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08500000009

第9章 春季节气与“候应”(3)

桐始华植物中的“桐木”(古时,将“树”称为“木”),与桃木(桃树)一样,对自然界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映,特别是对具体的节气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其一般规律,就是每年一到“清明”节气,不仅是始开花,而且有趣的是桐木知年月日,即闰年每年一枝生十三叶,平年生十二叶。所以,植物中的“桐树”亦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农历三月“清明”节气一候的“候应”,归纳叫做“桐始华”。

“清明”节气一候的“候应”——桐始华,在清文字训诂学家朱骏声的《夏小正补传》里亦有记载:“拂也者,拂也,桐芭之时也。或曰言桐芭始生,貌拂拂然也。”字里行间,虽然并不明显能够使人看出有“桐始华”,但实际上,其内容说的就是“桐始华”。对朱骏声的说法,学者夏纬瑛在《夏小正经文校释》里,亦做了比较透彻的解释,即纬瑛案:“此桐,当是白桐、泡桐之属,在今植物学上属于玄参科,非梧桐或其他之桐。芭者,花也。”《齐民要术》所引《南方异物志》或《南州记》中凡言芭者意即为花。“拂”有发义。“拂桐芭”意思就是桐树发花。为何桐之发花不曰:桐则华,而言“拂桐芭”呢?这与桐的习性有关。

田鼠化为驾 “清明”节气二候的“候应” 田鼠化为驾,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工具书《辞海》“七十二候”里指出:这一“候应”,则是属于古人“有观察错误,不合于科学事实的情况”,这里自然就不必多说了。

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还是有必要说一说,古人为什么会“有观察错误”,其原因何在?亦需要弄个明白。

“清明”节气二候的“候应”——“田鼠化为驾”,的确在清文字训诂学家朱骏声的《夏小正补传》里有记载:“驾,鹌也。变而之善,故尽其辞也。驾为鼠,变而不善,故不尽其辞也。”对朱骏声的这一说,学者夏纬瑛在《夏小正经文校释》一书里,做了比较透彻的说明,即“纬瑛案:鹌,鹑属,候鸟,以季春来,于农田间活动,人于此时,多见驾,而田鼠则不甚显著,故以为驾系田鼠所化,非田鼠真能化驾也。”

虹始见所谓“虹”,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来说,就是指阳光射入水滴经折射、反射、衍射而成在雨幕或雾上彩色或曰白色圆弧。常见的有主虹和副虹两种。古时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虹”的认识和解释,叫做“阴阳气交为虹”或曰:“阴阳交会之气,……云薄漏口,日照雨滴,则虹生焉”;“虹为雄,色赤白霓为雌。”自古始,因为“虹”同“雷电”一样,对自然界规律性的变化,特别是对具体的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比较典型,即每年一到农历三月“清明”节气,下雨时,天空中就会出现“虹”或曰“彩虹”的自然现象。所以,从古时候开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为了紧密结合农业“二十四节气”上的需要,“虹”亦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清明”节气三候的“候应”,归纳叫做“蚵始见”。

对一年四季,春季农历三月“清明”节气与“候应”,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作了解释,他说其规律性,每年一到“春分后十五日,斗柄指乙,为清明,三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一候,桐始华。桐木名有三种:华而不实者日白桐。尔雅所谓荣桐木是也。皮青而结实者日梧桐,一日青桐。淮南子曰:梧桐断角是也。生于山岗子大而油者曰油桐。毛诗所谓梧桐不生山岗者是也。今始华者乃白桐耳。按埤雅,桐木知日月,闰年每一枝生十三叶,盖与天地合气者也。今造琴瑟者以花桐木,是知桐为桐也。二候,田鼠化为□。按尔雅注曰:鼫鼠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栗豆。驾一曰鴾毋。盖青州呼□鹑为鴾毋。鲍氏曰:鼠阴类,驾阳类,阳气盛,故化为驾。盖阴阳所化也。三候,虹始见。虹,虹霓也。诗所谓蝣蛛,俗谓之虹也。注疏曰:是阴阳交会之气,故先儒以为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焉。今以水噗日,自侧视之,则晕为虹。朱子曰:日与雨交,倏然成质,阴阳不当交而交者,天地滔气也。虹为雄,色赤白霓为雌。色青白,然二字皆从虫。说文曰:似螮蝀状。诸书又云:赏见虹入溪饮水,其首如驴,恐天地间亦有此种物,但虹气似之,借也。”

其实,比宋元时期还要早,早在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的著名的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记·月令》里,对春季农历三月“清明”节气与“候应”,均有记载,这里仅就《吕氏春秋·十二纪》里有一段文字中涉及了“候应”,说一说。

其原文为:

一曰:春季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率牵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太嗥,其神勾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桐始华,田鼠化为驾。虹始见,萍始生。天子居青阳右个,乘銮辂,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这段原文大体上是说,其规律性,每年一到春季农历三月,或曰季春之月,即在“清明”节气时,太阳的位置在胃宿。而所谓“胃”,为星宿名,二十八宿中西方之七宿之一,今在白羊座。每天黄昏时,星宿在南方天中,黎明时牛宿在南方天中。所谓“牛宿”,即“牵牛”,为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之一。今属长蛇座。每年一到节气之日——“清明”,天干为甲乙,春之帝是太嗥,木神名勾芒,春之虫为鳞虫。音是清浊中和角音。十二律应在姑洗。数是土加木八,口为酸,气味为膻。祭祀的对象为户,祭品以脾脏为上。每年一到“清明”节气,桐树开始开花,田鼠变化为鹌鹑,彩虹开始出现,池塘里始长出浮萍。不仅如此,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真龙天子,或曰帝王或曰皇帝,其衣食住行,每年一到“清明”节气,格外讲究,即要居住在青阳堂右边之室,乘系有鸾铃的车,驾的苍龙之马,打着青色的旗帜,穿着青色衣服,佩戴青色玉佩,吃的是麦和羊肉,使用的器皿要松疏且易透气。

6.“谷雨”节气与“候应”

——萍始生·鸣鸠拂羽·戴胜降于桑

谷雨为一年四季——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其规律性,每年一到“谷雨”节气,降水量,或曰其“雨量”,较以前渐渐增多。从农业生产上来看,每年一到“谷雨”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正值农作物播种、出苗的重要季节。按照古人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就是每年一到农历三月“谷雨”节气,即在农历“三月中,自雨水后,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所以,自古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将这种认识,紧密结合农业“二十四节气”上的需要,被选列入了“二十四节气”,作为春季农历三月最后的一个节气,名曰为“谷雨”。

萍始生所谓“萍”,则是属于植物中的一种“浮萍”草。这种水草,或曰水中生长的这种植物,它与众草格外不同,其突出的特征是: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即每年一到农历三月“谷雨”节气,它就会生长成熟,浮生在水面,其两面均为绿色。这种水草,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它,或曰发现它可作猪和家禽的饲料,亦还可以作为绿肥使用。所以,这种“水草”——萍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谷雨”节气一候的“候应”,归纳叫做“萍始生”。这一“候应”,在《吕氏春秋·十二纪》里有记载“萍始生”,而东汉时期的学者,高诱亦作简要的注释,他指出:“指是月也[指农历三月‘谷雨’节气],萍水藻是月始生。”

鸣鸠拂羽鸟类中的“鹃鸠”,即社会生活实践中,俗称为“布谷鸟”,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映,特别是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比较突出,即每年一到春季农历三月“谷雨”节气,在天空中,它就会“飞而翼拍其身”,“布谷、布谷、布谷”地呜叫,本能的以此示意“趋农急矣”(《月令气候图说》),即提醒人们注意:对农业活动要抓紧,不要耽误农时,更不要违反农时。所以,自古始,社会生活实践中,密切结合农业“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节气二候“候应”的需要,归纳名为“鸣鸠拂羽”,作为“谷雨”节气二候的“候应”。对这一“候应”,在清文字训诂学家朱骏声《夏小正补传》里,亦有记载,并且学者夏纬瑛亦作了注释,即《夏小正经文校释》里载:鸣鸠《传》曰:“言始相命也。先鸣而后鸠何也?鸠者,鸣而后知其鸠也。”纬瑛案:鸠于夏历三月而鸣者,当是斑鸠。

戴胜降于桑所谓“戴胜”属于一种鸟,遍及我国各地。这种鸟,其基本特征是:尾脂腺能分泌臭液,则属于抵御敌害的功能,能起本能的保护作用。这种鸟,尽管它外表羽毛长得漂亮好看,因分泌臭液,不能惹人喜爱,不能作为观赏鸟,被人们俗名为“臭姑鸪”。

但是,这种鸟与别的“候鸟”一样,对自然气候,特别是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典型,即每年一到“谷雨”节气,则正值春季农历三月养蚕大忙的季节,就会出现“戴胜”鸟停落在桑树上,以此示意和提醒人们注意:要采桑叶养好蚕。所以,自古始,鸟类中的“戴胜”,亦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春季农历三月“谷雨”节气三候的“候应”,归纳叫做“戴胜降于桑”。

对春季农历三月“谷雨”节与“候应”,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做了比较透彻的解释,他说:“清明(节气)后十五日,斗柄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脈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故说文云雨本去声。今风雨之雨在上声,雨下之雨在去声也。一候,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日萍,漂流随风,故日漂,历解曰:萍阴物,静以承阳也。二候,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者,鼓羽直刺上飞,故俗称布谷。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一名戴□,尔雅注曰: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气使之然也。”

对春季农历三月“谷雨”节气与“候应”,比宋元时期更早,早在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的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记·月令》里均有记载。《礼记·月令》里有一段文字涉及了春季农历三月“谷雨”节气的“候应”——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其原文为:

是月也,命野虞毋代桑柘。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具曲、植、蘧、筐。后妃齐戒,宗东向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毋有敢情。

这段原文意思说,每年一到春季,农历三月“谷雨”节气,帝王或曰天子,很重视农业生产,就命令看守田野山林的官吏,禁止砍伐桑条柘桑。每年一到这个季节,鸟类中的斑鸠就会抖动翅膀飞行,戴胜鸟亦就会不断地停留在桑林里,或曰落在桑树上,以此示意趋农急矣。所以,看守山林的官吏要开始准备蚕泊、木架和盛桑叶用的筐,为养蚕做好准备。每年一到这个季节,当时社会生活实践中,有这样的生活习俗,就是后妃们举行斋戒,亲自面向东采摘桑叶,禁止妇女们过分打扮仪容,减少她们的杂务,以方便她们专心将养蚕事业办好。不仅如此,而且每年当蚕事一完毕,要分配蚕茧让妇女缫丝,称量缫丝轻重,考核功效,以便供给祭神祭祖的礼服之用,任何人不允许怠惰。

同类推荐
  • 回族史话

    回族史话

    本书介绍了回族的历史文化和杰出人物,以及回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 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日本之镜》通过对电影、戏剧、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鞭辟入里的分析,剥开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层层面纱,解释日本民族这些两极又矛盾的文化特性,同时勾勒出日本人如何映照出自身的样貌。无论是黑泽明的电影、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文乐《忠臣藏》、宫本武藏的传说,或是黑帮片与家庭剧,伊恩·布鲁玛都信手拈来,幽默风趣地探索有如镜子般反射出现实的戏剧性幻想。他对日本大众文化中病态怪诞的行为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释,让读者能理解这个被迫温文尔雅的民族如何借由“人为”的风格化与仪式感,寻求压抑自我的解放。
  • 奇特的中国山水名城古迹故事

    奇特的中国山水名城古迹故事

    名山名水藏神奇。中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有大量的优秀故事有待发掘。本书就是一个新的尝试。本书选取20多个中国山水新奇故事,带给你最有益的启示,使你每天都都有进步。它激发你头脑中的探索求知欲望。本书主要读者对象为青少年。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文化的力量——浙江社会发展的引擎

    文化的力量——浙江社会发展的引擎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热门推荐
  • 喜结冤家

    喜结冤家

    以两个家庭重组为始,亓海铭便多了一个比自己大6岁的姐姐林宁,从开始的反感,到后来的弥足深陷。拨动他情弦的林宁,心底却有另一份爱恋,世间说不完的故事,便是情感的纠葛。亓海铭要如何才能让终于主动出击的林宁将视线投在他的身上,他们之间,会上演怎样的缠绕纠结呢?
  • 超级武者

    超级武者

    指天寺俗家弟子唐修因受不了寺里的清规戒律私逃下山,却阴差阳错卷入一桩惊天的秘密之中……
  • 悄悄恋

    悄悄恋

    “懒懒,你好,我叫顾淼。”初次见面,请多指教。余生还有很长,请多包容。本以为一见钟情源于见色起意,不曾想这世上确实有那么一个人,第一次见面就想与之共度余生。
  • 天习

    天习

    亘古不变的天空之城,一点繁星坠落,一场大劫来临。百年年前的一朵浩劫之花,无数隐世高手丧命于此。今朝一稚子从世俗脱颖而出踏上修真大道。
  • 三大公主遇上无耻三王子

    三大公主遇上无耻三王子

    “尤恋依,你这个野种,给老娘滚过来!”“赵羽溪,你这个野丫头,长本事了!居然敢跑”“慕月音,你还跑!看老娘不抽死你!”在后妈们的抽打下,三位公主不得不离家出走。在追杀下,三位公主转到了:圣妮斯曼顿学院,遇上无耻三王子,在这个学院,爱情、身世一触即发!
  • 天涯风起

    天涯风起

    谁说大侠都得英雄救美?海崖就偏偏调戏小姑娘!谁说大侠都要劫富济贫?抢来的偷来的都是他自己的!不按套路出牌,但却没人敢小看他。杀伐果断,嫉恶如仇,让恶人闻风丧胆。智谋过人,为人随和,是领军制敌的良将!神秘的家世,高深的武艺,让他这个多情种子麻烦不断,但仍旧是众多大家闺秀的梦中情人……
  • 逆天战尊

    逆天战尊

    少年明少坤,身怀上古血脉,在万年兵魂的帮助下,开始了武炼巅峰的征程!且看他如何横扫六合八荒,征战九天十地……
  • 最后的歌者

    最后的歌者

    斗转星移,我眼前的世界,是一个智能化冰冷的世界,这里我们可以读取彼此的思想,言语是多余的功能,在进化论中慢慢被淘汰。我曾爱慕的少年领袖,他似乎是一片海,海上有阳关波澜起伏的鳞片,给我最大的温暖,可是自从当上了他的研究员后,越来越多的肮脏和丑陋浮出水面,他是剥夺现代人声音和思想的幕后元凶,在查明这一切的时候,忽然,亦少离奇失踪,所有证据毁于一旦,同时我被指控与他的失踪有关。。。
  • 野狼沟

    野狼沟

    尤创新住在野狼沟,从家到镇里上中学要翻越一座大山,凭她这条长腿也得走上十来个小时,一般人在冬天是不敢翻山的,因为两头不见阳光,都怕遇见狼,夏天白天总会比冬天长出三四个钟头,危险不太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