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111

第111章

次据行修分别十行。行谓自利利他之道。如地论说。初一信心是自利行。信诸佛法求必得故。悲慈利他。以能安稳与乐心故。舍者以财摄利他行。不疲倦者自摄法行。知经知世者。以法摄他行。后之三种摄护前七。通利自他。惭愧勇猛护前七种。问曰。惭愧云何护前。以惭愧故令前七种离障清净。故名为护。问曰。信心能治不信。乃至知世能治不知。何须惭愧。而言惭愧护前七种。令其离障。释言。对治有远有近。信治不信。乃至知世对治不知。是近对治。以惭愧故令前离障。是远对治。治相云何。以惭愧故修起信心。远离不信。以惭愧故起悲慈心。远离嗔恚。乃至以有惭愧心故学知世间。远离不知。如六度中。以精进故修施治悭。乃至以有精进心故修慧离痴。此亦如是。问曰。勇猛云何护前。以勇猛故令前七种善法不坏。故名为护。第十供养。如说修行摄前七种。问曰。供养云何摄前。释有两义。一摄之令生菩萨为修行供养故起前七种。二摄令得果。二种供养得二种身。令前七种同得二身。何者二身。如地论说。一利养供养。得上妙身。此亦名为功德色身。二行供养。得调柔心。此亦名为智慧法身。问曰。修行云何摄前。释言。菩萨如说行故起前七种。若复通论十俱自利。修此自求菩提果故。十俱利他。修此求佛。利众生故(此五门竟)。

次就所成分别十行。如地论说。初之三种深心成就。后之七种修行成就。地持论中说为二净。前三心净。后七名为行方便净。善法建立名为成就。出障无染故云清净。通则十种俱皆是心。并是其行。但今分相。前三是其行方便心。说为心成。后七是其造缘正行。故名行成行方便净。所成如是(此六门竟)。

次约六度共相收摄。初一信心起行方便。六度不收。余九是其六度所摄。悲慈二门是禅度摄故。彼十二门禅之中。八禅及与四无量心通名为禅。舍是檀度。不疲倦者是精进度。知经知世是其慧度。惭愧戒度。坚固力中义有两兼。处苦不动。是其忍度。于诸善法勇猛不退。是精进度。第十门中如说修行通摄六度。供养诸佛义有两兼。财物供养是其檀度。行供养者通摄六度(此七门竟)。

次辨离合废立之义。先释离合。问曰。悲慈心数法中一无嗔性。何故分二。惭之与愧心数法中是别心数。何故合乎。释言。悲慈心法虽一四义不同。故分二种。一功能不同。悲能拔苦。慈能与乐。二治患不同。悲止害觉。慈息贪欲。又悲能除微细之嗔。慈遣粗重。三境界不同。悲心多缘苦众生起。慈缘无乐众生而起。四得报不同。悲得空处。慈生遍净。惭之与愧心法虽别四义同。故合之为一。一功能同。同令诸行出障清净。二治过同。同离杀盗邪淫等过。三境界同。同于离过集善行中生惭愧心。四果报同。所得果报无异处故。离合如是。次辨废立。问曰。经说四无量心。为利他行。今此何故偏说悲慈不论喜舍。释言。法门有其二种。一具义门。有行皆说。二隐显门。有立有废。今据隐显偏立悲慈。废其喜舍。良以悲慈正是拔苦与乐行。故所以偏立。喜舍助行不能正益。故废不论(此八门竟)。

次明十行浅深分齐。分齐有三。一缘修十行。谓于六识七识心中修行信等。二是真实有作十行。谓于六识七识心中修习诸行。勋发真心。令真心中诸德集起。三者真实无作十行。真识之心体是一切功德之性。烦恼覆故于己无用。后修对治断烦恼时。本隐真心显成今德。说为信等。德从缘显。不从缘生。故名无作。三中初一义等如火。次一如似金庄严具。后一如金。故地论言。信等善法犹如真金。摄德从体。后之二种通说如金。如真金故说为地体。十行如是。

十明义

十明之义出华严经。知法显了故名为明。明义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他心智明。一切众生心心数法悉如实知。二天眼智明。一切色像明了无碍。三宿命智明。于过去世他及自身八种事六种同行皆如实知。四入未来际无碍智明。一切众生未来世中生死流转若出若没皆如实知。五天耳智明。于十方界一切音声。若闻不闻随意自在。六安住无畏神力智明。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大神通力。于十方界若来若去自在无碍。七分别一切音声智明。一切众生语言差别皆如实知。八出生无量色身智明。种种色像悉能现化。九知一切法真实智明。于一切法悉如实知。十入一切法灭定智明。入一切法寂灭正受。而不舍于一切所行。此十犹是六通所摄。初一是其他心智通。第二第四是天眼通。第三是其宿命智通。第五第七是天耳通。第六第八是其身通。后二是其漏尽智通。若分第九为法智通。此十便是七通所摄。十明如是。

十忍义

十忍之义出华严经。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忍行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随顺音声忍。二顺忍。三无生忍。四如幻忍。五如炎忍。六如梦忍。七如向忍。八如电忍。九如化忍。十如空忍。随声忍者。闻说一切真实之法不惊不怖。信解受持。爱乐顺入。修习安忍。名随声忍。言顺忍者。随一切法。若深若浅若理若事若真若忘如实观察。不违诸法。故名顺忍。无生忍者。观一切法无生无灭平等寂静。名无生忍。如幻忍者。观一切法皆悉如幻。一备一切一切成一。因缘虚集无有定性。名如幻忍。如炎忍者。菩萨觉悟一切世间如热时炎。诳相虚集无有真实。无定方处。名如炎忍。如梦忍者。菩萨解知一切世间如梦所见。非有非无。不坏不著。名如梦忍。如向忍者。菩萨善觉究竟彼岸。知一切法皆悉如向。分别众声如呼声向。不从内出。不从外出。不从内外出。但从缘起。而能巧便种种说法。名如向忍。如电忍者。如世电光照众色像。而无分别。菩萨如是照一切法。而无分别。名如电忍。如化忍者。如世化法非有非无。菩萨如是知一切法非有非无。不取不舍。名如化忍。如空忍者。如世虚空寂无所有。菩萨如是知一切法空无所有。又如虚空体性清净。菩萨如是知一切法体性清净。又如虚空无有差别。菩萨如是知一切法等无差别。又如虚空不生不灭。菩萨如是知一切法不生不灭。又如虚空无所分别。菩萨如是心无分别。又如虚空无所不容。菩萨如是于一切法无不摄受。又如虚空广大无边。菩萨如是身口及意广大无边。又如虚空不生不死。菩萨如是不生不死。有如是等无量种义。如世虚空。名如空忍。十中初一寻诠悟解。后之九种依义以成。十忍之义广释如经。但随名字略举宗况。

十无生忍义三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三就位分别)

无生忍如地经说。言无生忍者。泛释有三。一就法分别。二就因分别。三就果分别。法中有二。一妄想法互相集起。名之为生。生体虚无故曰无生。此即经中空如来藏。二真实法用起名生。体寂无生。此即不空如来藏也。因中有四。一据修分别。六地已还次第修道。地地之中诸行新起。名之为生。七地已上诸行顿修无新起者。故曰无生。二约空有二行分别。六地已前空有间起。名之为生。七地已上寂用双行无间起者。称曰无生。三就修行始终分别。七地已还行修未熟。名之为生。如果未熟说为生果。八地已上行报纯熟。故名无生。四随义分别。教行集起。名之为生。证行寂灭。名为无生。果中有三。一体用分别。化用集起。名之为生。德体常寂故号无生。二体德分别。有作行德本无今有。方便修起。名之为生。性净之体本隐今显。不从缘造。故号无生。三智断分别。智德集起。名之为生。断德寂灭。说为无生。今此所论就法言耳。法中亦有无成无出及无灭等。今据一门且说无生。又此十中无生在初。从始为名。故名无生。心安此理。名无生忍(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无生一味随诠分十。十名是何。一者无生。二者无成。大本之中说为无起。三名无相。四名无出。大本之中名为无成。五名无失。六名无尽。七名无行。八非有有性。九初中后本等。十真如无分别入一切智智。如地论说。十中前七名事无生。第八名为自性无性。第九名为数差别无生。第十名为作业无生。四中初二破相入如。破遣染净差别事相以入无生。名事无生。破遣一切诸法体性以入无生。名性无生。后之二种契实离相。离彼因中三世分异。名数差别无生。舍其果中佛智作业。名作业无生。事无生中初无生者。遣初地相。于事分齐初地净起。名之为生。就理恒如故曰无生。言无成者遣其二地至七地相。若有初地净法始生。则有二地乃至七地行修渐成。彼生既无。宁有此成。故曰无成。以无行修渐次相起故。大本中说为无起。言无相者遣八地上无功用相。若有生成则可从彼得八地上无功用相。生成既无焉有此相。故曰无相。言无出者遣佛地相。若有前相则可从彼得后际果。名之为出。彼相既无焉有后出。故言无出。以无究竟所成之果故。大本中亦名无成。言无失者遣外凡相。据事外凡有其染过。名之为失。理实本无故曰无失。言无尽者遣内凡地断烦恼相。若有染失则可断尽。染失本无宁有所尽。故曰无尽。言无行者遣内外凡地对治行相。若有所尽则有能尽对治之行。所尽既无宁有治行。故曰无行。问曰于事既有生成乃至尽行。何故于理得无所有。释言。如人梦中所作。于其寤者观之本无。此亦如是故。得就理说为无失。性无生中非有有性者遣法体性。于世谛中一切诸法各有体性。如色碍性心知性等。据理此性本无所有。是故名为非有有性。此非有性论中说之为法无我。我犹性矣。数差别中初中后等遣其因中时差别相。以实从缘因中则有三世分异。名数差别。七地已前名为过去。于八地中起观之处说为现在。九地十地名为未来。废缘论实三世无及。名初中后一切时等。业无生中真如无分别入一切智者。实从缘起成佛果德。名一切智。此智能解一切诸法。说之为入。废缘论实如性平等无有分别。佛智可得。故言真如无分别入一切智。谓真如中无有分别一切智矣。体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就位论。此无生忍位在何处。义释有三。一约五忍分别。五忍如上。此无生忍在于七地八地九地。七地始得。八地清净。九地满足。二简胜异劣。六地已前一切未得。七地已上一切得之。问曰。无生与空无我同。是道理空与无我前地已得。何故无生要七地上方乃得乎。释言。通论体一名异。得无先后。随义分别。观因缘相。破遣定性。名为无我。初地中得遣因缘相入法平等。名之为空。谓。前四五六地中。得证法本如无相可起。方名无生。故七地上始能证会。三就实通辨。初地已上皆得无生。故释论中说。初地上得无生忍。初地菩萨亦能见法不生灭。故若复通论。种性已上亦分得之。十无生忍略辨如是。

十住义四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三定位 四起说因缘)

第一释名。十住之义出华严经。行成不退名之为住。又复自德相应处所亦名为住。通则诸位位莫不是住。故地持中说十三住。别则习种初入住分。离退之首偏名为住。故地持云。善趣之人数退数进。种性菩萨决定坚固无有退转。住义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初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住分之始于大菩提起意趣求名初发心住。善修自利利他之道净治住处名治地住。修护烦恼离小乘行。名修行住。圣法中生种性尊贵。名生贵住。具足善巧度众生行。名方便具足住。得决定智。于佛法中虽闻邪说正见不动。名正心住。虽闻异说正愿不动。名不退住。所行真实离过清净。如世童子心无欲染。名童真住。亦可。菩萨行业清净。如世童子真净无染。名童真住。于佛法王所行住处出生正智。堪住究竟无上菩提。名法王子住。行修上顺佛智现前。名灌顶住。亦可。菩萨学一切智能受佛记。名灌顶住。名字如是(此一门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节韵幼仪

    节韵幼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魂应生

    魂应生

    怪物?废柴?家道中落,笑对人生。历经风霜,无锁眉之意。深经而百战,终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殇千梦宸璃成画

    殇千梦宸璃成画

    一个失忆的女孩走出医院后,发现很多人都不认识她,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是她的错觉,还是别人不记得她了?可在她找记忆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男人。当记忆恢复以后,她才知道了真相,原来,别人不是记不得她,而是她本来就不是这里的人……【第二次写文,还算是个新手,无抄袭,自个写,无他人插手】
  • 看不见的他和她

    看不见的他和她

    我是万事万物中所有灵气聚集而成的一股无形的力量,我没有形体,没有肉身,但却有了感知有了思想,我是一切灵物所聚集而成的,我拥有最纯净,最干净的力量,我穿梭在一切具有灵气的事物中,可能是一把古琴,可能是一副字画,那些死物本没有灵气,但它承载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便渐渐形成了我,我一直穿梭于这些故事里,一遍又一遍看着他人的故事,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她,我干净而宁静的心开始躁动不安,我想伴她左右,我侵占了别人的身体,从此我便不在是灵,我是一个拥有肉身的人,我开始有了牵绊,有了情感,而这一切只为她,我丢掉了那股来自灵的力量,只想护她一世平安
  • 青春!请不要站在原点

    青春!请不要站在原点

    青春是梦,是幻,还是现实?挥手站在原点的你,我才会有我的生活……生活很无奈,也许现实就是那么的残忍。流下的不是泪,而是那段过往。
  • 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工业领主

    工业领主

    异能双穿,领主与屌丝的互换。科学代替神学工业代替魔法。用工业科技争霸世界。
  • 生命只有三天

    生命只有三天

    我是一个绝症晚期的孤独生命,我只想在最后的时光里开始一段旅程,去做自己从没涉猎的事情。可是上天还赐我一段感情,哪怕她是一个小姐,哪怕只有三天。
  • 莽仙之路

    莽仙之路

    天心道种白晓,生而得天心,通天道,与天道相亲。睁眼紫金光,开口混沌气。仙光护佑,祥云为伴,生而知之。得道成仙坦途尽在眼前!但他却终成了众大能登仙路上的垫脚石。被众大能剥去了天心,以天心抗衡天道意志。白晓神魂消散之际,他癫狂怒骂:老而不死是为贼!汝等不是仙修,实为贼修!窃命窃运!人是苟且人,成了仙亦是苟且仙!!!白晓的怒骂声回响星空,震荡万界。大能们成功了,他们联手逼退了天道意志,得见了仙门,他们成了仙。不过百年时光,沧澜宗一名原本名叫陈三的普通少年突然改名为萧白。毅然开启了他的莽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