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92000000001

第1章

解空法師。述通論事苑。伸贊金剛般若。其書禪教無用。士庶莫取。中間詆訿先覺。義似未安。因攷其說。遂效明教禪師。作非韓三十篇以辯之。然非愛惡相攻執情偏尚。志欲法門流布共贊大猷。苟或不然。唯聖可矚耳。

旹淳熈戊戌解制後一日。姑蘇寶幢蘭若比丘(善喜)敘。

金剛通論

序分。或直從事。或直從法。若直從事。如此經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也。或直從法。如圓覺神通大光明藏也。佗宗諸經。或在淨土說。或在穢土說。土既不同。身亦有異。在淨土說切恐未然。但事法不同。隨機所見。

非曰。或直從事。或直從法。不知何所憑據。良由未閑經論。故使然也。今略舉淨土數經。令其自曉。深密解脫經云。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法界殿如來境界處。又解深密經。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法界。又法集經。婆伽婆。在虗空界法界無差別住處。稱讚大乘經。薄伽梵。住法界藏諸佛所行大功德殿。又密嚴經云。一時佛出過欲色無色無想。一切法自在無礙等。然淨土總有十五本。(法集經大毗盧經入印法門經方等王經心印經興顯經圓覺經佛地經。更有餘本。在別卷中不錄)並無人間山城國邑等處。卻云事法不同隨機所見。圭峯曰。麤心識淺者。未免於此等經。或謗或疑。故佛地論。親光菩薩具有通釋。但曉此論。自反三隅。論曰。受用變化二土中。今此淨土何土所攝。有義此土變化土攝。佛為地前等。令其欣樂修因。暫化作淨土。加眾暫見。有義此土受用土攝。此淨土量無邊際故。(論自反破初義云)若暫加眾令見。應如餘經分明顯說。如法華三變淨土。淨名足指按地。經文皆云佛神力等。今圓覺等經。不言佛力。何言暫化。云在淨土說。切恐未然者。得非寡聞乎。今引親光為定量。可破疑情以斷封執也。若以經論明言。而謂之未然者。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

圭峯纂要。雖前以持鉢乞食為戒。敷坐而坐為定。正宗說法為慧。因戒生定。由定發慧。三學倫次。故先乞食。然大小經皆應乞食以為發起。不勝通漫。今謂佛意將說發心修無住相布施。故先食時入城而行乞食。須知世尊乞食。欲令眾生成就檀波羅蜜。故如來涅槃受純陀供養云。我今受汝最後供養。令汝具足檀波羅蜜。

非曰。彼云乞食。欲令眾生成就檀波羅蜜。非謂持戒。經云。執持應器以乞自活。馬鳴曰。及自調伏故。調伏即戒也。又經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今著衣持鉢乞食威儀。離於邪命。得非持戒乎。又云不勝通漫者。彼不許持戒配發起。以大小經皆有三學故。殊不曉通別之序。別序經經各別。如法華以放光。淨名以獻蓋。今經以乞食。若謂通漫。豈皆配三學耶。又引下文無住相布施。故先乞食發起為檀度者。涅槃下文。受純陀供養。具足檀波羅蜜。亦應例。涅槃發起序中。出大音聲。為檀度耶。彼若不可。此云何然。

別譯中間加問云何修行。什譯略之。淨覺疏云。住約始習。脩行約積行。住兼積行及以始習。故什師刪之。今謂住即所依也。修行即能依也。什師意。高所依言住必兼能依所修之行。故略修行。但存其住。能住般若必有照用。必斷煩惱。煩惱無非清淨般若。煩惱無性即降伏義。此經發心修無住相布施。能住般若。降伏煩惱。所問能答。到此畢矣。

非曰。淨覺云。住約始習。修行約積行。住兼積行及乎始習。什師何以刪去積行。獨留始習。何不用積行攝乎始習。却用始習兼於積行。良恐未然。今謂住即所依。修行即能依。所依言住。必兼能依所修之行者。此亦摹搨淨覺初無異論。又何以得知所依之住必兼修行。若慈恩天台賢首諸大聖師。欲立一義。必引聖教為衡量。今無所據。得非胸臆乎。若圭峯。出秦譯略修行者。意云。住道降伏即是修行。謂四心六度皆名住修降伏。故無著云。住謂欲願。修行謂相應等持。降伏謂彼心若散制令還住。又十八住中。一一皆以住修降伏釋之。故知義雖有三。而行是一。問。何以下文但舉降心耶。答。義雖互攝。文從勝顯。然經宗於離相。離相正是降心。本意欲明降心。因約住修以顯。儻有公論。宜從正轍。

凡六舉七寶布施。又兩舉身命布施。前後校量。意雖漸引。皆不可以前後淺深多少難易求之。但隨當文所說。顯示為校量本耳。

非曰。先儒有言曰。知之言知之。不知言不知。是知也。不應以未至蓋人。若但顯示為校量本。不以前後淺深求之。何必天親第三疑單以一重校量。第七疑却用兩重校量。第十疑只用內財一重校量等。則知經論深意。非公所謂也。

圭峯纂要云。無著云。是福德者標牒。即非者約勝義空。是故者約世俗有。檢論無文。淨覺疏云。即非者。事福本空也。是故者。雖空而假也。今問。即非福德性。若已是勝義空。即畢竟空義。下文持經為說。何所勝之。雖有天辯。亦弗能救。一槩以即非為遣蕩之辭。更不顧後有所勝者。請從彌勒偈云。天親論釋方合經旨。偈云。受持法及說。不空於福德。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天親論釋云。是福德聚即非福德聚。(聚即多也)偈言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故。彼福德不趣大菩提。二能趣大菩提。一者受持。二者為說。須知此之非字乃揀去之辭。揀去住相布施福德。不趣大菩提故。故云即非。(云云)從來學者。徒仰二老大手高風。殊不契勘。判此公案。自有祖子。歸源偈文。全憑論釋。不取臆論。

非曰。彼用無著論釋經。及乎圭峯引無著論而云。檢論無文。今引無著之文。則使學者皂白自分矣。無著云下。此引七種義句中。第五不失中文。經初句。是標牒。經次句。即論云。若福聚非聚。此遮增益邊。以無彼福聚分別自性故。隋本云。即非福德聚。論云。以無彼福聚故。秦本云。即非福德性。論云。無彼分別自性故。青龍云。約真諦理。安立第一義故。圭峯約勝義空。經後句。即論云。若復說言。是故如來說福德聚。此遮損減邊。青龍云。據俗為資道。圭峯云。約世俗有。則圭峯義引無著論文。却云。雖有天辯。亦弗能救。是福德乃牒前三千大千布施福德也。偈云福不趣菩提。顯下受持法。及說二能趣菩提。又云。須知此之非字乃揀去之辭。揀去住相布施者。論自云即非是名。遮增益損減邊。何云揀住相福德也。青龍乃唐初人也。彼疏亦指無著七種義句中文。今謂撿論無文者。得非未善無著論意乎。

無著云。此下第八為成熟眾生離十二障礙中為離捨眾生故。既莊嚴佛土。必不捨眾生。令諸眾生了有為法如夢如幻。於欲界舉甚大身者。遣蕩相著。以此成熟未成熟者。

非曰。彼云莊嚴佛土(至)遣蕩相著者。此非經論意也。經意自謂菩薩不見自體為能度。舉喻山王。尚不應見其自體。何況餘者。無著自釋云。如來說為非體者。顯示法無我故。彼體非體者。顯示法體無生無作故。却云莊嚴佛土等。有類諺語。認橘作火也。

若天親論。以前莊嚴佛土屬諸所現。以今此大身為淨土受樂報佛。遣蕩相著。離障斷疑。意不同故。佛不共力。隨類各解。兩論意別。不可會同。然受樂報佛者。即十方淨土諸佛所現大身。受安樂果報。非此娑婆有九惱事。昔人以此為實報身者。非也。

非曰。先明論意。後顯其非。論云。聖人無為法得名。是法不可取不可說。須菩提遂疑。菩薩莊嚴佛土受樂報佛有取。如來先以佛土破之。佛土有二種莊嚴。一形相。二第一義。揀非形相。故云諸佛無有莊嚴國土事。次疑受樂報佛。取自法王身。如來以須彌山王。鏡像義無取。況諸佛自取法王身。今云。以前莊嚴佛土。屬諸佛所現故。又云。諸佛所現大身受安樂果報。揀非娑婆有九惱事。得非認鷄作鳳也。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乃至無壽者(云云)。淨覺疏亦不能盡偈文。論意乃云。人身長大者。以法身無相故。直作法身無相釋此大身。稍有殽訛。今此大身即大教說普現色身。若以事驗。即觀音妙音現十界身。此猶說十界正報色身。更須如華嚴說。入無功用現十種身。虗空大地無非大身。不妨用大所依體大。故彌勒偈云。依彼法身佛故。說大身喻。此一住經。如來說盡。諸大菩薩。入淨心地。證道功德。池深華大。世人多以此經為繁。若知意旨。甚為簡要。若不得彌勒二偈兩論伸釋。此之經文。幾乎陸沈。

非曰。破淨覺直作法身無相釋此大身云。不得彌勒二偈。兩論伸釋。此經幾乎陸沈。以作色身事相十界正報為大身。切非經論之意。偈云。依彼法身佛。故說大身喻。又云。非身即是身。是故說大身。天親論云。非身者無有諸相故。大身者有真如體故。無著云。於彼身中安立非自非佗故。又云。於此大身等中安立第一義。則二偈兩論。自云真如第一義。不說十界之身幾。乎陸沈之言。似覺漏逗也。

如來五眼三智同體。所以五眼不說即非。三智中云皆為非心。兼前五眼同體。而遣蕩之。

非曰。注述一端。先須熟精文理。然後操觚。彌勒偈云。雖不見諸法。非無了境眼。諸佛五種實。以見彼顛倒。云何五眼同體而遣蕩耶。有謂無著論。不妨有遣蕩之文。論云。何故不說眼即非也。以一處住故見智淨。後安立第一義故。初亦得成就。自不解論意。唐青龍氤法師。疏釋此論曰。以後例前。應言如來說肉眼即非肉眼。是名肉眼。由安立第一義故。彼法無無實體故。無如其名有自體故。不言即非也。又云。遣三心者。此非如來三心也。經云。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却云如來三智。得非執石作珠也。

偈文且舉色聲約法揀情。又偈後經文為前蕩法身識不能知。又若執著如來因三十二相而得菩提者。畢竟其相是色自性故。復遮云莫作是念。

非曰。彼意以法身色相俱是遣蕩。偈後經文為遣蕩法身識不能知。且無著論偈後經文。自云不可以相成就得菩提等。既云相成就。是豈遣蕩法身耶。

所言法相者。即非法相。是名法相。三句要之。與楞嚴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兩句。修因證果。立本歸源。不離自性。不動本來。

非曰。楞嚴性覺妙明本覺明妙者。是破執遣蕩之文耶非耶。若言非者何以會同。若言同者二義同否。楞嚴性覺妙明等是法相耶。以性為相。不亦過乎。

金剛事苑

此經自唐至本朝。南北諸師撰述甚多。南方學者盛行圭峯纂要。所敘兩論。密示潛通。稍有眉目。及其依十八住懸判。然後用二十七疑科釋。入文隨釋。多用無著。未免媕娿。

同类推荐
  • 孙子遗说

    孙子遗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寓圃雜記

    寓圃雜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汉官旧仪

    汉官旧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孝经

    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相爱不如偶遇

    相爱不如偶遇

    当婚姻遇到小三儿,是分手呢还是坚守?她对丈夫的出轨痛不欲生,就在她决定离婚时,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可是,孩子并不能维系他们的脆弱的婚姻,当婚姻已经走到了无法维系的地步,丈夫却想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心里容不下一丝玷污的她毅然将丈夫告上法庭,昔日夫妻不得不对薄公堂。生活并非都是不如意的,离婚后的她终于遇上一个帅气的外科大夫,两人相见恨晚。可是,就在这时,前夫突然插进来成为了新的第三者。于是,上演了一场旷日持久而惊心动魄的追爱大戏。有一种爱情叫作放手;有一种背叛叫作身不由己;有一种决绝叫作永不回头。
  • 穿越特工要修仙

    穿越特工要修仙

    特工杨诩芯被亲姐,推下楼结果穿越了。穿在五岁孩童身上,在山洞里得到修仙功法,得到空间,得到神器,以为得到了金手指,从此人生开了挂,万万没有想到,空间的摆设,神器是个坑货,神兽是一张彩票,中不中中奖,靠自己撞大运。听说修真界以实力为尊,听说修真界要斩草除根,听说修真界是个人利益为上的存在,一言不合可以灭他人全族。听说修真界有‘奇珍异宝’‘仙丹妙药’可以‘容颜不老’‘长生不死’,“哈……哈哈……修真界我来了……”什么五灵根的资质,逆袭修真界,OTL!她、李诩芯,两个丹田,两种灵根,五灵根雷灵根。踏上修仙,傲视苍穹,天妒之体,天道不容。那么做自己的天道,傲视修真苍穹。
  • 谁能解花语

    谁能解花语

    描述了四个年轻人——公主二代蓝百合、翩翩公子杨建业、少年侠二代白真卿和刁蛮小姐苏明萌的爱情、亲情、友情故事。杨、白二人不是兄弟,却从小像兄弟一样长大,后共遇单纯涉世未深公主,三人又将有何反应?又将会牵扯出上一代哪些恩恩怨怨?真卿的身世又到底是是这样?传说中那两把神奇的宝剑又在哪里,又将掀起江湖上怎样的腥风血雨?再加上神秘妖美得蓝心公主,百合之父,昔日状元王汉月,又和真卿父母有什么关系?白真卿将走上仕途还是走上侠义之路?当兄弟两一起爱上同一个女人,做哥哥的会如何选择,弟弟又该如何面对呢?从小就丧父母的真卿又将通过怎样的方式学会武功,找回自己的身世?几个年轻人的寻爱之旅,也是奇幻之旅,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反应?。。。。
  • 妖怪夜市

    妖怪夜市

    原本在夜市里就不平静,现在又多了一个记忆偷窥者,还有一个吟唱师,还有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的新上任的警员,夜市变得充满了欢歌笑语,虽然平时小吵小闹,关键时刻谁都不会掉链子的。夜市变得越来越好了。
  • 小柒不做包身工

    小柒不做包身工

    点心铺前,刚刚吃过两碗面的夏小柒,流着哈喇子,眼巴巴地看着那小店里的精致小点,某人冷冷一笑,“小二,每种打包十盒送林宅!”“公子你真好!”夏小柒欢呼雀跃。“费用,从你这个月工钱里扣!”“—”,“公子,听说红楼上的男子特别美,我们去转转好不好!”某人黑面“诱骗主子断袖,怂恿主子逛青楼!扣下月工钱!”“—”“夏小柒,你昨夜去哪鬼混了?”某人青筋暴起,暴怒异常“我,跟瑾儿出门吃宵夜了!”夏小柒睡眼惺忪,一脸无辜地看着他“不守妇道,夜半偷食,扣……!”夏小柒沮丧地敲着算盘,看着越加壮观的欠账单,眼里无限悲伤“哎,我欠了你那么多钱,这辈子都还不清了!”某人皎洁一笑“怎么可能让你还清,你可欠我一辈子呢!”
  • 龙渊之正魔无界

    龙渊之正魔无界

    鹿儿村,本是一个寂静的夜晚,一位妇人的尖叫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刹那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第二天清晨,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一缕阳光斜射入夫人的家中,照亮了妇人那惨白的脸…出生的男童叫林飞絮,他有一个十分疼爱自己的哥哥叫林雨祐,他们邻家的女孩荷司睿一起成长,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的平和安详…一位真人带走了林雨祐,不久林飞絮也离开了村庄,两位少年的命运就此被改写,新的梦魇终究拉开了序幕……正魔到底有何分别,什么是绝对的正道,又有什么是绝对的邪?正因我不信命所以我才要改命!一场宿命的对决终将来临,两兄弟持剑相向,胜负已定,一场仙剑的悲剧在此上演……
  • 相声大亨

    相声大亨

    相声演员唐九宁偶然获得“相声大亨系统”,在系统的帮助下、在新一轮相声江湖风云际会的背景下,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相声大亨。PS:本故事纯属虚构+推演,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 醉辞歌

    醉辞歌

    乾周独盛思百年,天降曲星才子叹。遥闻海角递奇音,孰惊天涯却非歌。
  • 婚心未泯

    婚心未泯

    周宝言是人们眼中的未婚妈妈,上相亲节目,卖保险、摆地摊,日子困窘。她有一个很可爱的小宝贝,没人知道那是她的初恋和闺蜜的孩子。某天她去闺蜜墓园的路上被偷,由此在酒吧里邂逅了一位出手阔绰的男人,并发生了关系。回到自己的城市后,男人再度出现在她生活里,男人很喜欢她的小宝贝欢喜,并且试图帮助她改变现在辛酸的生活。周宝言不敢尝试这份恋情,两个人的悬殊太大。但是她无法控制自己爱上这个男人,男人并不坏,而且让她的世界慢慢有了光和温暖。但是世界还真是小,初恋再度出现,并且要抢回孩子和她复合,而她喜欢的男人,家族也容不下她,她该何去何从?
  • 当网红的那些事

    当网红的那些事

    小网红徐昭昭死了,然后又重生了。一朝回到解放前,她想了想上辈子不到一千的粉丝,银行里不到三千的存款……徐昭昭掩面哭泣:这辈子我不做网红,我要靠实力吃饭!后来,徐昭昭看了看突破千万的粉丝,数了数银行账户上无数个零……她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粉丝们的心意,做一个好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