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08500000018

第18章 生活民俗·养生保健(3)

古时,人们还将“端午节”称为“重五”和“重午”。对此,《宋史·刘温叟传》里作了记载:“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为什么将端午节称为“重五”呢?据古籍名著《北平风俗类征》里记载,古时“端午节”,并不是像如今这样,每年只有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才算是“端午节”;而是每年从五月初一开始,一直到初五,为期五天,皆为“端午节”。所以,人们取重五之意,将“端午节”别称为“重五”了。

2.端午节的另U称

其实,古时,人们还将“端午节”别称为“古天中节”和“女儿节”。究其因,亦是很有趣的。

古天中节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人中国后,佛教思想对于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都有一定影响,“端午节”亦不例外。在生活中,结合人们信奉神佛精神生活的需要,就出现了供奉神佛的风俗,即每年一到阴历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人们讲究把粽子、桑葚和自做的各样点心,供神佛,以示尊崇。所以,历史上曾出现将“端午节”别称为“古天中节”(《北平风俗类征》)。

女儿节从前,每年一到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女孩们皆用绫罗做小虎,或者拿彩线缠成桑葚、葫芦、粽子等,串成一串,装饰佩戴在头上,或者挂在上衣胸前的纽扣上,既美观,又好玩,还可互相比,看谁手巧。所以,在生活中,就出现了人们将“端午节”,称为“女儿节”。

3.吃粽子纪念屈原

屈原屈原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等官职。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在同守旧贵族子兰、靳尚等人斗争中,遭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比较接近人民生活,对黑暗现实愈益不满。后因楚国的社会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纪城)亦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相传,就是在公元前223年(秦王政24年)楚国被灭的这年阴历“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投江自尽。战国时的这位爱国诗人,给后世留下的不朽诗篇《离骚》、《九歌》、《九章》等,被人们所传诵。人们为了悼念他,逐渐出现每年一到阴历“五月初五”这天,纷纷把粽子投入江中,以此示意不让江中的鱼虾等损伤屈原遗体。于是渐渐形成人们每年一到“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家家户户讲究吃粽子,成为纪念(古时,称“祭祀”)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种生活风俗了。

然而,不论将“端午节”别称为“古天中节”,还是别称为“女儿节”,皆未流传下来,流传至今的,还是每年一到五月节讲究吃粽子,以示纪念屈原。

4.端午节纪念活动多种多样

赛龙舟龙舟是一种龙形的船。船的首尾做成龙的形状。我国民间生活中,尤其南方,讲究在每年“端午节”这天,要举行“龙舟”赛,传说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对此,在北宋进士余靖的《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诗中,就有记载:“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

赛马从前,北京每年在“端午节”这天,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其他活动,“赛马”便是其中的一项比较有趣的活动。

清代,朝廷在“端午节”这天,讲究要举行两场隆重的赛马活动。一场,是在朝廷的“后苑”,文武百官集会,进行骑术表演赛。《北平风俗类征》一书记载:“五月五日,赐文武官走骠骑于后苑”,比赛时,“一人执旗于前,二人驰马继出,呈艺于马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腾跃跻捷……”另一场,则是在“西华门”内。到时,太子及诸王“召集各衙门万户千户能击球者”,骑上骏马前来“西华门”内参加击球比赛,亦称“击鞠”。比赛开始,“一马前驰,掷大皮缝软球子于地,群马争骤,各以长藤柄杖争接之,而球子忽绰在球棒上,随马走如电,终不坠地,力捷而熟闲者,以球子挑剔踯于虚空中,而终不离于球杖,然后打入球门,中者为胜。”其实,这就是我国旧时的马球运动,用以练武。这种古老的“赛马”练武,盛行于唐、宋,在一些史书里,皆有记载。

5.用传说的形式祭祀屈原

“端午节”讲究吃“粽子”,仅是纪念屈原的一种方式,人们为了以示尊崇屈原,还有以传说的形式祭祀屈原的。

屈原故里,旧名为“乐平里”,生活中,人们称它为“落脚坪”。其地理位置,在湖北秭归县城东北30千米的屈坪。此地的突出特征是一个山间小盆地,有屈坪河,与响鼓溪在此汇注。其东侧,有雄奇壮丽的“伏虎山”;其西侧,临有“王寨山”、“白崖千寻”;其南北,“南望九岭头,烟云弥漫,北倚天池山,剑指蓝天,峰峦钟灵,清溪毓秀。”据湖北省秭归县百姓们相传:屈原就诞生在这个地方,故名“三间乡”。至今在这个地方,尚存有屈原庙、读书洞、吟诗台,照面井等遗址。其坪前,至今尚立有石碑一通,其上面书有“楚三闾大夫屈原故乡乐平里”十二个字。人们还传说屈原死后,有“神鱼”将其尸体驮回他的故里秭归,在城东五里安葬,是地遂名“屈沱”。

歌颂大诗人屈原的神话传说,其情节大体是这样的:当百姓们得知,爱国爱民的诗人屈原独个儿走到汨罗江边,怀沙、抱石,含恨投江了,汨罗江两岸的百姓立即赶来,纷纷划着渔船,操着竹竿,四处打捞。人们连续打捞了两天两夜,都不见诗人屈原的尸首。人们说,汨罗江两岸有名的水性最好的“打鱼精”——王小五,寻遍江底,连一件衣物也没有寻着。

怎么办呢?汨罗江两岸的百姓们,仍然不死心。第三天,天还没有亮,人们聚集到江边,互相商量,想什么办法,才能把屈原的尸首从江里打捞上来!正在这当儿,霎时间,汨罗江上,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浪涛汹涌,江水急剧猛涨。忽见天边金光一道,亮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睛,紧接着就是“轰”的一声巨响,年轻人反应快,眼睛也尖,直大声喊:“有一条大鱼跳出江面!”人们一瞧,可不是!眼看那条大鱼把江水搅得像开了锅似的……水柱扬起十来丈高。

“大家快看呀,神鱼出来了!”汨罗江两边远近闻名的水性最好的“打鱼精”王小五这样大声喊道。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江面上空有一条大“神鱼”,特别大,眼如灯笼,鳃如门扇……浑身放金光。孩子们的眼睛更尖,直大声惊叫起来:“那条大鱼背上,坐着一位老人……”众人定睛望去,果然是一位老人坐在鱼背上,他头戴切云冠,身穿白长袍……有的人认出来了,大声高喊道:“是诗人屈原三闾大夫坐在鱼背上……”

汨罗江两岸的百姓们都高兴地说:“三间大夫没有死!”

“他跟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啊!”

连日来,汨罗江两岸,人山人海,人来人往不断……时间已经到了第四天,天亮日出卯时,人群中,有一个人大声喊道:“神鱼又出现了!”人们一望,可不是,江面上出现的那条大鱼,驮着三闾大夫屈原,眼看着往江岸这边奔来了。岸边上的众人,待“神鱼”靠拢岸边,大伙一齐拥上去,将屈原的尸首迎接上岸,“神鱼”一翻身钻进江里,立即就不见了。紧接着,屈原故里“乐平里”的乡亲们,在“乐平里”附近的鱼形山上,拿出精工巧艺,没有几天的工夫,就建造起一座圹空,安葬了屈原“三闾大夫”的尸首。安葬的这天,“鱼形山”挤得人山人海,人们眼看屈原的尸首回到了故乡,众乡亲们,个个都撕心裂肺地号啕大哭了一场。

总而言之,两千多年来,“神鱼”的传说故事,亦有各种各样,不光是秭归百姓间口头上流传,而且在有的古典诗歌里,亦有反映性的赞颂。例如,宋代著名的大诗人苏轼,就曾经写下了这样的名句:

“海鱼岂解哀忠直”。

“七夕”牛郎会织女

1.牛郎织女星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运行,在黄道带与赤道带的两侧绕天一周,选取二十八个星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牛郎”和“织女”就是“二十八宿”里面的两颗星。

二十八宿亦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那么为什么称作为“二十八宿”?

其原因,主要的可作这样归纳概括: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运行,在黄道带与赤道带的两侧绕天一周,选取了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苍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蚊)四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

二十八宿以北斗斗柄所指的角宿为起点,由西向东排列,它们的名称和四象的关系是:东方苍龙:角、亢、氏、房、心、尾、箕。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等。二十八宿与三垣结合在一起,成为我国古代划分天区的标准。

“二十八宿”里面的两颗星,“牛郎”和“织女”星,又被简称为“牛女”,就是指牵牛星和织女星,即俗称“牛郎”和“织女”。牛郎织女星,被简称为“牛女”,西晋文学家潘岳在《西征赋》里记载:“仪景星于天汉,列牛女以双峙。”唐著名的大诗人,杜甫在《天河》诗里亦云:“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2.牛郎会织女

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亦称“天孙”。其实所谓“天帝”,也是古星名,亦称“帝星”,即北极“五星”中最明亮的一颗小熊β星。天帝的孙女“织女”星身负重任,就是年年要织造“云锦”。但是,自从“织女”嫁给河西“牛郎”后,就把织造“云锦”的任务中断了。这样,天空无云,不会降雨,影响了大地上的农业生产,“王母娘娘”一怒之下,大笔一挥,画了一道“天河”,使“牛郎”和“织女”两分离,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后来,“天帝”向“王母娘娘”求了个情,下令允许“牛郎”、“织女”每年阴历七月初七之夜即“七夕”相会一次。

“七夕”牛郎会织女的神话传说,始于汉朝《古诗十九首》。此后,经过多年的流传,经过人们的不断加工修改,到南宋时,牛郎会织女神话传说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基本上比较完善了。比较典型的例子,南朝梁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里,就记载得比较完整了:“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再例如,古籍《风俗通》里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其实,古时人们说的所谓天河,实际上就是天文学上讲的银河系。日常生活中,人们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每当晴朗的夜晚,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天空中有云状的光带,那就是人们俗称的天河,天文学上叫做银河系。自古始,人们习惯将银河系称作为天河,如唐代大诗人王建在《秋夜曲》里,就说“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就织女星来说,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在银河西,与“河”东的牛郎星相对。从天文学来说,这颗织女星,属于自己能发光的天体,是天空中许许多多恒星中的一颗星,它的光度,据科学家们测算,要比太阳大50倍;它的表面温度,亦要比太阳高3000℃,为9000℃。古人为了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就逐渐将二十八宿里面的两颗星牛郎和织女编造成神话传说,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之夜牛郎过天河去会织女,并且一直流传了下来。

但是,不论牛郎和织女的神话传说多么引人入胜,毕竟是神话,并不符合科学。唐著名的大诗人杜甫就有这样的诗句:“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八月中秋节

1.团圆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族的传统佳节,名曰“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对于这一佳节,人们喜欢将它别称为“团圆节”。为什么?古书《北平风俗类征》里作了解释,即每年一到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人们讲究“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将“中秋节”美名为“团圆节”。

2.中秋节与祭月

古时为什么会出现“中秋节”“祭月”呢?首先要说一说“月”的由来。我国古代,将月球因反射太阳光,在一个周期内变化不同形状的现象,概括命名为“月相”,还将一个周期内不同时间的“月相”,又细分为不同之称:阴历初一、初二看不见月面,称为“朔”;十四至十六前后能看见整个月面,称为“望”;初八至初十及二十至二十三前后可见的月面形如弓,称为“上弦”和“下弦”;十一至十三前后可见的月面,称为“凸月”;十七至十九前后可见的月面,称为“残月”;初五、初六前后可见的月面形如蛾眉的称为“人蛾眉月”;初三、初四可见的月面,称为“月牙”。古人通过对月亮进行长期的观察和研究,逐渐认识到月亮圆缺变化的现象,非常有规律,即从朔到朔,或望到望,时间长为29日多。为了使用和计时方便,就取其整数,或29日,或30日,即将月亮朔望变化的一个周期确定为一个月。古人把月亮圆缺变化规律运用到历法上,就产生了阴阳历。

阴历,是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作为一个月。按照现代科学精确的时间计算,一个月的时间,是29天12小时零14分3秒。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就取其整数,规定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积12个月为一年。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作为一年。精确的时间,一年为365天5小时零48分46秒。

阴历与阳历相比较,积累起来,三年就要相差一个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代科学家们,经过精心研究后,发明创造出“三年一闰,十九年七闰”的法则。具体说,就是在19年.的时间里,有7个闰年,闰年多加一个月,即闰年一年为13个月,平年为12个月。这种历法,不仅反映了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而且亦与地球绕太阳一周作为一年以及春夏秋冬天气冷热变化的规律,基本上相符合。这就是我国独创的世界闻名的“阴阳历”(亦称“阴阳合历”)。至今,我们使用的农历,就是这种“阴阳历”。

因为月亮圆缺规律在我国古代历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将月亮视为“夜明神”,逐渐形成多种形式的祭月风俗。例如,明嘉靖九年(1530年),北京城的东面和西面,就各修建了祭祀日月神的“日坛”和“月坛”。每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帝京岁时纪胜》)。

那么如何进行祭月呢?《中国名胜词典》作了介绍,即“每年秋分亥时行祭礼,配祀28宿、木火土金水五星及周围星辰”。所以,北京阜成门外的“月坛”,就成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夜明神”(祭祀月亮)的场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北京的“月坛公园”了。

九九重阳节

1.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之说,出自战国时期,如屈原作的《楚辞·远游》篇中载:“集重阳入帝宫兮,造句始而观清都。”洪兴祖对何谓“重阳”,做了比较透彻的解释:“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日重阳。”东晋时,著名诗人陶渊明(又名“陶潜”)将重阳又称作“重九”。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重阳节”的习俗,早在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吴均(469—520年)的名著志怪小说《续齐谐记》里就有反映。书中言:“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戴]茱萸囊,盖始于此。”

可见,我国南朝梁(502~557年)时,就已经出现“九月九”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生活习俗,并一直流传下来。所谓“菊花酒”,古籍《西京杂记》里作了解释,即每年当“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每年农历九月,秋高气爽,登高远眺,山清水秀,不仅赏心悦目,而且有益于健身,有益于延年益寿。所以,至今人们还讲究每年农历“九月九”重阳节进行登高活动。

然而,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其数字中的九,它所包括的文化内涵,可以言:是相当有趣的。所以,这里亦有必要举些例子说一说,并且说起来,不仅是很有内容,而且说起来,亦是相当有趣的。

2.数字中的“九”趣谈

同类推荐
  • 思想课堂-家庭笔记

    思想课堂-家庭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回族史话

    回族史话

    本书介绍了回族的历史文化和杰出人物,以及回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 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建筑艺术(下)

    建筑艺术(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热门推荐
  • 走过的岁月

    走过的岁月

    我,很普通的一名学生,但是在遇见他们之后我变了,但是却不后悔所做的一切,因为,我们一起走过。
  • 我的星主大人

    我的星主大人

    一个意外地发现,一场星际间的战斗,一次冒险的旅程,让我遇到了一个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有很多事物我们无法证明它存不存在,当你发现它存在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占有它?利用它?或许人类都是这么想的,正是因为人类的自私才会有今天这个局势…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群号码:700694480
  • 钟宇之巅

    钟宇之巅

    钟宇大陆上,盛世王朝中,李家公子苑浩淼,小妾所生,幼时被认为废物,后来各种“外挂”升级的励志故事!
  • 神谕

    神谕

    《神谕》是一部反映我国清未帮会政治历史的长篇小说。描写洪门天地会一代枭雄阮大成趁机而起,旋即覆没的史实。
  • 初始你名

    初始你名

    苏子离到阮嫣然,一生碌碌无为确钟情一人。
  • 血宋

    血宋

    宋朝,一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朝代,避战求和的皇帝,忠奸互斗的臣子,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被血侵染过的河山,愤怒与绝望并存,战斗与信念共进,还我河山!多少忠贞义士为此血染疆场!多少的等待多少的奋战,一切都将慢慢从历史的尘埃中重新浮出……
  • 神鬼召来

    神鬼召来

    突如其来的异变,瞬间崩溃的世界。面对绝境,凡人会窒息而死,英雄则会脱颖而出。看他如何去统治这个世界!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却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只见一道白光从屏幕中散发出来,犹如潮水一般漫过了周围的一切,然后电脑的显示器就变成了茫茫的空白一片。
  • 荒古大帝在都市

    荒古大帝在都市

    荒古大帝始终抵不住时光流逝,灵魂在岁月长河沉睡亿年,苏醒后附陨石来到地球投于一个上高中男孩的身体,此后便开始了一段奇特的都市神话!
  • 紫彤小妖

    紫彤小妖

    他是高高在上的凤羽国三皇子,亦是天界之主——长子凤凰。她,紫彤,白领一枚,意外魂坠凤羽,面对三皇子宠妾挑衅……冷冷不屑:“难道我堂堂将军之女,不配高高在上的三皇子殿下?!那日,心未动奈何情已动,任桃花伤瞳:“凰,我愿为你流尽身体内的每一滴血!”
  • 影帝和影后的幸福生活

    影帝和影后的幸福生活

    陆玖是当下娱乐圈的“独一份”,演技和颜值双双在线,男女通杀,出道以来各种资源拿到手软,传说家庭背景深不可测。萧然是当下娱乐圈的“独二份”,每年各种奖项拿到手软,傻白甜,御姐,各种角色完全hold得住,男友粉,女友粉,妈妈粉,迷妹粉一大波,洁身自好,偶尔传出绯闻,当天绯闻,当天澄清。据说家庭背景优渥,不好好演戏就要回家继承亿万家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