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10700000011

第11章 告子上

告子曰:“性犹湍①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①湍(tuān):急流的水。②信:诚真。

告子说:“人性好比急流的水,缺口在东就往东流,缺口在西便往西流。人性不分什么善与不善,就好比水东流西流无定性一样。”

孟子说:“水真是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难道也没有向上、向下的倾向吗?人性的善良,好比水性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往下流的。不过水是这样,拍打它可以溅得很高,高过额头;用戽斗汲它可以倒流,其至引上高山。这哪是水的本性呢?是情势使它变成这样的。人可以被怂恿干坏事,本性的起变化,也是同样的道理。”

公都子①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②;以瞽瞍③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④其情⑤,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⑥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⑦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⑧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⑨。’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①公都子:孟子的学生。②象:舜的异母弟,品行不善。③瞽(gǔ)瞍(sǒu):舜的父亲,品行不善。④乃若:转折连词,大致相当于“至于”等。⑤情:指天生的性情。⑥才:指天生的资质。⑦铄(shuò):授予。⑧蓰(xǐ):五倍。⑨《诗》曰:引自《诗经·大雅·蒸民》。蒸,众;则,法则;秉,执;彝,常;懿,美。

公都子说:“告子说,‘天性没有善良、不善良的区别’。有人说:‘天性可以变得善良,可以变得不善良;所以文王、武王得了天下,百姓就爱好善良;幽王、厉王统治了天下,百姓就变得凶暴。’又有人说:‘有天性善良的,有天性不善良的;所以以尧为君主,却有像这样的臣民;有瞽瞍这样的父亲,却有舜这样的儿子;有纣王这样的侄儿,并且以他为君主,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现在您说‘天性善良’,那么他们所说的都错了吗?”

孟子说:“至于说到人的天生的惰性,那可以认为是善的,这就是我说的天性善良。至于有的变得不善,不是因为天性所致。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就是仁;羞耻心就是义;恭敬心就是礼;是非心就是智。可见仁、义、礼、智不是由外界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只是不去思考这些罢了。所以说,‘探求就能得到它们,放弃就会失掉它们’。有人和别人相比,相差一倍、五倍甚至很多倍,这是因为他的天性不能被充分展现的缘故。《诗经》上说:‘上天生养众民,有事物便有法则。众民保持了常性,所以爱好美德。’孔子说:‘作这篇诗的,是懂得道的啊!有事物便有法则;众民保持了常性,所以爱好美德。’”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①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①缴(zhuó):拴在箭上的生丝绳,这里指代箭。

孟子说:“对君王没有高深的智慧,不要觉得奇怪。因为就算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假如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呢。我能看见君王的次数很少,我一离开他,那些给他泼冷水的人马上又围上去了,这样我对他刚有的那点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样呢?好比下棋,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讲解;另外一个人虽然也在听,但是却一心以为天鹅要来了,想着用剑去射它,虽然他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但却不如别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的。”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①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②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③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④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⑤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⑥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①辟:同“避”。②豆:古代盛羹汤的器具。③蹴(cù)尔:以脚践踏。④钟:古代量器,六石四斗为一钟。⑤得:通“德”,这里指以我为德,即感激的意思。⑥乡:同“向”,向来、一向、从前。

孟子说:“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但是不可能同时得到两样时,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存是我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当两者不能同时兼顾的时候,就放弃生存而要义。生存是我所喜爱的,但所喜爱的有超过生存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憎恶的,但我所憎恶的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些祸患我不躲避。假使人们所喜爱的没有什么超过生存的了,那么凡是可以保命的手段,哪样不采用呢?假使人们所憎恶的没有什么超过死亡的了,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事,哪样不去干呢?这么做就能生存,然而有人却不去做;这么做就能避开祸患,然而有人却不干,由此可见,所喜爱的有超过生存的,所憎恶的有超过死亡的。不仅仅是贤人有这样的思想,人人都是有的,只是贤人能不丧失它罢了。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就能活,得不到就饿死,但如果吆喝着施舍给人,路上的饿汉也不愿接受;如果用脚踢着施舍给人,那就连乞丐也会不屑一顾的。一万钟的俸禄,有人却不问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本来就算死也不该接受的,但现在却为了美丽的住宅接受了;本来宁死也不该接受的,但现在却为了妻妾而接受了;本来就算死也不该接受的,现在却为了让所有认识我的穷人对我感激涕零而接受了,这些行为是不是也该停止了呢?这是要让他丧失本性啊。”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①。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②,养其樲棘③,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④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⑤为尺寸之肤哉?”

①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所谓大小贵贱,朱熹认为:“贱而小者,口腹也。贵而大者,心志也。”②梧、槚(jiǎ):梧,梧桐。槚,木名,一指楸树,常同松树并种于墓前;一指苦茶,陆羽《茶经·一之源》:“其名一曰荼,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③棘:酸枣。《尔雅·释木》:“械,酸枣。”郭璞注:“树小实酢,《孟子》曰‘养其酸枣’。”今本作‘械棘’者,是‘抵枣’之误,见郝懿行《尔雅义疏》。一说槭棘,是酸枣和荆棘两种植物。④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焦循《巫义》:“狼藉犹纷错,害而不知,此医之昏愤瞀乱者矣。”孔爽疏:“藉乱而不知医治者也。”译文本此。⑤适:通“啻”(chì),仅仅、不过。

孟子说:“人们对自身处处都爱护。处处都爱护,便处处都保养,没有一尺一寸的肌肤不爱护备至,没有一尺一寸的肌肤不加以保养。考察他保养好不好,哪有别的方法,就看他侧重肌体哪一部分而已。身体各部分有主有次,有小有大。不要顾小而害大,顾次要而害主要。保养只着眼于小处者是小人,保养着眼于大处者是大人。眼下有一位园艺师,舍弃他的梧桐、槚树,却护养他的酸枣、荆棘,那就是个很愚蠢的园艺师。只顾护养他的一个手指,竟失去他的肩膀脊背,自己却认识不到,那简直是个糊涂的庸人。只讲究吃喝的人,受到人们的鄙视,因为他贪小而失大啊!假使贪吃喝的人并没有失去什么重要的东西,那么,难道吃喝竟然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胃那一尺一寸的肌体吗?”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①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①天爵、人爵:天爵指仁义忠信等,孟子认为这些是天然就值得尊贵的。人爵指通常所说的爵位。

孟子说:“有天爵,有人爵。仁义忠信,好善不倦,这就是天爵;公卿大夫,这些是人爵。古代的人修养他的天爵,而人爵就随天爵来了。现在的人修养天爵,是用它来获取人爵;一旦得了人爵,就丢弃了他的天爵,那实在是太糊涂了,最终他的人爵也一定会丧失的。”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①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②’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③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④也。”

①赵孟:即赵盾,字孟。春秋时期晋国正卿,掌握晋国的实权,因而他的子孙后来也称赵孟。②以上两句出自《诗经·大雅·既醉》,是周代祭祖时祭辞中的两句。今人高亨认为“德”字当作“食”,古“德”字作“惪”,与食形近而误。③膏粱:肥肉叫膏,精细色白的小米叫粱,而不是指今日的高粱。④文绣:古代要有爵位的人才能穿有文绣的衣服。

孟子说:“人们都想得到尊贵。每一个人都有可尊贵的地方,只是没有去思索而已。给别人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赵孟给予了一个人尊贵,赵孟也能使他低贱。《诗经》上说:‘既供奉美酒使他陶醉,又献上仁德使他满足。’这是说仁义满足了,就不羡慕别人的美味佳肴了;美好的名声、广泛的赞誉落在自己身上了,就不羡慕别人的锦绣衣裳了。”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①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①与:朱熹注,“与,犹助也。……有以深助于不仁者也。”译文据此。杨伯峻注:“与,同也。”亦可理解为“这就跟不仁到极点的人相同”。

孟子说:“仁能战胜不仁,就好比水能胜火。方今行仁的人,就好比用一杯水去抢救一车着了火的柴火;火扑不灭,便说水不能战胜火,这就是助长了那些不仁到了极点的人,结果必然会把这点小小的仁也葬送掉。”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①;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①彀(gòu):把弓拉满。

孟子说:“羿教人射箭,一定要求把弓拉满;学射的人也力求自己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一定要用圆规和曲尺;学手艺的人也一定要使用圆规和曲尺。”

名家赏析

在此处,特别需要强调一下的是孟子的雄辩风范。孟子能随口接过论敌的论据,然后加以发挥。就好比格斗,你用刀就用刀。孟子的言论,常常一语杀入穴道,从中轻轻一转,其论证便坚不可移,使得反对者不得不束手就擒。

然而,当我们放下书本,又会产生很多疑问:人性真如孟子说的那样善良、纯洁吗?这个时候,我们又会对荀子的“性恶论”产生思考。

然而,不论性善还是性恶,都是片面的。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辩证来看。

且吟且悟

“鱼与熊掌”的确是我们生命历程中经常遇到的最艰难的选择。大而言之,想名又想利;想做官的权势,又想不做官的潇洒自由。小而言之,想读书又想玩游戏;想工作,又想旅游,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种情况。为什么说是最艰难的选择,是因为难在舍不得,难在那不可兼得的东西都是“我所欲也”,甚至,也是人人所欲的。所以,只要存在欲望,就会存在选择。

拓展延伸

告子,中国战国时代思想家,曾在孟子门下学习。告子以主张“性无善无不善”的人性论而著称。总的来说,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还是比较正确的。然而,告子的思想一直被贬抑。直到清代,龚自珍才特别把告子以及其思想提出来,加以发扬。

同类推荐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教堂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教堂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系列丛书,是一套介绍全世界自然人文地理的丛书。内容包括世界遗产、公园、城堡、瀑布、广场、剧院等。该丛书图文并茂,分类详细,更加方便学生的阅读,是一套很有实用价值的阅读读物。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科学发明家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科学发明家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我的大学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我的大学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

    本书为励志类通俗读物。通过100个感人故事,告诉孩子该如何培养高尚的情操。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寓言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寓言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热门推荐
  • 拯救过银河系的作家

    拯救过银河系的作家

    传言娱乐圈男神沈博是个超级大直男怼天怼地不喜欢跟女生接触脾气古怪喜欢一些刺激的赛车苏易一个非常宅的女作家苏易是个追星狂魔没事的时候就喜欢上网冲浪本命是沈博小剧场:记者:请问沈博你觉得演戏对你来说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吗沈博:养活自己记者:???记者:工作那么忙有请保姆吗?沈博:我自己可以干嘛需要别人小剧场2:苏易:沈博我明天要出差有个作品要拍摄导演喊我去一趟你自己在家好好的沈博???那不行我生活不能自理。小剧场3:某一天苏易正在微博直播,看到一条评论:你男神真的是沈博吗,你们合作过,不会你们在一起了吧。苏易:怎么可能男神是男神,可远观不可亵玩懂吗这时沈博从卧室走出来,苏易,妈叫你陪她去逛街粉丝?????????卧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里江南烟雨

    梦里江南烟雨

    又是梅雨季节,我这里也下了一场雨,听雨,看雨,喜雨,闻雨声敲打着厚厚的落地窗,触景感怀,想到江南烟雨里的人,沉醉在昔人的雨里,一不小心就忘了自己。这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无奈,这也许就是生活。我们能留在心里的记忆,无论是雨声,还是雨中的人,那些穿梭在生命中的过往,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一个梦。《梦里江南烟雨》是我的散文随笔之一,《梦里江南烟雨》收录我的散文、诗歌若干,我的诗歌也有不一样的意境,肯请朋友们批评斧正!
  • 不死修真

    不死修真

    就这么搞基的穿越了为了穿越我一定要征服所有妹子逆袭所有猪脚颠覆所有什么修真类的传统意识来吧鸡腿会有的馒头也会有的
  • 恶徒商人

    恶徒商人

    他是天神,他是魔鬼。他是邪恶,他是正义。他是随心所欲,他是一往无前。他背负整个世界,他也是世界的终结。恶徒木迟,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商贩。
  • 王妃休夫:桃花依旧笑春风

    王妃休夫:桃花依旧笑春风

    苏歆为了自己所爱的男人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身为南朝丞相的女儿,她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姻,她只能反抗的选择逃婚。却不知,她的逃婚,竟是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司徒子晟,一个有着黑曜石般明亮的眼睛的男人,他们并肩坐在山顶,看着日出,他说:“我这一生,至少从我出生到现在,你是第一个让我动心的女人…”沈秋雁,一个妖孽一样的男人,风华绝代,妩媚多情,半是调笑半是认真的说:“我看上你了,不准备放你走,我要把你留在我身边。”楚紫晗,她等了十五年的男人,温柔和煦,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不是认识我?为什么这样看着我?”司徒玉沣,风姿卓绝,宛若天人,只是生性淡薄,他将茶花别在她的发间,轻声说:“有些事情是强求不来的,你若是不喜欢那个人,逼你嫁给他,你也是不高兴的吧,也不会感到幸福,说不定逃了第一次,还会逃第二次。”当她终于嫁给了他之后,经历了那么多的是是非非,她只想对他说:“我要休了你!”
  • 易烊千玺之六世情缘

    易烊千玺之六世情缘

    孟婆念一对痴情男女,便许给两人六世的情缘,但最后一世情缘了解之后下一世便再无瓜葛,这是代价。不过,孟婆心善死后的灵魂每一世的记忆都会恢复,但转世投胎记忆将会被孟婆汤抹去。第一世:他君临天下却许不了她的一世繁华第二世:同是生在虎门将家,却终究还是相隔千里第三世:天下神医的易烊千玺答应救助东绾绾暗生情愫第四世:生于帝王之家身边永远留着都是那个小丫环第五世:富家公子的他却好不巧爱上薄情的大明星第六世:芸芸众人两人只是从小到大的青梅竹马六世情缘,生生死死,却唯独爱你一人。[名字固定不换每一世都是易烊千玺与东绾绾,不然会错乱的]
  • 天歌纪

    天歌纪

    他是个讨债的人。天下很大,他的债却很小。从踏出长陵的那一刻,他便决定,不论天涯海角,都要将欠的债讨回来。
  • 小丫头有种你别跑

    小丫头有种你别跑

    额,可怜的千梓苏本是一介米虫,小说界著名的大神级人物。却不想在与一个刚入小说圈的菜鸟对骂时,一个不小心打翻了电脑桌上的水,结果荣幸的被电死穿越了。谁也不知道,这场穿越只是场阴谋,她只不过是粒棋子罢了……
  • 我贫穷我奋斗我成功

    我贫穷我奋斗我成功

    本书是一本改变你的工作与生活的实用性著作,它为我们揭示了成功人士社交的核心技巧,以及积极提升交际能力的高效法则——全书从怎样塑造交际形象,怎样培养良好的人缘,怎样调整交际心态以及怎样与恋人、爱人、家人相处,怎样与朋友、上司、下属、同事交往,使用哪些交际手段(幽默、应变、应酬、礼仪)等多方面入手,讲述了增强交际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希望本书为你推开成功之门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