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004

第4章

第二次辨性之体状。然佛性者。盖乃法界门中一门也。门别虽异。妙旨虚融。义无不在。无不在故。无缘而非性。无缘而非性故。难以定论。是以经中。或说生死。以为佛性。或说涅槃。以为佛性。或说为因。或说为果。或复说为非因非果。或说为空。或说为有。或复说为非空非有。或说为一。或说为异。或复说为不一不异。或说为有。或说为无。或复说为非有非无。或说为内。或说为外。或复说为非内非外。或说为当。或说为现。或复说为非当非现。或说色心以为佛性。或复言非。或说一切善恶无记以为佛性。或复言非。如是一切无非佛性。虽复异论。莫不皆入一性门中。性义既然。执定是非。无不失旨。经说摸象喻失在此。斯等诸法。云何名性。为性之义。备如初门。良以诸法无不性故。诠题异辨。广略难定。或立为一。乃至众多。所言一者。虽复缘别染净之殊。性旨一味湛然若虚空。故云一也。或分为二。二有四门。一约缘分二。缘有染净。染谓生死。净谓涅槃。生死涅槃。体皆是性故。涅槃中师子菩萨问于佛性。如来赞言。师子菩萨具二庄严。能问一二。佛具二严。能答一二。一谓涅槃。二谓生死。二体用分二。废缘论性。性常一味。是其体也。随缘辨性。性有净秽。是其用也。三能所分二。一能知性。二所知性。能知性者。谓真识心。以此真心觉知性故。与无明合。便起妄知。远离无明。便为正智。如似世人以有报心觉知性故。与昏气合使起梦知。远离昏气使起正智。若无真心觉知性者。终无妄知。亦无正知。如草木等。无智性故。无有梦知。亦无悟知。此能知性。局在众生。不通非情。故经说言。为非佛性说于佛性。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墙壁瓦石。又经说言。凡有心者悉是佛性。此等皆是能知性也。所知性者。谓如法性实际实相法界法经第一义空一实谛等。如经中说。第一义空。名为佛性。或言中道。名为佛性。如是等言当知。皆是所知性也。此所知性。该通内外。故经说言。佛性如空。遍一切处。四对果分二。一法佛性。二报佛性。法佛性者。本有法体。与彼法佛体无增减。唯有隐显净秽为异。如矿中金与出矿时体无多少。亦如冻水与消融时体无增。报佛性者本无法体。唯于第八真识心中。有其方便可生之义。如矿中金有可造作器具之义。非有器具已在现中。如树子中未有树体唯有方便可生之义。若无生性。虽以无量百千方便。佛不可生。如燋种中树不可生。如胜鬘说。如来藏中。具过恒沙一切佛法。如来藏经说。众生中。具足如来一切种德。马鸣论说。从本以来。具足一切性功德法。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心微尘中。具无师智无碍智广大智等。。如涅槃说。众生身中。未有德体。如树子中未有树体。箜篌之中未有声体。如是等言当知。皆是报佛之性。问曰。向言法佛之性本有法体。其相云何。如妄想心。虽未对缘现起烦恼。体是一切过恒沙等诸烦恼性。真心如是。虽未从缘现成诸德。体是一切三昧智慧神通解脱陀罗尼等一切德性。是诸德性。同体缘集不离不即。不异不脱。二相如是。或分为三。三有四门。一约缘分三。如涅槃说。一不善五阴。二善五阴。三佛果五阴。不善阴者。佛性集成外凡五阴。阴即是性。如冻是水。故经说言。生死二法。是如来藏。言善阴者。佛性集成三乘圣人无漏五阴。阴即是性。言果阴者。佛性集成佛果五阴。阴即是性。如汤是水镮钏是金。二约缘就实。以分三种。一者染性。二者净性。三非染净性。性在生死。名为染性。性在涅槃。名为净性。此二约缘。就实论性。性外无缘。可随变动以不变故。古今一味。是故名为非染净性。三体相及用以分三。如马鸣说。一者体大。谓真如性。二者相大。谓真如中。具过恒沙性功德法。三者用大。谓真心中。备起法界染净之用。此三如后八识章中具广分别。四对果论三。一者法佛性。二报佛性。三应佛性。法报两性义。如前释。应佛性者。应佛有二。一者法应以得现化法门力故。普门皆现。二者报应以本大悲大愿力故。随物异示。法应家性。本有法体。如来藏中。现像起法门。是其体也。报应家性。本无法体。唯有方便可生之义。或说为四。如涅槃说。一阐提人有。善根人无。二善根人有。阐提人无。三二人俱。四二人俱。是义云何。佛性有四。一不善阴。二善五阴。三佛果阴。四是理性。四中前三。随用以分。后一就实。不善阴者。凡夫五阴。真妄所集。唯真不生。单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阴生。摄阴从妄。唯妄心作。如梦中身昏梦心作。如波风作。摄阴从真。皆真心作。如梦中身皆报心作。如波水作。从真义边。说为佛性。与胜鬘经生死二法是如来藏。其义相似。善五阴者。地上之身。通而论之。地前亦有。此阴真心缘治合成。摄阴从缘。缘治所造。如庄严具模样所作。摄阴从真。真心所为。如庄严具真金所作。真作义边。说为佛性。佛果阴者。是佛果德。与前善阴。大况相似。满不满异。言理性者。废缘谈实。实之处无缘。以无缘故。真体一味。非因非果。与涅槃中非因果性。其一也。四中初一阐提人有。善根人无。第二善阴。善根人有。阐提人无。第三果阴。二人俱无。第四理性。二人俱有。通而论之。三人俱有。佛亦有故。四种如是。经中或复说性为四。一是因性。二是果性。三是因果性。四非因果性。言因性者。所谓生死十二因缘。能与菩提作因缘。故名为佛性。是以经言。譬如胡菰能与热病作因缘。故名为热病。因缘亦尔。问曰。因缘是虚妄法。云何能与菩提作因。然彼生死十二因缘起。由妄情托真如立。故经说言。十二因缘。皆依真实第一义心。就妄论之。虽是虚构。据真缘摄。斯无不实。穷缘悟实。便成大觉。是故因缘能为佛因。故经说言。因者所谓十二因缘也。言果性者。谓大涅槃如来藏性。体虽净从缘说染。染时为因。复随对治。息染为净。净相始显。说之为果。果德寂灭。名为涅槃。故经说言。果者所谓无上大般涅槃也。是因果者。所谓观察十二缘智。未满为因。满足为果。此是方便有作行德。故经说言。是因是果。如十二缘所生之法。非因果者。如实法性。旨通染净。而非因果。故经说言。非因非果。名为佛性。废缘谈实。就体指也。又如经中说性为五。如涅槃说。一者因性。二因因性。三者果性。四果果性。五非因果性。言因性者。谓十二缘。能与涅槃为本因故。问曰。因缘是生死法。云何能与涅槃作因。释言。因缘真妄集成。摄缘从妄。妄心所为。虚诳无法。不名佛性。摄缘从实。皆真心作。故地经言。十二因缘。皆真心作。由真作故。穷之得实。便名涅槃。故得为因。因故名性。义如前释。言因因者。谓菩萨道。道起必由十二缘生。从因起因。故曰因因。然此通说。证教两行。以为因因。非独教行。言果性者。谓大菩提。言果果者。谓大涅槃。前言果者。方便菩提有作之果。此果者。性净涅槃。无作果也。通而论之。性净方便。俱是菩提。并是涅槃。为别两门。异名互说。此之二果。虽复同时。随义分之。得以菩提显彼涅槃。菩提能显义。说为因。涅槃所显义。说为果。然彼菩提。返望前因。已受果名。涅槃是彼果家果。故云果果。云何因中因缘之理。单说为因。所生行德。名为因因。乃至果中方便菩提。单名为果。性净之体。名为果果。以彼因中始终方便依理起行。是故理本。直名为因。行为因因。果据终极。摄德归体。德名为果。体名果果。然彼果中。方便菩提。说名为果。性净涅槃。别为果果。何故因中。证教两行。通为因因。以果类因。因中教行。应名为因。证为因因。但彼因中。位分参差。义别前后。凡时生死。就本说因。圣道之中。证教虽殊。同依前起。但名因因。果无先后。故就同时。体德分二。随义左右。隐显言耳。非因果者。释不异前。又准经中。乳酪等喻。分性为六。喻相如何。一杂血乳。二出血乳。三者是酪。四者生苏。五者熟苏。六者醍醐。以此况性差别有六四门分别。第一依彼迦叶品中。凡夫佛性。如杂血乳。须陀斯陀。断小烦恼。所有佛性。如出血乳。那含之人佛性如酪。罗汉佛性。如似生苏。缘觉菩萨性。如熟苏。佛如醍醐。第二依彼如来性品说。凡夫佛性。如杂血乳。声闻佛性。如出血乳。缘觉如酪。菩萨佛性。如生熟苏。七地已还。如似生苏。八地已上。如似熟苏。佛如醍醐。第三通说。凡夫二乘。乃至大乘善趣之人所有佛性。如杂血乳。种性解行。如出血乳。初地如酪。二地已上乃至七地。如似生苏。八地已上。如似熟苏。佛如醍醐。第四门中。凡夫二乘。地前菩萨所有佛性。如杂血乳。初地佛性。如出血乳。二地已上佛性如酪。八地已上性。如生苏。后身佛性。犹如熟苏。佛如醍醐。此后两门义有文无。或复随义分性为七。如经中说。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异六法。不即六法。以之为一。不异六法。即以为六。通前说七。言六法者。所谓五阴及以我也。何者是我。五阴和合。假名集用。说名为我。真性缘起。集成此六。六即是性。故云不异。性体平等。妙出名相。称曰不即。又如经说。涅槃河中。有七众生。不离性水。性随人别。亦分七种。七众生者。一是常没。二是暂出还没。三出已即住。四住已观方。五观方已行。六行已后住。七水陆俱行。然此所说差别有五。一常没人。喻一阐提常没三涂。暂出还没。喻彼外凡乃至小乘燸顶之人。虽作善业。以不坚固还堕三恶。故名还没。亦可取彼求有凡夫乃至念处以为还没。燸顶已上。圣性成就。迳百千世。必得解脱。成为住人。出已即住。喻彼忍心世第一法。此人毕竟。永出三途。故说为住。亦可燸顶俱名住也。观方喻于须陀洹人。观察四谛。行喻斯陀。住喻那含。水陆俱行。喻阿罗汉缘觉菩萨乃至如来(是一门竟)。

第二常没。喻外凡夫常没三有。暂出还没。喻五停心总别念处。圣性未成。还复退故。住喻燸等。圣性成就必得涅槃。故名为住。余皆如前(此二门竟)。

第三常没。喻外凡夫。暂出还没。喻五停心总别念处。住者喻于四贤忍心。观方喻于四沙门果。观已行者。喻于缘觉观四谛已趣入因缘。行已住者。喻于菩萨。舍离烦恼。故名为行。为化众生。不舍三有。因之为住。水陆俱行。喻于如来(此三门竟)。

第四常没。喻外凡夫暂出还没。喻五停心总别念处。住喻燸等乃至大乘解行之人。言观方者。喻于初地。观已行者。喻二地上乃至七地。行已住者。喻八地上乃至十地。水陆俱行喻于如来(此四门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校花与佣人

    校花与佣人

    十年前你是不能开口说话的校花,我是跟在你身后的佣人。十年后你摇身一变成为众人追捧的女神,而我仍是你身后聚焦的眼神。太多的人想要你一个肯定的眼神,而我却只差一个你的转身。渺小的我也许永远无法成为能够匹配你的爱人。但是宁静,你的身后一直有我这个卑微的男人。也许这就是我们的缘分:佣人与校花
  • 半卷云舒

    半卷云舒

    天之娇女又如何,还不是一朝被贬成庶民。躲躲藏藏又如何,还不是终有一日出城来。万里山河夺权,血溅百尺碉栏。我本善良,奈何人寰。夕山映月双人璧,却是分庭两相看。“他要做什么,我猜的到。”她凛着双眼,在與图上排兵布阵。“你若称帝,我便俯首称臣。”他单膝跪地。盒子里是一颗新鲜腔子,他震惊!痛苦!又了然,手骨捏的惨白。“好了,仇,我报了。”她脸上有几滴血迹,将手中的长刀扔掉,爬上城头,看朝阳。
  • 江湖如此多妖

    江湖如此多妖

    执棋敛来暗作澜,他是传说中权倾朝野的特务统领,世人只知道他嗜血暴戾,喜怒无常,专事刺探、暗杀与无间,是皇上最狡猾锋锐的鹰犬爪牙。无论朝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人人可惧可憎。殊不知他也心怀“清平盛世,两人一马”的柔情美梦。旧时人凤今作锦,她是身世翻覆的小小郡主,却绝不是养在深闺的金枝玉叶,与前朝太子隐匿多年集训义军,只为还江山清平。一次萍水相逢,她结识了最危险的敌人……而权谋暗战也从那一刻拉开序幕。乱世之中,最危险的游戏开始了。他可以阴谋潜伏,可以柔情入髓。她可以静默策反,可以暧昧撩人。可终归尘归尘,土归土,及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
  • 锦绣良缘之绣娘王妃

    锦绣良缘之绣娘王妃

    叶惊鸿是书画界一个传说,小小年纪就在一堆老人中间崭露头角。可她的名字更多的却是被年轻人津津乐道,因为年纪轻轻的她,却是服装界最善良的金牌设计师,她创立的品牌服装很多都是纯手工制作,是许多名人和明星的首选呀。可是她这身本领同时落在她爷爷的眼中,那就是不务正业。用老头子的话来说,做服装生意的都是小商小贩,没理想人才做的,上不得台面。书画的话,那更是闲的没事干的人附庸风雅做得事情。可惜这样前途无量的新星一朝穿越到了古代,谁说绣娘就没有用了。瞧,她不就是用这身本事拿下了平允国最难搞定的定王殿下吗?不过,她什么时候将定王的心给俘虏来的?嗯,这是个谜!当然,叶惊鸿也没有辜负叶老爷子的理想,愣是将叶家酒在古代也给顺便发扬光大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黑血皇

    暗黑血皇

    意外成为僵尸,放弃强大的庇护,独自留在人间历练成长,一步一步走向巅峰,转战各界,最终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肩负起的责任,,,,,,,草根的逆袭成长史,,,,,
  • 打劫幸福

    打劫幸福

    多年前,当他爱着自己的时候,自己重重的把他推开。所以,是不是这么多年以后,自己已经失去了说爱的资格?可是,天知道,那只是他微薄之力的保护而已。终于,又和日思夜想的人重逢,哪怕只对他说一句抱歉。可是重逢之际,他却和一个作恶多端的人纠缠不清。MYGOD!他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深爱的人从黑暗的谷底捞出来,哪怕赔上自己。究竟是天随人愿,还是事与愿违。伤心欲绝之后,爱情是否还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 夺宫:谁揽红颜醉倾城

    夺宫:谁揽红颜醉倾城

    皇位交割,权利更迭,煮豆燃萁,兄弟阋墙……他和她生在乱世,身不由己,他和他本是同根,却要相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轮回!夜雨洒西窗,长风舞落叶,他修长的手自她清浅的眉眼间划过,他说,“阿漓,我等不及你长大了。做我的妻子好吗?”冰月寒塘水香榭,他的弟弟轩辕予汶指着冰水寒塘对她说:“要么跳下去,要么从我,二选一!”……血雨腥风中,谁在推波?谁在助澜?谁在权衡?谁在露怯?日下长秋,城乌夜起,乱世孤女有情难收,流落漂泊,江山谁寄?
  • 末日伊甸园

    末日伊甸园

    一条最近正在修改前面的章节,如果有不满意的话,请留言。谢谢~末日是什么,生化危机?哦买糕的,你太小儿科了。冰河世纪?全球高温,动物变异见过没?哎大杂烩啊!在这之里兔子不再是兔子,而是高达一米的巨型怪兽,当然这只是杀伤力最小的,见过十几米高的大象么,不,或许叫它猛犸??在这里将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末日,而女猪脚很幸运的开了一个金手指——那就是现下最流行的随身空间是也!当然你不能指望着一位资深宅女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我想这就差不多了,是吧?至于救人什么的,哪些是什么?咱不知道啊不知道!一条自己的世界末日,为自己十年的书虫生涯点亮一笔。也可能不止这一个世界。当然不喜欢的可以吐槽,我应该会看见,恩!是滴!最后一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谢谢合作!
  • 神笔道长

    神笔道长

    爷爷死去,被迫入道,跟随师父梅花仙人斩妖除魔!最终成为神笔道长,阎王见了他都要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