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700000019

第19章 中亚回族解读(1)

(第一节)当今中亚回族之特性——为纪念回民西迁130周年而作

本节利用笔者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全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实地调查的第一手材料,追溯中亚回族形成的历史背景,之后重点梳理、提炼出他们的六大特性,即中亚回族的文明礼貌;中亚回族的语言习得才能;中亚回族的耿直豪爽大方;中亚回族的勤奋进取;中亚回族的文化保护情结;中亚回族对中国的神往与真情。从中凸显中亚回族在异国他乡大民族夹缝中顽强生存、奋力发展而又心系中国的民族精神,说明同一民族构成天各一方的空间差异后所反映的不同的时间发展,从而强调从“庐山”之外看“庐山”的比较法对回族学研究的新启发。

一、回族西迁的历史地理缘由

中亚回族在清末时被突厥语族称为“东干”人,后被沙皇俄国的俄语借过去,也发音为donggan,久而久之,又从俄语传往世界,于是就有了中亚的东干人和东干语之说。今天新疆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中donggan都是“剩下的”之义,有可能指:清朝席卷整个中国西北的回民起义,遭到清军镇压,起义回民的一支撤到新疆,仅剩的八千多人分两三批从南疆喀什越境到了今吉尔吉斯斯坦的纳伦、科拉科尔,然后,大部分转移到哈萨克斯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相交的球茵河两岸定居。

笔者于2007年2月、3月经新疆乌鲁木齐到吉尔吉斯斯坦全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实地调查了中亚回族,在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走访了全国回族协会的主席,主要领袖,全国回族教育基金会的会长,吉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东干学部的诸位科学家,比什凯克人文大学的教授以及中亚回族的诗人、作家和他们的家属、子女,还有一些回族老人,政府里的回族公务员。又到吉尔吉斯的外地考察,先后到过首都西的亚利桑那村(吉尔吉斯语称“骚葫芦”村),首都东的托克马克城,热湖东南岸科拉科尔城和二道沟村等,哈萨克斯坦边境旁的开布隆镇,实地调查了当地回族农民、商人、学校师生以及回族老人、家庭主妇。吉尔吉斯国家科学院东干学部长默罕穆德·伊玛佐夫院士和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吉汉学系的拉希德·尤素波夫教授及当地回族干部群众常跟我说的历史情况也大体相似,但是他们普遍不愿人们称他们为东干人,当然也不愿称中亚回族话为东干语了。俄语里用“东干”一时无法改变,但他们讲汉语和陕、甘、宁回族老话时仍然异口同声地自称“中亚回族”,语言就叫“中亚回族话”。下文我们统称中亚回族和中亚回族话。

尽管关于清朝西北回民起义及部分回民从新疆南疆跨境移民中亚的历史经过,史书多有记载,回族史研究也多有叙述,文学上也有《悲越天山》等作品的生动描写。但本文为了保持中亚当地回族老人的原汁原味的自叙,为了保持实地田野调查的真实性和新鲜感,还是把这次调查所得的历史地理描写再综述一下。

吉尔吉斯开布隆陕西村的回族位于哈萨克斯坦边境,他们还记得他们的先辈是1877年12月28从新疆喀什徒步行走160公里到达吉尔吉斯的纳伦的。二道沟的回族有的记得他们的先辈是1877年11月从南疆过来的,但老家是宁夏吴忠的人。亚利桑那(骚葫芦)村的回族以及比什凯克的部分回族则说他们是1881—1883年间从新疆伊犁(不是打仗)迁来的,原籍主要是甘肃,来到此地种麦子、种菜等。因为当时伊犁归沙皇俄国管辖。实际的情景是,1877年到1883年从新疆共来了近1万回族,陕西回民起义首领白彦虎率部4千多人和甘宁马化龙的后代率部也有4千人,在一两个月内先后到达中亚。沙皇俄国当时也为了开发中亚,需要农业劳动力,而吉尔吉斯人大都在山上游牧,平原只有沙皇军队,沙皇俄国正调徙俄罗斯人来此开荒种地,白彦虎部和马化龙后代们与沙皇军队签好协议,在边境上放下了军事武器,沙皇让白彦虎等选择地点安家落户,白彦虎选定了今哈萨克斯坦的营盘、新区以及球茵河南岸吉尔吉斯的开布隆等地,从此在此耕耘土地,经商做生意等,这就是今天这些地理毗连的十几个陕西村先辈。而马化龙后代选定了托克马克城和科拉科尔城的二道沟一带,这就是今天的甘宁回族村落的先辈。亚利桑那(骚葫芦)村一带确实是1881至1883年从新疆伊犁来的,这从“不装假的语言”中可分明辨认得出来。三地分别说着陕西回族方言、甘宁回族方言和新疆伊犁回族方言。而首都比什凯克的回族是后来因读书、做官、治学、经商等原因迁进来的,在首都大城市里居住也很分散,他们分别说着自己原来村落的方言。

中亚回族其实内部也没那么泾渭分明了,因为1916年吉尔吉斯人起义时,沙皇派军队镇压,三地的回族撤回中国伊犁、阿克苏、喀什、阿图什的很多,1924年吉尔吉斯安定了,他们又回到中亚原地。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肃反打倒富人,中亚回族一部分富人又跑到中国伊犁,50年代中国斗地主富农,有些人又回到中亚。1962年新疆伊犁塔城事件,又有一批新疆回族投亲靠友进入中亚。几进几出,使得中亚回族在陕甘宁原籍文化的基础上,又受到了新疆回族、突厥等文化的补充,也受到了新疆汉语言文化的影响。中亚回族上述这些村镇大部分相距不远,1991年苏联解体前,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前苏联的两个加盟共和国(相当于中国的两个省,相互往来极其自由方便,而且中亚回族主要集中在哈国和吉国交界处的很窄的球茵河两岸。他们虽然先后来自陕甘宁新,但由于同族同语,风雨同舟,相濡以沫,接触频繁,共性逐渐增多,其共同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苏联解体后,虽然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成两个国家,但两国公民仍然可持护照免除签证自由来往,所以中亚回族的总体特征仍然在共存共变。目前吉尔吉斯的回族有6万多,哈萨克斯斯坦的回族有4万多,另外,乌兹别克斯斯坦还有3千人,总体有10万多人。吉国不但回族人多,而且知识分子多,有《回族》杂志,有国家科学院东干学部(专门研究回族),有科学院院士和大学教授,有国家农场部长等。哈国回族主要是经商做生意的,由于哈国比吉国富裕,哈国回族的日子整体上也比吉国好些。但无论如何,吉、哈两国较聚居的这些回族仍然是个有机互补的整体,叫他们中亚回族更合适。

中亚回族从1877年西迁始,至今整整130周年了,作为一个近乎传奇式的特殊群体,他们成了保留中国清朝回族历史真实的活档案,也成了透视中国清朝西北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还成了回族受俄罗斯文化和前苏联全方位影响的一个同族异样的参照系。

同一个民族天各一方的空间差异会反映民族内不同分支的时间的发展,原本是同一地区即同一空间的中国西北回族,在中国和中亚的130年中走了不尽相同的时空发展道路。因此,研究中亚回族在异国他乡长期形成的特性,对研究回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都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中亚回族的文明礼貌

中亚回族给我们中国访问者的最深印象莫过于他们的文明礼貌了。

在家里接待客人吃饭时,回族老少妇女和姑娘们都在厨房内外不声不吭,而且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做馕、沏茶,做回式小馄饨,做回式拉条子、拌凉菜,再做牛羊肉,炒热菜等,一道一道端上主桌,但她们从不在主桌上就座,除了问你吃喝怎样,及时端菜端饭倒茶外,不多说一句话,但动作勤快,温和热情,举止有度,表现得很得体,很有修养。从她们身上更能深切地体会到中国传统女性温柔、贤惠、勤劳、礼貌的优秀品德。男人们先在厨房里做些劈柴,煮肉等大活儿,然后又回到主桌上陪客人,而且心很细,可以把牛羊肉用小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到你的碗里,把香蕉扒开皮切成一小片一小片分发给每个用餐人碗里。餐桌上他们有时为了陪客人要喝点酒,但喝得不多,不论是白酒还是红酒,都不硬劝,这也就是说,中亚回族主人时时想的是对方心理感受的愉悦,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尽管也可能主观上是为加深友谊)强劝别人非把酒喝下去不可。但席间他们喝茶不断,也带动了宾主之间谈兴不断。笔者在参加吉尔吉斯回族晚宴回来曾写日记:“这是我三十年来吃宴会最舒服最高兴的一次!”因为只有不强违客人意志的劝酒劝饭才会使客人由衷快乐。吃完饭一般情况下要等主人或宴席上年长者或地位高者说结束的话,大家才一起准备散席,这时又一起用双手抹一下脸,然后两手放到身体两侧手心向上,共同念一下《古兰经》圣语,意思是“感谢真主!”然后再各自退席。这是中亚回族在文明礼貌上最擅长的细节之一。

在平时,当朋友或熟人之间见面时除热情打招呼或握手、拥抱甚至是亲脸外,也与朋友带的熟人行同样的礼节,这在笔者的阅历中还比较少见,更常见的倒是见到亲朋好友时只与亲朋好友打招呼、握手,对亲朋好友带来的人或一起走的人视而不见。其实,这也是中亚回族从内心里尊重人,有修养有礼貌的细节表现。因为你的朋友带的人多数是你朋友的朋友,至少是你朋友的熟人,你对他(她)打招呼行各种礼节,那是对你朋友的尊重,也是对社交群体和谐氛围的一种奉献。

在回族学校(中亚学校是从一年级一直念到11年级或12年级,即中小学连校)里,教师和学生更是非常礼貌,教师进教室和离开时学生都起立,说问候语。而且,我们参观各教室有时带队的回族教师未来得及打招呼就直接进了教室,本来是惊扰了师生们,但教师和学生们都没有气形于色,而是很礼貌地打招呼,说问候语。听说是中国人他们更亲切,说着“好着呢吗?”遇到是本国人或其他外国人,他们就说〔zdlasjie〕,即俄语的“你好”,好像老在嘴边挂着,一天不知要说多少遍。而且,师生和领导们都很热情地接受采访,又很乐意地同意与你合影,走时又一直送到大门外,你会俄语时他们一定要说dasvidania,不会时用回族话说“把你们多谢哩!”

文明礼貌的深层表现还有人情上的礼尚往来。朋友、熟人、同事家有婚丧嫁娶,甚或是生日、上学、晋升等大事,只要接到邀请,借钱也要参加,而且至少要送上500索姆的礼金,如果因出差、出国不能前往,托人带去礼金并捎上问候的话语。如果是亲兄弟那就要送上一匹马,一头牛等贵重大礼。

人情礼节也体现在家族内。比如,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尤素波夫教授的老母亲已是一个退休工人,一月只能领到800索姆的退休金,只够到四个朋友家串门的钱,但她总是勤俭节约,省吃俭用,亲朋好友办事儿时她却慷慨解囊。平时满堂的儿孙平均一人给她200索姆,老人家都把钱攒上,到儿孙们办生日、结婚等大事时又作为礼金送上。这种礼尚往来的中国民风,由于回族的代代相传而在中亚发扬光大。

礼尚往来又经常不是“投桃报李”而是“投桃报金”,即你送我100元礼金,我送你200元礼金,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2007年3月8日妇女节时,老家是宁夏的回族尤素波夫教授带我去拜访吉尔吉斯开布隆陕西村马家,尤素波夫教授给女主人送了花和一包糕点,女主人和儿子、儿媳做丰盛的午宴招待我们,临走时主妇又打发儿子到商店买了两朵大花和一大盒糕点送给尤素波夫教授,让他带给教授的夫人和女儿。我们驱车回首都时,尤素波夫感慨一路,这个回族女主妇可能没上过学,没有科班的学历,但她很懂文明礼貌和礼尚往来,因此她是一个很高尚的文明人,她是在文明修养上为中华妇女争了光。

中亚回族在苏联解体后所在国家小而国际地位不高,经济上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还没有理顺,因此生活水平有所下降,但他们的人格修养可从文明礼貌中看出其内在的高雅,心灵的高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句格言:礼多人不怪。礼多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比中亚回族的文明礼貌,我们更能体会到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文明社会要讲“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三、中亚回族的语言习得才能

中亚回族与中国回族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他们的多语言才能,这恰恰与中国回族只会汉语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从中说明回族在异国他乡极强的适应能力。

吉尔吉斯的回族至少程度不同地会三种语言,通常是俄语最好,其次是东干语即汉语回族老话,再次是吉尔吉斯语,也有少数知识分子如大学教授和大学生、商人等会一些英语。

俄语在包括中亚五国在内的前苏联影响力太大了,这是高度计划经济和政治中央集权的结果。苏共中央的文件和各种媒体主要用俄语来传播交际,虽然计划经济不主张消灭少数民族语言,但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语言被边缘化了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中亚回族为了生存和发展,即在前苏联大国中有所作为,都经历了刻苦学习俄语,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俄语这一关。在吉尔吉斯各回族聚居区,除了少数老太太俄语不够熟练(但也能与其他民族用俄语交际)外,其他所有回族人的俄语讲得都跟俄罗斯人一样。

笔者曾在吉尔吉斯国家科学院,在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在全国回族教育基金会办公室,在吉国外地的学校等地,到处听到回族人用俄语和俄罗斯人熟练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场面。作为一个从事30年语言学研究和多语爱好者,俄语初学者,我是能听辨得出来语言的熟练程度的,但我却不能分辨得出中亚回族与俄罗斯人俄语发音的区别,表达在哪点有不同。而且有的回族人的俄语甚至比俄罗斯人还好,比如吉尔吉斯国家科学院回族院士伊玛佐夫的俄语水平(尤其是书面语水平)就比一般俄罗斯人还高,这也是包括俄罗斯人在内的吉尔吉斯全国公认的。中亚回族的俄语往往是从上小学一年级时(当地叫1号)开始学的,但他们都很勤奋刻苦,而且能大胆地不怕出错儿地与俄罗斯人交谈。当然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无处不说俄语的语言社会环境也为中亚回族的俄语提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同类推荐
  • 思想课堂-养生笔记

    思想课堂-养生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舞蹈艺术(下)

    舞蹈艺术(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中华姓氏大探源

    中华姓氏大探源

    本书集丰富有力资料性、充满趣味的娱乐性、论证严密的学术性和文采斐然的文学性于一炉,给读者朋友们烹制出了一份美味无比的姓氏大餐,能让你在入口之后,犹入时空隧道,遨游于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身监其境地感受姓氏文化的深刻内涵,进行一次趣味非常的寻根之旅。
  • UFO最新真相

    UFO最新真相

    2010年以来,不明飞行物莅临地球迹象激增,欧美主流媒体一反常态给予登堂入室的报道,这种改变的背后是什么?美国科学家和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2010年底不约而同公开宣称,2011或2012,UFO将大量降临地球,这种说法意味着什么?
  • 学孔孟之道悟领导智慧

    学孔孟之道悟领导智慧

    本书选取了《孔子》和《孟子》中的精华,结合现代生活,阐述了领导的智慧。
热门推荐
  • 盖亚之世

    盖亚之世

    这是一本关于超能力的小说,恩,大概就是这样~
  • 狂婿成神

    狂婿成神

    苏样是一个赘婿,甚至被人取笑为赵家的,但当他体内的异能觉醒,曾经那些欺侮过他的人,都后悔莫及!论金钱,他有万亿家产随时可以继承;论武力,他修炼的速度堪称可怕;论异能,他有七种杀伐神术,还有治愈之力!
  • 凌武傲世

    凌武傲世

    凭我手中之剑,败尽天下,征遍诸天万界,彼岸虚空。踏遍轮回,只为观你一笑。
  • 创意,影响力,变现

    创意,影响力,变现

    《创意,影响力,变现》旨在帮助写作者快速摸清写作并出版一本畅销书的门道,并告诉我们出书能够实现哪些目标。例如,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出一本书可以助你——快速脱颖而出,成为某一行业或领域的专家和意见领袖;迅速积累起一批忠实粉丝,构建你的用户流量池;跳出原有的圈子,进入更优质的圈层;建立个人品牌,让你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出书还会让写作者自身不断增值,变现途径越来越多:获得睡后收入,名副其实躺着就能挣钱;书籍内容二次孵化,或以专家身份担任导师,进行线上授课或企业培训,等等。这些又可以进一步成为你持续输出内容的资本,从而实现“出版一本畅销书——扩大自身影响力——持续变现”的良性循环。
  • 爱妻凌厉,冷暖无常

    爱妻凌厉,冷暖无常

    当苏冉韵在娱乐圈叱咤风云,却没想到他竟然来了!一个是对自己冷酷无情的老板,令一个是花花心肠的初恋,当他们都向自己表白真情实意时,她该如何选择呢?接踵而来的还有家族后更大的阴谋!
  • 仙侠之西方奇缘

    仙侠之西方奇缘

    四季轮换,风雨交替,泪中带笑,不忘初心。让这片乱象纷呈的大陆回归原点。让中国的仙侠风席卷整个世界!
  • 旧卝城

    旧卝城

    这个世界是他曾经熟悉的世界,那里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他美好的记忆,但他在这个世界中却是一个旁观者,他看着这个世界建立起来,却打算任其发展,他希望逃离这个世界,却眷恋这里所拥有的一切。原本的矿城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那里有持续不落的夕阳,因为晚霞的光是他最喜欢的颜色,最开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当一个世界和外界隔离太久会怎么样呢?即使初衷不会变化,其内部也会渐渐腐朽,当这些记忆没有了外部来的活力的泉源后,等待这这一切的,只有没落,这个世界中包含的一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阳恨之魔门

    阴阳恨之魔门

    阴阳相生,互相制衡,当阴阳轮回降临时,命罪之人降临时,等待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