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02500000005

第5章 元明清时期的河西教育(1206年至1840年)(1)

§§§第一节元代的河西教育

一、学校设置较普遍,数量较多

元朝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206年,铁木真建国,1227年,蒙古灭西夏,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窝阔台灭金,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完成了统一大业。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新建政权,增强国力,有效地辖制广大疆域内的各民族,特别是具有先进封建文化传统的汉民族,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学习先进的治国之道,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加强国内各方面的联系,采取了一系列推行“汉化”教育的文教政策,尊孔崇儒,兴学设教,重才养士,促进民族大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调动了社会办学和求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的大发展。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分置甘肃行省,统辖河西及宁夏等地,省会设在甘州(今张掖)。

元代统治者对地方官学颇为重视,先后颁行了一系列教育措施,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元始祖中统二年(1261年)八月颁布诏令:“诸路学校久废,无以作成人才,今拟选博学洽闻之士以教之,凡诸生进修者,仍选高业儒生教授,严加教诲,务实成才,以备他日选擢之用。”至元六年(1269年)设提举学校及教授官。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三月,命各路各县学内设小学,选请老成之士教之,或自愿招师或自从父兄者听便。凡师儒之命于朝廷者,日教授,路、府、上中州置之。命于礼部及行省及宣慰司者日学正、山长、学录、教谕,路、州、县及书院置之。元朝颁布的一系列行政法令,对推行“汉化”、崇儒敦教、重视地方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王坼《续文献通考·学校考》记载:按《元世祖纪》大司农司所上诸路学校之数,至元二十三年,二万一百六十所;二十五年,.二万四千四百余所;二十八年,二万一千三百所。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当时地方学校设置的普遍化。

二、学校的管理及教育内容

元代地方行政分路、府、州、县四级,各级官府均设置官学,教授《四书》、《五经》,其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朱熹的注疏。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五月,在甘肃行省治所甘州(今张掖)置甘肃儒学提举司(从五品),管理所属路、府、州、县学校。路学设教授、学正、学录各一员,府学及上中州学各设教授一员,下州学设学正一员,县学设教谕一员。当时各地方官学学习的内容,除《诗》、《书》、《礼》、《易》、《春秋》外,必须先修《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从此《四书》、《五经》并列,同为各级官学必习教材。元灭西夏,西凉府改州,设州学,有教师2人,其中学正1人,教谕1人,授业学生30人,收录蒙汉子弟就学。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在甘州城东北隅“立尚书行省学庙”(学与庙合,办学兼祀孔)。社学初建于元代。社是乡村组织,元代五十家为社,每社置学校一所。河西社学,由于灾情不断,农民生活艰苦,四处流浪,故时兴时废,名存实亡。

§§§第二节明代的河西教育

一、儒学建立较早

明朝建立以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学校的教化作用。他把教育看作是“王政之本”,一再强调“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谕中书省臣:“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宣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①洪武二十六年(1394年)置陕西行都司于甘肃镇(今张掖),统辖黄河以西和青海、西宁、乐都等一镇、四道、十二卫、三所之官兵人民。洪武二十八年(1396年)改儒学提举司为陕西行都司学,这时设于甘州城东北角的元代尚书行省学庙遭兵燹,只得改设于城东南隅(原孔庙)。

明代地方官学,有府学、州学、县学,统名为儒学,同时又有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以教武官子弟。府学一般设教授一人,训导4人;州学设学正1人,训导3人;县学设教谕1人,训导2人,掌教诲所属生员。儒学生徒生员也有所规定,洪武时规定:府学生员额40人,州学30人,县学20人。宣德年间(1426—1435年)广增学额。成化年间(1465—1487年间)对卫学生员也有规定:四卫以上军生80人,三卫以上军生60人,二卫、一卫军生40人。地方儒学的教学内容也有所规定。洪武二年(1369年)规定,府学、州学、县学诸生专治一经,以礼、乐、射、书、数设科分教。洪武三年五月又颁布了射箭的礼仪于地方学校,规定诸生于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在公廨或闲地练习。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又重新规定了儒学的教学内容,改变了设科分教的做法,而规定生员要同时学习礼、射、书、数四科。

明代河西儒学的建立较早,在洪武时代各府、州、县相继建立儒学。洪武二十八年(1396年),在军事重镇甘州始建儒学,招收将士子弟读诗书礼乐。其后又建立卫学、所学。正统二年(1437年)兵部右侍郎徐唏镇守凉州时,设凉州卫学,学额20人。正统五年(1440年)都指挥杨斌建立山丹卫学,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巡按御史朱徽改建社学为高台所学。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巡按都御史杨博,巡回河西,考校诸生,发现多数不通句读,并发现甘肃镇(今张掖)建立一百八十多年只考中了2个进士,11个举人,于是奏准朝廷,令巡按御史兼理河西学政,使河西各儒学的教学渐有起色。

二、书院、义学、社学、私塾有新的发展

明朝在河西地区的私学分为两类:一类是教授识字和基本知识的蒙学(启蒙教育),或称小学、乡校、村校,或由宗族设立的义学,或富有之家的私塾。另一类私学是为年龄大的、程度高的学生研究学问或准备科举的学校,私设经馆属此类,教师多为饱学之士。明初甘州中卫刘宽精通经史、天文、历算、医学,设立经馆,吸引了很多学生。

书院源于唐代官方藏书、校书的机构,宋以后演变为讲学、供祀、藏书、考课之地。明代书院的创建多为官办,上至藩王,下至地方官,都可以办书院。明成化以后逐步兴起,至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最为兴盛,万历(1573-1619年)以后,渐次衰落。嘉靖年间,在甘州创建甘泉书院,在城东北角。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都御史王浩对书院进行了扩建增大。以后河西各府州县都建立书院。书院学生的来源,有的是秀才,有的是义学和私塾的较优的童生。府书院一般专供秀才学习,县立书院则不论秀才、童生均可接纳。书院的藏书有经、史、子、集,而以经、史居多,图书主要有官府用公款购买、筹集,也有用私人的捐田、捐款购置。书院订有学规,规定诸生修身、养性、治学、处事、接物的准则,如甘州各书院订有《课程五则》,“一躬行宜重也”,“一经义宜讲也”,“一史事宜稽也”,“一事务宜通也”,“一功课宜严也”。山长、监院即依此要求学生。

明成化五年(1469年),镇夷堡(含高台县)创建社学1所,学舍设在先师庙内,有前后堂,二斋二门,社学收民间15岁以下幼童,学习冠、婚、丧、祭之礼及经史、历算,并兼读《御制大诰》和本朝律令。这是目前见于史籍记载,是河西也是甘肃最早的一所社学。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孝宗令各府、州、县建立社学。河西社学由当地乡绅捐资和群众筹资兴办,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多设在人数集中的堡、寨,如武威的十三里堡、河东堡、四十里堡、丰乐堡、高沟堡、三岔堡、双城堡、昌隆堡、边家寨、冯良寨等都曾办过社学。15岁以下幼童,农闲时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等,家境好而学习优者,可入书院深造儒学,称为童生。

明朝科举制度完备细密,科目只设进士一科,规定“三年大比”制度,考试采用八股文体,答卷密封编号,分“郡试”(中者为秀才),“乡试”(中者为举人),“会试”(中者参加殿试),“殿试”(中者为进士)。各地严格按此程序选贡。

明代,河西走廊儒学、书院、义学、社学、私塾都有所发展,由于“陕甘合闱”乡试地点设于西安,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盘缠无法解决,河西生员应试者甚少,考中者更少,明代张掖考中进士3人,文举人13人,武举人13人,武威考中进士1人,文举人8人,武举人4人。

§§§第三节清代的河西教育

一、各州府县普遍建立儒学

同类推荐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数字眩晕

    数字眩晕

    本书作者对互联网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线索,思索大暴露、大展览时代,现代人应该如何美好地生活。在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会对人类的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互联网如何异化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企业如何贩卖我们的隐私用以赚钱,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也丧失了自我保持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热门推荐
  • 这拉风的人生!

    这拉风的人生!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自愈之路,总而言之,就是正常人类,那也奇葩多多!
  • 那年夏天的甜橙

    那年夏天的甜橙

    永远忘不了6月9日的那一天天气有点热,太阳有点红,你还有点甜
  • 绝代风华之江山美人

    绝代风华之江山美人

    年少时种下的情怀,却因一场变故使她忘了他。十多年后,他是名噪天下的西楚殿下,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战神,外表冷酷下的他,却在心底深藏了一人。她是江南第一美人也是西楚外姓王的嫡亲女儿,被册封为一品郡主,不知何时起,她的心总是有一个缺口。命运使然,使他们再度纠缠在一起。王位之争,问鼎天下,至尊红颜。赢了这天下却永远失去了你,你叫我如何承受的起。,求不得,放不下。
  • exo爱等于等于我恨你

    exo爱等于等于我恨你

    最可笑的事情就是你喜欢他的时候他不喜欢你,当你不打算喜欢他的时候他又回过头来说他心里有你,呵呵,真逗啊。我努力想要遏制悲伤可它却顺着血液倒灌入我的心脏
  • 桃花皇后笑东风

    桃花皇后笑东风

    千年桃花树下我与他相遇,不知结的是缘还是孽?他红衣似火,是战场上让人闻风丧胆的红魔战神,夏皇舞阳。这样的他却对我说:“遇见你,让我思念三生三世。我不管你是哪一种女人,你就是我命中不离不弃的桃花皇后。我不要当你的姐夫,我只想做你的丈夫。”他的气息如梨花清香,白衣胜雪,是父皇为我挑选的良人,这样一个温暖的男子是雪皇羽翼,我又会带给他怎样的情殇?
  • 超级修士的都市神话录

    超级修士的都市神话录

    他是一个人从位面,来到都市的强者。他是王者归来,看看我们的男主角如何闯荡都市,看男主角怎样屌炸天
  • 名侦探柯南里的创骑

    名侦探柯南里的创骑

    作为一个天才物理学家,智慧不以定重样,伙伴们(能量瓶)让我们再次战斗
  • 剑弑天界

    剑弑天界

    曾经的剑圣巅峰强者冷静,被五大宗门围攻,转世为杨家的废柴杨林,而这个被人们称之为废柴的人,则会一步一步变强,一步一步的超越别人,超越剑圣成为剑神。
  • 大千掌门

    大千掌门

    传闻世界万千,每界一门,门中仙缘无数,更有秘藏,得之长生。而每界皆有掌门,掌此世界之门,除他们自己,无人知晓掌门是何人,在何处。千古至此,各界从未停止寻找掌门之人的步伐,只因仙途漫漫,人人皆想长生。
  • 痞僧无敌

    痞僧无敌

    “嗨!美女,小僧掐指一算,你今日必有一劫!”“别怕!请伸出你的小手,容小僧为你摸骨断相,逢凶化吉!”“这位施主,小僧囊中羞涩,还请施主发发善心,化个几千一万的缘儿啊!”他是佛门走出的首席护花弟子,他是公认的武道怪胎,他更是流氓痞子大坏蛋!护花是他的职业,踩人是他的爱好,嚣张是他的座右铭!诸位,新书开张,坐好扶稳,《痞僧无敌》,笑傲都市!…………起点无线组签约作品。11另有完本老书《天脉修神》,敬请诸位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