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2600000002

第2章 生活中,处处是道场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金刚经》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陀对须菩提说:“各位大菩萨,应当这样降伏迷妄之心:一切有生命的存在,不论是卵生的、胎生的,还是湿生的、化生的,也不论是有形质的还是没有形质的,有心识活动的还是没有心识活动的,以及既非有心识活动又非有心识活动的,这所有的生命体,我都要使他们达到寂静安乐的涅槃境界,让他们得到彻底的解脱。如此这般度脱了无量无数的众生,但实质上,又没有什么众生得到了度脱。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有了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生命存在的时间相状,那么就不能成为菩萨了。”

佛陀这就开始给须菩提和其他大比丘说法了。他们不是在庙宇,也不是在圣坛,而是在一处园子里。佛陀说法,没有固定的场所,也不是在多么特殊的建筑里,这也是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成为我们修行、安心的道场。

我们活在世间,总得劳作奔忙来维持生活,即便身为女人,可以选择做家庭主妇,不必终日在外奔忙,可到底还是每天都为家庭、为亲人操劳。但是,如果以《金刚经》教授给我们女人的静心智慧来指导生活,那么即便身在劳作和忙碌之中,我们的内心也会时刻充满喜悦、自在,而绝不会是烦恼、焦虑和恐惧。内心的平静安乐反映到容貌上来,自然会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美感,这是任何化妆品和时髦服装都不能带来的效果。

有些女性朋友可能会觉得我这话有夸大的成分,因为她们觉得仅仅依靠这么一部经书就能解决掉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那简直是太难以置信了!

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金刚经》虽然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让心灵解脱、安适的道路,可我们到底还是要经由自己的实践才能得到内心的安然平静,不把修行落实在生活里,任凭是多么好的方法,也不会给我们的生命状态带来任何改观。

说到这里,我们便不得不提一句,若要真修行,若要真静心,那么便该明了,生活中处处是道场,时时都是修行时。我们不要妄想靠着一两部经书就一定能在短时间内释放掉内心的全部烦恼,因为释放烦恼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修行过程。不过,若是你压根儿就不读经书、不修行,那内心的烦恼绝对会愈加深重从而更加难以解脱、难以静心。

譬如我们都希望自己成为被人包容、受人喜欢的女性。有些女性认为,只要外貌美丽就好,有些女性觉得,内在品质更重要。其实,这涉及的是一个“自我改变”的过程。我们总是害怕出现“变化”,可如果这变化能让自己过得更幸福、更有意义,又何来害怕之说呢?虽然,外境的变化我们无法掌控,但我们内心的变化却是自己可以把握的啊。比如修行,这就是生命个体的自我内在变化。

“修行”二字听来似乎和我们的现实人生距离很远,但我们放眼看看自己的生活,再审视一下自己的生命便会发现,修行贯穿着我们生命的每一天。我们在单位里,在家庭里,和在道场上有什么不同呢?

在单位里,我们不明白如何抵挡外界的干扰,有时候因为工作压力大,我们不是怨天尤人,就是到处发脾气。在家庭里,我们因为生活琐事而与家人生气,闹不愉快。虽然《金刚经》不会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好职场上的各种问题,如何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但是,它却在当下提升了我们的生命境界,使我们的心不受外境的干扰和束缚。以一颗灵活的心、包容的心、随和的心去面对问题,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也许,在以往的人生中,你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但你却把“成功”当作了人生的全部,除此之外,你再看不到人生中的其他乐趣,再没有对其他事物的追求。于是,这“成功”便成为你心头的执着,它绑缚了你的心,而原本你的心应该是自由而自为的。尽管你在事业上很出色,令他人羡慕,但你还是对人生有一种无所适从感,而你的心也处在一种空虚、不满足的状态之中。

如果,你从前在事业上或家庭生活、情感生活等方面经受过挫折失败,现在你时刻都执迷着“失败”,你就和那执着“成功”的女性一样,感受不到生命的喜悦和自在。

既然生活中处处是道场,那么这“成功”和“失败”等种种感受自然也是我们修行的所在。若是从《金刚经》的角度来看,人生根本不存在得到与失去、成功或失败。因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外相,把那变动不居的外相当作真实的存在,这可不是智慧的做法。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金刚经》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须菩提,菩萨布施的时候,对于一切都应该没有执着。他不执着于形色而做布施,也不执着于声音、香气、味道、触觉、意识而布施。须菩提,菩萨就应该这样不执着于外相而做布施。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如果不执着于各种相状而修行布施,那么他获得的福德就是不可思议和无法估量的。须菩提,你觉得如何?东方的空间是可以想象并度量的吗?”

“不是这样的,世尊!”

“须菩提,那么南方、西方、北方、东南、东北、西北以及上下方的空间,是可以想象并度量的吗?”

“不是这样的,世尊!”

“须菩提,菩萨不执着于外相而做布施的福德,和这十方虚空同样不可思议、无可度量。须菩提,菩萨就应该是这样不执着诸相,自然就不会生起妄念,真正安住在清静的菩提本心之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金刚经》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可以根据如来的身体相状来认识如来的真实本性吗?”

“不可以,世尊!不可以根据如来的身体相状去认识如来的真实本性。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具足相好的身体相状,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相状。”

佛陀告诉须菩提:“一切的现象,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如果你能观照到世间诸相的这种虚妄不实性,那么你就能证见如来了。”

在这里,佛陀为我们开示了一个无上的真理:不执着于外相,就不会生起妄念,妄念不生,我们的心自然就不会生出焦虑、恐惧和担忧等种种烦恼。而且这个外相,本来就是随时变化着的,所以才说它是虚妄的、不真实的。

曾经有位女性朋友说她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恐惧。她害怕失败、担心生病,只要一想到工作上和情感上的变化,她的内心就充满了焦虑和恐惧。她说自己无法保持一种清醒的觉知,而且很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己。

很多女人都缺乏一种对人生真相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其实人人皆可具备。如何具备?那便是将自己放在生活中修行。与爱人的争吵、与同事的矛盾,诸如许多这种琐事,都可以成为我们修行的机缘——别看不起生活中的小事儿,对于女人来说,能让我们烦恼的是小事儿,能让我们觉悟顿生、保持一种洞察力的也正是这些小事儿。正所谓“修行事中无大小”,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当我们奔走于职场上时,当我们忙着家务劳动时,如果我们的内心生起了一丝烦乱,那么我们就该先停下手里的那些事,问问自己,是什么让自己心烦、心乱?是什么让自己焦虑不安?你觉得是外部环境不好,比如某个效率低下的同事拖了你的后腿,或者是家人不注意,把你刚刚拖干净的地板又给踩脏。但是《金刚经》告诉你,让你不高兴、焦虑、恐惧、不安的真正原因是你,而不是别人。

就拿刚才提到过的那位特别惧怕发生变化的女士来说吧,她在读了《金刚经》之后,生起了无上的信心,她坚信《金刚经》的智慧能够帮助她静心,于是就开始这样对治自己的恐惧情绪。

每当她身边出现各种突发情况、让她烦乱不安时,她就告诉自己,现在的这些变化都有着各自的内因外缘,仅仅是自己恐惧就能阻止变化吗?不能!那还恐惧什么,焦虑什么?当然,这是她做出心理调适的第一步。下面,她就会想到《金刚经》里佛陀说的那句话“是实相者,即是非相”。这便说的是“空性”的道理啊!万物皆变,所以才说是万法是“空”。既然是空,我们又何必与那本属空无的人事物较劲儿呢?

如此去想,那颗原本被焦虑不安缠裹的心便豁然开朗起来!这位朋友说她刚开始还心存疑惑,因为她并不觉得这个办法能对治自己的焦虑和恐惧。但是,她把自己的对治方法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之后,再过了一段时间才猛然发觉,自己的内心果然要比以前更安宁了!以往的她,每每遇到生活中、工作中的一些变动马上就会坐立不安,甚至吃不下、睡不安。可这么一颗烦乱的心,最终还是被《金刚经》中所阐述的空性智慧给医治好了。她说现在她不觉得人生中的变化有什么可怕的,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变化即是新生啊!没有变化,那我们的人生岂不是死水一潭了?

我们应该用一种智慧的眼光去看待自己身边的变化。因为就连我们自己的心,我们都把握不住,又何必想要掌控外境的变化呢?既然我们无力把握,倒不如淡然一些,随变化去吧,这样反而能让自心的烦恼减少。

当然,有了这种正向的心念还不够,我们还要将它们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工作的压力算什么?生活上的繁忙算什么?佛陀的修行还不也是在现实人生之中嘛。我们看看那些佛教故事里的描述,便可知道佛陀每天的日常生活与我们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异。他也要吃饭,也要找地方住,当他困倦时,也会倒下休息。

可是,佛陀的日常生活和我们又有着极大的不同。他的心,安放在一个纯净安宁的状态之中。外境的变化丝毫干扰不到他,他本然而自在地活着,比我们大多数人要快乐得多。

再转而看看我们大多数人,我们完全沦为了生存的奴隶,我们在生存,而不是在“生活”。生活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像佛陀那样知足淡然,保持着清醒和警觉,保持着对所有一切众生的终极关怀,保持着对人生最高解脱境界的追求,那么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发生变化,有所起色。安住于这个生活状态下的女人才算是最有智慧、最有魅力的!

“静心禅语”

真正的自由,来自于心灵的觉醒;

真正的幸福,源自于不执和慈悲。

正向的心念,能带给女人心上的安宁;

淡然且淡泊,此心不为名利物欲牵绊。

同类推荐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以苏格拉底与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作品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被公认为是西方哲学的源头。
  • 创新实践与唯物史观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创新实践与唯物史观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本书通过对创新实践范畴的剖析,从马克思立足于实践观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革命这一事实出发,把实践进一步划分为常规实践和创新实践,并指出了创新实践更能体现实践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人的本质存在方式,正如马克思通过确立实践存在论构建了历史存在论的唯物史观一样,当今时代迫切需要在创新实践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创新实践存在论的唯物史观。
  •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逻辑是什么、为什么男人更要讲逻辑、逻辑怎么个讲法、控制自己的非理性、理清话语中的概念、怎样的论据才可靠、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严密的推论等。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共三章,分别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写作原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主要内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的重大意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写作背景和内容结构为切入点,引领读者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热门推荐
  • 龙组绝密档案之雷神降世

    龙组绝密档案之雷神降世

    雷惊天乃是上古雷神“南极长生大帝”的转世,前世带领妻子--炎帝之女“女娃”和部属助大禹治水,降东海龙宫,建裂天剑宗,灭天狼魔君,演泽了一段又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这一世来到了现代,他们将会有什么惊人传奇呢,欲知他们的故事,请关注本书吧。
  • Minecraft模组之旅

    Minecraft模组之旅

    做为一个我的世界大佬,能装就装。一个关于我的世界的故事,进来看看吧!看似是仙侠传,实则是我的世界的模组!拥有了万能系统,闯荡我的世界仙侠服务器!系统:叮,您的《Minecraft模组之旅》已到账!快去看看吧。(作者是个小学森你信不信?)
  • 刀中帝尊

    刀中帝尊

    看人族少年林越以无上系统与一把木刀,称尊江湖,宇内无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躲在云端偷偷爱你

    躲在云端偷偷爱你

    曾经痴肥懦弱的小白同学,在时隔二十年后摇身一变,变成新晋市长接近他昔日的女神,究竟是早就情根深种还是只是打算吃干抹净就拍屁股走人?
  • 今宵复何年

    今宵复何年

    “我自人间走了一遭,才知这九重天上,分外的冷清”“阿祯,你该睁眼看看,你所守护的世界,该有多么不堪”“我自问不欠你什么,可是到头来,不过是我自欺欺人”
  • 寻找WUK

    寻找WUK

    顾博和菀刖高中同学,顾博是菀刖的小弟,但她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 血煞骷髅

    血煞骷髅

    一个与地球源远的世界,富有远古神话色彩,穿插洪荒太古,云易变成一只骷髅降临了,而且还是血红色的,传说,命里带煞,会遭雷劈!
  • 剑帝传说之补天石

    剑帝传说之补天石

    自盘古开天之后,有女娲造人,女娲为天地之母,人之祖。自天降大灾,宇宙崩塌,洪荒乱世齐聚,女娲炼石补天。女娲补天之后补天圣石落入凡间,补天圣石内蕴神力。天可补!祸可乱!天地震荡,唯我成雄!补天圣石该为谁补天!
  • 棺材王

    棺材王

    诡异的医院,恶心的奸尸,古怪的停尸间老头,神秘莫测的鬼妓,这一切神秘事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