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32200000011

第11章

论。云何为二至尽知故 释曰。下释有二。初正显用相。后问答释疑。前中亦二。初直显其义。后重牒分别。前中又二。先明应身。后显报身。此初也。文中二节。初显见粗色相。凡夫二乘而见佛者。依于分别事识见也。此识不知诸境唯心。执有外境而起分别。依此粗识分别佛身。但见应身粗色之相。不见报身微妙色相。故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下释见粗所以。迷相唯心故云从外。谓佛外从兜率天来。又不达色离分齐。相谓佛色相。但丈六等迷分齐。色相无分齐。是故名为不尽知也。转识现者。此有多释。有义。转识即是前七。谓前七识能起妄境。如于净空见花等。今由此识妄见佛身。故说依于转识现也。以佛唯是第一义谛故。唯转识妄所见耳。有义。前说其理不成。乃说无利他用故。本识亦能现妄境界。非唯前七名转识。即是黎耶三细之中第二转相。意显佛身从本识起故。于三细随举其一。谓见佛者有因有缘。缘谓诸佛大悲愿力。因谓众生本识善种。以悲愿缘击发识种。以于本识变现佛身。余处约缘但说佛现报化色相。此唯就因故说依于转识而现。有义。此说理未圆明。转谓本识理即可然。见佛因缘依法相义。不显真妄和合义故。此识既是真妄和合故。于此位说现佛身。欲显真妄因缘现故。因谓众生清净真体。缘谓众生无明妄念。众生真心佛体无二。忘念迷故。是时真如但随染相不显净用。由其本觉内熏无明令彼妄心而起厌求。有厌求故真用即现。厌求劣故用相即粗。厌求渐增。用相转细。如是渐渐乃至心源无明既尽。厌求都息。始觉同本用还归体平等。平等无二无别 何有报应色相可现。未至心源用相识中随根显现粗细之相。故说佛身转识现也。若尔但是从真现佛。何故说言转识现耶。答。以唯真如不能独现故就和合说转识现。谓随流生死妄有功能。妄虽有功离真不立。若返流出缠真有功能。真虽有功离妄不显。故真现佛必假妄缘。故就和合说其用耳。若尔乃是自心真用如何说言佛报化耶。答。众生真心即诸佛体故。花严经依此颂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造诸如来不增减经。又作是说。法身即众生。众生即法身。法身众生义一名异。既诸法身起报化用。何故不是众生心耶。若尔心佛自作众生。何故说言佛悲愿力。答。即此真心是佛悲愿。谓众生心与佛无二。诸佛悲愿既依真起故。亦即在众生真心。众生厌求。真用显现。何得不是佛悲愿耶。即是性起无缘大悲及即自体无障碍愿。若尔众生无始有心何不早起用而灭无明耶。答。真熏无力未厌求故。若尔本觉既先来有。何不早熏令厌求耶。答。无明厚薄性不同故。因缘前后有互阙故。若尔真心即是佛者。宁说修因而得成耶。答。以本始觉有差别故。若约本觉随染义边说众生心即名为佛。然其始觉亦修生觉至心源平等一际。何有差别说从生耶

论。二者依于至名为报身 释曰。下显报身。于中有三。初约识举人明其所见。次显依正二报之相。后结果由因释显报名。此初也。十解已上诸菩萨等转彼业识成能见智。即依此智见佛报身。故说依于业识见也。非谓业识即是能见。此识微细未能见故。说无明力转彼业识而成妄见。今由真熏转彼业识成能见智故。说依业而见佛也

论。身有无量至有无量好 释曰。下显报相。于中有二。初正报。后依报。此初也。身无分齐云无无量色。依身有相。相亦无边。依相有好。好亦无尽。或青黄等色无无量故。一色之中无边相故。一相之内无限好故。相以表德令人敬德而念佛。好为严身令人爱乐而亲近。故说佛身有相好等

论。所住依果至不毁不失 释曰。显依报言依果者。所依净土。能依正报无有边故。所住依果亦有无量大花王众所等具足。净土诸胜圆满。是故复云种种庄严随所示现皆真如。现无限量云无有边。当无终极云不穷尽。互融无碍云无分齐。随其业行所感何相。而所应者即皆常住。非如化土。所示现者三灾实坏。恶人损失故言随应住枝等

论。如是功德至为报身 释曰。此结果由因释报名也。如是依正功德报相无障无碍。不思议事皆因十度深行之熏。及由本觉不思议熏内外二因之所成就乐相圆满故名为报

论。复次凡夫至说为应身 释曰。上直显竟。次下重牒。于中有二。先应。后报。此初也。前说应身通凡所见。然其凡小所见既殊。今显梦异重明应身。故言复次凡夫见等。二乘见佛是出世身阿罗汉身金人身等。凡夫见者六道不同。地狱见佛如黑象脚以色属长者见三尺身。外道见为涂灰身等。又提谓等以人天德见为精神及天仙等。准此六道所见各殊。皆非出世相同苦谛。是故名为非受乐相。果不称因。非外因报。但随人现说之为应

论。初发意菩萨至法身位故 释曰。下显报身。于中有二。先明地前所见。后显地上所见。此初也。前明报身通地前后。今简比证重明报身。此文即显地前见也。文中二节。初正明所见。依比观门见真如理。是相似觉名少分见。异前十信故谓之深。异后真证故但云信。知彼等者。显分见相。以见真如异凡小故。知佛身土无来去等。唯依心现释。无来去妄心故。有来无所来。从妄惑故无智无所至。不离真如释离分齐 既彼色相不离真故。皆等真如无分齐也。此说地前所见报身。摄论等说地上见者。彼约地上亲证真如得证相应成就处说。今就地前少分见真比观相应少分见说。既非真见。与彼无违。但异凡小心外取佛故。约唯心少分显见。然此菩萨犹分别者。此即简异地上菩萨。以依观而得深解。未证真故有分别也

论。若得净心至违相见故 释曰。此显地上所见。文中三答。初明见胜。用相过前故云微妙。随位渐增故云转胜。非但异前所见转胜。而于地地见亦转增。乃至已下次明见极。有义。此中见究竟者至金刚。后用即归体穷其源故云见究竟。有义。此释深为不可业相。若尽更无见相。云何而言见之究竟。应言究竟穷极之义。尽地菩萨见佛报身。身相之极名见究竟。金刚后心更不见故。若离已下此明见妄。谓离业识即名为佛。诸佛唯是真如法身无有彼此色相可见故。此业识妄有所见。若离业识则无见也。若尔何用起现识耶。以于业识有色相故。答。据说前后言业相。初非业相时未有现相。但就本识随一而说。如依业识生灭相示。岂示性德唯业识耶。若无业识即无转现。随现色相故现色功。通业转现非独现识。由此诸德说转本识成圆镜智作佛体等

论。问曰若诸至能现色相 释曰。上明用相。次显释疑。于中问答。此初也。若谓法身无色相者。云何能现报化色相

论。答曰即此至能现于色 释曰。下答有二。先释法身能现。后释所现之色。前中亦二。先总举。后别成。此初也。谓此法身即是报化色象之体。故能现色。岂不适言无有色相。是法身亦非色体空。是色体能现色邪。若佛与菩萨法身无别。菩萨所见依体而起。既即不离诸佛法身。故是报化色象之体。若此法身非色体者。而亦不得法身名故。故此法身亦色非色无色不色。能现诸色而无有色。由此法身应广分别。然今且以四门辨之。释名。辨体。出因。显业。初释名者。略有四义。法是轨持义。身是依止义。即法为身故名法身。法谓功德。身谓理体。法之身故名为法身。法谓真理。身谓众德。法有此身名为法身。法谓法。身谓聚举。即众德聚故名法身。此四谛融同在一体故。一法身具此四义。言辨体者。略显六种。或唯真如为法身体。以一切法唯一真真故。故佛地说唯以所照清净法界而为法身。解四智等属报化故。或复兼以智为体性。以佛法身有大智故。无性摄论说。以无垢无挂碍智为法身故。经及梁摄说。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名法身故。此即五法总属法身。或兼众德为法身体。说佛法身具诸德故。大慈悲等修生功德无不皆是证理而成。融摄无碍皆即真故。或兼相好为法身体。说以相好严法身故。摄论依此说。诸相好以三义故皆属法身相即也。故归理法身智所起故。属智法身自是德法体聚法身。或通世间皆为法身。众生及器无非佛故。自他非身。身语业化遍六尘起诸化事故。一大法身具足十佛。十佛遍摄二世间故。或总前五混融无碍交彻相摄。境智相即事理镕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泯然无别合为一体以为法身。是谓如来无碍自在圆满具足法体义。言出因者。或唯了因为因照现本有真德法故。或兼生因为因。生成顺起胜功德故。或合二因为因。生了二果无别体故。或总兼果为因。应机现用为苦果故。言业用者。亦有四义。或自开觉。依理发生诸观智故。或他开觉智。报化诸妙用故。或俱开觉。理智镕融无别体故。或遍开觉。遍诸坐处起胜故。用既此法身。有如是名。具如是体。依如是因起如是用。故能遍作无碍自在一切境界。岂无色相而别见耶。且依一相而作是说。前遍诸教显六体义。今约出缠体相二大能起用大报化色相。故说法身名色体也

论。所谓从本至遍一切处 释曰。此别成也。文中总别有其三节。谓从本来色心不二者。总标所现色不异心。谓从因本至果以来据异而言色心不二。既因中色以心为体故。报化色不异真心。如水起波波性即水。以色性即智等者。明色即心显前不二。以彼报化色之本性即是本觉心智性故。而彼报化举体是智。色相都尽但云智身。如波即湿波尽是水。故新论云。以色本性智心自性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等者。明心即色显前不二。以本觉智真心自性名是报化色之体故。说此心智名为法身。报化色法依止体故。故新论云。以心本性即色自性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有其二义。谓此智性即色体故法身遍于一切色处。如水遍在一切波中。又谓。法身遍一切故所现色相亦遍一切。如波随水亦遍一切。故新论云。依于法身所现色身遍一切处

论。所现之色至而不相妨 释曰。自下重明所现之色。于中有二。初明所现无碍。后明所现难思。此初也。所现之色无分齐者此碍。以其法身无碍常遍故。此所现报化色相望无间断。横无分根。新论说为无间。无分故无分齐。通二义也。谓心能示十方等者。显无碍相。此中应言。随十方世界无量菩萨心身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土各各差别。以文倒故似为示现菩萨之身 义即不尔。即随十地菩萨所见示现无量他受用身无量庄严他受用土。随其所见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者。显无碍义。随一一地所见。报身皆遍法界无有分齐。为差别相即不相妨

论。此非心识至因义故 释曰。此明所现难思。遍余难也。夫言色者。质碍为体。分齐为相。相妨为用。如何可言各各差别皆无分齐不相妨耶。故此答言非心识等。以所现色是真如用。体既无碍。用宁碍耶。其犹一室能碍千灯。多明互融着遍无碍而亦不失明。差别相亦如无间所有众生。虽一一身悉遍彼处而亦不失受苦分重。故所现色自在难思。此非心识分别知。如前所难。是心识境不可以此而为难也

论。复次显示至真如门 释曰。上来别释二门义竟。自下第二合释二门。于中有三。先标。次释。后结。此初也。如前所言。不生不灭与生灭合非一非异。上显法义别释。真如及生灭门显不一义。今于此中二门相对。会相入空显不异义。故言显示从生灭等句。为复二门。本自无二为体差别令会入真。答。若本无二则无所会。若一向异。亦不可会。由非一异方说会耳

论。所谓推求至之与心 释曰。下释有二。先总举。后别名。此初也。上言显示从生灭门。入真如门云何显示。故即释云。推五蕴等。然此五阴不过色心。色蕴名色。余四名心。推此色心。离心无性。既生灭法总即色心。故知生灭即真如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他是我的昙花一现

    他是我的昙花一现

    我遇到一处很美的风景,惊艳眼光,温和岁月,然后……我流连忘返……最后……落荒而逃……
  • 蓝甲

    蓝甲

    战争开始的那一刻,他,注定会流浪宇宙,当他归来那一刻,寰宇将掀起一场波澜
  • 我的LOL宇宙传说

    我的LOL宇宙传说

    【英雄联盟最新同人】 孙伟穿越到了LOL宇宙的世界,但似乎和主角的命运有点不太一样……刚出场就去见莫德凯撒是什么鬼!?能让我活得再长一点吗!?该死的穿越者——
  • 不为帝后

    不为帝后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 圣手农医

    圣手农医

    手握天罚刃,天地任逍遥!
  • 无名小飞

    无名小飞

    黎冰为完成飞行梦而拼搏,在中飞院里与钟怡婷相遇,他们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收藏起来看看吧!
  • 人间妖话

    人间妖话

    2250年,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恶果也一一呈现在人类的面前,核武器不再成为人类最坚强的后盾。2143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全球七十多亿人口在战争中蒸发了三分之一。战争之后,一切远远没有结束,核武器残余的核辐射导致了生物基因巨变,一些动物在辐射中成长,拥有了不下于人类的智慧。它们有了新的代号——妖,它们管辖着数以亿计的变异种,而二者统称妖物。2172年,妖物迅速繁殖,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人类将世界妖物聚集地划分为十二区。伴随着核辐射的散去,人类开始了对昔日土地的拓荒。噩梦也随之到来。
  • 诛日落神

    诛日落神

    平静与天斗,其乐无穷!平静的生活被无端打破,乡野小子段义卷入天宫和魔教的争斗中。从此,他的生活翻天复地。一次次的背叛与伤害,换来的是成熟与冷酷。段义,断情绝义,他不再留情,力扛正邪两道,向天夺取公平!的生活被无端打破,乡野小子段義卷入天宫和魔教的争斗中。
  •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之万能女孩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之万能女孩

    那一年她才一个月大,却被亲生父亲抛弃。那一年她十二岁,他所谓的亲生父亲想要抢走自己的哥哥们,害自己的母亲一病不起。那一年她十三岁,失去了母亲,由最疼爱她的哥哥们养大。那一年她十四岁,妹妹将最单纯的六哥骗给了所谓的父亲。那一年她十五岁,在哥哥的哀求下考进了全球第一的私立学院“樱兰高校”。“你不觉得你很过分吗!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却要为你所做的事负责!”“这只是为了锻炼他们而已!我派了人在他们身边保护他们的”。“我看你真的疯了!先是装出柔柔弱弱的样子骗过了所有人,再是用椿思的身份杀人,再然后...够了!我的事不用你管!”“你不要忘了你的身份!萱!”
  • 霍凉城

    霍凉城

    凉城苏府,苏泯穿着一身天蓝色的襦裙,莹白的右手捏着一个小风车,回头娇笑的看着后面的男子,说道,“哥哥,来追我啊!”男子宠溺的看着妹妹,轻笑着说:“你可得慢点,别摔了!”苏泯开心的往前跑,却不看路闷头撞上一块软墙。苏泯揉着头哎呦的唤着,轻抬眼帘,只见一个五官俊朗的男子看着自己,说:“小姑娘,没事吧?”苏泯刚想叱他两句。后头的男子赶了上来,嘴里还叫唤着:“小昔,要你跑那么快!”男子却看见和小妹站在一起的男子,面容颇正,对其拱拱手恭敬道:“见过霍小将军!”苏泯侧过眼打量那位身姿挺拔的男子,只见他扯唇一笑,轻慢的回礼,“见过苏公子。”三年后,凉城里一片废墟,苏泯站在苏府的院子里眼见荒凉之景,泪眼滂沱,缩在角落低声哭泣。一阵马蹄声由近及远在她面前停下,她抬头用红肿的眼睛想要细看来人,只见一匹骏马上一位英朗的男子逆着火光,把手递了过来,温声道:把手给我,苏小妹。”她看着那只手,鬼使神差的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