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26000000056

第56章 关于音乐评论

本文作于2007年5月20日。原载杨燕迪个人博客“音乐人文笔录”,未曾公开发表。

2007“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在中国音乐学网上,相关报道和评论从侧面引发了关于中国的音乐评论状况的讨论。

“圈内”抑或“圈外”,似是争论焦点。这让人想起,前段时间,在有关音乐翻译的争论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议题。看来,两者间确乎存在某种缝隙。就这条缝隙而论,是刻意加大,还是努力弥合?不言而喻,还是希望选择后者。

国外的情况,两者间的缝隙似乎并没有如此明显。例如,大名鼎鼎的萧伯纳当然是“懂行的、独立的、有主见的、有胆略的、有话语权的”“圈外”人,但《纽约时报》音乐评论家勋伯格究竟算“圈内”还是“圈外”?一位曾在著名的《纽约客》杂志担任首席音乐评论家的Andrew Porter作为研究威尔第的权威学者,也在学院派音乐学中非常活跃(《新格罗夫》1980版“威尔第”条目的撰稿人),但另一位关于现代音乐研究的权威人物,也曾在《纽约客》任评论家的Paul Griffith则根本不是音乐科班出身(《新格罗夫》1980版诸多现代作曲家条目均出自此人之手)。看来,关键在于,“圈内”懂得“圈外”,“圈外”理解“圈内”。目前中国的情况是,“圈内”的文字功力和现时资讯偏差,而“圈外”的音乐功底和历史维度较弱。

但笔者以为,目前中国报刊(特别是报纸)音乐评论所面临的问题,倒不是没有合格的音乐评论人(尽管确乎很少),而是没有正常的体制支撑。按照国外惯例,大型正规报纸一般会有音乐评论专栏,往往定期聘请(聘期可长可短,但最短一般不会短于一年)固定的、职业的评论家(“圈外”“圈内”都可以,但关键要“职业”)来定期写作音乐评论(评论家拿了聘任工资后,职责是每周写两到三篇评论,没有另外的稿费),反映该城市的音乐生活情况,并引导一般市民的音乐趣味和音乐消费。这个体制,目前在中国是不存在的。而如果没有这个体制的创立和建设,中国的报刊音乐评论的糟糕窘境大概会一如既往地继续下去。

但话又说回来,一个城市,首先必须具备足够丰富和丰满的音乐生活,才能出现上述这般对报纸音乐评论的需要。中国的各大城市,包括京沪,在平时是否已经具备相当数量和质量的音乐生活?似乎还有距离。

前些天正好校读汤亚汀老师和朱丹丹合译的Joseph Kerman的Contemplating Music: Challenges to Musicology一书的中译本《音乐沉思——音乐学面临的挑战》。记得初次接触这本名著,是近二十年前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进修读书时。当时此书刚刚在西方“红”起来,研讨课上几乎言必称此书和Kerman。现在重读,再次感到自己受此书影响之深(像重会老友,毕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再读此书)。对我本人而论,对西方音乐学的总体了解,此书是指南和灯塔。某些思路和数据,大概从根上是自这里而来。现摘抄如下一段,权作上面有关音乐评论讨论的补充。

Kerman这样写道:

音乐学术圈中很少使用“批评”(criticism)一词。事实上,批评在根本上受到怀疑。部分问题在于,该词在音乐上的用法其通常的意义令人恼火——仅仅意味着在日报和周刊上回顾音乐会演出,仅此而已,别无其他。报刊乐评在业界的口碑很差。报刊新闻界流传着许多有关乐评家的传言,说他们在某一天突然改换门庭,从体育版跳到乐评版,恣意行乐于无知和诽谤。不过,人们似乎忘记了,在最近的记忆中,如Virgil Thomson这样知名的作曲家,如Jack A. Westrup这样著名的音乐学家,都曾在报界写过乐评。还有像Andrew Porter这样知识渊博和修养全面(或者说有人文气)的学者,几十年来都投身在报界。然而无论做得好坏(通常很糟),以新闻角度构思的批评,总会使作者处于极其有限的空间中,技术性的表述也受到限制。仅仅提及一个简单的指标:诗歌评论总会引录诗行,艺术评论则通常使用展出艺术品的过得去的粗略复制图片,而音乐评论却从不使用谱例佐证。这使得评论家几乎无法完成一项简单而又必要的事,即他很难涉及细节。本人译文,原书第16—17页。

Kerman在美国音乐学界,观点之犀利和尖锐,那是出了名的。针对“批评”,他的不满在两方面。其一,针对报刊乐评普遍的狭隘和“业余”(尽管对Virgil Thomson,Jack A. Westrup,Andrew Porter几位表示了敬意);其二,针对专业音乐学界漠视音乐意义和音乐价值的“实证主义”倾向,呼吁和提倡具有真正学理意义的“学院式音乐批评”(academic music criticism)。

中国的问题,自然和英美发达国家很不相同,但也不是完全不同。不论是报刊乐评,还是学院式音乐批评,可能都还需要耐心和长期的培育。

同类推荐
  • 影视表演教程

    影视表演教程

    本书分“表演概说”、“表演技术训练”、“课外延伸阅读”三章。内容有:关于表演、演员的素质、表演的基础训练、表演艺术术语等。
  • 新世纪的风景:当代华语电影散论

    新世纪的风景:当代华语电影散论

    本书主要以新世纪陆、港、台电影为研究对象。卷上主要是对《人再囧途之泰囧》《西虹市首富》《十二生肖》《中国合伙人》等多部影片的评论,以及对一些电影现象的讨论。卷下则是对三地电影的深度观察,涉及大陆的合拍片、港台电影和几位台湾电影导演的专论。全书为作者多年来从事当代华语电影研究的部分成果。
  • 影视艺术鉴赏与实践

    影视艺术鉴赏与实践

    本书介绍了影视艺术与技术发展及其规律,系统阐述了影视创作理论,并对国内外优秀影视作品加以鉴别,赏析。
  • 闲情艺致

    闲情艺致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你真的看得懂吗?欧洲顶级收藏家是如何创业的?艺术的就是美的吗?我们希望能找一种更精确的方式来表达艺术和生活带给人们的原始感动,产生共鸣并且更为珍惜。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热门推荐
  • 一梦问天

    一梦问天

    天道何存?一梦问天,天要灭我,我便逆天!
  • 中国人需要阅读的道德进修手册

    中国人需要阅读的道德进修手册

    本书收集了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和辜鸿铭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日落激流

    日落激流

    本书分为偷袭珍珠港、珊瑚海战役、中途岛大海战、日美瓜岛喋血、马绍尔群岛海战、登陆冲绳岛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日本舰队奇袭美国军港、山本五十六的“未号计划”、美军攻占吉尔伯特群岛等。
  • 华严策林

    华严策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仇爱总裁:我要报复你

    仇爱总裁:我要报复你

    单纯美丽的外表,内心却埋藏着复仇的种子。复仇的背后隐瞒着什么!复仇之后又怎样呢!
  • 红衣白发

    红衣白发

    如墨,于愿青梅竹马,于愿战场杀敌不幸身亡,唯一的愿望就是如墨嫁个好人家。
  • 晚风行舟

    晚风行舟

    人生处处是遗憾,我们回不到过去,只好回忆。当回忆不再鲜明,我们只能寻找文字,寻找照片。
  • 兵王的校花保镖

    兵王的校花保镖

    华夏国兵王赵飞在执行任务途中因意外重生到一个身负重伤的富二代身上,赵飞的母亲给他找了个保镖,竟然是同一个大学的校花。别人都是给美女做保镖,如今也轮到美女给咱做保镖了,让她干啥就干啥,还得帮忙泡妞,纯洁女校花、多情女警察、丰韵女总裁等等任咱采拮,这才是人生啊。
  • 首领大人有被害妄想症

    首领大人有被害妄想症

    “我的「左护法」可能要害我!”“什么?不会吧!”“昨夜,她只穿着贴身衣物,溜进我的房间,还给我茶杯里下了药!”“咦?可你这不是还好好的么?”“那是因为我偷偷把茶杯换掉了!她喝的,是我那一杯!”“这!然后?她?”“然后,然后她就变得很奇怪......”说着,墨十三摸了摸脖子上的咬痕,一脸无奈。......从修仙界名门正派的潜力股,到异世界声名狼藉的佣兵组织首领,墨十三的人生可谓大起大落,精彩至极。穿越到「幽星神域」这个战争频发的异度空间,有种说法是,只有强者才配喘气!而他,却被赋予,天生自带「吸引强者投靠」的体质!虽身为领袖,但时常会被自己凶神恶煞的小弟吓得心惊肉跳。这让他感到绝望,因而患有重度的被害妄想症!纵然这些臭名昭著的罪犯、亡命之徒,甚至黑恶势力,对他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崇拜不已。他仍然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在那场重新划分了世界格局的战争之后,他从拥挤的被窝中爬起,突然惊愕的发现,自己竟就这样,被迫地成为了「幽星神域」的主宰!......诚意之作,震撼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