大雪歌》结尾时的几段细节描写,就非常准确地凸现了几个人物当时真实微妙的心理状态,作家写道:

“使脱了力的老丘低低地、低低地呻唤着一个字:‘饿’……

这是这个金钢般的勇士梦中的哀婉的诗。谁能听见呢?

‘工作组’慢慢把手伸进怀里,轻轻地拉出一个手绢包,里面有一个饼子,是准备带到井上回家的。

还拿回去吗?

他慢慢解开手绢的扣结,轻轻他把手缉的,四角打开。

小电工在缓缓地收拾着工具,尽量不碰出一点响声。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他渐渐仰起头来,在那上方,舒展着,摇曳着一枝碧绿的枝叶……”

此时无声胜有声。读者分明看见了一股强大的人格力量冉冉升起,也看见了春到人间的美好景色。

再看看作家在《水调歌头》中是怎样描写乐队演奏员们的心理活动的。章若愚修改后的《河朔令》在演出中大获成功,这时:

“掌声追随着他,呼唤着他,使台上演奏员们觉得好笑。他们俯视台下,感到听众激动得过份了,掌声往往是假象,只奉献给浅薄,真正的艺术只有少数人才能欣赏呢。

话虽那么说,演奏员心里都不免泛起点醋意,章胖于到底耍了什么花招,使人们大上其当呢?……”

这里,作家完全站在客观的位置上,对演奏员们狭隘、嫉妒的心理给予了准确的摹写。这种描写,表面看来不带任何主观色彩,而实际上却浸透着作家对人物情绪、感受、思想、意念的深刻独到的体验。通过上述几例我门可以印证果戈理说过的一段话:“如果作者不去洞察他(指乞乞科夫)的心,如果他不去搅起那瞒着人眼、遮盖起来的、活在他的灵魂的最低的一切,如果他不去揭破那谁也不肯对人明说的、他的秘密的心思,却只写他象全市镇里,玛尼罗夫以及所有别的人们那样子,那么,大家就会非常满足,谁都会把他当做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呢。不过他们的姿态和形象,也就当然不会那么活泼地在我们眼前出现!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感动,事后还在震撼着我们的魂灵。”④

另外,那守箴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特点也是十分鲜明的。读者能够通过人物语言看出人物的心态和性格。如《大雪歌》中的老丘,为人粗犷、豪放,不乏—副热心肠,他的语言特点是简单、干脆、明了。我们听听他是怎样做班前动员的吧:“你们,都是我的兵,你们这些家伙!你们,一个个都是好样的,娘!等到国家好转了,都去我家喝酒,哪个龟孙才不去。”多么朴实、直爽的语言,真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它只有老丘才能说得出来。再如《贺新郎》中的那位桀骜不羁、谈吐刻薄的女青年小说作者隋丽娟,张口则咄咄逼人,毫不理会别人怎么看自己,十足的现代青年的性格、气质;而三哥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副语言腔调。作品中有这样一段,隋丽娟问他;“‘丢了专业你不觉得可惜吗?’他又居高临下地看了我(笔者注:隋丽娟)一眼。‘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说了。可惜啥?他们守着个专业有啥结果?没有结果嘛!柳树开花没结果。他们种胡麻不收,我种洋芋收了。你比比看!’”活画出了三哥追求实惠,庸俗不堪的心理和性格。在《聊天速记》中,作家完全站在旁听者的位置上,通过入物对话交代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显示了作家对人物独到的观察、体验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作者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时候,恐怕在他自己的心目中,是存在着这人物的模样的,于是传达给读者,使读者的心目中也形成了这人物的模样。”⑤

纵观那守箴的作品,其语言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特点是凝练、含蓄、明快、幽默、抒情,性格化、哲理化,这和他的性格为人是—致的。他往往能用三言两语,便准确地勾勒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及其典型环境,使入看后深深印在脑子里。另外,他很擅长于将叙事与抒情结合,往往在关键的地方,把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感受,对人物事件的评价直接倾吐出来,当然不是硬贴上去的,而是变成整个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如《在夹缝里》的每段结束时,都有一段“画外音”,对时事、对人生发表评论,言简意赅,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在《海阔云深娆燕飞》中,作家对海燕为艺术顽强拼搏的献身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生活里不可思议时事真不少,只是它们的色彩不一样,气味不一样,价值也不一样,让麻雀到房檐下去筑窝吧,海燕向往的是一碧无边的高阔的天空。”《太雪歌》中也有这样的例子。近一两年来,那守箴又将这个手法做了发展,即尽可能把自己隐在幕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包括心理活动、感觉)来传达自己的意向,即让人物自己去表演。如《一念之差》中,作家只写主人公老果处在那样的境况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而不去直接评论他做得对不对。值得提出的是,作家在个别作品中描写人物的意念和感觉时,有过份追求语言的修辞华丽、人物感觉的细腻的迹向,显得比较琐细繁冗,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但这只是微瑕而已。

近年来那守箴发表作品较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是由于爱妻病故,身心两损。再一个原因是,作家身为一个艺术刊物的编辑,并担负一定的行政工作,没有余力进行创作。但他并没有停下来。随着近年来改革的深入他进入了更加艰苦的思索之中。他不愿意把自己没有思考成熟的东西拿出来,更不愿意去赶对髦,编写那些哗众取宠的廉价作品。他的这种对艺术执著、严肃的态度,我们应该理解他相信他不会长久保持沉默的。据作家透露,他最近正向有关领导请创作假,准备撰写一部名叫《大江东去》的中篇小说。这部作品将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艺术享受呢?我们拭目以待。愿他在创作上有新的突破,希望他在民族文学领域里有新的开拓和进展。

注释:

①俞天自:《不应该再偏颇了》,《小说选刊》1987年第7期。

②亚里斯多德:《记忆和回忆》第一章<34>第5页。

③王蒙:《对一些文学观念的探析》,《文艺报》1980年第9期。

④果戈现:《死魂灵》第十一章<171>第374页。

⑤鲁迅:《看书琐记》(1934年),《鲁迅全集》第5卷第429页。

(发表于《宁夏当代作家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次印刷)

同类推荐
  • 莎斋笔记

    莎斋笔记

    本书主要为吴小如先生读诗词札记、书法和碑帖题跋之作、谈京剧的短篇随笔、治学手记、燕京谈片等杂文。
  • 冰心作品精编

    冰心作品精编

    本书分为“散文”、“小说”、“诗歌”三部分,收有《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山中杂感》、《小橘灯》、《两个家庭》、《繁星》等文学作品。
  • 内心的斑马

    内心的斑马

    《内心的斑马》是我社“散众丛书”之一,收录了作者苍耳的散文、随笔作品十余篇,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社会现实生活,以及世道人心等等,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和显示意义。作品文笔沉稳、凝练,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深刻细致的观察、思考,对传统文化的追思。
  • 梁晓声文集·散文8

    梁晓声文集·散文8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林徽因诗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林徽因诗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本书精选了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和书信等多篇文章,共分为四辑,这些文章,或写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感受和见闻,或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她的诗歌曼妙飘逸、清丽宛转,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小说文字细腻、情感真挚,她的书信也充分展示了她的至情至性。
热门推荐
  • 王俊凯:邪魅总裁请走开

    王俊凯:邪魅总裁请走开

    【溺宠小娇妻】著名大作家苏柠意外惹上了霸道总裁王俊凯。从此夜夜笙歌。“王俊凯你离我远点儿!”“宝贝儿,我想和你负距离”“王俊凯,我想喝牛奶”“来,我这儿有”“王俊凯!!”“乖,叫老公。”一开始超级虐,后来甜的齁死你。三年后:“叔叔,你长得好像我粑粑哦”“老婆,你看,咱闺女都这么说了”
  • 我在美漫当明星

    我在美漫当明星

    这是一个重生在美漫世界后,“呼吸就能变强”的挂壁,不想做什么超级英雄,只想老老实实当明星的故事……
  • 爱你没商量

    爱你没商量

    她以为自己是孤身一人。找到亲人的同时也失去了亲人。她答应她的双胞胎姐姐照顾她的丈夫和五岁的儿子。她有自己喜欢的人,他不想看到和妻子同一张脸的女人。两个根本不相爱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他看着她只能想起妻子,她照顾他的感情,付出自己的一切……
  • 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本书讲述了一场长达数十年的博弈。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棋局中,慈禧太后、恭亲王奕訢、当朝重臣肃顺,以及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崭露头角手握重权的汉族大臣都粉墨登场,演出了一场场历史活剧。曾国藩集团崛起,扑灭了太平天国,创造了所谓“同治中兴”;同时又极大地改变了权力格局和结构,为清朝的覆亡埋下了肇因。
  • 月光如你

    月光如你

    缘分就是如此的奇妙!一个是当朝将军府的大小姐,一个是前朝幸存的高冷王爷。如此毫无关系的两人,却在一场闹剧中相遇,在皎白的月光下定情。为寻赤血珠,从此携手共进,闯荡江湖……
  • 一入江云

    一入江云

    此情势可穿风破,一入江云。曾经一个是富贵公子,一个是街头混混,身份悬如云泥,却因她锲而不舍的追逐一再拉近。而今一个是藏剑庄主,一个是丐帮督统,立场隔如山海,但他千里追寻,向她伸出手去。岑江16岁遇见他,18岁离开他,21岁再相遇,最好的年华都给了他,一身的骄傲为他倾覆如今24岁了。可是叶疏云,你……在哪里?……是一个烈酒一般的女子只浓一人口的故事。古言武侠,1V1双强,甜宠小虐,HE,感情线纯。
  • 缔造至尊I

    缔造至尊I

    灵武界为二级世界,妖脉,兽类,鬼物,魔族,人族,灵族共存。青莲剑宗废墟残骸中走出的孩童,持手中三尺青锋踏上杀伐之路。乘青莲破十方,一剑山河倾覆。修为分布:炼体,武徒,武者,武魂,玄武境(武宗),灵武境(武王),天武境(武尊)
  • 人雄传

    人雄传

    我为人雄,谁与争锋?踏碎九天,战破苍穹!让主角叶仁雄带你们走入一个爱恨情仇,热血酣战,波澜壮阔的世界!或许这里面就有你的身影……
  • 痞子少女的穿越史

    痞子少女的穿越史

    爱美男,爱帅哥,怎么了,她见了一个超级帅的帅哥,紧跟着他,但。。一不小心掉进下水道了,呜呜呜-~俺的帅哥﹋o﹋
  •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

    一个美丽的倾国倾城的女人,一个拯救生命和挽救生命的女人!她的美是让人终生难忘的那种,这个端庄温婉知书达理的女人在亲眼目睹他老公和自己的挚友在自己家的卫生间里苟且时,她的内心和表情都扭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