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049

第49章

第四明使相应不同。于中有二。一约六识以明诸使相应不同。依如毗昙。贪嗔二使及相应无明。皆通六识。不共无明及余七使。唯在意地。若依成实。取性无明。遍通六识。自余一切。唯在意地。大智论中。同毗昙说。二对五受以明诸使相应差别。言五受者。所谓苦乐忧喜及舍。五识地中逼恼名苦。适悦名乐。意识地中愁恼名忧。庆悦名喜。舍通六识。五受如是。相应云何。依如毗昙。使与五受同时相应。彼说。欲界具有五受。就此地中。不共无明唯舍相应。疑使与彼忧舍相应。以疑恼故。与忧相应。息时在舍。故舍相应论言。欲界喜粗疑细。是故不与喜受相应。在意地故。不与苦乐二受相应。身边两见戒见二取。及与慢使喜舍相应。异见畅心高慢揆意。故喜相应。息与舍俱。故舍相应。非忧戚行。是故不与忧苦相应。在意地故。非乐相应。邪见一使。忧喜及舍三受相应。彼邪见人。闻有因果则生忧恼。故忧相应。闻无则喜故喜相应。息与舍合故舍想应。在意地故。不与苦乐二受相应。贪与喜乐舍受相应。以通六识染著行故。喜乐相应。息在舍故。与舍受相应。非违恼行。是故不与忧苦相应。嗔与忧苦舍受相应。对贪可知。相应无明。五受相应。以常遍故。彼说。初禅无忧无苦。有余三受。彼眼耳身三识。身中犹有乐受。定内有喜。定外有舍。就此地中。不共无明。唯舍相应。五见疑慢喜舍相应。在意地故。问曰。欲界疑喜不俱。何故初禅疑喜相应。论言。是中无余根性。故与相应。彼说定内无余根性。不论定外。问曰。疑心不决。应恼。云何得与喜受相应。释言。此喜非解理喜。故得相应。虽与相应。但有喜体而无喜用。余禅亦尔。贪使及与相应无明。喜乐及舍三受相应。彼无嗔使。所以不说。二禅地中。唯有喜舍。于此地中。不共无明。唯舍相应。自余一切喜舍相应。三禅地中。唯有乐舍。于此地中。不共无明。唯舍相应。自余一切。乐舍相应。四禅已上。唯有舍受。一切烦恼。皆舍相应。若依成实前后相应。不在同时。从前受心生后十使。相应不舍。故名相应。彼说。欲界乃至四禅。皆具五受。于中贪使。喜乐相应。嗔使与彼忧苦相应。自余八使。舍受相应。取性无明。五受相应。空处已上。无有苦乐。有余三受。于中贪使。唯喜相应。嗔使唯与忧受相应。自余八使。唯舍相应。取性遍通。约识就受。辨之粗尔。

第五约境随界分别。先对境论。境谓理事。理谓四谛。事谓一切阴界入等。依如毗昙。身边二见。唯迷苦谛。果处起故。戒取次宽。迷苦及道。不迷集灭。何故如是。世间之人。多谓苦行能尽往业。故说迷苦。如须跋等。或复有人。取著诸见及施戒等。非真道法。以为真道。说为能净。迷覆真道。故说迷道。是故论言。内迷之者。见苦则断。外迷之者。见道方除。何者内外。而复说言迷内迷外。释言。戒取缘有漏生。苦谛是其有漏法中之理。理性故说名为内。道谛是其有漏法外之理性故。说之为外。若人直谓现受苦果酬其往因而得脱者。名为内迷。良以受苦不能坏障得解脱。故取为能坏。取为能脱。故说为迷。若人取彼持戒等行。以为真道。说为能净。迷覆真道。故说为外迷。彼内迷者。见苦之时。知苦不能坏障得脱。彼见方断。外迷之者。见真道时。方知戒等非真道。故彼见方断。是故说为道非道净。世间无人取集能净。故不迷集。戒取之人。为求灭果。终不取灭为能净因。故不迷灭。又说。灭谛离过。清净非颠倒见。故不迷灭。问曰。世人取苦能净名迷苦者。彼戒取人。取戒取施取诸见等以为能净。彼戒施等体。正是集。何故不得说为迷集。释言。有义。外道即取苦为能净。故名迷苦。戒施诸见体虽是集。外道之人。不谓是集取为能净。转之为道。方说能净。是故但得说为迷道。不名迷集。何故如是。戒取之心。多傍教生。圣教之中。宣说勤苦能出生死。是故即取苦为能净。佛经之中。不说集因能净。但说修道以为能净。是故外道。不取为集说为能净。转之为道。方说能净。不类在斯。问曰。外道虽取戒等以之为道。本不缘道。云何得名迷道谛乎。执此乖彼。故说为迷。问曰。毗昙说。理苦集为苦集谛。不论其事。灭道亦然。而彼外道所取苦行为能净者。乃是事。苦取持戒等。以之为道。乃迷事道。不迷于理。云何得名迷苦道谛。释言。有义。彼虽迷事。以事类理。故得说为迷苦道谛。云何类乎。事苦既能治往业。理亦应然。故说迷理。道中亦尔。如佛所说。对治事道。非真道故。理亦应非。故说迷理。何者是其事苦事道。何者是其理苦理道。而言迷事类迷于理。从彼过去业烦恼因。得六趣报。名为事苦。有为之法。念念生灭。前能生后。义说为集。后从前起义说为苦。此是理苦。六道报别。名为事苦。一切有为有漏之法。但从前生莫问远近。斯名为果。于此果上。苦无常等四义通说为理苦。就彼道中三十七品。戒定慧等。名为事道。即彼事中道如迹乘四义窴。通说为理道。理事如是。故说事类迷于理。戒取如是。邪见见取及与疑使。通迷四谛。邪见之心。谤无四谛。故名通迷。见邪取之心。于果五阴。取为第一。名为迷苦。于因五阴。取为第一。名为迷集。取梵天等无想天等。以为涅槃。名为迷灭。于彼戒取所立之道。取为第一。名为迷道。又复取彼四谛之下邪见等心。以为第一。从其所取。亦即名为迷四真谛。问曰。若使取四谛下诸见为胜。便从所取名迷四谛。戒取亦取四谛下见以为能净。何故不言迷四谛乎。释言。不类。彼见取者。即取诸见。以为第一。不转为道方说第一。故随所取名迷四谛。戒取不尔。转之为道。方说能净。故随所立名迷道谛。问曰。论中宣说三见三随转。身见边见随疑有邪见随戒取见取随。云何戒取唯迷苦道。见取通四。彼言随者。小分言耳。于苦道下。得言见取随戒取生。集灭谛下。但随邪见。若论疑使。通疑四谛。自余一切贪嗔痴慢。通迷四谛。及障修道。若依成实。十使烦恼。通迷四谛。故彼成实杂问品云。一切诸结。见灭谛时断。灭者是其四谛之理。故通迷谛。彼说如何。如彼身见。于果处起。即是迷苦。见我是常不从因缘生。即是迷集。言我不灭。即是迷灭。以计我常无道能除。即是迷道。边见亦尔。戒取之中。谓苦能治。即是迷苦。不知邪行是苦因缘。即是迷集。妄取邪行以为能净。即是迷道。以说邪行为正道故。无心断除趣向灭谛。即是迷灭。余使如上。邪见见取及与疑心。唯迷四谛。贪嗔痴慢。通迷见修。大乘亦尔(此一门竟)。

次就界论。界谓三界。依如毗昙。十使之中。嗔唯欲界。余使皆通。何故如是。如杂心说。上界无其无惭无愧悭嫉忧苦六恼性。故又得禅定寂止养身。故无嗔恚。又慈悲成故无嗔恚。若依成实。十使皆通。故彼成实杂问品云。上界亦有妒嫉等。故有其嗔恚。云何知有。如彼梵王语诸梵众。汝但住此之足。能令汝尽老死边。莫诣瞿昙。即是嫉妒。嫉妒即是嗔使所收。余通可知大乘法中。虽无文证。理亦应通。

第六门中。就前十使。辨明九十八使等义。于中有五。一分十使为九十八使。二就九十八使明十一遍。三就九十八使明九上缘。四就九十八明十八无漏缘使。五就九十八辨明百八诸烦恼义。初言分十为九十八者。依如毗昙。彼前十使界行种别为九十八。界谓三界。行谓五行。四谛修道名为五也。种谓十种。将彼十使。随行分别。有三十六。苦下有十。集下有七。所谓邪见见取及疑贪嗔痴慢。灭下有七。与集相似。道下有八。谓前七上加一戒取。修道有四。贪嗔痴慢。此等增减。广如上释。此三十六。随界分别为九十八。欲界地中具三十六。****地中有三十一。谓五行下。各除一嗔。余者具有。无色亦尔。有三十一。是故通合有九十八。毗昙如是。成实论中。但言十使为九十八。不列名字。然彼宗中。十使烦恼。俱迷四谛。并通三界。不知若为作九十八。人家相传释有两种。一言十使在于九地。始从欲界乃至非想。即为九十。修道四使已起未起。离之为八。通前合有九十八使。何故修惑不随地别。以非发业招生惑故。第二说者。十使烦恼迷于四谛。即为四十。通修道中四使烦恼有四十四。各有已起未起之别。为八十八。通本十使为九十八。既非经论。难辄依信。辨相如是(此一门竟)。

次就诸使明十一遍。如毗昙说。苦集谛下见疑无明。说为遍使。遍使不同离分十一。相状如何。苦下有七。所谓五见疑及无明。此无明者。唯取不共及与疑等相应无明。不取贪等相应无明。集下有四。邪见见取疑及无明。无明差别义如前判。此之十一遍。能缘缚自地之中五行烦恼。故名遍使。问曰。何故唯说此等以为遍使。有二种义。一缘真起。简苦集下贪嗔及慢。然十一遍。亲缘谛生。苦集谛下贪嗔慢等诸见后起。不亲缘谛。故不说遍。问曰。纵使不亲缘谛。说遍何伤。释言。有以。苦集理通。贪嗔慢等不亲缘故。缘缚不遍。是故不论。二苦集性。简灭道下诸使烦恼。问曰。何故简灭道下诸烦恼乎。彼缘灭道。不能遍缚五行烦恼。非是遍使。所以简之。若依成实。四谛之下一切十使。斯名为遍。问曰。遍使遍缘遍因有何差别。释言。缘使二种相望。互有宽狭。缘则通于诸心心法。故名为宽。但缘外境不缘相应共有之法。故名为狭使则通缘一切外境。及相应共有之法。故名为宽。局在见疑无明烦恼。不通诸余心心数法。故名为狭。若以缘使望彼遍因。互为宽狭。使之与缘。三世一切有漏。故名为宽。局在心法。不通非色非心之法。故名为狭。设论遍因。通摄一切诸心心法及生住等非心之法。故名为宽。于三世中。前望于后。名之为因。非同时因。后非前因。故名为狭。遍因如是(此二门竟)。

次就诸使上缘分别。依如毗昙。十一遍中。除身边见诸余九使。能缘上地。在欲界者。缘上八地。在初禅者。缘上七地。乃至在于无所有处。缘上一地。非想地中。无上地故。无上缘使。此等诸使。虽缘上地。而不系缚。以其微细缘不及。一切上使。皆不下缘。是所厌故。问曰。身见及与边见。何故除之。以于自地果处起故。若依成实。一切十使皆缘上生。亦缘下起。随其所缘。亦缘亦缚。故彼成实杂问品云。如人贪心。贪于上地。嗔恚之心。憎恶上地。亦以彼法。而自高举。计彼有我。取为断常。故知。缘上。彼文复言。色无色界。亦能缘于欲界境界。明知缘下。宗别不同。各随一义(此三门竟)。

次就诸使明其十八无漏缘使。如毗昙说。九十八中。有十八使缘无漏生。名无漏缘。何者是乎。灭道谛下各有三种。邪见及疑不共无明。即以为六。三界各六。故有十八。问曰。何故唯说此等为无漏缘。释有四义。一缘真起。亲缘灭道。简灭道下贪嗔慢等有漏缘使。二尽道。性尽者名灭。简苦集下一切烦恼。三名不满。简道谛下戒取烦恼。戒取所迷不通四谛。故名不满。四独作头。简去见取。以见取使随他生故。故杂心云。贪缘不应责。非为不饶益。寂静第一净。彼非无漏缘。贪缘不应责者。贪于灭道。是功德法。非贪使故。不应呵责。非为不饶益者。灭道非是违损法。故不生嗔使。言寂静者。以寂静故。不生慢使。言第一者。灭道是其身第一法故。取为第一。而非见取。所言净者。灭道净故。取之为净。而非戒取。是故唯说邪见无明及与疑使。为无漏缘。此等虽缘。而不系缚。无漏微细。缘不得故。若依成实。十使烦恼。通缘灭道。一切皆是无漏缘使故。彼成实杂问品云。有人贪灭憎恶泥洹以自高便生慢心。缘道亦尔。明知。贪等亦无漏缘。不独邪见疑无明等(此四门竟)。

次辨百八烦恼之相。如毗昙说。于彼九十八使之上。加以十缠。即是百八诸烦恼也。

第七次明缘缚不同。于中有三。一明诸使相缘多小。二明诸使缚义不同。三明诸使缚境差别。言多小者。如欲界中苦下十使。一一皆为十四使缘。如彼身见。起已谢往。后起十使皆得缘之。以同品故。集下四使。邪见见取疑及无明。亦得缘之。以此遍使遍缘一切有漏法故。余皆不缘。以非自品非遍缘故。身见既然。苦下余九类。亦齐尔。上界除嗔十三使缘。集下七使。一一亦为十四使缘。如彼集下邪见烦恼。起已谢往。后起七使皆得缘之。以同品故。苦下七遍亦得缘之。以广缘故。余皆不缘。以非自品非遍缘故。邪见既然。余六皆尔。上界除嗔十三使缘。灭下七使。一一皆为十五使缘。自品四使。谓贪嗔慢及与见取。以此自品有漏缘故。苦集谛下十一遍使。亦得缘之。以广缘故。自品之中三无漏缘。缘灭谛生故不缘使。余非自品。非遍使故。一切不缘。上界除嗔十四使缘。欲界道下八使烦恼。一一皆为十六使缘。自品五使。谓食嗔慢戒取见取。以此自品有漏缘故。并十一遍。以广缘故。自品之中三无漏缘。缘道谛生故不缘使。余非自品。非遍使故。一切不缘。上界除嗔十五使缘。欲界之中修道四使。一一皆为十五使缘。自品四使及十一遍。余皆不缘。以非自品非遍使故。上界除嗔十四使缘(此一门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军人信仰

    军人信仰

    这是一个用信仰写成的故事,这是用忠诚谱写的赞歌,这是一个传承的故事。信仰是什么,是一个人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是可以高于情感,脱离于钱财,践行于行动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那么一个军人的信仰就是保卫祖国和人民,捍卫革命先烈们给我们留下的一切,身上流淌着革命先烈的血液,践行传承着先烈们的遗志,开创新一代中国人的梦想,相信中国共产党,相信中国人民的梦想。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信仰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军人,为共产主义事业,为强大的祖国而奋斗。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军人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践行诺言,只是为了信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卿诗集·涅槃集

    爱卿诗集·涅槃集

    诗集真实地记录了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诗人亲身经历的三件倒霉事,一是被香港骗子伊藤礼治(化名,下同,四集诗集中所有人名皆为化名)骗掉总计近10万元,二是赴中州某地遭遇二三十名歹徒非法拘押被迫说出随身信用卡密码进而被当场盗刷17万元,三是被宁波骗子郑国华一家人骗掉20余万元。此三件事件触发进而浇灌了诗人沉睡的诗歌天才,也构成了诗人后面几部诗集的内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农家娇女种田忙

    农家娇女种田忙

    非著名游戏主播林婉婉在连夜排位之后穿越古代,还得了个素质直播系统,林婉婉表示这都不是事儿,重点是她为啥成了个爷不疼奶不爱、父母包子、没吃没喝的小可怜?小可怜还没有消化完自己悲惨的身世,就听说她被卖给一个坏人当了媳妇!“听说你不乐意嫁给我?”坏人将她挤到角落里,挑着眉头问道。“不嫁,嫁你又没有好处。”林婉婉啃着手里的鸡腿断然拒绝。“真是个小没良心的,你手里的鸡腿是谁给你的?”坏人咬着她的脸颊问。“我抢到的就是我的。”林婉婉理直气壮。“这么说,我抢回家的媳妇儿也作数了。”坏人眼波流转,将她扛到肩头,回屋吃肉!【1v1宠文,男强女强,脑洞来袭,甜过初恋!】
  • 六记生花

    六记生花

    眼泪落在地上,彼岸花诡异绽放,开始的相遇便是错误的,可是,情愿一错再错,罢了,我们只是听书人……
  • 移动互联环境下我国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移动互联环境下我国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移动互联网代表的信息获取方式如今已深度嵌入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与需求。出版业转型乃大势所趋,未来发展依旧可观。
  • 诡域之渊

    诡域之渊

    深渊下面藏着另外一个世界......史前动物...行为诡异的猴子...干尸...还有死去的人?
  • 陨仙之路

    陨仙之路

    毁灭文明,创造文明,一个没有邪祟的文明。
  • 血泪彼岸花

    血泪彼岸花

    叶彼与花岸相爱,花凝舞也爱叶彼可叶彼不爱她,花凝舞得不到叶彼因爱成恨决定用斩仙剑使叶彼魂飞魄散,天帝却出现救下叶彼保住叶彼的灵魂。花凝舞死心不息启动血咒,诅咒花岸与叶彼永生永世不得轮回,血咒的代价是死后打入十八层地狱受刀锯之苦永世不得超生。天帝可以保住叶彼的灵魂却解除不了血咒,只能把他们化成彼岸花守在黄泉路上忘川河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