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033

第33章

十一空义。出涅槃经。所言空者。显理之目。理寂名空。空随诠辨广略不定。或总为一。如大品说。名为独空。废诠谈理。不分多门。故名为独。非法唯空说为独。或分为二。我空法空。或分为三。空无相愿。或分为四。四有两门。一如维摩说。谓空无相无作无起。法无定性。名之为空。无因缘相。名为无相。无果可作。名为无作。故彼经言。唯行无作。而现受身。因无所起。名为无起。故彼经言。虽行无起。而起善行。二如大品说。谓有法空无法空自法空他法空。已如上释。或说为五。如无量寿经说。空无相无愿无作无起。是其五也。空与无相。义同前释。无彼妄相愿求之心。说为无愿。无作无起。亦如上释。或分为七。如大品说。此如上释。或分为九。如杂心说。或分十一。如涅槃说。或分十四。如大品说。或说十八。如大品说。或复说为二十二空。或复说为二十五空。如涅槃说。广则无量。今据一门。且论十一。所谓内空乃至大空。此十一中前十相空。精起法中破以明空。后一真空。真心体中性寂名空。此云何知。前之十空。犹六地中十法平等。地持名为妄想。境界十法平等。故知。相空。其大空者。地经名为阿梨耶识观。故知。真空。人复说言。前十境空。后一智空。此亦有以。于妄分齐。心外有法。破之显无。故曰境空。于真分齐。心外无法。一切诸法。皆即心说。就之辨空。名为智空。复前十中初之八空。将无破有。第九一空。用有破无。第十空空。以非有无双破有无。与地经中十平等同。前八空中初之七空。明无性空。破去众生及法自性。后一明其无相之空。破遣众生及法之相。前七空中初六。破遣众生之性。后一性空破遣法性。前六空中初五。约就现在观空。后一约就过去观空。就前五中。初之三门。就事观空。后二就法。言内空者。众生五阴。是其内法。是内法中。无有我人众生寿命常乐我净故。名为空。未空法体。言外空者。非情之法。说以为外。是外法中。亦无我人众生寿命常乐我净故。名外空。此二别观。内外空者。总观向前内外诸法。无我人等。名内外空。何故前别而后总乎。释有两义。一随观难易。分为三种。始时观内。未及其外。第二观外。不及其内。故先别观。第三观熟方能合观。故后总也。问曰。诸法总知则易。别知则难。故二乘人。但能总相。知于苦等不能别知。菩萨方能差别异知。方何。今此先别后总。释言。有以。法有两种。一是同相。二是别相。空无我等诸法。齐通名为同相。色受想等事相。各异名为别相。于此二中。若欲寻伺以知其别。总易别难。故先观总。后观其别。若欲寻别以知其同。别易总难。故先别观。后为总观。今依后门。先别后总。此之一义。随观难易故分三种。二对患不同故分三种。人别有三。一者著内情多。著外情少。故先观内。二著外情多。著内情少。故须观外。三内外俱著。故须总观。此前三种。就事观空。次后两门。就法明空。法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苦无常等生灭法数。是其有为。三无为等。是其无为。有为法中。无我人等。名有为空。无为法中。无我人等。名无为空。问曰。向前内外等中。离合为三。今此有为无为法中。何不如是。唯别无总。释言。准量理亦无伤。但今为明内外二法同是有故。合观则难。是故第三内外。总观有为无为。有无位别。合观则易。故无第三有无总也。此前五种。就现境界以明空义。无始空者。更无别义。但就过去观前五空。名无始空。明此诸法非今始观方无我人。无始已来常自空也。问曰。何故唯就过去说无始空。不就未来说无终空。准量应得。但今为明过去法者起患根本。无始已来所执著处故。须观之。过现既空。类当可知。故略不论。又三世法。次第相生。过为现本。现为过末。现为当本。当为现末。现法易观。故先就之。以观空理。现由过生故。后就本观无始空。以本类末。义在易知。故观过现。类知未来。不假就当观无终空。又问。若尔六通之中。亦应如是但知过现。何用天眼知未来乎。释言。不类六通知事。三世事异故须别知。空义理同。可以类知。故不别论。此前六种。是众生空。第七法空。言性空者。观法虚假无有自性。名为性空。前七破性。下一破相。破遣众生及诸法相。见因缘相亦无所有。是以经言。无所有者。如人无子。名之为空。非是子明无性空。又如贫人无物名空。亦非就物明无性空。如人无子。遣众生相。如贫无物。破遣法相。此前八空。以无遣有。第一义空。以有遣无。名前八空。为第一义。彼第一义。亦皆空寂。是故名为第一义空。是以经言。云何名为第一义空。是眼生时无所从来。及其灭时去无所至。推其实法。了不可得名第一义。云何名为第一义空。有业有报。不得作者。故名为空。良以宣说因缘业报。为第一义故。因缘外无别有彼第一义谛。性不可得故名为空。此前九空。别遣有无。第十空空。存无双遣。是以经言。是有是无。是名空空。是是非是。是名空空。是有是无。是名空空者。就诠彰理。是是非是。是名空空者。拂相显寂。言是有者。牒前第九有遣无也。言是无者。牒前第八无遣有也。是名空空。就诠彰理。谓前所牒有无法性。即是第十空空义也。虽言有无。是其空空义。犹未显故。后拂相以显理寂。非是有无二相并立。说为空空。盖乃有无二相。双舍名空空也。义意如是。言是是者。牒前经中是有无二种是也。言非是者。遣前是有是无是也。理非有故。是有非是。理非无故。是无非是。两是俱非。故号空空。相状如何。因缘之法。有无同体。以同体故。无法为有。有法为无。无为有故。有则非有。有为无故。无则非无。是以有无皆非自性。非自性故说为空空。此前十门。是其相空。破遣情相。以明空理。第十一空。就实辨空。就彼真性缘起行德。说为空也。是以经言。波若波罗蜜。名为大空。波若之体。即是真实如来藏识。如来藏中。统含法界恒沙佛法。恒沙佛法同一体性。互相缘集。无有一法别守自性。故说为空。法界皆空。空宁不大。是以就实说为大空。地经之中。亦同此说。故彼文中。阿梨耶识。名为大空。前十相空即是。地经第六地中十法平等。虽不一一名数相对。其义大同。后一真空。即彼所显无生法体。又彼六地所得十空三昧之中。生空法空第一义空即是。此中前十相空大空已后余之七空即是。此中大空不摄。十一空义。略辨如是。

十二因缘义八门分别(释名辨体一 开合广略二 约时分别三 界地分别四 三性分别五 浅深分齐六 就人分别七 约智分别八)

第一释名。并辨其体性。十二因缘者。谓从无明乃至老死。是其名也。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过去世中烦恼非一。以何义故偏说故明。释有两义。一彰通隐别。故说无明。过去世中一切烦恼。皆有闇惑迷理之义。就斯通义故说无明。二举强摄弱故说无明。无明烦恼。迷于本际。集起生死。其力最强。从强以名。故说无明。但说无明。当知。一切余结皆随。譬如世间王来王去余众皆随主得其名。此亦如是。释名既然。体相云何。于中差别乃有四种。一迷理无明。所谓迷于二谛之理。故经说言。不知诸谛第一义故。名为无明。如是等也。二发业无明。所谓三根三道烦恼。三根烦恼能发思业。三道烦恼发身口业。三覆业无明。谓造业已。重于前境起贪嗔等。覆助前业。令其增长。四润生无明。亦名受生。谓受生时诸烦恼等。若依毗昙。九十八使一切烦恼。皆能润生。斯则润生。受生无别。若依成实。唯爱能润。余但远助。若据斯义。润生则狭。局唯在爱。受生则宽。通于余结。地经亦然。故言。爱水为润。无明覆弊。我心溉灌。如是等也。所言行者。诸业集起。名之为行。集起有二。一就业体。缘中集起。名之为行。二就功能。集起后果。故名为行。名义如是。体相云何。于中具以七门分别。一就性分别。行虽无量。要唯善恶。善恶二业。能得报故。无记无报。是故不说。二就具分别。所谓一切身口意业。三约果分别。如地经说。所谓罪福不动业也。三涂恶业。名之为罪。欲界地中人天善业。名之为福。上二界中八种定业。说为不动。四对报分别。所谓苦乐不苦不乐。三受之业。五就处分别。谓三界系。六就时分别。所谓现报生报后报不定报业。七随相分别。相别有四。一黑二白三黑白杂四不黑不白。四中前三。是其有漏分段之因。后一无漏变易之因。业行无量。且论斯耳。此等后业聚之中具广分别。所言识者。分别之义。于中分别乃有三种。一种子心识。作行以后。受生已前所有心识。为业烦恼所熏发故。能生后果。说为识支。若复通论。无明行中所有心识。亦是识支。二求生心识。在于中阴。三受生心识。名为识支。谓受生时。最初一念染污之心。于彼父母精血等事。妄想起于华池等爱。非起淫爱。言名色者。心从诠目故号为名。身形质碍。称之为色。良以心法。冥漠难彰。非诠不辨。故从诠目说以为名。故楞伽云。以名宣说无色四阴。故说为名。色相形现。可以现见。当相名色。十二因缘。通而论之。皆是名色。良以此支色心始具。名色相分段。故偏名支。言六入者。生识之处。名之为入。入别不同。离分六种。所谓眼耳鼻舌身意。前色增长。今为五入。前名增长。今为意入。所言触者。触对尘境。目之为触。若依成实。对后受支说想为触。触假之初故名为触。若依毗昙。以心法中触数为触。此之触数。依根就尘。能令根尘共相触对。故名为触。大乘法中亦同此说。然触有五。一增语触。谓意地触能发法故。二有对触。谓五识中相应之触触对现境。故名有对。三者明触。谓无漏触。四无明触。谓诸烦恼相应之触。五处中触。所谓一切有漏之触。故杂心云。增语及有对明无明处中。五中前二。约根以分。后之三种。随性以别。此之五种大小不同。小乘法中所说不定。若取报触以为触支。增语有对及与处中。是其触支。余二则非。以明无明非报法故。若说一切有漏之触以为触支。除其明触余四皆是。明触无漏。是故不取。大乘法中所说不定。若说分段。与小乘同。若说变易十二缘者。五触皆是触支所摄。所言受者。领纳名受。于中分别广略不定。或总为二。或分为二。一是身受。二是心受。五识相应。名为身受。意识相应。名为心受。或说为三。所谓苦乐不苦不乐。或说五受。所谓苦乐忧喜及舍。或说六受。谓六根中所生受也。或说十八。谓六根中各分苦乐不苦不乐三种受故。或复宣说三十六受。前十八中染净分故。或说百八。如龙树说。前三十六三世分之。故有百八。所言爱者。染境名爱。现在世中烦恼非一。以何义故偏名为爱。未来生死。由爱牵起。爱力功强。故偏说之。虽但说爱。余结皆随。亦如世间王来王去余众皆随。于中分别。略有二种。一爱己身。二爱所须。广分有五。一于顺情未得法中起欲得爱。二于顺情已得法中起不失爱。三于违情未得法中起不得爱。四于违情已得法中起求舍爱。五于非违非顺法中起处中爱。非极违情不生厌故。所言取者。前爱增上。取著境界故名为取。若具分别。取有四种。一是戒取。二是见取。三是欲取。四是我取。此之四种诸论不同。若依毗昙。一切三界戒取之心。说为戒取。一切三界身见边见邪见见取。通名见取。欲界一切诸钝烦恼。通名欲取。上二界中诸钝烦恼。缘自身起。通名我取。若依成实。身见一使。名我语取。实无我体。但著我名。故云我语。依此身见起于边见。取著断常。若见断者。则著五欲。名为欲取。以无后世。贪现乐故。若见常者。有利有钝。若钝根者。则取持戒。望后世乐。名为戒取。若利根者。计神是常苦乐不变则无罪福。故起邪见。说为见取。若依毗昙。直说四取以为取支。则为具摄一切烦恼。若依成实。四取不摄诸钝烦恼。是则取支通摄四取及余一切诸钝烦恼。所言有者。现在行业。能有当果。故名为有。此既是业。何不名业。乃名有乎。当果未有。由业有之故从功能说为有耳。论其体相。与行支同。所言生者。来报始起说名为生。生之体状。与识支中受生识同。言老死者。衰变尽坏。名为老死。与前名色六入等同。此之十二。迭相因由。互相缘藉。故名因缘。如四谛中论因缘者。业能亲生。说之为因。烦恼疏助。说之为缘。今此不然。莫问一切烦恼业苦。从前生后。斯名因缘。名义体相。辨之粗尔。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EXO:我的世界不能没有你

    EXO:我的世界不能没有你

    【本文纯属虚构,与明星真人无关,请勿上升至真人】因为本文中的EXO人物性格可能会与生活中不一样,但请记住这是小说,不是真的,谢谢合作。(大大是一个永唯12的行星饭,所以小说中会有12个人,谢谢。)加作者QQ。备注:作者大大是星饭。具体看小说,谢谢。
  • 快穿之又是和大佬做朋友的一天

    快穿之又是和大佬做朋友的一天

    被神选中,全世界各地的小说世界中能帮助各大恶毒女配安上防穿系统。因男女主有光环不会被穿。而各个炮灰都有保险。除恶毒女配外的配角在女频文里都是替补所以为了防止恶毒女配被穿,神选了二次元宅女木南去完成这个任务。任务很简单,只要和恶毒女配成为100分的满分“朋友”就可以启动了。
  • 网游之灵魂世界

    网游之灵魂世界

    大家好,我宣布一件事情,小子出新书了,请大家去《正牌爱神》书号:1429334,那边投票收藏,更新奇快,一个更YY,更YD的故事等着大家,让各位看得更爽快与舒畅,谢谢~
  • 双枪诡影

    双枪诡影

    他一步一步地走来,又一步一步离去。当你还在庆幸时,迎接你的却是两颗贯穿着死亡的子弹
  • 实践检验校园

    实践检验校园

    青春是生命的完美之点,也是校园中最灿烂的颜色。
  • 偶像活动之星光学院

    偶像活动之星光学院

    一个女孩,入学考试引发了3个特殊效果;一场比赛,赢下了学院的顶级偶像;自己的母亲和星光新任校长比赛偶活,竟然能够高分过关……所有之后,一切的都是崭新的开始,新一代的STAR☆ANIS出场,新的偶像活动即将开始,所有新一代的STAR☆ANIS自己的母亲竟然都是原一代的STAR☆ANIS,只是多了两个新人偶像,成为了十人的组合,一切都变了……不同的性格,高级的表演,一定会给你带来绝对的惊喜。【仍旧是我们几个】
  • 萧墙之下

    萧墙之下

    一个在我脑海中构思许久的世界,希望能通过文字的转述让更多的人知道它。文章逻辑严谨,没有仙侠玄幻,只有一个架空的历史舞台。
  • 路尽知岁寒

    路尽知岁寒

    沐寒是九中的“霸王花”,一中的垃圾二世祖,是家人眼中的放肆少女,老师眼中叛逆的学生,同学眼中不敢接近的社会姐,却是路淮眼中的宠儿。沐寒在别人眼中除了长的明丽美艳之外,就是不学无术跟着混,放肆张扬脾气大。总之,作为一中的学生,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但在路淮看来,她哪里都是宝。路淮是一中的男神校草,学习好,长得好,家世好,能力出众。沐寒原本和他的关系也还行,可没想到他竟然是顾韵笙的男朋友?!靠之,操之。算了,还是不要再往来了。于是,某男神就遭到了不被待见的日子。一天晚上,沐寒无意撞见了女神对男神的表白,搞了半天,原来这人竟是顾韵笙的爱而不得。哈哈,该死的畅快!“你不是有喜欢的人吗?”“我喜欢谁,你不知道吗?”路淮看着眼前的少女,竟有些深情。自从那日知道路淮真正喜欢的人谁谁之后,沐寒就不再淡定了。我一心把他当兄弟,他却一心想泡我?后来,沐寒:哈哈,真香!
  • 卷残烟

    卷残烟

    一场肆虐的大火吞噬了天朝九皇子的王府,谁是这场火的幕后之人?宰相纳兰德被罢黜游历山河,数年后病逝,其妻安顿好唯一的女儿之后,自缢离世。两年后姑苏城中宋府的两位小姐宋红姗、宋嫣中秋出游,偶遇痞子拦住了去路,被连江将军的儿子连靖相救。连靖养伤宋府,阴错阳差的与宋府的宋红姗联姻,而连靖在陪宋红姗回门时发现,自己想娶的是宋嫣。穷追之下,宋嫣的奶娘带着她回到健康。连靖见无法获得宋嫣芳心,心灰意冷,出兵打仗。宋嫣得知其对其用情至深,纯属误会,独自离家,解除误会,却经历了一段离奇的经历……
  • 凡人修真回忆录

    凡人修真回忆录

    这本回忆录讲述了我历经苦难,最终杀死心中的恶鬼,战胜自己的真实事迹。我叫做胡良云,1989年出生在四川与贵州接壤的一个小山村,小山村中有一个古老而没落的巫师家族,便是我出生所在的胡氏家族。在胡氏家族的遗传基因中有着一种神奇的隐性DNA序列,一旦激活后双眼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上的恶鬼。而我从小就拥有了这双不可思议的眼睛,我因此可以看见凡人体内恶鬼的影子。7岁的时候发现疯子姑婆也能看见鬼影,在我疯子姑婆的告诫下,我一直低调地活着,与恶鬼井水不犯河水,即使偶然看见恶鬼,也假装没有看见,更未将此事和任何人提起过。在我成长过程中,我一直在逃避着恶鬼,直到历经人世间的苦难,我终于明白逃避是无法得到解脱。当我鼓起勇气面对一切的时候,已经犯下了太多错误,即使不能纠正以前的过失,我也要使今后的自己不再重蹈覆辙。于是直面心中的恶鬼,与之搏命。孔圣人说三十而立,如今我已经是一名修真者了,我要在而立之年将我所知道的一切公之于众,使那些饱受恶鬼折磨的凡人知晓解脱之法。我将我与恶鬼斗争的经历详实地写成一本回忆录,希望这本回忆录可以使凡人从中得到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