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8600000020

第20章 掌握戏曲特点繁荣现代戏创作

——全区文艺创作调演札记

近年来,我区许多专业、业余戏剧作者,面向基层,深入生活,积极创作戏曲现代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参加今年全区创作调演的11个戏曲剧目中,就有6个是现代戏。这些剧目,从内容到形式,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标志着我区戏曲现代戏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戏曲表现现代生活,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笔者以为,除了需要真实、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外,主要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程式),使之符合反映现实生活的要求。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具备着一种独特的、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与人民群众有着广泛的深远密切的联系,但是与当代飞快发展的现实生活以及群众的欣赏要求相比,有了一定的距离。所以现代戏创作,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探索戏曲的艺术特点,研究戏曲特殊的一套表现形式和艺术规律,创造一种既适合于表现新的内容,受现代观众欢迎的、又带有戏曲艺术特点的新的艺术形式。由于戏曲是综合艺术,当然包括导演处理、表演技巧、音乐唱腔、舞台美术等诸方面,但首先应从剧本创作入手,研究和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很重要的。本文想结合参加这次全区创作剧目调演的几台现代戏,将与现代戏剧本创作有关的几个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商榷,有不正之处,恳望批评斧正。

首先,现代戏剧本结构,要符合戏曲的特点和要求。剧本结构,是作者根据生活素材和自己的创作意图所进行的艺木构思,包括剧中人物关系、情节的设置、矛盾冲突的组织、场次的安排、程式的运用等等。戏曲与别的艺术形式不同,它要求必须适合于舞台演出,所以它具有独特的结构方式。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一书中,专门对戏曲结构做了精辟的阐述。他认为戏曲结构跟工匠建宅一样:“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侯定局了然,始可运斤挥斧。”由此可看出戏曲结构对于现代戏创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看出,戏曲结构也是有一套基本规律可寻的,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结构要服从立意的需要,必须使整个结构能够为更充分、更鲜明、更突出地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不关风化,纵好纵然,”(明·王骥得《曲律》)可见过去人们对主题思想是很重视的。无立意的作品,犹如一盘散沙,即使满篇文字锦绣,情节离奇曲折,也无法动人。从戏曲创作的基本规律看,立意不但要鲜明,而且要集中、单一。有了一个好的主题,作者才能有目的的安排情节,组织矛盾作冲突,充分地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刻划人物性格。同时,也有助于作者更广阔地展开想象,进行创作。南朝宋史学家范晔说:“以意为主,以文传意,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可见立意与结构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传统戏就很讲究立意。如昆曲《桃花扇》,写的是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寓的却是“明季兴亡”的意思。剧中铺排了那么多的史实,展示了波澜壮阔而又极为复杂的社会背景,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但是都紧紧地围绕着作品的主题展开,无一点松散之感。现代戏则更应该有鲜明的主题,以直接起到教育、鼓舞人民的作用。在这次创作调演中,几台现代戏的主题思想都是健康、积极的,反映了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兴旺景象,颂扬了新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如宁夏秦腔剧团演出的秦腔现代戏《成双成对》,立意是谴责包办买卖婚姻,反映当前农村新变化。根据这个主题,作者设置了三对不同性格青年人的恋爱纠葛,集中突出了主题思想。中宁文工队演出的眉户现代戏《双接爹》,提出了子女赡养老人这样一个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作者从时代生活出发,从人物思想性格的逻辑出发,设置了老大老二和妹妹兰香由于对待老人的态度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冲突,深刻地反映了随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宁夏秦腔剧团演出的道情现代戏《雨过天晴》,立意在于要人们消除十年动乱留在心灵上的隔阂,团结起来干四化。因此,现代戏创作,必须首先确定好主题。有了好的主题,好的立意,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好的主题则是从生活中来的,是作者通过对剧中人物的描绘,情节(矛盾冲突)的精心安排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而不是靠生硬的说教和虚假的情节将主题点出或贴上去的。

其二,戏曲结构讲究完整、统一,讲究高度的集中和精炼。这是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之一。所谓完整和统一,即剧情故事有头有尾,前后连贯。这样也符合我国人民叙事状物的传统习惯。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功,而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是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此所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传统戏曲的结构,由于“针线紧密”,往往是不能再轻易删削或挪动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的。

其三,要做到“针线紧密”,使结构成为一个完整、统一、和谐的整体,则需要抓住作品中的中心事件和主要人物。以中心事件和主要人物为主,组织矛盾冲突,安排情节发展,才能使结构紧密,眉目清楚。“事多则关目亦多,令观场者如入山阴道中,人人应接不暇。”(李渔《闲情偶寄》)戏曲与小说、电影不同,它受着时间和空间以及观众的制约,如果事件太复杂,线索与主要人物过多,作者则无法顾及,也难以一一交代清楚。而且多中心即无中心,人物都突出则无法突出。如我国传统戏中有不少是根据《三国演义》、《水浒传》改编的,都是选的某一个章节,或以某一人为主,如《草船借箭》、《单刀会》、《李逵负荆》、《林冲夜奔》等等,都是以一人一事为主编写的。这方面可举的成功的现代戏的例子也很多,如川剧《四姑娘》,是根据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改编的,原作中许茂有九个女儿,个个都有戏可写,而且小说中的情节很曲折,很复杂,但作者只着重写了四姑娘许秀云在十年动乱中的悲欢离合,集中笔墨塑造了一位心灵美好、情操高尚、饱受苦难、绝路逢生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区此次参加创作调演的几台现代戏,也都在集中表现一人一事,突出中心事件,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如宁夏京剧团演出的京剧现代戏《将军志》,其中心事件是描写一位将军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主动让级(工资)的故事,集中刻划了这位将军大公无私,胸怀坦荡的性格。所以说,一个好的戏曲剧本,往往中心事件只有一个,而且用一两句话就可概括说明,并突出地刻划一到数个主要人物。这样,不但有助于作者进行完整的艺术构思,而且客易做到集中和精炼。当然,这不是说一个剧本只要中心事件和主要人物,而排斥其它的人和事。相反,中心事件和主要人物必须通过一系列矛盾冲突和情节以及众多的人物来陪衬。否则中心事件和主要人物是无法突出的。往往一个剧本除了主线之外,还设置一到几条辅线,与主线交错发展。“一线到底”和以“一人为主”,只不过是要有主有次,配置得当罢了。

其四,要做到戏曲结构的完整统一与集中精炼,还要注意采取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处理场次、情节和人物。这也是我国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之一,也经常体现在我们的创作实践中。虚实结合,即对剧中主要事件和情节加以重点渲染,而对次要的部分,以及虽属重要但却与主题无关的部分加以剪裁,隐去或虚写。传统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祝同学三年,剧中却一笔带过,但是在“十八相送”、“楼台会”、“抗婚”、“哭灵”等场次上却重点渲染,集中表现了梁祝之间生死不渝的坚贞爱情。如果剧中将梁祝同学三年的生活一一表现出来,反而会冲淡主题,显得零乱拖沓。秦腔现代戏《成双成对》在初稿中,作者对三对青年恋爱的处理有平分秋色之感,修改中,作者有意地加强了伙夫孙明和王菊菊这一对青年恋爱的戏,对周方平和吴水仙两人的恋爱则采取了虚写,做了幕后处理。这样,戏反而显得更集中、精炼了,也给观众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余地。

其五,戏曲结构还应充分发挥唱做念舞的功能,特别是“唱”的安排。戏曲的特点是歌舞剧结合,其唱是首位的。非唱则不为戏曲。戏曲舞台上很讲究节奏惑,唱能使演员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有节奏,有层次,有发展。所以,唱词一般更富有动作性、舞蹈性和节奏性。唱的目的一为抒情,二为叙事,主要是抒情,二者辩证统一。所以唱词的安排一般是在剧情发展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达到了一个高度,或大喜大悲,或忧伤焦虑,或满腹忧思,需要大段抒情的时候,不唱不足以抒发感情。这样安排的唱,在往是和观众的情绪高度融合的,能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如《四姑娘》第五场“咫尺天涯”中,四姑娘为外甥做好了鞋物,冒着种种的非难来找大姐夫诉说情怀,可是姐夫金东水生怕连累她,拒不开门。四姑娘怀着极为复杂的心情叩了三次门,这时,作者为四姑娘安排了几大段唱词,缠绵细腻地表现了四姑娘当时凄凉悲痛的心情,使观众为四姑娘美好的心灵和不幸的遭遇深深地感动。

唱词还可以从侧面叙述和交代过去发生过的事情,既可以起到简洁结构的作用,又能为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以及人物行动的发展做好铺垫。如这次调演中的现代戏《双接爹》,开场老二出来有一大段唱,叙述了过去兄弟俩不愿和不能养活爹,逼得老人家冒着风雪,挟着铺盖,一步一颤到妹妹家过活的情景;接着又叙述了自从农村政策落实后,生活好过了,又看了电影《喜盈门》受了教育,决心改过自新,把爹爹接回去好好养活。这段唱,即交代了过去发生过的事情,节省了篇幅和时间,又点明了剧情故事的起因,为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行动做好了铺垫。秦腔《雨过天晴》序幕“强扭的瓜”中,作者通过纳秀英的几段唱,交代了纳秀英和哈万福两人青梅竹马的深厚感情,又交代了纳秀英为何嫁给王忠民,哈王两家如何结成冤家的原因,抒发了纳秀英怨愤和苦痛的心情,为剧清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现代戏创作,不能不考虑现代性。

现代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确定主题思想和选择题材,要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有本地区和本民族的特点。今年参加全区创作调演的6个现代戏,从主题思想上说,都是崭新的,反映了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触及到了社会生活本质的某些方面,并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段,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从题材上说,都是来自宁夏的乡土生活。如盐池秦腔剧团演出的秦腔现代戏《回汉支队》,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盐池地区回汉支队的革命斗争活动;《双接爹》取材于中宁茨农三中全会后的新生活;《雨过天晴》、《成双成对》等,也都是反映我区农村新生活的,有比较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第三、现代戏对传统戏曲程式的运用,要从生活出发,从剧情结构和人物的性格出发,从观众不断提高的欣赏要求出发,既要继承,又要创新,不能全部照搬。

传统戏曲剧本的创作程式,一般普遍使用的有引子、定场诗和白报家门等,现代戏合理地运用这些程式,并加以改革,是有助于表现新的内容的。例如这次调演中有几台现代戏,将戏曲的引子改为序幕,用来揭示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以及中心事件的起因等,为剧情的发展起了挑帘的作用。比较起来,《成双成对》的序幕处理得更有新意。作者在序幕中,用倒叙的手法,点明了时代背景及中心事件,将三对青年恋爱的圆满结果告诉了观众,同时将观众带进戏的境界。再如传统戏中往往一开场都有一首定场诗,用以高度概括剧情,交代背景,并点明主题,对整出戏起画龙点睛、提纲挈领地作用。《回汉支队》一开场有一段“序歌”,其实也可看作是变化了的“定场诗”,起了点明时代背景、概括主题的作用。这出戏一开始,大幕在沉重悲痛的《宁夏川》民歌声中徐启,幕后合唱:

“宁夏川两头尖,

东靠黄河西靠山,

年种年收水浇田,

百姓家家没吃穿,

不能怨老天。

年年抓兵没个完,

抓得家家没有男,

不是百姓要造反,

官逼民反民必反,

举起刀枪干!”

传统戏曲中,常有自报家门,就是剧中人物初次上场向观众做的自我介绍,告诉观众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什么身份,来干什么,以引起观众的关注。当然,如果我们今天仍然全用这种格式,自然显得呆板僵硬,但却同样可以加以发展变化,灵活运用的。如《双接爹》中老二出场唱:

“雄鸡三唱天色明,

老二我起程动了身;

食品店里买点心,

妹妹家中接父亲。”

这段唱,就类似于传统戏中的“自报家门”,既介绍了人物的身份,又交代了他是干什么去的,为人物下一步行动做好了铺垫。《回汉支队》和《成双成对》中,也都有类似的用法。

第四、现代戏要用现代人的语言。

传统戏曲的语言与今天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距离,再照搬过来观众显然是不会都接受的。因此,现代戏就必须创造一种既有戏曲特点,适合于舞台表演,又具有时代生活气息的新的语汇。戏曲语言,非常讲究韵律,讲究动作性,讲究节奏感,以便于朗朗上口,形象地表演。《成双成对》和《双接爹》中的语言,就具有这些特点。这两个戏融会了大量的地方语和普通话,既符合于戏曲化的特点,又具有朴实、清新的风格,有浓厚的时代生活气息,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对突出人物的性格起了较好的作用。现代戏创作,除了向传统戏曲学习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不断充实自己的社会生活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戏剧作者应继续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进一步关心和了解现实生活的变化,了解人的思想状态,把握准时代的脉搏,真正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这样,才能创作出入民欢迎的作品来。

(发表于《宁夏戏剧》1982年3期)

同类推荐
  • 奥威尔散杂文全集(套装共6册)

    奥威尔散杂文全集(套装共6册)

    完整收录迄今所能搜集到的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全部散杂文作品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发人深省且文笔最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进行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本书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散杂文作品,囊括了多个脍炙人口的奥威尔名篇。奥威尔散杂文全集由《奥威尔杂文全集(上,下)》《奥威尔书评全集(上,中,下)》《奥威尔战时文集》共六册组成。
  •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在唠叨的叙说里还原岁月,在恳切的絮语中沉淀美好,在谆谆的叮嘱中叩响心扉。无论世事多艰,你都可以从作者痴痴的低语里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有了更好的自己,便有了笑对幸福的力量。
  • 散文精品——青春·哲理卷

    散文精品——青春·哲理卷

    一段爱情的重生是要等待一个人的死亡,同时也可能让死亡毁掉一切。以青春换明天的爱情,从来凄怆。爱是难分彼此——彼此的优点和缺点。我以为这是我的优点,你却说是缺点。你的缺点太多,我却喜欢你,这是我的优点。爱就是难分彼此。理想,在实现以前,有很多名字,它们是:幻想、妄想、白日梦,和不可能。可是,就是它,使得一个只能爬行的看鸭子的小男孩,变成了受众人崇敬的学者与勇者。
  • 诗经的文化阐释

    诗经的文化阐释

    本书内容包括:“导论:从法术到诗歌——思维、宗教、艺术的发生学通观”、“诗言祝——咒祝、祈祷与诗的发生”、“诗可以兴——神话思维与诗国文化”等。
  • 醉眼看古龙

    醉眼看古龙

    而作为古龙小说的爱好者,在我心中也为古龙挑选了四本书,作为他的“四大名著”,这就是《边城浪子》《七种武器》《多情剑客无情剑》和《欢乐英雄》。我并没有把《陆小凤传奇》《楚留香传奇》《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书列入其中,是因为我觉得前四本书能够在思想品味、语言运作、人物描写方面很成熟的代表了古龙的特色。
热门推荐
  • 砂心

    砂心

    神秘沙海中,古老的传承.在星海中穿梭,与强者交战.守护还是杀戮,化魔或是成神.灵魂与生命交织,绽出进化的花火.
  • 鹰舞之逆袭人生

    鹰舞之逆袭人生

    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人硬塞一黑色皮包,打开之后竟是摞摞现金,得到巨款的高程是否应该报警?一个厨师,一个站街女,他们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
  • 真实de你与虚幻de我

    真实de你与虚幻de我

    以梦的形式出现,其实人生就是梦,我是谁,谁是我?说不清,道不明。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你是富贵,还是贫穷?你是官,还是民?你健壮,还是残疾?都是自己所不能左右的,其实人生很无耐,很无助,很无能。总之,人生就是梦,是穿越时空的梦。
  • 带着徒弟打江山

    带着徒弟打江山

    这是一个宅男穿越异界,建立门派,与弟子们一起称霸天下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荣华引

    荣华引

    他说:“跟随我,征战天下,我许你,一世荣华。”可她想要的,不过是一颗真心。
  •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世界历史很有趣》系列,是中国通俗讲史界代表人物袁腾飞倾力打造的世界历史书系。袁sir以独具特色的生动有趣的讲史风格,一本书讲一个国家,选取一个国家历史上最重要、最有趣、最有味的故事,知识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必将成为广大读者了解世界历史、增长知识的首选书系。《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为系列开山之作,由袁腾飞参考上百本日本史书籍精心创作而成,资料新颖,权威可信,图文结合,有趣、有味、有料,一本书让你读懂从神武天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历史!
  • 财筑武道

    财筑武道

    一名兰水镇走出的少年,以谨慎却又无知之姿步入大世界经历着心智与实力的双重锻炼当他选择步入商道时他的修炼一途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ps:作者依然以修炼题材为主,文字的话偏向轻松风格,民风也不会偏向黑暗面,因为涉及到商业一面,初期可能与修炼那种宏观的发展道途着重点不一样,请不要当成文风突变喽。
  • 哑巴总裁之男人劫

    哑巴总裁之男人劫

    夜黑风高,喝醉的她受到了醉汉的的调戏,她惊吓之余却什么也做不了,难道她这辈子就要毁在这个流氓的手上了吗?他的出现将她救走,他抱住了她,强制将她拖上车,她初次朦胧的爱给了陈刚,但是,她已经暗暗决定以后所有的爱都将给眼前的这个男人!
  • 武道侠尊

    武道侠尊

    一夜之间,全族惨遭灭门,唯有一子逃出生天。一瞬,性格大变,不再浑噩,毅然踏上一条险阻万分的武道之路。灭仇族,平大乱,登巅峰,成就一代侠尊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