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009

第9章

第二门中。生法二空。相对辨异。各有四门。一辨惑情。二对情彰理。三显法实。四对实彰用。先就生空四门分别。言惑情者。计我心也。计我之心。开合不定。或总为一。谓五见中。我见心也。或分为二。二有两门。一总别分二。总就众生计有我人。名为总计。别计诸阴以为我人。名为别计。二即离分二。就阴计我。名之为即。计有常我遍一切处。名之为离。又就向前即阴计中。复有即离。指色为我。名之为即。余为我所。名之为离。如是一切。或分为四。一者即阴。如优楼佉所计我也。指阴为我。阴灭我亡。二者离阴。如僧佉人所计我也。离阴有我。阴灭我存。若说离阴计我者。何故经言众生计我终不离阴。彼傍阴。故说不离。然不指阴以为我。故说为离也。三亦即亦离。如先尼计常我离阴。犹如虚空遍一切处。阴灭我存。作我即阴。阴灭我亡。四不即不离。如彼犊子道人所计。五阴和合更有我生。就阴辨我。故云不离。而我非阴。故曰不即。然今世人。建立有体假名之我。大况似此。彼亦取其佛经之言。故为此计。如经中说。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异六法。言六法者。所谓五阴及与我也。彼依此言故说有我。然佛法中。所说我者。诸阴和合。假名集用。故名为我。彼立定实。所以是患。或随阴别说之。为五人计不同。或有宣说色阴为我。或受或想或行或识。或说十六。如大品说。一我.二众生.三寿者.四命者.五生者.六养育.七众数.八人.九作者.十使作者.十一起者.十二使起者.十三受者.十四使受者.十五知者.十六见者。此义如后十六我中具广分别。又随阴别所立不同分为二十。如一色中。人计不同。差别有四。有人计云。即色是我。此是一也。或有计云。色非是我。色是我所。此是二也。说何为我。而云色者是其我所。彼乃指其受等四阴。以之为我。未须分别我所起处。分别起处。在后六十五种我中。今此且可总相言耳。或有计云。色者是其我之窟宅。我居其中。此是三也。或有计云。我者是其色之窟宅。色住其中。此是四也。四中初一。是其我见。余三是其我所见也。如色既然。受想行识。类亦齐尔。五阴各四。四五便有二十种计。此二十中。五是我见。十五是其我所见也。若具分别所起处者。便有六十五种计我。如一色中有其十三。即色是我。以之为一。色是我所。离分为四。有人计彼受阴为我。色阴是彼受我所有。如人有物。如是差别。乃至有人计识为我。说色以为识我所有。如是说色与彼受想行识之我以为所。故便分四种。通前为五。或有说色。与彼受想行识之我以为窟宅。复分为四。通前为九。或有宣说受想行识四阴之我为色窟宅。复分为四。通前十三。此十三中。初一我见。后之十二是我所见。如色十三。乃至行识类亦同然。五阴之上。各有十三。通合有其六十五种。六十五中。五是我见。即阴而计。六十我所。异阴计也。绮互相望。以为异阴。非全阴外。多人别计有六十五。非是一人。惑情如是(此一门竟)。

次对惑情。以辨道理。圣慧观察。知但是阴无别我人。故地持云。声闻缘觉。见阴离阴。我不可见。诸行缘起。生灭和合阴与离阴。无我人性。即是理也(此二门竟)。

次辨其实。见阴生灭。即是实也。故维摩言。既除我相。当起法相。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生灭是其法之实相。故云实也(此三门竟)。

所言用者。依前五阴假名集用。便有人天男女等别。此之假用有而非患。是故圣人。常随世俗。说有我人众生寿命。上来四门。辨其生空。次明法空。于中四门。先辨其情。于前生空分齐之中。所立法实及以假用。执相取。望彼法空。悉名惑情。以此同是法著我故(此一门竟)。

次辨其理。菩萨正观知前所取毕竟无法。不但无性。相亦不有。无法即是遣情之理(此二门竟)。

次辨其实。既空情情相。妄想心息。便见真实如来藏性自体法界秘密法门。是其实也(此三门竟)。

次辨其用。依前真实如来藏体。缘起集成生死涅槃。是其用也。如经中说。十二因缘。皆一心作。又云。三界一心作。复言。法身轮转五道。名曰众生。此是真实起生死也。又如经中。如来藏性。显成法身。如是等义。起涅槃也。无我体相。粗况如是。

第三门中。约宗分异。于中有二。一定其宗别。二约宗辨异。言宗别者。宗别有四。一立性宗。二破性宗。三破相宗。四显实宗。此四如前二谛章中具广分别(此一门竟)。

次约宗辨异。初宗之中。但明生空。不说法空。虽说生空。但说阴上无彼凡夫横计我人。目之为空。未说众生因缘虚假无性之空。第二宗中。具明二空。五阴及生。揽别成总。是因和合。因和合中。空无定性名众生空。不同前宗阴上无人名众生空。苦空无常等。集成诸法。名法和合。法和合中。空无定性。是其法空。问曰。五阴因和无性。云何得名众生空乎。释言。五阴是我所法。从内作名。故曰生空。又复一切总因别起。通名众生。彼生无性。故名生空。第三宗中。亦具二空异于前宗。言生空者。前宗直就因和合中虚假无性。名众生空。不空假生。今此宗中。假生亦无。故名生空。如似空中无事见人。当知。彼人无人为人。人即非人。不待以阴离分破坏方为无人。如是一切。故维摩云。菩萨观生。如第五大第六阴等。言法空者。前宗之中。但说诸法苦无常等和合无性。故名法空。不说空无假名诸法。此宗所说。假法亦空故云法空。如空中华。无华为华。华即非华。不待以彼苦无常等离分破坏方为无。诸法如是。故维摩云。如燋谷互须陀见等。不但无性。相亦非有。第四宗中。亦具二空。与前复异。于中且以两门分别。一依持门。二缘起门。若论依持。妄想法空。名众生空。所依真寂。名为法空。良以妄想众生所起。故妄想空名众生空。所依真实。是法自体。法体寂。故名为法空。若就真实缘起门。说真如体寂。名为法空。缘用寂灭。名众生空。真体寂者。真实法界。恒沙佛法。同一体性。互相集成无别自性。故曰体寂。如说诸法以之为常。随义分别。诸法之外。无别常体。我乐净等一切诸门类。亦同尔。无有一法别守自性。是故诸法一切皆寂。此法体寂名法空也。缘用寂者。彼如来藏缘起。集成生死涅槃一切诸法。用相寂灭。名众生空。良以作用缘集在人。是故用寂名众生空。宗别如是。

第四门中。就人辨定。人谓声闻缘觉菩萨。菩萨之人。具解二空。声闻缘觉。经论不同。毗昙地持十地论等。说声闻人但得生空。缘觉亦尔。成实论中。说声闻等有得二空不简利钝。大智论中。说利根者具解二空。如先尼等钝根之者。单解生空。是义云何。释言。此等各有所以。于中略以三门释之。一明如来所说不同。二明声闻根有利钝所解各异。三正会其言。所说不同者。如来于彼立性宗中。唯说生空。后三宗中。具说二空。如上所辨。根利钝者。声闻人中。根有三品。谓下中上。此三品人。闻彼初宗立性之教。但解生空。以此教中未曾宣说法体空。故闻第二宗破性之教。钝者但能悟解生空。中上二人。通解二空。闻第三宗。中下二人。但解生空。利人俱解。闻第四宗。三品之人。同解生空。不解法空。以彼但于众生所起情相法中悟解空故。次会其言。阿毗昙者。据彼初宗。是故宣说一切声闻但解生空。成实执彼第二宗中中上之人能解二空。过分说言。一切声闻。莫问利钝。同解二空。成实有此过分之失。大智论中。据第三宗。说彼钝者但解生空利解法空。此乃中下。同名钝根。十地地持据第四宗。是故宣说声闻之人但解生空。妄想法中而得空故。亦可从彼初宗为言。无我之义。略判如是。

如法性实际义三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大小有无三)

第一释名。如法性实际义。出大品经。此三乃是理之别目。故龙树言。如法性等。实相异名。所言如者。是其同义。法相虽殊。理实同等。故名为如。言法性者。自体名法。法之体性。故云法性。言实际者。理体不虚。目之为实。实之畔齐。故称为际。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辨其体相。于中有三。一通就二谛以别三门。二唯就真谛以别三门。三就观入以别三门。就初门中。论释有二。一通就诸法空有二义。以别三门。二通就诸法九义差别。以别三门。言就空有以别三者。世谛为有。真谛为空。如法性等。皆通此二。相状如何。如论中说。如有二种。一各各相如。谓地坚相水湿相等。问曰。此等事相各异。云何名如。良以诸法皆有自相。自相齐通。彼此相似。故名为如。又就地中有多种地。同皆是坚。坚义相似。故名为如。水等亦尔。亦可所说地等诸法如其体实。不如狂人颠倒所见。故名为如。二真实相。如论自释言。于彼相中。求实叵得。即是空义。此之空义。诸法同等。故名为如。言法性者。论释有二。一事法性。谓地坚性水湿性等。故论说言。用无著心分别诸法。各各自性。名事法性。二实法性。诸法实相名实法性。此二法性与地持同。言实际者。论言。法性即是其实。如亦是实。据后为言。证处名际。此就空有。以别三门。次就九义。以别三门。先辨九义。然后就之以别三门。何者九义。如论中说。一各各体。谓一切法各有自体。如彼眼根四大所造净色为体。如是一切。二各各相。相谓相状。一切诸法。各有相状。故名为相。三各各力。力谓力用。一切诸法。各有力用。四各各因。谓一切法各有所因。五各各缘。谓一切法各有所缘。因缘何别。盖乃亲疏以别二门。亲生曰因。疏发名缘。六各各果。谓一切法各自有果。七各各性。性谓三性。一切诸法无出善恶无记三性。故名为性。此非体性。若言体前体中摄。八者诸法各有限碍。谓一切法各有分齐。如阴唯五不得为多。如是一切。又如色法。唯有十入及一少分。不得有余。如是一切。名为限碍。九开通义。谓一切法义相开通。如似色义通于十入及一少分心通六识。如是一切。九义如是。如法性等。皆通此九。所言如者。论释有三。一者下如。谓前九义。各各差别。既言差别。云何名如。以一切法同有此九故。名为如。二者中如。谓前九义。皆是无常生灭之法。三者上如。谓前九义。皆非有非无非生非灭究竟清净。言法性者。论自释言。九法中性。名为法性。于中有三。谓下中上。义如前释。所言异者。向前直取相似为如。今此明其法之体性。故云法性。言实际者。论自释言。九中证果。名为实际。于前所说如及法性。穷证名果。一义如是。又论复言。此九法中。有相名如。空名法性。于中得果名为实际(此一门竟)。

次就真谛以别三门。于中有四。一遣生死涅槃之相。以别三门。二遣三世差别之相。以别三门。三就空理总别之义。以别三门。四就实性有无之义。以别三门。言遣生死涅槃相者。如论中说。观察生死涅槃皆空。名之为如。问曰。经说生死是其无常无乐无我不净。涅槃是其常乐我净。云何言空。论言。为破颠倒心故。宣说生死苦无常等。不欲令人著无常等。以实相中无常苦等不可得故。又为破人颠倒心故。宣说涅槃常乐我净。不欲令人著常乐等。亦以实中常乐净等不可得故。良以诸法皆不可得。故故名为如。言法性者。入彼如中。舍离所观染净法相。不见生死涅槃可得。此不可得法性自尔。故言法性。故论说言。譬如小儿见水中月谓为实有。入水求之。求之不得便生愁忧。智者谓之水中无月。法性自尔。法性如是。故云法性。言实际者。如与法性。是其理实。此之理实。圣所证处故。名为际。言遣三世差别相者。如论中说。观三世法。不生不灭寂静平等。名之为如。斯乃三世空同曰如。言法性者。如论中说。法名涅槃。不戏论法性名本分。如黄石中金性白石中银性。一切法中有涅槃性。故云法性。言实际者。如向所说。法性名实。如亦是实。据后为言。入处名际。言就空理总别分者。随诠辨空。空有差别。说之为如。故论说。空有差品名为如矣。问曰。差品云何名如。以诸法中同有空义故名为如。言法性者。废诠论理。理是一味。一味之理。是法体性。故云法性。是以论言。总为一空名为法性。言实际者。论自释言。如及法性。名之为实。证处名际。言就实性有无分者。如经中说。如来藏中。具过恒沙一切佛法。不离不脱不断不异。是诸佛法。同一体性。互相集成。无有一法别守自性。虽无一性。而无不性。无有一性。即是如义。而无不性。即是法性。言实际者。彼如法性。即是其实。证处名际(此二门竟)。

次就观门入以别三门。于中有二。一就观入息染分别。二就观入舍净分别。言息染者。如论中说。何者是如。诸法实相常住不动。以有无明诸烦恼故。转变邪曲。后息妄染。得于实相。如本不异。故名为如。言法性者。论言。实相体虽清净。与烦恼合名为不净。息除烦恼得本清净。净是一切诸法体性。故云法性。言实际者。如与法性是其理实。菩萨知此广大无边微妙最胜。更不余求。安住其中。住处名际。言舍净者。如论中说。菩萨观察实相法中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舍离凡夫常乐我净。亦舍是观。实相如本。故名为如。论自为喻。如水性冷从火变热。是火灭已水冷如本。故名为如。诸法如是。实相平等。如水性冷。随观转变。如水变热。观心息灭。实相如本。如火灭已水冷如本。故名为如。准验斯文。妄想缘智决定灭尽。言法性者。实相常住不变不动。法性自尔。故云法性。言实际者。若得证时。彼如法性。即是实际。体相如是。

第三次明大小有无。大乘具有。广如上辨。小乘亦具。云何得知。如龙树说。杂阿含中。说十二缘是如法相法住法位。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即是如义。又复如彼杂阿含中说。舍利弗善达法性。即是宣说法性之义。言实际者。龙树释言。小乘法中无其说处。虽无说处理实有之。云何知有。论言。涅槃即是实际。小乘法中说涅槃故。即是宣说实际之义。但涅槃法有种种名。或名为止。或名为妙。或名为离。或名为出。或名实际。是故涅槃即是实际。问曰。虽知小乘法中具此三义。相别如何。龙树释言。声闻法中。观法生灭名之为如。灭离诸观得法实相。名为法性。彼名涅槃为实相矣。即此法性。圣所证处。名为实际。如法性实际义。略辨如是。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朝穿越云如翻

    一朝穿越云如翻

    一朝杀手女王qopo,在做任务后,想摆脱组织却被心爱的人一枪给杀了。呵呵。。。苏景皖,若有来生我必杀了你。却没想到老天爷开了一个大玩笑,竟让qopo又重生在—个异世。在这个异世qopo占了魔武世家废材三小姐的身体。她要这天翻,这天就得翻。看21世纪杀手女王闹得把天下闹的一团糟。男主强大很腹黑,切,女主更强大,更腹黑。。。腹黑对上腹黑是怎样番景象呢!!!
  • 名侦探柯南之再见王牌

    名侦探柯南之再见王牌

    柯南同人文,原著向(尽量) 排雷提示:死嗑秀哀CP!秀哀!秀哀!重要的事说3遍,对这对CP无爱的小伙伴慎入~他是FBI王牌,她是组织重要的科研人员他的靠近是步步为营,却漏算自己的真心,一次次不由自主地靠近,他自认为是为了任务才如此,直到再次相遇他不得不伪装守护,在她身边做饭煮汤,内心却是少有的平静快乐。
  • 结案报告一之爱入绝境

    结案报告一之爱入绝境

    我想起苏河,总是在盛夏来临的时候,伴随着一波波如潮水般的蝉鸣,席卷过我的全身。我总是在一阵冷颤后开始觉得难过,也许这种感觉并不是难过,我没有办法形容,如同震后余生般,坍塌着那场浩劫过后的废墟,随着时间的沉淀,尘烟散尽,那片废墟却愈加清晰与狰狞。没有人再提起苏河,甚至没有人再提起那个案子。可我却终究忘不了,在宣判死刑的那一刻,苏河第一次在我面前的失声痛哭,行刑时他带着笑的嘴角,以及我走出那扇大门看到远处的一片金黄和远远传来的蝉鸣声。如果真的,从一开始我就可以置身事外,那么对于我这也只不过是一个阳光盛开的夏天……
  • 紫色蒲公英的梦想

    紫色蒲公英的梦想

    四月的风,很轻,很柔,可是,还是不小心吹落了蒲公英的梦想。
  • 青梅院

    青梅院

    以前有个洛国公府,公府里有个乖巧可爱的洛二小姐。二小姐九岁那年,遇到了一个冷清的少年。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白少宠妻有点甜

    白少宠妻有点甜

    莫汐汐当红女明星,他,白少寒,S市人人恭敬的白少,他们本是青梅竹马,在家人的算计下订了婚,还要同住一间房,共睡一张床。
  • 三体第二舰队覆灭记

    三体第二舰队覆灭记

    这是因刘慈欣先生《三体》而生的同人文,点读前,建议读者先去认真看完原著,否则会一头雾水。本文硬度较高,毒性颇重,呈现出不可救药的悲观主义倾向,所以,嘴软的、胃肠怕刺激的、世界观价值观害怕被摧毁的读者就不要点进来了,这个圈子不属于你们。
  • 孤枕不难眠

    孤枕不难眠

    时念谈过两次恋爱,一次在大学,一次在工作,结果都以分手告终,大学的时候只想好好学习,工作的时候只想搞钱。恋爱,不存在的,单着不也挺好吗?老了和我的小姐妹养老院相见,喝茶养花,说不定还能搓一圈麻将,想想机就觉得美好!孤枕,不难眠!书友群:806871655
  • 余与于

    余与于

    一个风云突变的时代,一位名将的成长道路,一段铁血的战争历程,一个国家的兴亡过程。一个人“余”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