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32200000016

第16章

论。云何修行至菩提故 释曰。次下依门别释。于中有二。初略明前四。后广释止观。前中又二。初别明行。后总明除障。别中显其四种修行。即分为四。此初也。文中初明三种施相。为修正因离不行过。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勤如实行离倒行过。唯念自利利他等者。后示正道离懈行过。故新论言。亦不贪着世间果等。初财施中随力施者。量分而常行。非顿修便止。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者。此明财施之所谓也。若尔何故瑜伽论说。唯有安乐而无利益。或二俱无皆不应施故。发菩提心说不施五种益。彼约近益。此据远益。此但勤行彼令观察故。此彼论亦不相违。论无畏施中。随己堪任施无畏者。过分行之即生恼故。此及法施亦有应施木应施义。广如瑜伽

论。云何修行至起过罪故 释曰。此中则显三种戒相。所谓不杀不盗等者。此依在家显摄律仪戒制。彼在家人多不律仪故。故新本显言在家菩萨等。于中显离身语意三。随其过重。所起十恶身三语四。其文可见。意三恶者。准诸经论说。根本惑贪嗔邪见。而今此中兼举随惑故。说贪嫉欺诈等数。不耐他荣妒忌名嫉。是意一分亦属嗔。言欺诈者。即是诳也。诈现有德邪命名诳矫。取他意口过名谄。此皆贪分故属贪摄。故虽别举即贪嗔也。拨无因果恶惠名邪。于邪心境推求名见。不起此等名摄律仪戒义。出家者亦应等者。此依出家明摄善法戒。以出家人已摄律仪修善缘。今偏约而劝。离愦闹者。增烦恼故。未得不求名之少欲。已得不贪名为知足。言头陀者。正名杜多。此翻洗濯。或译斗薮。亦翻摇动。各如经论。乃至小罪等者。此则明守护戒之心。突吉罗罪。如忉利天日月岁数八百万岁。受地狱苦故。于小罪而须深怖。不可轻戒。而重受也。崇重贤善名之为惭。轻拒过恶名之为愧。通以羞耻过罪为相。悔谓恶作恶所作业追悔为性。则是忏悔之因起也。当护已下显摄众生戒。以大悲故。岂复令他妄起过累

论。云何修行至等法故 释曰。此中则显二种忍相。所谓等者。耐怨皆即忍。亦当等者。安受苦忍。财荣润己名利。损耗侵陵谓衰。逾过凶毁名毁。越德而赞谓誉。称德而叹名称。据过而说为讥。逼迫侵形名苦。调身畅意名乐。或复中间毁誉称讥。约其现对不现对说。此违顺境。亦名八风。能动八人妄生喜怒。菩萨若能谛察真理。达法皆空住平等观。纵遇他恼无坏根。心虽遇八风。其心不动。既由谛察二忍方成故。虽文阙而意有也。故新论具三忍。文云。见恶不嫌遭苦能忍。常乐观察甚深句义

论。云何修行至速离众苦 释曰。此中亦显三种精进。于法等者。被甲精进。如世被甲不退战事。由此即能起大悲智。坚而不弱怯。强而不弱。当念已下摄善精进。由念过去虚苦无益故。能精勤摄善法也。自利等者。利乐精进。由观自苦他苦亦然故。勤精进速离苦也

论。复次若人至众多障碍 释曰。次下第二除方便。于中有二。先障后治。此初也。若人虽修信心等者。此举内因之业障也。言重罪者。即犯四重。恶业障者。即五逆罪。由此二种罪恶因故。故修行时诸障皆起。如涅盘等诸经所说。魔邪病苦所恼等者。即惑障碍之根障也。世间事务所牵等者。即举缠缚之惑障也。有如是等者。总举诸障显众多也

论。是故应当至增长故 释曰。此明除障之法也。文中总别显离诸障。是故应当等者。此即总明除障方便。如人负债依附于王则于债主无如之何。如是行人礼拜诸佛。诸佛所护能脱诸障。诚心忏悔等者。即是别除四障之法。四障者何。一诸恶业障忏悔除灭。二谤正法障劝请除灭。三嫉妒他胜随喜对治。四乐着三有回向对治。依金光明说除五障。一者为除破戒罪故。须行行忏悔。二者为除谤法罪故。故须劝请。三者为除嫉妒罪故。须行随喜。四者为除轻劣心罪。须行回向。五者为除懈怠罪故。须行发愿。此无第五发愿方便。新论即有。故彼文云。发大誓愿无有休息。若尔前障亦应有五答。前虽三障广通因果。此中五谓略唯惑业。由惑业因感彼报障。因妄果妄。但惑业耳。得免诸障善根增长者。此结方便。免障生善。由前总别除障方便。非直能除一切障碍。而亦能生诸善根也

论。云何修行止观门 释曰。下明止观。于中有二。初问起。后释相。此初也

论。所言止者至观义故 释曰。次下释相。于中亦二。初略明。后广显。略中有二。先举别修以明随顺。后举双运释随顺义。此初也。谓止一切境界相者。以境但从分别心生。今息妄心。则无境界。无所分别故名为止。故新论云。息灭一切戏论境界。是止义。分别因缘生灭相者。观察因缘生灭之相。发生妙智了知苦等非可乐等。故名为观。故新论云。明见因果生灭之相。是观义。如瑜伽论菩萨地云。此中菩萨。即于诸法无所分别。当知名止。若于诸法胜义理趣。及诸无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当知名观。随顺奢摩他观义等者。梵云奢摩他。此翻云止。毗钵舍那。此译为观。然新论中既无此言译。此论主加此文为显止观。是所随顺二智方便。谓由修止止诸境相即成根本无分别智。由修观行了生灭相即成后得无分别智。因相异故。止观别名。果相同故是名为观。即以此义释论文者。此中能止境界相者。即是奢摩他。能顺于观义。分别因缘生灭相者。是毗钵舍那能顺于观义。为显是义故置此言。有义。此说理必不然。与论随顺义相违故。下所随顺既是双运故。今观者非谓二智。又唯修止心沉没等。如何能成根本智耶。若唯修观心不止息。岂发后得无分别智。若不尔者。所成二智岂各互阙止观因耶。若止境相即奢摩他。是能顺于观智义者。论应说言。是奢摩他随顺观义。宁倒言耶。故知。此释深为不可。应言止观有其二种。一方便初别修者。二正止观双现前者。为别方便及正止观。加此随顺奢摩他等。若此二种。皆就华言随顺止观义随顺观观义。谓正止观。而存梵言名奢摩他等。就其方便译为华言并名为观义。此中所显以观成止。前止一切境界相者。以觉惠观破外尘相。是顺奢摩正止之观前观因缘生灭相者。亦以觉惠观察法相。是顺舍那正观之观。若作此释。文顺义。不尔何故随顺之言在于奢摩舍那之上。虽说止观共相助成。此中且就观成说。初起乃是观胜能故。有义。此说理亦未然。与诸论文义极相违故。论自明说。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妄境界相。如何说是方便观耶。以观成止。即言随顺奢摩他观。若止成观。应言随顺舍那止义。何故二文皆言观耶。经论皆说止观相成。此何偏说以观成止。又既此中以观成观。何不亦说以止成止。又违下文所随顺义。下说双运。是所随顺故此不明。是能随顺故。止境界非是观也。应言方便而存梵言。于正止观译为华语双运之时是正观故。故说真观清净观等。不尔大圣岂无止耶。今以正义释此文者。谓方便时止诸尘相。是顺正观之止。又能分别因缘相等。是顺正观之观。故言随顺观观。此中语倒而言随顺奢摩他观。若就正语。应言随顺观奢摩他。前论一如有文倒倒故。若作此释妙扶文义

论。云随顺主双现前故 释曰。此显双顺释诸顺义。以此二义渐习等者。显能顺之方便也。不相舍离双现前者。明所随顺之正观也。依真如门以修止行。依生灭门而起观行。既此二门唯是一心。是故止观不相舍离。此中止观随相而言。止名为定。观名为惠。据实而言定通止观。惠亦如之。故梁摄云。十波罗蜜通有二体。一不散乱。体即正定。二不颠倒。谓正观真如。瑜伽论声闻地云。复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毗钵舍那品。若于九种心住中一分境性名奢摩他品。若于四种惠行中心一境性名毗钵舍那品。九种心住四种惠行广如彼说。既非菩萨大乘止观。此中示

论。若修止者至端坐正意 释曰。次下第二广明止观。于中有二。先明别修。后显双运。别中有二。先止。后观。止中有五。一修止方法。二显止胜能。三辨止魔事。四简止真伪。五示止利益。初中有二。初明胜入能人。后显障者不能。前中又二。初静息心修止方便。后止成得定除障不退。前中又二。初明修止具缘。后明修止次第。此具缘也。住静处者。是修止缘。具而言之。有五种缘。一闲居静处。若住聚落示喧动故。二者持戒清净。尸罗不净定不现故。三衣食具足。谓假道成道体故。四善知识。由因示道方能行故。五息诸缘务。止外攀缘安内心故。今略举初之住静处。言端坐者。是显调身。身若僵仆或彼动侧前复依倚左右凭附既生懈怠。后引昏沉。故端其身结加趺坐。故瑜伽说。由五因缘。一身摄设发轻安故。二能经久时不疲故。三显不共法。外道无故。四显端严相。见者敬故。五佛佛弟子共开许故。言正意者。是显调心。末世行人正行者少。苟求名利现寂静伪心现不正。得定无由。离此邪求故。云正者。令观心与理相应。自度度他名正意也。亦即瑜伽。端身正行谓策举身令其端直调正。其心令离谄诈。策身则无由惛沈。离诈即外不散动。平等离相方入定门

论。不依气息至见闻觉知 释曰。次下第二修止次第。于中有二。初坐修止。后余伪亦起。前中有三。初离倒境。次离倒心。后除失念。此初也。言气息者。一切息观境。言耶色者。即骨琐等青黄赤白四种相也。所言定者。非谓理定地水火风。及前定者皆是事定所缘境界。见闻觉知即识处。通前即显十一切处。或见闻等举散六尘。于此诸境了达唯心不复托缘。故言不依。而有说者。于此诸文配九心住以明止相。岂唯乖理亦乃差文。又违新论。不可依准。而有固执说定尔者。何不于观配四惠行。故说四依名为菩萨。但观正理何用执乎

论。一切诸相至念念不灭 释曰。此离倒心。一切诸相等者。此除分别内心相也。有诸相。依念而生除其念诸相随灭。故言诸相随念皆除。有义。此标深为不可想念。何别而说随耶。故新论说。一切分别相念皆随故无别也。谓前虽离取。倒境相若存内心。亦是妄倒。是故内心一切分别虽起相念皆除遣也。亦遣除相者。此遣能除之妄相也。前文但今不起分别内心之相名为除相。非谓存于能除之相。除相若存。亦非离相。是故亦遣除相也。以一切下释其亦遣能除所以。以一切法本无所相。所无故能相亦无。无有念念生灭体故。所除之相既不可除。岂更除存能除相也

论。亦不得至以心除心 释曰。下除失念。于中有二。初举非总制。后示除方便。此初也。亦不得随心等者。此令不起外失念心。谓修止者。于前远离能取所取无所得中常住作害。当初离于倒境倒心。后亦不随心失念于外境。故有说言。具化心不相心即其义也。后以心除心者。此今不起内失念相。前心失念。念着境时既依止。心而舍于境。后心失念。念着内心。即复以其安住止心除其失念内取之心故新论言。前心依境以舍于境。后念依心复舍于心失念相也

论。心若驰散至住于正念 释曰。次示除方便。于中有二。初令住正念。后示正所以。前虽制言不得失念。若时失念。如何摄持。故此令其摄住正念。此中正念即随无念。若不起念曰不驰散。故言心散即尚摄来。无别能摄。摄心令住。若谓以心摄驰散心。非但不能返成驰散。以心摄心。心不息故。今名摄来。住于正念故但无念。名摄来。此位时名住正念。非谓智别正念可住。若更有住正念心相。名住邪念。非正念也。如新经释。诸流所无名为修学者之乱镜也。若尔便违文殊般若。彼说射箭之法喻故。若彼是渐教。此是顿门。所显各殊不相乖也

论。是正念者至不可得 释白。此示所以也。谓有疑云。何故无念名为摄来。是住正念。故示正念释其所以。谓离二种心无所得。契证真如是正念相。尚唯心等者无所取也。即复此心等者无能取也。既离心境得正念名。故但无念名摄来耳。离真无有正念相故。故新本云。心驰外境摄住内心。后复起心不取心相。以离真如不可得故。故诸论说。教授巧云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相。既减空观。唯自相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无所除

论。若从坐起至随顺观察 释曰。此显仪亦修止也。非坐时常修此止。余一切时常思方便。顺于法性不动道理。小乘事静坐所成。大乘修理行住皆定故修止也

论久习淳熟至速成不退 释曰。此即胜人能入之中止成得定除障不已。久习等者明止成也。要由不习任运住。任运住者止成之义。以心等者明得定也。止力转增名渐猛利。既顺真如入真三昧。深伏等者。显入位定契真。现惑永伏染灭善生名信增长。由此速能至不退位

论。唯除疑惑至所不能入 释曰。前来已显能入之人。此显障者所不能入。此中即举七种障难显七种人所不能入。一疑惑者。凡愚之人性犹豫故。二不信者。阐提之人不希望故。三诽谤者。外道之人记邪见故。四重罪者。十恶等人心不净故。五业障者。五逆之人心极恶故。六我慢者。自高之人不屈学故。七懈怠者。放逸之人心纵荡故。随有一者即不能入。新论合彼第四第五种为一种。但名业障。皆为业障所缠障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泡沫之夏

    泡沫之夏

    夏子清的经纪人夏炎焱为了帮组夏子清澄清真相,招找来林天昊召开记者发布会,希望他能证明夏子清的清白,但是程雅琳的突然出现让林天昊临时变卦,在紧要关头之下北黎顾意外现身,为夏子清解围,事情的真相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 21世纪的尼采

    21世纪的尼采

    一艘船孤独的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
  • 飖想楚云深

    飖想楚云深

    “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这是一个美丽帅气小姐姐和外温润内腹黑小哥哥的故事。真心话大冒险了解下。小剧场:陆梓飖高考之后,楚云:“好无聊啊,真心话大冒险来吗?”喻离颜:“那什么,我突然想起来我还有点事,先撤了哈。”(遁走)秦倩(还没和楚云玩过真心话大冒险):“我,我来。”其他人(同样没和楚云玩过):“来呀,来呀。”…………众人:“我为什么要和她玩这个游戏?找虐吗?”喻离颜:还好我有先见之明。楚云:“啧,你们运气真差。没意思,我还是找陆梓飖去。”
  • 谅错的人

    谅错的人

    2019年的徐言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妇产科医师,十三年前17岁的徐言被后母亲爸经常性的打骂变得十分自卑,家里唯一护着她的就是弟弟徐凯亮。一次意外,徐凯亮在替姐姐出气时被误杀,导致后母方琴彻底崩溃将徐言打成重伤。徐言生母刘芳这才拿到了抚养权,徐言终于落入了一个温暖的家庭。与此同时,她遇到了这一生都十分重要的爱人林京,林京对徐言一见钟情,但多次表白徐言都未曾答应,林京明白拒绝的理由但还是选择默默守着她,就这样林京表白了十三年,喜欢了十三年。直到两人留学归国后,林京父亲意外被陷害死亡,徐言才发现,当年杀害徐凯亮的凶手竟另有其人......
  • 首长宠婚:影后,萌萌哒

    首长宠婚:影后,萌萌哒

    她和他因为种种原因牵扯在一起,他对她百般呵护,百般宠溺;她…似乎有太多的秘密,不过他等待着她的坦诚。她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爱上他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他的宠溺,开始离不开他。
  • 中西文明的对照

    中西文明的对照

    在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宏阔的视野与通俗的语言,从石器时代开始,为我们分别描绘出一幅东西方文明的对照图,为东西方文明各自发展的路径,清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 神魔屠天

    神魔屠天

    太古之时,诸天世界,仙魔并立,人族积弱。一个世俗少年,同时传承仙魔两大衣钵,为了‘只可退让,不能受辱’的信念,走上了一条铁血杀伐的屠神之路。杀一人成神,杀万人成魔,杀的万万人,我为神中魔。
  • 夏日流星

    夏日流星

    现代大龄少女夏流星的一场穿越之旅,在现代没有恋爱经验的她在异世界能否找到真爱?因流星而生,亦因流星而去,是巧合还是命运的安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自然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自然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