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10500000010

第10章 第三讲(2)

心性上的修养就是“知其白,守其黑”。善业善行叫白业,恶业恶行就是黑业。知其白就是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相随,内心之中不分别、不执著。守其黑这个“守”其实就是如如不动,就是不会去动丝毫的恶念。其实,守其黑更是指要随时内观觉察自己的盲点,觉察自己的思维模式有哪些局限性,这个是守其黑。向内,不要到外面去挑毛病,那个没有用,只会让你失败,你要事业成功,要向内看自己有什么盲点,在没有产生危害之前,及时突破这个局限性,消除这个盲点。

正像北宋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所说的:“祸患常积于忽微。”也就是大祸经常是出在那些小地方,平时很不注意的微细之处,因为它微细时我忽略了,所以说“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一个人有学问、有魄力、有勇气,但是怎么样?“智勇多困于所溺”,但是往往被自己的才能所困。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悖论,其实真相就是如此,因为他有才能,但是他很执著自己的才能,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学问和勇气,所以就看不到更广阔的时空,作出错误的判断。

这是心性上的修养。

还有“知其雄,守其雌”。这是生理上的修养,雄是动的,是阳刚的;雌是静的,是阴柔的。比如说我们打坐,我们静坐修止,这个止就是“守其雌”,而你单单有雌、有静态,那不对,为什么?你有阴没有阳,你只会越坐越愚钝,陷在这个无记里面,所以还要有什么?还要有观,止观止观,你通过修观,“观”是什么?不断地觉察,“观”就是“知其雄”,这样才能够开智慧。所以对于我们生理上的修养就是要能够知雄守雌。

“为天下溪”,溪流,水是往下流的,“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婴儿是没有任何成见的,你逗他就笑,你打他就哭,但是笑过了、哭过了都没事,没有痕迹,这样的状态是赤子之心。所以一个人,如果他能够在生理上、在心性上、在行为上都能够具足修养,当然无论生存环境多么恶劣,他都能够事业成功,都能够所求如意。

我们通过这个就可以容易明白,如何去念善名称吉祥王如来,而能够在一切险难之处都能够安稳泰然,都能够利益众生。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斗诤言讼,因生忧恼,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斗讼解散,慈心相向,乃至菩提。】

这是第七大愿斗诤解散言讼息。也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我们在善名称吉祥王如来的教导之下,已经实现了身心的健康和事业成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要怎样选择更快乐、更轻松、更自在的生活方式呢?与人相处,尤其是与身边亲近的人相处的时候,要怎样觉照才不会与人发生冲突呢?在第七大愿之中,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就教导我们与人相处慈心相向的方法,教导我们选择更快乐自在的生活方式。

第二个要点,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因地发第七大愿说,愿我未来世成佛时,如果有众生互相争斗,争辩曲直是非,乃至于互相殴打,生起无量的忧愁、苦恼、烦恼,这个时候如果能够至心恳切称念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名号,仗佛威神力加被,一切的言语诉讼都能够得以和解,互相产生慈善友爱之心,直到证得无上菩提。

第三个要点,具体来说怎样来向内走。我们称念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名号的时候,就是向内走、向内觉察,培养我们在日常言行之中的觉察力,也就是活在当下的能力。

有些人觉得疑惑,他老是用大脑思维,觉得我如果是活在当下,我是不是要走路特别慢,干活也特别迟钝,这个样子就活在当下呢?不是这样的。你什么都可以干,但是你要同时要有一个觉察力。

这个忙字怎么写?一个“心”一个“亡”,你的真心不见了,你的真心被蒙蔽了,心亡才会忙。那个就有意思了,无论你多么忙碌,但是你内在的觉察力要能够跟得上,其实一个活在当下的人,只要觉察力跟得上,他做事比一般人还要快,他的精力比一般人更充沛,他做事情的成就比一般人更大,这样才是活在当下。

而且我们向内走去觉察,去觉察什么?觉察我们妄心思维之中的那种盲点、盲区,比如说我不知不觉地总会对其他人抱一种期望,带着一种观点去看一个人,大家就容易冲突,大家都痛苦了。

其实你向内觉察就是要能够收回对他人的期待,只对自己负责。以前我们会不自觉地去挑对方的毛病,尤其是比较亲近的人,我们总是觉得他应该这样,他应该那样,老是想把对方改造成为自己期望的那个样子,这是凡夫的大脑思维,这个是夫妻之间、父母跟儿女之间起冲突的根源。

现在我们能够训练自己随时的觉察力,所以现在我们改变过来了,所以我们对一切都只是觉照和欣赏,全然地接受他现在的样子,当下的样子,从来没有想到去改变他,只是欣赏他,只是觉照自己的内心。

以前我们会急于跟对方交流,总是想让对方迅速地了解自己所有美好的一面,尤其是人跟人初次交往的时候总是这个样子,现在我们只是全然地做真实的自己,享受每一个鲜活的当下,活生生的当下。

以前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去判断一切,去评价一切,现在我们学会了觉察,所以我们不再做裁判,只是觉照和欣赏。原来我其实内心之中不知不觉就去做一个裁判,判断这个对那个错,老是这样,其实关你什么事啊?但是我们总会这个样子,自己还不知道,所以我们要观察自己的内心。

当然凡夫众生刚开始修行,有一些事情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心里面肯定会有情绪生起来,肯定会有情绪波动,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这时候怎么办?也只需要观察自己的情绪如何生起、如何消失。

你不要压抑你的情绪,当然也不要放纵你的情绪,你只要觉察它就好了,对于任何的想法,无论它怎么浮现出来,我都是不迎不拒,不攀缘不抗拒。如果因为双方非常亲近,非常亲密,有一些时候,因为内在的执著心非常强烈,情绪生起得会很强烈。

比如说对方有什么变化,我看了以后不理解,我内心生起了很强烈的情绪波动,这个时候其实你要知道怎么样?不要去发泄,也不要去控制,而只需要更深地向内看,看为什么我的情绪会起得这么强烈呢?一定就会知道了。

这一种情绪之所以强烈地生起,它的背后是什么?它的背后是因为触动到我心的深处那种平时不容易觉察到的那种顽固的执著。比如说你特别执著于某一个人,无论是你的丈夫还是你的妻子,还是你的儿女,如果他非常非常地不符合你的心意,你平时像一个修行人,这个时候就或者是暴跳如雷,或者是嚎啕大哭,这个都没有必要啊。你只需要向内更深地去觉照自己的执著,这个时候就会去反问自己,反观内照去问自己,真的有一个外面的人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圆满吗?真的有一个外面的人能够让自己不孤单吗?能够让自己更快乐吗?当然都不是了。

快乐是来自于法身智慧的觉醒,来自于我们内心的觉照力的生起。我在一切时一切处,在一切环境之中都快乐,一个人相处也很快乐,很多人在一起也很快乐,成功也快乐,失败也快乐,任何时候都快乐,为什么?因为我就是海洋,我就是虚空,我就是尽虚空遍法界。

所以我们向内走就能够消除对别人的执著,就能够把凡夫分别执著的这种生活方式、长期贪瞋痴的生活方式转化为菩萨轻松自在、充满智慧和慈悲的生活方式。看起来你跟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实际上这种内在的法喜会不断地溢出来,然后每一天的行为都是菩萨行。

再看第八大愿,前面的第七大愿是选择更好的生活方式,像菩萨一样的生活方式。第八大愿就是更深入地讲我们的生命发展方向。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入于江海,遭大恶风吹其船舫,无有洲渚而作归依,极生忧怖,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皆得随心至安隐处受诸快乐,乃至菩提。】

这是第八愿江海安平任游处。也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我们有了轻松快乐、与众生慈心相向的生活方式,那更深层我们要能够确定生命的发展方向。读书我们有择校的方向,我们选择北大清华或者暨大或者中山大学等等,婚姻也有选择的方向。

那我们的生命呢?我们生命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我们是能够通过暇满人身而超出轮回,还是把这个宝贵的人身浪费掉了、甚至还要堕落呢?我们生命往哪个方向发展呢?在茫茫的生死轮回的大海之中,我们的生命之舟、生命之船它的航向如何确定呢?生命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在第八愿之中教导我们。

第二个要点,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因地发第八大愿说,愿我未来世成佛时,如果有众生在茫茫的大海之中航行,遭遇到狂风恶浪,舟船处于危险之中,又找不到岛屿和海岸停靠,心中生起了极大的忧愁恐怖,如果能够至心称念善名称吉祥王如来的名号,仗佛威神力加被,舟船都能够随众生的心愿航行到安全稳妥的地方,享受种种的快乐,直到证得佛果。

大海这是比喻,对不对?从外层讲、浅层讲当然是现实中的大海,更重要的是生死大海,我们怎样能够到安稳处呢?

第三个要点,至安稳处就是指我们常乐我净的涅檗境界。佛教认为人类文明的出发点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解决以生死困苦为主的人生烦恼痛苦,人类的一切文明,都是为了什么?都是为了解除众生的痛苦,佛教当然就是最圆满最究竟、最直截了当的,让我们当下能够把烦恼痛苦消除,能够超越出来。

人类文明的终极归宿就是使每一个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够达到永享极乐的常乐我净的涅槃境地,这个也就是我们经上所说的“皆得随心至安隐处,受诸快乐,乃至菩提”。无论众生的心是想求人天的暂时安乐,还是想求解脱之乐,乃至于成佛的究竟之乐,都能够随心满愿,这是善名称吉祥王如来不可思议的教法之力、加被之力。

【曼殊室利,是谓彼佛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八种微妙大愿。又彼世尊从初发心,常以定力成就众生,供养诸佛,严净佛土,菩萨眷属悉皆圆满。此之福德不可思议,一切声闻及诸独觉,纵经多劫说不能尽,唯除如来、补处菩萨。】

这一节主要讲两个内容,第一个是归纳总结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因地所发的八大不可思议的弘深誓愿。第二个内容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愿以后,修菩萨行都是在定中修、定中证,所以“常以定力”,这四个字很重要。

菩萨行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也就是“供养诸佛”是上求佛道;“成就众生”是下化众生;“严净佛土”就是成就依报庄严;“菩萨眷属悉皆圆满”是成就正报庄严、主伴眷属嘲满。所以一切的菩萨行就归纳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依报庄严、正报庄严。

由于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因地修了无量的菩萨行,所以成就了广大不可思议的浩瀚的福德,一切的声闻独觉在多劫之中来演说,都说不尽药师佛的功德,唯有如来和候补成佛的一生补处的大菩萨、等觉菩萨才能够了知,所以说“唯除如来补处菩萨”。

【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若王、大臣、长者、居士,心悕福德,断诸烦恼,称彼佛名,读斯经典,于彼如来,至心尊重,恭敬供养,所有一切罪恶业障及诸病苦,悉皆消灭,诸有愿求无不随意,得不退转,乃至菩提。】

这一节也是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这一节主要讲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讲《药师七佛经》主要的三大修行方法,就是称念佛名、读诵经典,还有尊重供养如来。第二个内容就是讲按照上述方法实修以后的效果和五大功用。

第一个功用就是业障消除。第二个功用就是病苦消灭。第三个功用就是心想事成,所求如意。第四个功用就是世间福德、出世间功德都能够成就,而且永不退转。为什么?因为我们是掌握了这个缘起的秘密,所以在成就这些福德的时候不是迷失的状态去成就的,而是觉悟去成就的,所以能够得不退转。第五个功用就是乃至能够成就无上菩提。

第二个要点,既然我们称药师七佛名号、还有读诵《药师七佛经》有如此殊胜的功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称药师七佛名、读诵《药师七佛经》呢?

我们已经知道了念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名号就是向内觉察当下的身心状况,就能够觉知到我们每一次的呼吸,每一呼一吸都是我们跟宇宙天地的一次互动,所以我们内在的能量始终跟天地万物是一体,我们就能够明白禅宗那些祖师所说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个就是事实,我们就能够借天地之力来实现健康长寿,就能够顺应规律来历事练心。

并且来说,学修药师法门的人,他实现健康长寿不是目标,而只是解脱的基础,如果我们身体都转不过来的话,你说你的业力转过来了,你能够转业力为愿力了,那个是不靠谱的一件事情,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成就身心健康,就能够使我们减轻身体的束缚,使本觉的智慧之光通过我们的觉察力不断地透发出来。同时念佛名号就是向内觉察,我们内在的能量跟天地万物是一体的,所以我们就能够知道了,原来我就是尽虚空遍法界,天人合一,这不是理论而是事实啊。

那为什么我们还会觉得孤独、还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呢?要知道我们的孤独感和渺小感完全是妄心大脑思维制造出来的边界,大脑思维使我们迷真逐妄,把我的身体、我的思维方式就认同为我而起执著,就产生了局限和对立,所以修学药师法门就是要使我们全然地投入生活而不处于认同状态,存在于这个世界,但是不屈于它。

念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名号就能够使我们不断地增强觉察力,真正地有觉察力了,我们就能够提升。以前我们是以成功为目标,现在我们就能够转化到以喜悦为目标,这个就是内在智慧的觉醒,就是念念与我们生命的本源联接起来了。

《维摩诘经》上也有一个教导,就是“但除其病,而不除法”。这个当然是很重要,你不需要去说我要学佛,所以事业我就管不了这么多了,我要放下,我要天天来念佛,你认为你那个是修行,其实你已经偏了。你认为你是在学圣贤之道,其实很快你就变成“剩闲”了,但是那个“剩”是剩下来的“剩”,“闲”是空闲的“闲”,你学佛以后你变成一个剩下来的闲人了,你不断地边缘化,有你不多,没你不少,你变得无关紧要,这个就很糟糕了,怎么学成这个样子了?偏掉了,是不是?

所以不懂得药师法门,他用大脑思维来理解佛法,他认为他懂了,其实他没有学到佛法智慧,他只是学到一种知识,而且他是用凡夫的妄心执著的知识,所以他不断地披边缘化,不断地让那些没有学佛的人不理解他,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了,我们怎样来念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呢?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11:菩萨情怀

    星云日记11:菩萨情怀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一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5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生涯规画”、“举重若轻”、“菩萨情怀”、“放大自己”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星云日记18:把心找回来

    星云日记18:把心找回来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十八册。收录星云大师1992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梦中说梦”、“逆增上缘”、“把心找回来”、“广结善缘”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热门推荐
  • 技能交换大师

    技能交换大师

    钧者,平衡也。枢者,轴也。庄齐意外获得天钧道枢能力。可以公平的,交换对方任何东西。化学知识交换酒剑仙的御剑术;物理知识交换黑天魔的金蛊术;庄齐笑了笑说道:我这人很仗义的,你看看微积分多么有用的学科啊,换你一门技能,是不是太划算了!
  • 至尊骨神

    至尊骨神

    他天生至尊骨,修行第一天才,却不想被弟弟杀害,重生在万年后备受欺凌的少年楚凡身上。既然重活,他定不会浑浑噩噩下去,不仅要替原身复仇,还要重新踏上封神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灵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远

    心灵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远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没来由的突然什么事都不想去做,或者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提不起精神,心理被压抑得快要窒息了。这就是心累的感觉。身体累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累。心累会影响心情,会扭曲心灵,会失去对生活的希望,甚至会危及生命。本书抽丝剥茧般地分析心累的原因及其对身心、生活和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总结出7种为心灵减负的有效方法,是让读者重焕激情的心灵鸡汤。
  • 终极进化

    终极进化

    林小凡,一个极为平凡的草根家庭出身,却因为得到一件外星高科技终端体,获得了终极进化体,拥有了自主进化的能力。从此进入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开始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屠杀无数华人的印泥猪,沾染无数国民血水的日本右翼,意图统治整个世界的神秘宗教组织,意图称霸华夏百年的可怕组织、异能者、梦幻空间,神秘之石,黑暗世界……
  • 小生有个千事屋

    小生有个千事屋

    没有什么太远的想法,想着感觉挺有意思的想法就写来看看。
  • 凤倾天下:下堂王爷靠边站

    凤倾天下:下堂王爷靠边站

    她凤倾烟本是凤家小公主。因失忆沦落为丞相府庶出四小姐,更沦落为棋子。传说四小姐不知廉耻,跟京都王公贵族都有染,却嫁给骁勇善战的四王爷,成为王妃。五年后因凤家应邀参加寿宴,相见当不识,谁想,他却纠缠不清。再见,一双粉雕玉琢的儿女对他只有鄙夷和嫌弃!看凤家小公主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看骁勇善战的四王爷沦为妻奴!追其之路是路漫漫其休远兮
  • 三十六计与为人处世

    三十六计与为人处世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册,文章中除对各计进行了解详细的讲解外,还进行了具体分析及列举了其在实际运用中的相应例子。以清晰、灵活的方式再现了三十六计在古今中外的应用。
  • 精灵之道馆崛起

    精灵之道馆崛起

    华美飘逸的翎羽...蔚蓝如洗的天空...自由翱翔的心...飞行...多么美妙的事情。……蓝星精灵爱好者叶云,穿越到小精灵的世界,并成为了一名破落道馆馆主。且看叶云如何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世界,带领道馆崛起,成为最强。叶云(主角):讲个道理...我是一名被飞行系耽误的龙系训练家!(滑稽笑)不...你其实是一名...被龙系耽误的飞行系训练家!渡渡鸟……关键词:精灵之道馆崛起...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精灵宝可梦书友群:857835497欢迎大家前来水群!
  • 你的孤独,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你的孤独,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本书讲述了这样一群真实生动的人,他们无根无底,他们谁也靠不上,他们迎着风向前走,他们在那个本不属于他们的地方挤出一块自己的领地。成了,他们会开心,不成,也没什么,人生还有其他的东西,不是吗?抬头望去,那颗星依旧高挂在无边的夜空。你的孤独,远比你想象中精彩,也比这个世界更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