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042

第42章

言三漏者。一切烦恼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故经说为诸漏疮疣。漏别不同。一门说三。三名是何。所谓欲漏有漏无明漏。如杂心云。欲界地中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为欲漏。上二界中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为有漏。外道谓彼色无色界是其结尽无漏涅槃。对除彼见故。说为有三界无明。名无明漏。问曰。何故三界无明合为一漏。以彼无明迷理之心。理相平等。不可别分。故能迷心从之说一。又问。四流四缚等中。皆说其见。何故漏中不说见漏。杂心释言。连注之义。是其漏义。见心捷疾。于连注义。不相顺故。不说见漏。虽不别说。当知。摄在前二漏中。然此三漏。通摄二轮一切烦恼。三漏之义。略述如此。

四缚四流四枙义

言四缚者。所谓欲缚.有缚.无明缚.见缚。名虽有四。体性唯三。一见二爱三是无明。取执之心。说名为见。染境之情。说以为爱。痴闇之意。说为无明。问曰。一切疑慢等结。摄在何中。当知皆是爱分。所摄有何所谓。偏摄在爱。不在余中。为分本末利钝故尔。无明是本理别为一。余皆是末。不得入中。复就末中见是利惑。理复须别。自余钝者。不得在中。为是义故。疑慢等结。不入痴见。摄在爱中。爱中既摄众多烦恼。以何义故。偏名为爱。以爱重故。偏标其名。譬如世间王来王去主得其名。彼亦如是。就此三中。爱分为二。痴见各一。故有四种。故杂心云。欲界地中一切烦恼。除无明见。说为欲缚。色无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见。说为有缚。云何名有。诸外道人谓。色无色毕竟无爱。为破彼见故。说为有。三界无明。名无明缚。三界诸见。说为见缚。何故分爱痴见合乎。此义广释如五住章。然此四种。系缚众生。故名为缚。漂流行人。故名为流。能令众生为苦所枙。故名为枙。名义虽异。体性不殊。四中初一止在见谛。见道时断。后三通于见修二轮。上下通除。四缚等义。略辨如是。

四取义

于境执著。名之为取。取别不同。离分四种。一名欲取。二名我取。成实论中。名我语取。三名戒取。四名见取。名字如是。于中辨释诸论不同。若依毗昙。欲界一切诸钝烦恼。缘五欲生。同名欲取。于中亦有取自身者。从多立名。故说欲取。上二界中诸钝烦恼。缚自身起。同名我取。三界之中戒取之心。说为戒取。三界之中余之四见。合为见取。问曰。何故余之四见合为见取。独一戒取为戒取乎。杂心释言。以等担故。云何等担。谓彼戒取炽燃。集业及违正道。与余四见。功力齐等。故说等担。云何违道。如诸外道。取不食等。以为正道。佛诸弟子。取粪扫衣。持戒行等。以为正道。乖违八正。故名违道。良以功力等余四见。故独为一。若依成实。取身见者。名我语取。以无我实但取我名。故云我语。非缘内报名我语也。依此我见。起于边见。取著断常。若断见者。则取五欲。名为欲取。以无后世。贪现乐故。若常见者。有利有钝。若利根者。说神是常苦乐不变。则无罪福故起邪见。说为见取。若钝根者。则取持戒。望后世乐。说为戒取。成实如是。论宗不同。各随一义。难定是非。问曰。何故流缚等中。皆说无明。四取之中。不说无明。杂心释云。执取之义。是捷疾行。彼无明心。非捷疾故。所以不说。四取之义。略之云尔。

四种身结义

四种身结。如成实说。于彼世间。自身他身系著不舍。故名身结。结别不同。离分四种。一贪嫉身结。二嗔恚身结。三戒取身结。四取身结。此四犹是贪嗔痴也。初一是贪。次一是嗔。后二是痴。相状如何。成实释言。于他资财。生贪嫉心。名贪嫉结。他人不与。则生嗔怒。加刀杖等。名嗔恚结。此二是其在家之人。斗诤根本。亦即名为随顺乐边。若人持戒取。为清净无漏圣道。又持乌鸡鹿狗戒等。以为真净。名戒取结。即谓所取以为真实余皆妄语。名见取结。此二是其出家之人。斗诤根本。亦即名为随顺苦边。就此四中。初二钝使。后二是利。四种身结。辨之粗尔。

五住地义八门分别(释名一 辨体二 地起不同三 心相应不相应四 即心异心五 见修分别六 对果辨因七 治断分齐八)

第一释名。五住之义。如胜鬘说。一见一处住地。二欲爱住地。三色爱住地。四有爱住地。五无明住地。见者所谓五利烦恼。推求名见。入见道时。一处并断。名见一处。本为末依。名之为住。本能生末。称之为地。言欲爱者。欲界烦恼。除无明见。著外五欲。名为欲爱。欲界非不爱己色身。著欲情多故言欲爱。又为别上故云欲爱。住地同前。言色爱者。****烦恼。除无明见。舍外五欲。著己色身。名为色爱。****非不亦爱己心。著色情多故言色爱。又为别上故云色爱。住地同前。言有爱者。无色界中所有烦恼。除无明见。舍离色贪。爱著己心。说为有爱。然此有爱。若当从彼所爱为名。应名心爱。若就背下以立其名。名无色爱。今就破患故名有爱。破何等患。外道多取四无色定。以为涅槃。灭离心爱。对破彼见。故说有爱。住地同前。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住地如上。此五皆能劳乱行人。故曰烦恼。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辨其体性体性唯三。一见二爱三是无明。五中初一。是其见惑。中三是爱。后一无明。烦恼无量。以何义故偏说此三。此三重故。所以偏说唯说此三。诸结皆随。譬如世间王来王去余众皆随。当知。一切诸烦恼中。除见无明。自余诸结。悉入爱中。若使爱中备含诸结。以何义故。偏名为爱。受生三界。爱力增强。从强立称。故偏名爱。问曰。成实说。除贪嗔自余烦恼。皆痴使摄。今此何故摄入爱中。释言。法门各异。不可一类。彼成实中。约别三受及三境界。以别三毒。贪依乐受。顺境而生。嗔依苦受。违境而发。痴依舍受中容境起。除贪除嗔。自余诸结。皆依舍受中容境起。故摄痴中。今此为分本末利钝差别不同。是故诸结悉入爱中。相状如何。此义如彼四缚章中具广分别。无明是本。理别为一。余皆是末。不得入中。复就末中。见是利使。理宜须别。自余是钝。不得入中。是以嗔慢疑等诸结。不入痴见。摄在爱中受分为三。痴见各一。故有五住。见通三界。何故为一。释有两义。一见是迷心。易可断除。入见道时。一处顿尽。故从治处摄之为一。是故论中说。断见惑犹如折石。二见迷理生。理通不别。故从所迷合之为一。何故分爱以为三种。释有两义。一爱性缠绵难可断除。治处非一。故别为三。是故论中说。断爱结如绝藕丝。二爱缘事生事。别内外色心之殊。故随所缘分之三矣。三界无明。治非一处。何故为一。良以无明微细难断。若从治处品别无量。不局在三。以是义故。不随界别说为三耳。然复无明迷理闇惑。不缘事生。所迷之理平等一味。故从所迷说以为一。斯乃且就一门之中。离合如是。若入余门。痴之与见。亦得分多。故彼九十八使门中。痴见之心。分为多矣。体性如是。

第三明其地起之别。四住之中。地起不同。泛释有四。一****分别。彼事识中取性烦恼。名之为性。说之为地。余见爱等一切烦恼。随境别起。说之为事。皆名为起。彼取性者。马鸣论中名执取相。亦名执相应染。余见爱等。马鸣论中名计名字相。寻名计我。及生诸结。名计名字。二本末分别。于前事中十使是地。十缠六垢。是其所起。使缠垢等。有何差别。如毗昙说。根本增上。说之为使。依使所生津液之结。说为缠垢。云何津液。如瓶盛酥蜜津液外出。津液结中急缚名缠。轻系称垢。三成起分别。一切烦恼久习性成。说之为地。成何处在。成在本识。对缘现生。说以为起。四前后分别。一切烦恼。前能生后。名之为地。后起依前。说之为起。就无明中。如胜鬘说。无明为地。恒沙为起。此义云何。分别有二。一就痴中粗细分别。妄识之中。任性无知。是无明地。缘而不了。是恒沙惑。二痴妄分别。于妄识中痴闇之心。是无明地。妄想分别说为恒沙。如地持说。如是如实。凡愚不知。当知。即是无明地也。以是因缘。起八妄想。当知。即是恒沙惑也。又复如彼起信论说。妄识之中。义别六重。一无明地。所谓根本不觉知心。二是业识。依前无明不觉。妄念忽然而动。三是转识。心想渐粗。转起外境四是现识。妄心所起。虚浪之法应现自心。如明镜中现众色像。五是智识。于前妄心所现法中。分别违顺染净等别。六不断识。亦名相续识。妄境牵心。心随妄境相续不断。犹如海浪。六中初一。是无明地。后五妄知。是恒沙惑。问曰。若此是恒沙者。二障之中。应智障收。何故论中。说初一种以为智碍。后之五种名烦恼碍。释言。二障阶降不定。五住相望。四住及起。同为烦恼。无明及起。齐为智障。故地持中。无明八妄同为智障。就无明中。随义更论。所起恒沙。复为烦恼。无明住地。独为智障。故为此说。问曰。于彼事识之中。取性无明。是何地收。妄识之中。所有爱见是何地摄。释言。不定。略有二义。一隐显互论。彼事识中取性无明。以本从末。摄为四住。彼妄识中所有爱见。以末从本。收为无明。二随义通论。妄识之中所有爱见。皆四住收。事识之中所有无明。亦无明摄。地起如是。

第四门中。明其相应不相应义。于中有二。一对心识明其相应不相应义。二就惑体明其相应不相应义。言对心者。心有三种。一事识心。所谓六识。二妄识心。谓第七识。三真识心。谓第八识。彼事识中所有烦恼。有其相应不相应义。现起之者。与心相应。是义云何。烦恼之数与心别体。共心同缘。故曰相应。如想受等。故马鸣言。心与念异同知同缘。故号相应。性成之者。是不相应。即说心体。为烦恼性。不别有数与彼心王共相应。故彼妄识中一切烦恼。亦有相应不相应义。是义云何。如马鸣说。妄识之中义别六重。广如上辨。此六种中。根本四重。名不相应染。末后两重。名心相应染。相应之义释不异前。不相应者。即妄心体性。是烦恼。非是心外别有烦恼共心相应。名不相应。故论说言。即心不觉常无别异。名不相应。问曰。何故粗者相应。释言。粗者有时作意别想而起。故与心别共心相应。细者性成非别起。故与心一体。名不相应。一切烦恼。望彼真心。亦有相应不相应义。真妄和合。名为相应。真妄性别。名不相应。故地经言。心相应不相应相。论家释言。不相应者。永可得脱(此一门竟)。

次就惑体明其相应不相应义。惑体有四。一无明地。二无明起。三四住地。四四住起。此四重中。无明住地。定不相应。故胜鬘言。心不相应无始无明。妄识之心体是无明。故不相应。无明所起。经说相应。故胜鬘云。于此起烦恼。刹那相应。随义细论。于中亦有不相应义。此云何知。如马鸣说。业转现识。是不相应染。智识续识是相应染。此五皆是无明所起。故知亦有不相应义。若尔胜鬘何故一向说为相应。为别无明故偏言耳。四住地者。总相粗论。唯心相应。随义分。亦有相应不相应义。现行之者。共心相应。性成之者。与心同体。名不相应。以有此义故。杂心中。一家说使定心相应。一家说使定不相应义。既两兼不可偏取。四住所起一向相应。以彼粗起与心别故。故胜鬘云。四住起者。刹那相应。

同类推荐
  • 七国春秋平话

    七国春秋平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素节注类编

    灵素节注类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闻记

    异闻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何耶揭唎婆像法

    何耶揭唎婆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梅梦缘

    梅梦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大佬又和天道干架了

    大佬又和天道干架了

    吃鸡职业选手洛疏穿越到一个修仙的世界,可是为什么她拿的是男主杰克苏剧本啊喂?在这美女满地走美男多如狗的修仙世界,可是她为什么还母胎Solo?“气氛终结者”称号你出来走两步!带着狙击枪,看她如何作天作地搞风搅雨,凭实力单身!为何还有重生者?这是一切到底是什么阴谋?人类文明的起源与我有干?金手指,给我开大!
  • 最后的荒唐

    最后的荒唐

    爱情,就是在她需要你的时候,你正好需要她,而且这种需求太过短暂,然后带给你一身的伤痕。花费比需求区间更长的代价去填补创伤,我所经历的世界,没有爱情,相信爱情的人,我这可能是你最后的温柔,不相信爱情的人,我这是你最后的隐痛,但,极致的孤独,就是快乐。
  • 岁在甲子

    岁在甲子

    岁在甲子其实并不是汉末背景的游戏,官方网站上也是明确指出这一点的,用策划的话来说就是开启天朝全息网游的一个新里程碑。对于这些话,大部分人都是嗤之以鼻的,毕竟天朝全息网游的水平是众所周知的烂。
  • 采菲录

    采菲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稻花香里说爱你

    稻花香里说爱你

    城市套路深,带娃回农村。大专毕业的夏凡星,在历经现实和梦想双重打击后,终于“认命”,当起了粮农。借着祖父留下的“粮农手札”,她——开荒僻壤,种植果林;承包鱼塘,发展渔业;引进高科技,带领全村发家致富奔小康!终于,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她拽着心水已久的男神,爬上梯田的田坎。借着微弱星光,她踮起脚尖,捧着男人的俊脸。“姓付的,我爱你。”“我会努力种田,养你!”PS:现实向题材,励志、甜宠、温馨、治愈,我们乡下人谈恋爱,直白没套路!
  • 走进封家的女人

    走进封家的女人

    该书主要以旧中国大家族封家为背景,塑造了悲苦一生的冬雪儿、放荡刻薄的白腊梅、无奈偷情的季萍梅、生死相恋的常玉娇和以身相许的一枝草等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贯穿五位走进封家的女人们各自悲欢离合的命运,诠释了家族与女人之间的悲哀和无奈。
  • 生道者

    生道者

    刘垚出生在楚国,听着祖辈人关于长生术的故事长大,从记事起就向往着长生,十六岁后带着充满对长生的向往,踏上了无数人走过的长生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最终是否能够如愿以偿呢?让我们边走边看吧……
  • 如果男友是只汪

    如果男友是只汪

    一女生因为爱得太深而太容易被骗。一男生因为太重情义而被利用。辗转到了甜美梦魇里,高中的生活一点点完结。治愈系第一对治愈暖心情侣来袭~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都看看诶!喜欢的收藏收藏哦~
  • 待殇归

    待殇归

    吾持一枪,可倾天地,定乾坤吾凭一人,可破万难,逆苍天吾名云殇,以天为姓,一壶浊酒,一条大道,大千世界,独我一人随心而行!
  • 腹黑邪王专宠妻:火爆妖妃

    腹黑邪王专宠妻:火爆妖妃

    未婚夫的一纸休书,名门小姐的残害,众人的欺凌,云骁凰冷眼观看,下一秒却让他们后悔来到这个世上。各种阴谋阳谋,明害暗害,云骁凰一一将它们揪出撕碎。“天若遮我,我捅破它;地若埋我,我掀翻它;众人若欺我,我打得他们连爹妈都不认识。”“爱妃,你先别捅天,先让……,我等了好久了。”某无良王爷躺在床上,媚眼如丝的朝着云骁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