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019

第19章

义法聚中此卷有八门(四谛义 四缘义 五果义 六因义 四空义 五法三自性义 六种相门义 八识义)。

四谛义九门分别(一释名 二开合辨相 三染净因果分别 四理事分别 五十六圣行分别 六有作无作有量无量相对分别 七同异分别 八虚实分别 九十谛分别)

第一释名。苦集灭道。名四圣谛。逼恼名苦。聚积称集。寂怕名灭。能通曰道。何故名圣。而复云谛。如涅槃云。圣者所谓诸佛菩萨。一切圣人。就圣辨谛。故云圣谛。何故就圣而辨谛乎。良以谛实唯圣所知。非凡能觉。圣所知者方名谛。故就圣辨之。所言谛者。世人一向。以实释之。此非一向。如涅槃中。谛实两别故。彼经言。有苦有谛有实。直论苦事。名之为苦。就彼苦中。因缘有无法相不谬。故称为谛。穷其本性。非有非无。说之为实。通相释之。实故名谛。实相云何。今以两门分别释之。一随法深浅彰实不同。二随教宗别明实有异。言随法者。法之浅深。义别五重。一法相实。二虚假实。三空无实。四自体实。亦名性实。五缘用实。法相实者。苦集灭道当相实尔。故称为实。如彼苦谛。凡夫为乐。圣观实苦。故名为实。乃至道谛。凡夫迷谬。妄谓非道。圣慧观之。知实是道。故称为实。是以经云。苦者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如是等法。返对情妄。故说为实。言假实者。苦集灭道。实是因缘虚假之法。故名为实。于中分别。乃有四种。一因和合假揽别成总。二法和合假。苦无常等诸法相成。三妄相虚假。如虚空华。非有为有。四妄想虚假。苦集灭道妄想假集。如梦所见。此之四种。同名假实。良以执定非真实。故因缘虚假名为实也。据此返望前门。所论乃是谛相。非是谛实。言空实者。苦集灭道。以理穷之。实是空寂。本无所有。故名为实。于中分别。乃有五种。一者阴上无人之空。二因和合中无性之空。三法和合中无性之空。四者妄相虚无之空。五者妄想虚无之空。此之五种。同名空实。据斯返望前门。所说因缘假有。是其谛相。非是谛实。言体实者。苦集灭道。穷其本性。实是真实如来藏性。是以经言。于圣谛处说如来藏。又涅槃中。宣说苦实乃至道实。即是佛性常乐我净。谛实如此。故称为实。于中分别。有其二种。一如实空。二如实不空。如实空中。有二种空。一无相空。谓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非自相。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别。皆不相应。二无性空。恒沙佛法。同一体性。互相缘集无有一法别守自性。故名为空。如就诸法说之为有法外。无别有一有性可得。还即说此有等诸法。以之为无是诸法外。无别有一无性可得。还即说此有无等法。为非有非无。有无等外。无别有一非有非无自性可得。以此类知一切诸法。毕竟无性。故名为空。空义如是。言不。如来藏中。从本已来具二种相。一如实心。所谓真实阿梨耶识神智性之。以阿梨耶神智性故。与无明合。便起妄智。远离无明。便为正智。二如实法。于彼自性清净心中备具一切恒沙佛法。如妄心中备具一切诸虚妄法。以真心中具诸法故。与妄想合。能熏妄心。起种种行。远离妄想。便成法界广大行德。此空不空。同是谛实据斯返望前门之中。遣相明空。乃是谛相非谛实也。缘用实者。苦集等相。究竟穷之。实是法界缘起集用。不染而染。起苦集用。不净而净。起灭道用。灭道有二。一随妄集起。对治灭道。二舍妄显真。真实灭道。谛实如此。故名为实。上来五种。随分皆实。故称为谛。言随教者。教别既殊。明实亦异。毗昙法中。说实有二。一者有实。苦集灭道法相实尔。二者空实。阴上无人未空法体。成实法中。说实亦二。一者有实。苦集灭道实是因缘名用假有。二者空实。实无定相未空因缘。宜明苦中法相实尔。名之为实。未说虚假空寂等义。成实法中。辨明苦等。实是名用虚假之法。无有定性。故曰为实。据斯返望前宗所明。建立定性。非真实也。若就大乘破相教中辨实亦二。一者有实。苦集灭道实是妄相虚幻之有。二者空实。实无因缘假名之相。不但无性。相亦叵得。据斯返望前成实中未空幻化因缘法。故不名为实。若就大乘显实教中辨实亦二。一空二有。于中分别。略有二门。一依持门。妄想所取苦集灭道于情为有。于理实无。名为空实。妄情所依如来藏性。相虽叵见。而实是有。名为有实。故经说为不空藏矣。二缘起门。如来藏性体。如一味名为空实。缘起苦集灭道之用。名为有实。如经中说。自性清净。不染而染。十二因缘。皆一心作。生死二法是如来藏法界轮转。名曰法身众生。如是等言。是其真实缘起苦集。如来藏性。显成法身菩提涅槃诸地行德。即是真实缘起灭道。谛实如此。称之为实。宗别既然。随宗皆实。故称为谛四谛名义。略释云尔。

第二门中。开合辨相。何者是苦苦之体相。开合不定。或总为一。谓摄诸苦为一苦谛。或分为二。所谓分段变易生死。六道之报。名为分段。三乘圣人微细生灭。说为变易。或分为三所谓苦苦坏苦行苦。辨此三苦。略有五门。一对缘分别。二约缘就体分别。三约三种无常分别。四诸过相显。五对三受以辨通局。言对缘者缘别内外。内谓自心。外者所谓刀杖等缘。外中复二。一逆二顺逆者所谓刀杖等事一切苦具。顺者所谓己身命财亲戚之类。缘别如此。从彼逆缘。逼而生恼。名为苦苦。刀杖等缘。能生内恼。说之为苦。从苦生苦。故曰苦苦。从彼顺缘离坏生恼。名为坏苦。内心涉境。说名为行。缘行生厌。厌行生恼。故名行苦。第二对缘就体辨者。心性是苦。依彼苦上。加以事恼。苦上加苦。故云苦苦。就斯以论。向前三苦。至此门中。通名苦苦。谓性苦上。加前苦苦坏苦行苦。斯名事恼。有为之法前后生灭。无常败坏。名为坏苦。即此有为迁流名行。迁流不安。故名行苦。言约三种无常辨者。于彼分段无常分齐。宣说苦苦。于有为法性苦之上。加彼三世分段粗苦。苦上加苦。故名苦苦。又以三世分段粗苦。显有为法体性是苦。亦名苦苦。就念无常。宣说坏苦。彼念无常迁流灭坏。故名坏苦。是即向前第二门中行坏两苦。至此门中。同名坏苦。就彼自性不成无常。宣说行苦。同体四相。互相集起。故名为行。以此门中同体。四相破坏行性。不成行性。无安故名行苦。言以诸过互相显者。过有三种。谓苦无常及与无我。以苦显苦。名为苦苦。谓以事恼显有为法体性苦也。无常故苦。名为坏苦。无我故苦。名为行苦。以法无我因缘虚集故。称为行。有为行故。体性是苦。言对三受辨通局者。受别有三。谓苦乐舍。违缘生恼。名为苦受。顺缘生适。名为乐受。中容境界所生受心。舍前苦乐。故名舍受。三受如是。对之云何。如经中说。苦受之中。即具三苦。心性是苦。于性苦上。加彼对缘所生事恼。即名苦苦。前后生灭。无常败坏。名为坏苦。即此前后迁流集起。名曰行苦。亦可有为自性虚集。名为行苦。乐舍二受。各具二苦。所谓行坏。行坏之相。不异前释。三苦如是。又如经中。分为八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辨此八苦。略有三门。一释其名。二辨其相。三对三苦。共相收摄。先释其名。言生苦者。报分始起。谓之为生。生时有苦。就时立称。故名生苦。衰变名老。老时有苦。就时为目。名为老苦。四大增损。谓之为病。病时有苦。就时彰名。称曰病苦。阴坏名死。死时有苦。就时立目。名为死苦。亦可。此等当体为名。即指生老病死为苦。故云生老病死苦也。爱别离者。所念分名爱别离。爱别生恼。就缘立称。名爱别离。怨憎会者。所恶强集名怨憎会。怨会生恼。就缘立称。名怨憎会。求不得者。所悕不称。名求不得。因彼生恼。就缘立称。是故名为求不得苦。五盛阴者。五阴炽盛。名五盛阴。阴盛是苦。就体立称。是故名为五盛阴苦。亦盛者。盛受之义。五阴之中。盛前七苦。是故名为五盛阴苦。若正应言五阴盛苦。名义如是。

同类推荐
  • THE END OF

    THE END O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书肘后钞

    灵书肘后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俱力迦罗龙王仪轨

    俱力迦罗龙王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二隐谧禅师语录

    二隐谧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v.laider

    a.v.laid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十灵录

    十灵录

    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迷惘努力活下去吧只有靠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 倾世皇妃:绝帝狂宠

    倾世皇妃:绝帝狂宠

    被人背叛的她,穿越时空,重活一世。不料被最爱的人伤了,她转身离去,一走就是七年,都说七年能把人的细胞都换掉,等于换了一个人,七年后她又遇见他,他们都还在原地吗?
  • 大弑仙

    大弑仙

    仙神修,魔杀之,众人皆论嗜血魔,无恶不作。殊不知伪善仙神,心机莫测。偏偏世人修仙论道,却由仙道走入魔道。弱肉强食,正邪难辨。以死相拼,却以为情。邪魔有情,不惜自身。仙神有情,不甘堕落。
  • 寒天界

    寒天界

    宇宙间,分阴阳,万事皆有正反,宇宙也分为两界,阴界,也名寒界,阳界,也为天界。两界自古以来,争斗不休,都想让对方死无葬身之地,但是仇恨几时开始的就不知道了。一少年身负仇恨,但是还是无力回天,老天给他又一次机会,带我逆天回归,让所有害我的人后悔,无论是谁。
  • 雨痕之逆鳞

    雨痕之逆鳞

    穿越另类的世界中,以五行支撑的世界默默的崛起,五行的力量之强开天辟地,以五行变化为无形的均衡力量使得五行相生相克,本书以作者所遇所梦改编而成,以五行灵律管辖范围以外的小村为故事的起点,所见所闻所想即时编写,以雨为名,化雨为身,所踏之处,雨破天惊!
  • 青铜的倔强

    青铜的倔强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峡谷里,一群青铜等场。面对的是一群人机队友(不,现在人机都比他们强)和对面一堆开小号玩家的摧残......刚入坑的小萌新应该何去何从?于是不投降变成了最后的倔强。
  • 长夜重明

    长夜重明

    你,可曾在盘根错节的迷宫中,被无数乌鸦振翅遗落的羽毛层层包围,聆听振翅的声音以及凶戾的鸟鸣,环绕自身的纷繁剑光与血液交融,于无边际的昏暗天空下,绚烂湛蓝冰雪之花
  • 安好,可以有多好

    安好,可以有多好

    我有两个瓶子,一个装着幸运,一个装着不幸。可是,我不小心把那两个瓶子一起打碎,然后,它们就混在了一起。是不是就因为如此,才会让我在最好的年纪遇上你,又失去你。所有的人都喜欢晴空万里,可不下雨的季节为什么称为夏天,而不下雪的季节又怎么能称为冬天。唯独我讨厌万里无云。讨厌每一个晴天、每一个温暖如春。因为在那一天…我失去了你。你说:“给你十分钟时间洗脸刷牙,不然自己去学校。”你说:“不管世界有多大,你都是我唯一的妹妹。”你还说:“我没有甜言蜜语,更不懂海誓山盟,唯有用心承诺。我会尽我所能给你最好,且余生定不负你。”而到了最后,你留给我的,也只有那痞痞的一笑。
  • 唐代文学研究:识小集

    唐代文学研究:识小集

    本书是阎琦的学术研究,如其《跋语》所说,“以唐代文学和唐代文献整理为主”,就中又以韩愈和李白的研究为重点。其代表性成果,当然有分量颇重的专门著作,关于韩愈的,有研究生始毕业即出版的硕士论文《韩诗论稿》,有前些年出版的上下两巨册《韩昌黎文集注释》,关于李白的,有合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安旗主编)等。然而,专著涉及面广,可能反不如单篇论文更能反映他的学术个性。阎琦为学,坚持的原则是“说自己的参事,当然算得上“长安名士”了;但他参加了参事的一段活动,又说“乏味”,没有多大意思,活动也不好好参加了。所谓“参事”,其实无多少事可参,宜其清高如故。
  • 火影之渊根

    火影之渊根

    鸣人兄弟文,主线很简单,就只是跟着剧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