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156

第156章

净法聚果法中此卷有七门(五分法身义 五眼义 六通义 十力义 十号义 十八不共法义 百四十不共法义)。

五分法身义四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三三学分别 四三聚分别)

第一释名。五分法身诸经多说。名字是何。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其五也。此之五种义通因果。经中多就无学说之。无学之中统通大小。今论佛德。所言戒者。据行方便防禁名戒。防禁诸过永令不起。就实以论。法身体净无过可起。故名为戒。所言定者。据行方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所言慧者。据行方便观达名慧。就实以论。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言解脱者。据行方便免缚名脱。就实而辨。自体无累故曰解脱。解脱知见者。据行方便知己出累。名解脱知见。就实以论证穷自实知本无染。名解脱知见。问曰。知见慧之别称。举一便足。何劳并说。龙树释言。知之与见亦有别义。或有是见而非是知。如彼小乘八忍之心。推求名见而未决了。故不名知。或有是知而不名见。如彼小乘尽无生智。于境决了故得名知。无学息求故不名见。今说异彼。知而是见。是故宣说解脱知见。于己所得观求名见。觉了曰知。又龙树云。为牢其义。知见并说。此之五种分别名分。又分是因。此之五种成身之因。故名为分。法名自体。此之五种无学自体。故名为法。又法是其轨则之义。此之五种成身之轨。故名为法。身者是体。此五佛体。故名为身。又德聚积亦名为身。名义如是(此初门竟)。

次辨其相。戒有三种。一别解脱戒。如遗教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解脱。又复随分免绝业羁亦名解脱。散心受得不与定道二种心俱。故名为别。二者禅戒。亦名定共。禅定心边别有无作离恶法生。故名禅戒。此与定俱。有定则有。失定则舍。故名定共。三者道戒。亦名道共。圣道心边别有无作离过法生。故曰道戒。此与道俱。故名道共。此义如前三律仪中具广分别。于此三中。分果异因。偏取佛果俱生道戒以为戒身。摄因成果。一切皆是。次辨定身。定有二种。一者事定。谓世八禅。事中安心息除事乱。故名事定。二者理定。三三昧等。理中安心息除性乱。故名理定。取性违理。名为性乱。又住实际。除灭一切妄想分别。亦名理定。相之心名妄分别。此二定中。简果异因。唯取佛果相应理定为佛定身。摄因成果。一切皆是。次辨慧身。慧有二种。一者世智。了知世法。二第一义智。知第一义。此之二种并通因果。简果异因。果中之智是佛慧身。摄因成果。一切皆是。次论解脱。解脱有二。一有为解脱。无为圣道免绝羁缚。二无为解脱。灭谛涅槃灭离众缚。此二解脱并通因果。简果异因。果中解脱是佛如来解脱之身。因中则非。摄因成果。一切皆是。又就有为无为之中。分相言之。有为解脱是解脱身。无为则非。何故而然。解脱身者。是慧中差别。故有为是。无为非慧。所以不取。又复身者。是聚积义。有为功德有积聚义。故名为身。无为之法无积聚义。故不成身。摄相言之。一切皆是。问曰。无为无积聚义。云何成身。释言。身者是其体义。无为解脱亦是如来功德法体。故得名佛。故华严中说佛十身。始从愿身乃至智身。十中第九是其法身。论自释之。言法身者。谓无漏界。无漏界者。所谓涅槃。故无为法亦得成身。与华严中涅槃佛同。就有为中复有二种。一心解脱。断除四住。功德心净。二慧解脱。除灭无明。一切智净。此二通名解脱身矣。次辨知见。知见有二。一自知解脱。于己所得觉了分明。二知他解脱。知三乘人一切所得。此二通名知见身也。辨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约三学而为分别。戒定智慧是三学也。前五身中。初一是戒。次一是定。后三是慧。问曰。何故慧行之中独分为三。戒定各一。人亦释言。慧有多能。故独分三。戒定不尔。故各为一。一相且然。未可专定。云何不定。经中或时分戒为多。定慧各一。如六度门。前四戒学。第五是定。第六是慧。以戒行始。多法佐助方乃能成。故分为多。余不如是。故独为一。或时分定。戒慧各一。如彼四种无罪乐门。戒行为一。名出家乐。定分为二。谓远离乐及寂灭乐。初禅远离欲恶不善名远离乐。二禅已上觉观止息名寂灭乐。慧行为一。名菩提乐。禅定息苦乐相增强。故分为多。戒慧不尔。故独为一。或时分慧。戒定各。如七净门。慧中分五。所谓见净。度疑净。道非道净。行净。行断智净。戒行为一。名为戒净。定行为一。名为心净。除障离过慧有多能。故分为五。戒定不尔。故独为一。或戒定慧三行俱分。如八正门。戒分为三。正语正业及与正命。定分为二。正念正定。慧分为二。正见正思惟。良以诸行各有异相。所以并分。今说五身。偏分慧行。戒定各一。义当向前七净之门。良以法门离合非一。故不专定(此三门竟)。

次约三聚分别五身。色法心法是其三也。依如毗昙。五分法身要唯色心。初戒是色。余四是心。何故心中偏分为多。人多释言。心有多用。故分为多。色法不尔。所以为一。盖亦是其一相言之。未可专定。此义云何。经中或时广色略心。如十二入。或时广心而略其色。如五****。或时色心二事俱广。如十八界。或时色心二事俱略。如名色门。今说五身义当五阴。以此多门离合非一。故不专定。若依成实。初戒身中。作戒是色。无作是其非色非心。后四是心。如此说者。初一戒身非情为体。后四是情。问曰。何故非情法中独立为一。情法为四。人多释言。良以心法成人中强。故分为四。此非专定。经中或时分戒为多。如六度门。或分心为多如七净门。或戒与心并分为多。如八正门。宁可一定。依如大乘。戒通三业。说十善道以为戒故。于中作戒是色是心。身口作业名之为色。意地作业说以为心。无作是其色心之法。非色心事。色心止业从色心生。名色名心。非是形碍。复非虑知。以是义故非色心事。此义如前三聚戒中碍复非虑知以是义故非色心事如前三聚戒中具广分别。戒身如是。余四心法。若说无为解脱为身。解脱身亦非色心。五身如是。

五眼义八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三修成次第 四约境分别 五就人分别 六所见分齐 七明因 八约对上十眼共相收摄)

第一释名。五眼之义诸经多说。照瞩名眼。眼别不同。一门说五。五名是何。一是肉眼。二是天眼。三是慧眼。四是法眼。五是佛眼。五中肉眼及与慧眼就体彰名。用肉为眼名为肉眼。用慧为眼名为慧眼。故云就体。法眼一种从境立称。以能见法名为法眼。故云从境。天眼佛眼得名不定。云何不定。天眼得名凡有三种。一从人立称。人从义目。诸佛菩萨名为净天。生在人中。报得眼根彻见三千大千世界。从彼净天以立其名。故名天眼。二就趣彰名。始从四王上至非想。通是天趣。生彼天中。报得眼根能远照瞩。故名天眼。三从因受目。如地持说。一切禅定于三住中名为天住。依此天住修得净眼。从因以彰。故名天眼。良以天眼有斯三别。是故得名各别不同。宜审起知。佛眼得名凡有二种。一从人立称。人从义目。诸佛如来有能觉达。故名为佛。佛人之眼故名佛眼。二当体立称。佛名为觉。悟实之智号之为觉。说此觉智以为眼。故名为佛眼。良以佛眼有其二种。是故得名各异不同。何等为二。一总相佛眼。因中四眼流至佛果总名佛眼。故龙树云。譬如四河流至大海。通名大海。如是四眼流至佛果通名佛眼。如此佛眼就人彰名。二别相佛眼。照见真实如来藏性名为佛眼。如此佛眼当体立称。佛眼之中有斯两种。亦须深记。五眼得名有斯左右。次须释之。言肉眼者。形肤曰肉。净肉之眼能有照瞩。故名肉眼。言天眼者。解释不定。就趣以论。所受自然。目之为天。如地持释。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若就人解。诸佛菩萨净故称天。净天之眼故曰天眼。若依禅释。一切禅定离欲清净故名为天。依天得眼故曰天眼。言慧眼者。观达名慧。慧能照瞩故名慧眼。言法眼者。轨则名法。又成实云。法名自体。善恶等事各有自体。故名为法。照法之眼故名法眼。言佛眼者。就总以释。佛名觉者。觉人之眼故名佛眼。就别而解。佛是觉智。是此觉智能有照瞩故名佛眼。名义如是。

次第二门辨其体相。此五眼中。肉眼一种色法为体。天眼一种亦色亦心。后三心法智慧为体。肉眼中有其二种。一者是报。二者长养。宿业所得是名为报。或以饮食医药等力得胜眼根名为长养。天眼有二。一照现色像。色根为体。二照见未来。智慧为体。色中有二。一者方便。二者是报。言方便者。依禅修得。是义云何。如毗昙说。依于上禅修习天眼。得其上地清净四大。与下肉眼同在一处。用之远见名为天眼。若依成实。禅定之力转下肉眼令堪远见。即名天眼。更无异生。大乘所说与毗昙同。得上四大所造眼根。与下肉眼同在一处。用之远见。方便如是。所言报者。报有二种。一佛菩萨宿世行业因缘力故。随所生处报得天眼能见远色。二诸天等生在天中。报得净眼能见远色。就天报中复有二种。一散善业果。谓欲界天。二定善业果。谓****天。若复通论。无色亦有。大乘宣说无色界中亦有色故。彼天眼中慧为体者。小法中唯有方便。大乘法中有其二种。一者方便。依禅修得。二者是报。诸佛菩萨亦修力故报得净智生。便能见未来世事。慧眼有二。一是方便。二是报生。言方便者。现在时中近友闻法思惟修习见诸法空。言报生者。地论名为报生识智。以本修故。随所生处自然照见一切法空。不待修习。法眼之中亦有二种。一者方便。二者报生。与慧眼同。唯有所见境界别异。佛眼之中亦有二种。一者方便。学观实性。二者报成。以本修习任性成就。以报成故经论之中说为报佛。体相如是。

次第三门明其修成次第之义。行者为欲长养己身。先修肉眼。虽有肉眼。但能见粗。不能见细。但能见近。不能见远。但能见明。不能见闇。但能见前。不能见后。但见障内。不见障外。有如是等众多障碍故修天眼。以天眼故一切悉见。此前二眼次第是定。后之三眼次第不定。于中具论。次第有二。义别有八。次第二者。苦依观入。先法次慧后明佛眼。若论从寂起用次第。先慧次法后明佛眼。义别八者。前门之中义别有四。后门亦尔。前门四者。其第一门修前天眼但见色事。未能照见一切法相。故修法眼。法眼虽见一切法相。未能照见破相空理。次修慧眼。慧眼虽见破相空理。而未穷尽。以不尽故。次修佛眼。以佛眼故。破相毕竟。见空穷极。于此门中佛眼慧眼同见空理。尽不尽异。如龙树说。菩萨波若至佛转名萨婆若智。义当于此。其第二门修前天眼但见色事。而不能见一切法相。次修法眼。法眼虽见一切法相。而未能见破相空理。以不见故。次修慧眼。慧眼虽见破相空理。而未能见如实真空。以不见故。须修佛眼。以佛眼故。见如实空。如龙树说。菩萨修学生空法空。渐渐修得不可得空。不可得空是真空也。如来藏性从本以来。不起不灭。自性常寂。不待破法然后为空。故名为真。其第三门修前天眼但见色事。法眼了见一切法相。慧眼了见破相空理。及见真空。故彼无量寿经说言。慧眼见实。此言见者。如涅槃说。无法可见。故名见空。慧眼虽见一切空理。而不能见佛性真有。以不见故。次修佛眼。故了达法界如实真有。此前三门约对别相佛眼以论。其第四门约对总相佛眼以说。前修天眼照见色事。法眼了见一切法相。及见真实如来藏中善有之法。而不穷尽。慧眼照见破相空理亦见真实如来藏中如实空义。而不穷极。以前四眼所见不穷。次修佛眼。以佛眼故。于前四眼所不尽处。一切悉见。于此门中。向前四眼究竟成满便名佛眼。观入次第四义如是。起用次第四义如何。其第一门用前天眼见于色事。而未能见破相空理。次修慧眼。慧眼见空。而未能见一切众生根欲性心及一切种化众生法。次修法眼。法眼虽见一切众生根欲性心及化生法。而不穷尽。以不尽故。次修佛眼。以佛眼故。见之穷极。于此门中。佛眼与前法眼同见。尽不尽异。如龙树说。菩萨法眼至佛之时。转名佛眼。义当此门。其第二门用前天眼见于色事。次修慧眼见破相空。次修法眼见诸众生根欲性心及化生法。而未能见如来藏中法界真有。次修佛眼。以佛眼故。于真有法。一切悉见。于此门中。佛眼与前法眼见别。其第三门用前天眼见于色事。次修慧眼见破相空。次修法眼照见众生根欲性心及化生法。并见真实如来藏中法界真有。虽见此法。而未能见非有非无如实真空。次修佛眼。以佛眼故。了达法性如实真空。此前三门约对别相佛眼分别。其第四门约对总相佛眼以论。前修天眼见于色事。次修慧眼见破相空。及见佛性如实真空。而不穷尽。次修法眼见法相有及见真有。而不究竟。以前四眼不究竟故。须修佛眼。以佛眼故。于前四眼不穷尽处。一切穷极。此则向前四眼满足便名佛眼。更无异法。修成次第其相如是。

同类推荐
  • 五拳总诀歌

    五拳总诀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eteorology

    Meteor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擒玄赋

    擒玄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煮药漫抄

    煮药漫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重生归来做学霸

    重生归来做学霸

    意迟迟前一世活的辛苦,没有努力学习的她只是一个十分平凡的送货员,一次意外被车撞死在路上,醒来竟然重回到了十年前,她的高中时代!重生归来最重要的事都是好好学习,她要做学霸!一次意外偶然遇到国民校草对她一见钟情,难道重生后她的运气怎么好的吗?
  • 魔神改命记

    魔神改命记

    顾希云战败之后被时空妖灵传送回少年时期,通过前世经验不断改变时态格局,利用自己所得与体内弑恺共同对抗强敌,最终走向人生巅峰。
  • 我只想安安静静当配角

    我只想安安静静当配角

    不知从何时开始,白劫每晚必噩梦缠身。单单这样倒也无妨。可,奇异的是,梦中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总会在不久后的某天,神奇地出现在现实中的白劫面前。......“这是要...噩梦成真?”望着眼前才在昨夜噩梦中现身过的清丽人儿,白劫只觉一阵头大。毕竟,梦中这女子的恐怖行径和愤恨面容,他至此难忘。何况,她貌似...还想起了前世里,那一日,他对她的极尽侮辱。当然,这还不算,那突然变更的系统模式,更是令白劫哭笑不得。
  • 九剑奇缘

    九剑奇缘

    当懵懂少年在尘世中跌跌撞撞,历史尘封的传说被渐渐打破。当爱与恨的纠葛编制成一团乱麻,神兵的锋利是否能将一切斩断。魔的疯、妖的狂、人的奸、佛的念、还有冥界英灵不甘的怒吼,懵懂少年该何去何从……
  • 天才老爸教子经

    天才老爸教子经

    本书的内容就是教给您简单实用有效的教育方法,让每一个父亲充当好自己的角色,做一个有教育方法的“天才老爸”。做天才老爸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一个角色模范的展示过程,是父爱力量的发挥过程,又绝对是一个简单的可操作的过程。
  • EXO之捉住未婚妻

    EXO之捉住未婚妻

    12家族EXO不小心被老爸悄悄订婚,然而女主安若曦发现了腹黑老爹给他也订了婚。。。在哥哥的帮助下悄悄离开了中国,去了韩国,当EXO知道订婚对象是安若曦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的呢?而女主的哥哥帮助女主逃婚究竟是因为什么呢?是爱情,还是亲情呢?
  • 六界镜门

    六界镜门

    寂灭之火,重燃之时,诸逆臣皆之焚尽!先入蛮荒之地潜修数载,再突浮生,闯森罗,跨水域……一步一步,曾经的孱弱幼孩终将成神,鼎立于六界之上!
  • 三上仙

    三上仙

    一位道士捡到了一把宝剑名叫“伏羲剑”他名叫张靖宇,他陆续遇到一些资质高深的人第一个魔教大将军枯木,二一个华山仙女李婷雪,后来他们结为兄妹,闯荡江湖,打败魔教.....
  • 重生后我成了太子的白月光

    重生后我成了太子的白月光

    (1v1甜宠双洁,男女主皆带前世记忆。)又名《全京城都知道她是未来太子妃》、《女主今天嫁给太子了吗》宋灵枢上辈子昏懦愚蠢,一朝所嫁非人,落得个身死人亡的下场。重来一世,她智斗后母庶妹,抱紧太子的大腿,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太子殿下看她的眼神不太对?……嘉靖太子做了一个梦。梦里他正在边疆平叛,自己心心念念的小姑娘却嫁给他的死对头?等他快马加鞭赶回长安的时候,小姑娘坟头草已长了三尺高。纵使他在恨在痛,也只能砍了那些阴险小人,抱着她的牌位过了一生。一梦醒来,他回到小姑娘及笄之前。没等他出手,小姑娘自己送上门来。嘉靖太子笑的得意。这天下是他的囊中之物。小姑娘,他也要定了。
  • 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社会如江湖,混迹江湖之中,既不能做人皆如韦小宝那样圆滑善辩,过于张扬;亦不可做事都似郭靖般敦厚呆板,不懂变通。若想为人称道,又事有所成,惟有学习老顽童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术——左手做人,右手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