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074

第74章

次辨灭定时节分齐。毗昙法中。欲界众生所入灭定时虽能久而不久入。于中极远不过七日。若过七日出定即死。何故如是。欲界众生段食养身。段食之势不过七日。故过七日出定即死。上界众生离段食。故入灭定者能经多时。虽经多时不得过于彼报分齐。过出即死。成实法中。破毗昙家欲界众生段食养身七日须出。彼说一切入灭定者。正受持身纵迳多劫出亦不死。于中或有出而死者。以本命根垂尽之时而入灭定。是故出时即便命终。不由在定多时故死。大乘法中。诸佛菩萨所入灭定时无限齐。问曰。经说。摩诃迦叶在鸡足山待弥勒出。从山而起礼觐弥勒现十八变然后灭身。彼今在山为般涅槃为入灭定。释有两义。若依成实彼入灭定正受持身。故后能出礼佛现化。若依毗昙彼入涅槃。非是灭定。若是灭定出即身坏。何能诣佛礼事供养广现神化。又复依如阿育王经宣说。迦叶欲涅槃时往辞世王。云入涅槃。定知所入非是灭定。又复世尊付法藏中说。佛灭后迦叶持法经二十年。摩诃迦叶般涅槃后阿难持法复二十年。如是次第。故知彼今入般涅槃。问曰。若彼入涅槃者。后时何能诣佛礼觐广现神变。释言。彼是留化神力故能如是。如佛世尊般涅槃时摩诃摩耶来至佛所。佛为起坐。亦如舍利目揵连等化火烧身。此等皆是留化力也。时分如是(此三门竟)。

次就界论。界谓三界。于中别以三门分别。一明得处。二明入处。三明成处。言得处者。修得之所名为得处。小乘法中。最初修得要在欲地。非上二界。藉说起故。欲界地中有佛宣说灭心之法。故得修起。上二界中无佛宣说。故不修起。问曰。上界无佛说法得修诸禅。何为不得修起灭定。释言。凡夫过去已来曾得诸禅。以是凡夫常所得法故上修起。凡夫本来不得灭定。以非凡夫常得法故上不修起。若退重修上界亦得。问曰。上界修得之时为得已得为得未得。释言。斯乃得于未得非得已得。何故如是。彼非心法不得冥通三世成故。如人得戒念念之中皆得未得。彼亦如是。大乘法中。始同声闻欲界修得。终则不尔。三界皆得。于一切处灭心法门常现前故。言入处者。随身所在堪能入中名为入处。小乘法中。欲色两界堪能现入。非无色界。何故如是。入灭定者断绝心虑。欲****中灭心色在命根犹存。故得现入。四空无色。复绝心虑命根不立。故不入矣。大乘法中。诸佛菩萨随身何处皆能现入。问曰。无色灭心即死。云何大乘一切处入。释言。大乘说无色界犹有形。故虽灭心命根犹存。又大乘中说有真心常而不灭。无色界中入灭定时虽息心用心体犹存。故不命终。言成处者。随身所在成就不失名为成处。修得已后于三界中随身何处皆得成就。依如毗昙灭定是其非想法。故三界皆成。成实大乘宣说。灭定不系法故三界皆成。处别如是(此四门竟)。

次就地论。地谓欲界乃至非想。就此诸地以明灭定。先明定体。次论入心。后辨出心。灭定之体宗别各异。毗昙法中宣说。灭定是非色非心有为法故系属非想。与非想定同招一果。成实说为无为法。故不属三界。大乘法中。义则不定。若说六识七识心灭为灭定体。是无为故不属三界。若说第八真心体寂为灭定体亦非三界。若说第七妄识心寂为灭定体系属三界。总相系属不别诸地。次论入心。声闻灭定非想心入。余心粗强难可灭故。菩萨法中始同声闻。成则不同。云何不同。始从欲界乃至非想一切地心皆能入故。次论出心。毗昙法中或非想出。或无所有出。次第正受非想心出。超越正受无所有出。声闻超禅不过一故余地不出。问曰。灭定非想地摄。从灭定起无所有心应是次第。以何义故说为超越。释言。就地应非超越。论家约就九次第说。中间隔于非想定故。成实法中。虽无文证以义推之与毗昙同。毗昙所立彼不非故。大乘法中诸佛菩萨于禅自在。一切地心皆悉得出。地别如是(此五门竟)。

次就有漏无漏分别。先论定体。次辨入心。后明出心。灭定之体诸论不同。毗昙法中一向有漏。体是非想。有漏法故。成实法中一向无漏。体是数灭无为法故。大乘法中。总相论之体是无漏故。地持中说为圣住。于中分别亦有有漏无漏之义。若说六识七识心灭为灭定体一向无漏。若说第八真识体寂为灭定体亦是无漏。若说第七妄识心寂为灭定体。相似无漏性是有漏。次论入心。毗昙法中入心有漏。非想入故。成实入心一向无漏。问曰。灭定非想心入。成实论家无漏唯依四禅三空。欲界电光不依非想。云何说言入心无漏。释言。成实非想地中亦有无漏。有何无漏。谓有顺旧游观无漏。何者是乎。先依下禅发无漏观。观非想地苦无常等。断非想结。然后用彼非想地心。观非想地苦无常等名非想地游观无漏。依此无漏入灭尽定。大乘法中有漏无漏皆悉得入。次明出心。毗昙法中。出定之心或是有漏。或是无漏。非想心出一向有漏。无所有处或漏无漏。无所有中具有有漏无漏心故。成实法中出唯无漏。云何得知。如彼成实灭定品中。破毗昙云。有人宣说。入心有漏。出心或漏或是无漏。是义云何。答曰。非漏。以其行者欲入灭定先破一切有为行已然后入中故。入无漏。出缘泥洹。故出无漏。大乘法中。诸佛菩萨有漏无漏皆悉得出(此六门竟)。

次就人论。总相论之唯是三乘贤圣所得。别相论之小乘人唯有那含罗汉人得。就彼那含罗汉人中论说不同。毗婆沙中十人得之。谓非想地九品惑中。从断一品乃至九品即为九人。非想地中具缚为一。令为十人。此十人中始从具缚乃至断除八品惑来是阿那含。断第九品是阿罗汉。成实法中无有非想具缚能得。要分断除方乃得云分断几品。论中不辨。有人释言。于非想地九品惑中断前八品唯一品在。患心劳虑故入灭定。或可如此。或断一二三四品等亦能灭心。断之未尽。是阿那含尽。是罗汉。大乘法中。种性已上一切皆得。若复通论十信已上亦渐得之(此七门竟)。

次对经中第八解脱以辨同异。毗昙法中正用灭定为第八解脱。成实法中灭定与彼第八解脱一向别体。第八解脱偏在果中。灭尽定者通因及果。故成实言。灭尽定者学人亦得。第八解脱唯无学得。又彼论言。灭尽定者灭心心法。第八解脱灭诸烦恼。彼论复言。灭尽定者灭想受等。第八解脱灭无明爱。故知全别。大乘所说与毗昙同。故大品经六度摄品中宣说。菩萨第八解脱灭定为体。涅槃亦尔(此八门竟)。

次释其文。如经中说。过一切非想非非想处。想受灭身作证名灭尽定。言过非想非非想者。论释不同。毗昙释云。过者名到。到非想地即能灭心。故名为过。非谓要断非想烦恼超出名过。成实释云。超出名过。故彼论言。学人能见非想地中一切行空断非想结。名之为过。但断未尽。不能不生故名学人。非是始到说之为过。大乘法中文无定判唯义判之与毗昙同。菩萨虽未断非想惑随分亦得灭尽定故。想受灭者。依如毗昙理实通灭一切心法。但想及受二数强故偏说灭之。此云何强。如论中说。烦恼法中受为爱根。想为见本。净法之中受修诸禅。想修无色。故说为强。成实非此。若说想受二数强故偏言灭者。心王最强。何故经中不说心灭。又复想受皆依心王。何不说心。若欲释通就主而言。应云心灭。但彼灭定灭八禅心。八禅定中受修诸禅。想修无色故对想受以彰灭矣。成实所立灭尽定中灭一切心灭。一切法通名为受。受有二种。一者想受。二者慧受。有为缘心名为想受。无为缘心名为慧受。言灭想者。明有为缘想受灭也。隐受在想。故云灭想。言灭受者。明无为缘慧受灭也。隐慧彰受。故说灭受。问曰。心灭通摄空有。何不就通说心灭乎。为彰空有二心灭。故余经论中多同毗昙。身作证者。是中无心唯有色身。定与身合名身作证。故成实言。八解脱等皆是身证。何故独说灭定身证。答曰。是中更无有心。唯有身故。灭定如是。

一乘义二门分别(释名义一 辨体相二)

第一门中释其名义。所言乘者对人名也。行能运人。为人所乘故名为乘。所言一者释有四义。一简别名一。二破别名一。三会别名一。四无别名一。言简别者。据实以论唯一大乘随化分三。简别彼三。是故言一。言破别者。佛随众生假施三乘。众生闻已执为定实。佛为破其所执假三。是故言一。故经说言。十方佛土唯一佛乘无二无三。又经亦言。唯此一实。余二非真。言无二者。一大乘外无别声闻缘觉二乘。言无三者。一大乘外无别声闻缘觉二乘。并无随化所施大乘。问曰。直说无三之时无二已竟。何须别说无二无三。释言。声闻缘觉乘者。是大乘家对。然大有二。一者实大。二者权大。声闻缘觉非直是彼实大家对。当知亦是权大家对。言无二者。无实大家所对二也。言无三者。无权大家所对二乘并无权大。故言无三。何者实大。如华严等所说是也。彼说菩萨实修一切十三住中无漏真德。息除妄想证性成佛。故名为实。何者权大。如彼三乘别教之中所说是也。彼说。菩萨三阿僧祇但修有漏六波罗蜜。不习诸地无漏真德度三僧祇。次于百劫修相好业。于最后身修世八禅。厌离断烦恼后观四谛道树成佛。言不称实故名权大。破斯权大并破余小。是故言一。言会别者。总唯一大。佛随众生分一为三。今还摄三以归一大。因无异趣。果无别从。是故言一。故经说言。说大威仪以为木叉毗尼法等。木叉毗尼即大乘学。又经复言。声闻缘觉乘即是大乘。法华亦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良以根本无二法故。问曰。向前破三辨一。今复何故会三为一。释言。对情破其别取。故说破三。废情就法一外无三。是故会别。即是一也。问曰。乘者人之所行。三乘人别随人说乘。乘应定别。云何为一。释言。此以理一故尔。故经中说三乘虽异同一佛性。其犹诸牛色虽种种乳色无别。三乘如是。佛性无别。性无别故。证之未圆唯一佛因。证之圆极唯一佛果。是故就实唯一大乘。故经说言。世若无佛非无二乘证二涅槃。一切世界唯一佛乘。更无余故无别二乘得二涅槃。会别如是。言无别者。就实论乘由来无别。非有三别可会可破。犹如虚空平等无二。是故言一。问曰。一乘以行为体。行别千殊。云何乘一。释言。法门有其二种。一别相门。二共相门。若就别相乘有无量。今就共相。是故言一。其犹众木共成一车。此亦如是。然此一乘经论之中亦名大乘。解有两义。一随人解释。诸佛菩萨是其大人。大人所乘故曰大乘。二当法辨释。备摄宽广。是故名大。名义如是。问曰。乘义道义何别。总相释之。能通名道。能运名乘。于中别分乃有三种。一就行法相对辨异。乘者是行。道者是法。行能运人。故说为乘。法为行履能通行心。故说为道。然就乘中非无有法。今对道法唯说为行。道亦有行。对彼乘行偏说为法。二就行中随义分异。一切行德能通名道。能运名乘。又复诸行体通名道。用通名乘。云何体通。行无障故。云何用通。能运人故。三就法中随义分异。能通名道。能运名乘。又复诸法体通名道。用通名乘。问曰。乘义门义何别。总相分之通入名门。能运名乘。于中分别亦有三种。一就行法相对辨异。门唯就法。通行人故。乘唯就行。能运人故。二就行中随义分异。一切诸行门别名门。能运名乘。又复诸行通入名门。运通名乘。三就法中随义分异。一切诸法门别名门。运通名乘。又复诸法通入名门。运通名乘。问曰。道义门义何别。释言。体一随义名异。通入名门。通到名道(此一门竟)。

同类推荐
  • 宣室志

    宣室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翰林记

    翰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珂雪词

    珂雪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rizona Nights

    Arizona Nigh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字文

    千字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鸣凤泣血

    鸣凤泣血

    鸣凤泣血将会是血域之门打开的契机,之后一切将会是永生。而她就是那传说中的血翼之凤,爱恨情仇中将会如何?且看她谱写出属于她自己史诗。
  • 抱抱楚少喧

    抱抱楚少喧

    “少女杀手”汐梦具备天使般的外貌和反转性格,在外人面前永远如外貌般柔弱优雅……“完美脸蛋”楚少喧长相帅气,家世显赫,不过却被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视为眼中钉,在遇到汐梦以后生活才有了光明和温暖……
  • 倾城狂妃倾天下

    倾城狂妃倾天下

    本是仓国烟府的大小姐,遭歹人陷害,谁都不知的情况下新的灵魂侵占了她的身体,她,是新时代R组织的背后创始人,可是因为好友背叛,阴差阳错,穿越到了古代,她,又会塑造怎样的传奇呢?
  • 玄门破落户

    玄门破落户

    一座流浪飘来的神秘悬山!一个可以感知灵山山息异能的少年叶三更!一个任人鄙弃唾骂的玄门破落户!令人热血沸腾的玄斗世界由此展开,请诸位看官坐台观景,共同来感受一代破落户的崛起之路!
  • 荒岛漂流

    荒岛漂流

    三个兄弟们的荒岛漂流记。书中的小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孩。
  • 筑造

    筑造

    地府有家叫做徒步的杂货店,店主是一个身份不明的厉鬼,人称颜娘。杂货店里卖杂货,店主给你讲故事,还有个小鬼给你端茶,蛇妖给你跳舞,道士给你舞剑,是不是天赐般的礼遇?想得挺美。想要东西?可以,给钱。想听故事?也可以,给钱。想喝杯茶?可以可以,给钱。想看跳舞?当然可以啊,把小命留下。等价交换,看人家多实在。相颜在地府开了间小店,卖些随随便便的小东西,顺便听听过路人的小故事什么的,偶尔去逗逗那些打不过他又扬言非要打死他的小人物,生活得悠然惬意。唯一不太好的一点是,当初手贱救了个半死的小鬼,小鬼长大了来缠着他了,小鬼比他厉害了来打他了,小鬼历劫了非拉他一起遭雷砍了。相颜十分郁闷。
  • 大案纪实

    大案纪实

    这是一部关于刑警队的非虚构写作,每一个角色在现实中都是真实存在的,每一个案子也都有厚厚的卷宗真实记录过。刑警队,是一个比你们想的严肃,也比你们想的温暖的地方,关键要看,你是谁,你做了什么。这里是一群糙老爷们奋斗的地方,案件的侦破,既没有电视演的神奇推理,也没有小说里的烧脑高智商,大多数的嫌疑人,就是隔壁老王。声明:每个案子都来自真实的案例,案发现场的结构、位置、衣着、物证均为真实记录。如果在一些报道中看到相似的情节不要意外,或许那就是这个案子。时间地点涉案人的改换姓名,是为了保护受害人的隐私,也是为了对受害人家属减少次伤害。莫要追溯。对号入座。
  • 我的少女军团

    我的少女军团

    灵气复苏,废土崛起。周昊觉醒异能,可以召唤生灵战斗。只是,为什么都是美少女呢!关凤,孙尚香,吕玲绮,貂蝉,嫦娥……额,嫦娥那么老,应该不算美少女吧!美,美少妇?……
  • 风人院

    风人院

    疯子和常人的区别,在于常人永远无法到达疯子的境界,天才向左,疯子向右,战争狂人也被凡人所称之为疯子,然而他们却被后人所记住,風人院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这里,没有法律,却有着比法律还要严格的规矩,这里,没有普通社会所谓的“公平”,只有靠力量与积分才可以不断地向上爬,我们的主人公,榊龍,曾几何时,也是街边的小混混,但在風人院里,即使是他,也会被一视同仁,靠自己的力量,不断的向上攀爬,直至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