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08500000015

第15章 冬季节气与候应(2)

蚯蚓结蚯蚓通称“地龙”,俗称“蛐蟮”。其生活习性,以带有机物的土壤为食。蚯蚓分布很广,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对于改良土壤,有重要作用。可作家禽或鱼类的食饵。中医学上以全虫人药,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定惊、利尿,等。

古籍名著《淮南子》里,将“蚯蚓”写作为“邱螾”。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蚯蚓”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和解释,叫做:“蚯蚓即地龙也,一名曲蟮,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其内容意思说,每年一到“立夏”节气,因天气开始渐渐炎热,使地温亦随之渐渐升高,使生在泥土中的蚯蚓,就会开始渐渐从土壤中钻到地面上来。所以,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蚯蚓反映出的这种现象,归纳概括叫做“蚯蚓出”,作为“立夏”节气二候的“候应”。然而,每年冬季农历或曰阴历十一月“冬至”节气,蚯蚓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用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和话来说,叫做“六阴寒极之时(指‘冬至’之时),蚯蚓交结而如绳也。”所以,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这种认识,归纳叫做“蚯蚓结”,作为冬季“冬至”节气一候的“候应”了。

麋角解所谓“麋”,是属于兽类鹿中的一种。例如,有麝、麂、獐、忘、麋鹿、马鹿、水鹿、驼鹿、白唇鹿、梅花鹿等。

然而,这里先说一说与鹿密切相关的两则趣事。一则就是两汉时,社会生活实践中,曾经使用过鹿拉车。例如《后汉出·鲍宣妻传》里记载:“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鲍宣”,是西汉时渤海高城(今河北盐山东南)人,字子都。哀帝时,为谏大夫,后任司隶(官名)。

二则更为有趣:传说,古时,有一人,在生活中,他经过观察,发现牛车和鹿车,各自皆有不同的特征,即鹿拉车不稳而快,牛车不快而稳。他根据观察到这种现象,于是他就琢磨和设想:“若是让鹿、牛一起拉车,不就会是又快又稳!!”所以,他就进行实验:让牛驾辕,鹿套在前。结果怎样呢?鹿跑不快,而牛又不稳。又进行实验:让鹿驾辕,牛套在前。结果又怎样呢?鹿想跑快却不能,牛想走稳也行不通。

总而言之,兽类中的鹿,可以说,从古时候开始,不仅在许多方面,为人类做出了许多贡献,而且它对自然气候规律性的变化,特别是对节气性变化,其反映亦比较突出,每年一到“冬至”节气,兽类鹿中的“糜鹿”,它就会“角解”,所以,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归纳概括为“糜角解”,作为“冬至”二候的“候应”。

水泉动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就已经发现自然界中的“泉水”,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因为每年自从“立冬”节气开始,出现“水始冰”之后,经过“小雪”、“大雪”,直至“冬至”,天气已经相当寒冷了。然而自然界中的“泉水”,仍然流动不结冰。所以,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冬季泉水仍然流动不结冰的现象,列入了“七十二候”,归纳叫做“水泉动”,作为“冬至”节气三候的“候应”了。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对“冬至”节气与“候应”,亦作了古老认识性的解释,叫做每年一到冬季农历或曰阴历“大雪后十五日,斗柄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一候,蚯蚓结。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二候,麋角解,说见鹿角解下。三候,水泉动。水者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今一阳初生,故云耳。”

5.“小寒”节气与“候应”

——雁北乡·鹊始巢·雉鸲

时间正值

·农历十二月·亦俗称“腊月”

小寒为农业“二十四节气”之一。其规律性,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每年一到冬季农历或曰阴历12月,亦俗称腊月,阳历为1月6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85。时开始,为“小寒”,亦就是说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严寒时期。

而所谓“寒”,就是指“寒气”,而“寒气”与“暑气”二者相比较,则恰恰相反。“暑气”,指炎热的季节,即每年一到夏季最后一个月,为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比较相当炎热的时期,或曰“季节”。而“寒气”,指每年一到农历十二月,亦俗称“腊月”,阳历1月为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四季春秋冬夏相当寒冷的时期,或曰相当寒冷的季节。

其实,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这一季节性的规律变化,就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解释,用古时人们的话来说,就是叫做每年一到冬季,农历或曰阴历十二月节[指“节气”],月初寒尚小,故云“小寒”,月半则大矣,故云“大寒”。所以,古时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结合农业“二十四节气”上的需要,将“小寒”的这种自然现象,列入了农业“二十四节气”,作为“冬至”后的节气,名曰为“小寒”。

雁北乡从古时候开始,“知时鸟”或曰“候鸟”,鸟类中的大型游禽雁,即俗称的“大雁”,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比较突出,用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大雁“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显然,大雁和小燕一样,亦是春天来,秋天去。但是,这里为什么说是“雁北乡”呢?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做了比较透彻古老认识性的解释,他说“雁北乡,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亦就是说每年一到“春分”节气,“玄鸟至”。所以,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归纳概括名曰为“雁北乡”,作为“小寒”节气一候的“候应”了。

鹊始巢鸟类中的“鹊”,亦称作“喜鹊”,或俗称“鹊雀”。这种鸟是属于我国分布极广的一种留鸟。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渐渐形成了一个生活习俗,就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有以鹊噪为“喜兆”,故云“鹊喜”。例如,学者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灵鹊报喜》里记载:“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

鸟类中的“鹊雀”(俗称),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映,特别是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比较明显,其具体的就是表现在:每年一到冬季,俗称“冬天”,其风的规律性,一般说来,居多刮寒冷的北风。而鸟类中的“鹊雀”,它与众鸟格外不同,却能本能地将在树上搭的巢窝,其巢门留在南面,即向南开,向阳,故云“鹊知所向”。用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就是叫做每年一到冬季,阴历十二月,亦俗称“腊月”,“鹊始巢,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所以,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鹊雀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映,归纳叫做“鹊始巢”,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小寒”节气二候的“候应”。

雉鸲鸟类中的“雉”,亦被俗名“山鸡”,或“野鸡”等。雄者,羽毛华丽,颈下有一显著白色的环纹。雌者,与雄相比较,体型较小,尾毛也较短。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雉”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即每年一到冬季阴历十二月“小寒”节气,其鸟类中的“雉”,突出的特征非常明显,即一鸣则是雄雌同呜。用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和解释的话来说,就是“雉雊,雉[即俗称的‘山鸡’,或曰‘野鸡’],文明禽,阳鸟也。雏,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所以,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鸟类中的“雉”,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归纳概括日为“雉鸲”,作为“小寒”节气三候的“候应”了。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对“小寒”节气与“候应”,亦作了古老认识性的解释,他说每年一到阴历十二月“冬至后十五日,斗柄指癸,为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小,故云小寒,月半则大矣。一候,雁北乡。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二候,鹊始巢。喜鹊也,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阴,已兆得来年之节气,鹊为巢,知所向也。三候,雉雏。文明之禽,阳鸟感于阳而后有声。”

6.“大寒”节气与“候应”

——鸡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

大寒为我国著名的农业“二十四节气”之一。其规律性,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每年一到冬季农历亦称阴历十二月或俗称“腊月”,阳历1月20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开始,为“大寒”节气。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了。

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用人们的认识和解释的话来说,就是每年一到冬季农历十二月或曰“阴历十二月”,或者俗称作“腊月”,“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之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

而每年冬季一到“小寒”、“大寒”的季节,为我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并且“小寒”和“大寒”,则正值“数九寒天”。而“冬九九”,则又以“三九、四九”为最寒冷了。所以,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所以古人云:“寒气之极,故谓之大寒。”因此,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寒气之极,故谓之大寒”的这种认识,密切结合农业“二十四节气”上的需要,列入了“二十四节气”,作为冬季“小寒”节气后的节气,名为“大寒”。

鸡乳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其家禽,雄鸡能够啼更报晓,母鸡能够孵小鸡,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当时的生活习惯叫做“鸡乳”,即今俗称的“孵小鸡”,或简称为“孵鸡”。

那么“大寒”节气一候的“候应”,为何归纳为“鸡乳”。对此,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和解释,叫做每年一到农历或曰阴历“十二月中,一候鸡乳。鸡本畜,丽于阳而有形,故乳在立春前也。”所以,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大寒”节气一候的“候应”,给归纳概括名曰为“鸡乳”。

征鸟厉疾其所以将“大寒”节气二候的“候应”,归纳概括为“征鸟厉疾”,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每年一到冬季农历十二月,其“大寒在十二月中,……二候应征鸟厉疾。征,伐也,杀伐之鸟,乃鹰隼之属,至此(指一到大寒节气),高猛厉迅疾也。”其实,所谓“乃鹰隼之属”,即指“鹎”,据《玉篇·鸟部》里记载,其认识解释为“鹎,祝鸠也,急疾之鸟也。”因为这种鸟,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所以,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它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大寒”节气二候的“候应”,归纳叫做“征鸟厉疾”。

水泽腹坚 自古始,自然界中的“水”,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典型,即每年一到冬季农历十二月“小寒”“大寒”节气,正值“三九”、“四九”。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和解释,叫做刚开始为“冰之初凝,水面而矣。”然而,一到“大寒”,天气最冷之时,其水“则彻上下皆凝,故云腹坚。腹,犹内也。”所以,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水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给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冬季农历十二“大寒”节气三候的“候应”,归纳概括为“水泽腹坚”。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对农历十二月“大寒”节气与“候应”,亦作了古老认识性的解释,他说每年一到“小寒后十五日,斗柄指丑,为大寒。十二月,一候,鸡乳。鸡本畜,丽于阳而有形,故乳在立春节前也。二候,征鸟厉疾。征,伐也。杀伐之鸟,乃鹰隼之属,至此而猖厉迅疾也。三候,水泽腹坚。陈氏曰: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则彻上下皆疑,故云腹坚。腹犹内也。”

同类推荐
  • 人间万象顺口溜

    人间万象顺口溜

    本书收集有文字记载和民间口头流传的顺口溜段子500余个(笔者创作的小部分),分作“社会百态”、“世人万相”、“官场调侃”、“话说吃喝”、“爱情婚姻”、“健康益寿”等篇,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其中“健康益寿歌诀”80则。以供读者品味欣赏,并从中了解百姓的风趣幽默及智慧。书中的语言活泼、文字灰谐,雅俗共赏,给人启迪。
  • 洛阳民俗文化研究论文集

    洛阳民俗文化研究论文集

    本书研究了洛阳民俗文化的各方面,收录文章40多篇,包括“洛阳民间社火文化综述”、“洛阳春节习俗漫谈”等。
  • 老北京城门与古城墙

    老北京城门与古城墙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博物馆管理与服务、博物馆陈列与展示、博物馆藏品鉴赏与研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等六个方面内容。
  •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本书精选国内知名作家、出国访问学者、驻外记者、留学生、华裔等撰写的有关外国人社会生活细节的精彩短文,可以让读者博览海外人文风情,了解海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当中二病遇到中二病

    当中二病遇到中二病

    当普通中二病少女捡到货真价实的大魔王,他们到底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 残梦绝殇

    残梦绝殇

    梦里,半生浮华,梦醒,一场虚妄,梦离,只道泪决,梦绝,只恨断肠。那一切太过真实的就像一生,哭的肝肠寸断,伤的淋漓尽致,而泪却是梦里梦外都止不住,流不尽的锥心之痛。同时也让我明白,何为珍惜不得方知失去何贵,也让我知道,不是自己的奢求不来,属于自己的逃避不了。
  • 海琼问道集

    海琼问道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重歌尽

    三重歌尽

    “南箕陨北海,丹歌隐翠山。”南星只当是那算卦的糊弄人的话,谁知道竟一语成谶。
  • 维和使命

    维和使命

    无血性,不青春。中国军人用鲜血和青春铸就了其他人无法成就的丰碑,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不可或缺的正义力量。
  • 御天风神

    御天风神

    (一日至少三更求收藏)这是一个架空的古代仙侠世界,里面却有昆仑、蜀山......还有天上一干腐朽的仙人。主角李御天是东昆仑天脉绝宫御风宗的弟子,本书讲述他乘风登上九天,成为至高无上的风神的故事。女主比较多,但不走花瓶路线。欢迎各位YY者。
  • 重生之复活女王

    重生之复活女王

    上一世,她被伤的遍体鳞伤,被无数人践踏,侮辱,最终含冤而死……她有幸可以重来一次,这一世,她下定决心要让那些伤害过她的人不得好死
  • 陈夫人是个谎话精

    陈夫人是个谎话精

    [团宠+马甲+神医+玄学+无厘头]时笙:我不喜欢动脑,会头疼。众人??丫的,这满分卷是什么鬼!时笙:我真的很穷。众人??这五百万一副的画怎么说。时笙:我不爱打架。众被打的服服帖帖的小弟:一脸问号。某大佬:我那夫人柔弱不能自理,离了我可怎么办,将我名下财产全过户在夫人名下。
  • 希望是场梦

    希望是场梦

    你或许想过荒野求生,也可能想过踏碎虚空。。。平凡的你,或许也想成为那个主角。若有一天,你真的遇到了,或许真想口吐莲花。。。
  • 杜先生的爱情进化史

    杜先生的爱情进化史

    陈淼:达尔文说,荷尔蒙决定一见钟情,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肾上腺决定出不出手,自尊心决定谁先开口,最后寿命和现实决定谁先离开谁先走。杜言锡:爱情不过是荷尔蒙释放以及人类为了生殖繁衍以及闲得蛋疼所进化出来的功能。来一盎司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调配后叶加压素,我还不信这个邪陈淼:壮士干了这杯酒!杜先生,你的脸打疼了没有?……达尔文:我没说过。这是铲屎官陈淼的血泪泣诉文:她的理想原本是成为一个生物科学家,不想却被发配深山老林里“搜集猿粪”,收集缘分听起来好像挺浪漫的,可是要寻找起来真的就只能靠缘分了。当天屎降临时,她真的捡到了一个帅到惨绝人寰的男人……陈淼:根据生物心理学,浪漫爱情一般只会持续12~18个月。五年后。杜言锡:你现在认为呢?陈淼: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爱情是怎么发生的?长臂猿宝宝CO2表示它也不清楚,可是它为了这两个口是心非相爱相杀的人类真是操碎了心,没办法只能伸出猿手,谁叫当初他们是被猿粪砸中的呢?可是那些让人面红耳赤的画面是咋回事?它还是个宝宝啊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