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92900000024

第24章 病因病机(4)

恐则气下,伤肾而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可见二便失禁等情况以及悬心空虚之感。

惊则气乱,伤肾而志不能藏,意向不定,心肾不交,则心无所依,神无所附,可见慌乱失措等情况。

如何理解“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这句话应有两种理解,一是经文的原意,一是现代临床上的概念。首先从该篇经文对这句话的解释上看,这里的“内”、“外”,与现在所讲的病因辨证的外感六淫和内生五邪是不同的,“内”、“外”名称虽同,含义有别。

“阳虚则外寒”,按经文本意理解,是因寒邪犯表,阻遏卫阳之气,使卫气不能达于肌表,在表的卫阳不足,致使寒邪独留体表而产生外寒,出现寒栗的症状。这种寒并非虚寒,实为外感寒邪早期,出现表证的恶寒。另一种理解是从阴阳学说的观点来看,阳气是卫外而为固的,今阳虚不足,卫阳亦虚,故体表失于温煦而形寒肢冷。这里的“外”是指阳主外,与病因辨证的外寒和八纲辨证的表寒都不是同一个含义。

按现代临床应用的概念,是阳虚生内寒,阴盛生外寒,这里的“内”、“外”是病因辨证讲的“内”、“外”,内寒即八纲辨证的虚寒,外寒往往是实寒。

“阴虚则内热”,按经文原意是因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谷气留而不行,郁久化热,熏蒸于胸中。所以内热。此种内热实际上是脾气虚而发热,脾属阴,故称脾虚为阴虚。李东垣所说的“气虚发热”,就是指这种情况,为避免概念混乱,现在临床上把这种情况称为“气虚发热”,当然也属于病因辨证里的内热,在八纲辨证就是里热。

现在临床上所谓的阴虚发热,是指心、肺、胃、肝、肾等阴液不足,阴不敛阳而相对阳盛,虚火内生,这种阴虚发热当然是内热,也是里热。而《内经》原文所说的“内”字是指阴主内的意思,并非指病因辨证的“内”和八纲辨证的“里”,只是此处暗合而已。

“阳盛则外热”,按经文理解是由于上焦不通,腠理闭塞,卫气郁遏而致发热。这种发热实际上是指寒邪束表之发热,是“阳虚则外寒”的进一步发展,邪正相争而发热,仍属表寒证或寒邪将入里化热,在病因辨证属外寒或外热。

现在临床上所说是“阳盛则热”,指感受暑热等阳邪所引起的实证,包括了表热和里热,在病因辨证是属于实火。

“阴盛则内寒”,经文原意是因寒气积于胸中,致使血脉凝涩不畅,久则损伤阳气,而产生内寒。这种内寒实际上是寒积胸中的里寒证,因为阴主内,所以叫内寒。

为避免概念混乱,现代临床上认为“阴盛则寒”,是寒邪等阴邪过盛,损伤了阳气,以致失于温煦而生寒,是实证,一般属于外寒,在八纲辨证中,可以是表寒,也可以是里寒。

总之,《内经》原文里讲的“内”、“外”,应从阳主外、阴主内来理解,与临床上所讲的表里内外,含义是不同的,应根据临床应用的概念加以严格区分,否则将引起概念上的混乱。

水肿病的病机是什么?

经文说:“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指明了水肿病形成的机理。“其有不从毫毛而生”句,明确告诉我们此处所论水肿,不是外感而得,不同于《素问·评热病论》之“风水”病。此为内伤所得,病发于五脏,是五脏阳气虚,对津液失于温化,使津液停聚体内而成水肿。“五脏阳以竭”是对其基本病机的高度概括。而“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又是对水肿病机的补充。因五脏阳气虚、津液不化停聚体内形成水肿后,此种水湿又为阴邪,故而更伤机体之阳,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形不可与衣相保”、“形施于外”、“四极急而动中”等全身高度浮肿的症状。

失眠、嗜睡的病理机制及病因是什么?

《灵枢·口问》篇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所以失眠或嗜睡的病理机制都是由于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失眠又称“不寐”,主要表现为不易入睡,或整夜难眠,是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总的来说,导致失眠的病机是“阳不入阴”。从临床角度来看,有以下几种原因:

(1)阴血不足,阴虚则不能制阳,阳浮越于外不入于阴,故失眠。

(2)阳热亢盛,扰动心神,阳不入阴,故心烦不寐。

(3)肾阴不足,不滋心阴,心阴不足,心阳独亢,阳不入阴,心神不宁,故失眠。

另外,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或心火亢盛,或肝胆湿热,扰动心神,神不守舍,均可导致失眠。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也是一种常见的失眠原因。这是由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适,影响心神而失眠。

嗜睡也是一种病理状态,多表现为经常地昏昏欲睡,如有的在吃饭时或走路、骑车时都欲入睡。一般认为,嗜睡是阳虚阴盛的表现,阳主动,阴主静,阳主寤,阴主寐,阴气盛则多寐。例如体胖之人,痰湿偏盛,心神被抑,表现为不自主地欲睡状态,就是“阴气盛则目瞑”的病理现象。伤寒少阴证的“但欲寐”其原因有二,一个是阳气被寒邪所伤,阴气用事,故总想入睡,精神萎靡。另一个原因是肾水衰微,心阴被损,心失所养,心神活动减弱,故意识朦胧而成嗜睡之证。

心气虚与心阳虚两证在病理上有什么联系?

心气与心阳,都属于心脏机能范畴,心阳更有热能的含义。心气主要能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唐容川所谓“运血者,即是气”,《内经》所谓“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灵枢·刺节真邪》),这说明宗气是通过“贯心脉”而行气血的,所以《内经》又说“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因此,心脏搏动,推动气血运行于周身,主要决定于宗气的作用,而宗气的强弱也反映于心脏的功能活动。

心阳主要是指心脏的阳热功能,具有温煦血脉,抵御阴寒病邪的作用。心阳旺盛,阴寒之邪,不易内侵心脏,血液运行不易阻滞,心气充足,则心功能正常。

所以,心气虚,主要是指心功能的衰退,血运无力或血运不足;心阳虚,则是指既有心功能的衰退,又有阳热温煦功能不足,阴寒之邪易于阻滞心脉,导致心脉血行不畅。

从病因上分析,心气虚、心阳虚多有一致之处,常因如下几种因素而致病:

(1)久病体虚,慢性病迁延不愈发展所致。如肺病,宗气虚损,贯心脉行气血能力减退;肾阳不足或水气凌心,损伤心气心阳;风寒湿邪,痹阻心络,内舍于心,损伤心气心阳。

(2)暴病伤阳耗气,多见于急性病,由于全身性阳气暴脱,导致心阳心气衰竭虚脱。

(3)年老脏气衰弱,心阳心气不足或衰退;或先天禀赋不足,心气心阳虚损。

从病机发展来分析,心气虚为心功能减退或衰退,而心阳虚多由心气虚发展所致,或因阴寒病邪直接伤损心阳而发病。临床上心气虚常与肺气虚同时并见,故称心肺气虚。心阳虚则多与肾阳不足有关,故又称之为心肾阳虚。

心气虚和心阳虚证如何鉴别?

关于心气虚证和心阳虚证的临床鉴别,主要应从共同脉证和不同的临床表现上去分析。心气虚证和心阳虚证的共同脉证为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脉见细弱或结代。

心气虚证为上述脉证兼见面色咣白,神疲体倦,自汗少气,舌淡胖嫩,苔白脉虚。

心阳虚证为在上述脉证的基础上,又兼见畏寒,形寒,肢冷,面色滞暗,心胸憋闷,或心前区作痛,舌淡胖嫩,或紫暗。若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多为心阳虚脱危证。

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可见于现代医学之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不齐、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全身性衰弱、神经官能症等疾患。

什么是肝气郁结?其临床表现如何?

肝气郁结是肝失疏泄,导致气郁、气滞等气机失调病变。多由于精神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调节之能;或因湿热外邪所侵,阻滞气机,疏泄不利;或因肝阴肝血不足,失其濡养,疏泄失调等原因所引起。

肝气郁结的临床表现,主要反映于精神情志的异常、气机失调以及消化功能障碍等方面。

精神情志方面,主要表现为情志抑郁,易怒,或性情急躁,对外界精神刺激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易引起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此由肝郁气滞,疏泄条达失职所致。易怒,或急躁,则是肝失柔润之性。肝阳肝气易于暴张,一遇刺激,则肝气亢逆而露其刚强升动之性。

肝气抑郁则气机失调,表现为胸闷,善太息,或胸胁胀满,乳房、少腹胀痛。这是由于气机郁滞,疏泄失畅,或影响气血,气血不通则痛。胸胁、乳房、少腹等部位,均为肝经脉循行之处,《灵枢·经脉》篇说:“足厥阴肝经……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如肝经脉气机不畅,故发胁肋、乳房、少腹胀痛。

在消化功能方面,肝气郁结,常可横逆侵犯脾胃,而使升降失常,表现为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等症。肝失疏泄又直接影响胆,而使胆汁分泌排泄失常,表现为呕吐苦水或黄汁。或发黄疸,这是由于胆汁疏泄失常,逆流入血所致(可参考肝胆湿热证候)。

此外,还可见到妇女痛经、月经不调等症,这主要是因为肝气郁结,影响冲任,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所致。

若肝气挟痰而上逆,搏结于咽喉,可导致咽中如梗,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即梅核气),或见颈项瘿瘤。此多由肝郁气滞,痰气交阻,积聚于颈项所致(即甲状腺肿)。

关于腹部癥瘕,则认为系肝郁既久,气聚血结而成。一般以按之有形证可验,坚硬不移,痛有定处则为癥;聚散无常,推之游移不定,痛无定处则为瘕。

肝气郁结与痰火扰心、痰迷心窍有何联系?

肝气郁结与痰迷心窍、痰火扰心等证的形成,虽然都有气郁因素,都可由七情所伤如抑郁或暴怒等所引发,但有病情转化及挟痰之别。单纯的肝气郁结,只是气机失畅和情志抑郁不解,并无神志错乱,或神志昏蒙等反映。若抑郁日久,或暴怒伤肝,阻塞气机,聚湿生痰,肝气挟痰,结滞于内,逆行于上,闭阻心窍,则可引发痰迷心窍之证。

若肝气郁结过久,气郁化火,煎灼津液成痰,肝火挟痰上扰心窍,则神志为之狂乱,即为痰火扰心之证。

目前,现代医学临床之精神分裂症、癔病、抑郁或狂躁型精神病,病史大多有精神刺激因素。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发展成脑血管意外,很多病例亦反映发病前大都有精神刺激等诱发因素,这与中医的上述观点比较接近。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很多。

(2)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因其轻扬升散,有向上向外的趋势,所以易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肺为五脏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见鼻塞流涕,咽痒咳嗽。风阳上扰清空,则头晕头痛,或目赤涩痛。风邪犯表则营卫失和,腠理开泄,症见汗出、恶风、发热或身痒身痛。

(3)善行数变:因其善行,故表现为病位游走不定,变幻无常,如“行痹”、“荨麻疹”、“风疹”等,或痛无定处,或瘙痒此伏彼起。此由卫气与风邪相搏,游行于肌肤肢节经络之间所致。因其数变,故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如“中风卒倒”和某些急性热病,往往都兼挟风邪,所以才起病急骤,变化多端。

(4)风性主动:因其动摇不定,故表现为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这是由于邪伤营血,筋脉失养,以致肝风内动,如“流脑”、“乙脑”等等,多属热极生风。若风阳上扰或血虚而筋脉失养,则表现为眩晕、卒倒、半身不遂、舌强舌歪或舌颤、振掉、痉挛等等,例如“脑血管意外”、“电解质紊乱”等病。这属于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总之都有风邪动摇的表现。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哪些?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寒邪束表,卫阳郁遏,所以恶寒、发热、无汗。若寒邪直中,伤及脾胃,则运纳升降失常,以致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脾肺受寒,则宣降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喘气短、痰涎清稀或有水肿;寒伤脾肾,则温运气化失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等症。

(2)凝滞主痛:由于寒凝气血,“不通则痛”。若寒客肌表、凝滞经脉,则头身肢节剧痛,或冷厥不仁;直中入里,气机阻滞,则胸、脘、腹冷痛或绞痛。

(3)收引拘急:若寒客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拘急,以致拘挛抽痛,屈伸不利。若寒侵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郁,因而发热恶寒无汗,头身拘谨而痛,血脉亦收引而见紧脉。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因阳盛,故使人大热,热迫津液外泄则大汗,引水自救则大渴;阳热鼓动,气血沸涌则脉洪大,但暑热耗气也可能脉虚或重按无力;气血上涌则面红耳赤;热扰心神则心烦闷乱;心移热于小肠则尿短赤。

(2)暑邪升散,耗气伤津:因阳邪升散则腠理开泄,汗大泄,气亦散,故伤津耗气,表现为口干喜饮、气短乏力。甚则气津暴脱,以致卒倒神昏、肢冷汗出、脉亦微弱。

(3)暑多挟湿:除有心烦、口渴等症外,尚多挟湿。暑湿困脾,运化失职,故可见纳呆、呕恶、便溏、尿少。湿阻清阳则胸闷、肢倦、苔腻、脉濡。暑湿内闭气机,则闷乱神昏、身热肢冷。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阴邪易伤阳气,使人困倦、乏力,肢体酸困沉重、头重如裹。湿浊阻滞气机,则胸闷、腹胀、脘痞、里急后重。湿浊困脾则运化不行,故纳呆泄泻、水肿胀满。

(2)污秽垢腻:排泄物和分泌物都秽浊不清,如尿混浊、便溏肠垢、下痢赤白、黄白带下、脓痰浊涕、疮疡、湿疹、白、水泡等。

(3)黏滞缠绵:如二便涩滞不爽、身热不扬,病程迁延,缠绵难愈。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干涩伤津:由于津伤阴亏,失于濡润,故口、鼻、咽、眼等五官七窍以及皮肤都干涩,毛发干枯不荣。津液不足,故尿少便干。

(2)燥易伤肺:燥为秋季主气,与肺相应,肺为娇脏,故易伤肺,肺卫失宣,则清窍不润,发热恶风,无汗少尿;肺津受伤,则干咳无痰,或痰黏不爽,或吐白沫,咽干而痛,胸痛咯血。津血不足则苔干脉细。

火热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阳热亢盛则发热恶热、烦渴、汗出、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洪数等。心火上炎则面赤舌疮、心烦失眠、狂躁神昏、疮疡红肿。胃火上炎则牙龈肿痛,或口臭苔黄垢浊。肺火上炎则咽喉红肿。肝火上炎则头痛耳鸣,目赤涩痛。

(2)消灼阴津:引水自救则口渴喜冷饮,津伤则咽干唇燥。阴液亏耗则大便干结,尿短赤。

(3)生风动血:火热耗劫肝阴,筋脉失养,以致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抽搐项强,直视上吊。若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则发生各种出血,如吐、衄、尿、便、咯血和非时行经出血,以及发斑、肌衄等等。若热甚则气血壅滞,肉腐为脓,出现疮疡红肿热痛,流脓黄而黏稠。

所有的“内寒”或“里寒”都是阳虚引起的吗?

关于“内寒”与“里寒”的概念,自古以来经常混淆,以致造成理解上的不统一,引起理论上和应用上的某些混乱。首先要把“内寒”和“里寒”的概念严格区分开。“内寒”与外寒相对,是病因辨证的概念;“里寒”与表寒相对,是八纲辨证的概念,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内寒是脏腑机能低下而产生的内邪,实质是一种寒性的病理反应,“阳虚则寒”,内脏阳气虚衰,机能减退,以致温煦失职,相对地阴盛,寒从内生。因此,可以说内寒全是由阳虚所引起,故内寒证,也称虚寒证。

同类推荐
  • 名中医治病绝招

    名中医治病绝招

    本书对20世纪百余名著名中医学治病的经验、绝绍进行了归纳和简述,文字简练,资料翔实。由于其紧扣临床运用,有助于充实初涉医坛青年学生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临床工作者技艺,适合中医及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 白话本草纲目

    白话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近30年的心血结晶。它不仅是一部药学巨典,也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书中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史学方面都有较高的价值。《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000多幅精美的插图。 本书吸取了巨典的精髓,以白话的形式加以展现,共遴选单药500余种,每种药材列出名称作为纲,纲之下以“释名”为目,纲举目张,以正其源。接下来,以“集解”“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的体例,阐释药物的产地、性状、功能等,非常便于读者学习、阅读。
  •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医院药事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这些内容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必须把药事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
  •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古墓逃妃

    穿越之古墓逃妃

    世界顶级医学世家某女因一枚戒指离奇穿越在古墓中的故事。叛国将军之女,清王已故王妃,逃逃逃,她可逃得掉?【情景对话篇】门外的那人一身白衣静静地站着,漆黑的双眸正定定的锁着她的身影,如玉的容颜上写满了疲倦,略显粗重的喘息声出卖了他来时的匆忙。相望许久之后,他忽然绽开一抹笑,那抹笑,如夏花般灿烂,薄唇轻启,声音一如从前温润,他说,“璃儿,我回来了……”——————————————————————“章叔提醒得是,”云清附手站直了身体,他嗤笑一声,眼神中流淌着俾睨天下的魄力,“可是那又如何!有我在,谁敢动她?”——————————————————————“璃儿……”沙哑的声音在头顶上方响起。“嗯?”鼻子被挡住,某璃闷闷的发出一个字。“我们成亲吧。”笃定的声音不容拒绝的霸道。.某璃一个踉跄:“啥?”“我说,咱们成亲吧!就以……江山为聘可好?”“……”
  • 拾起夏日的微光

    拾起夏日的微光

    “林诗雅!!!!”杨绎那性感又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只可惜现在不是欣赏的时候,林诗雅拔腿就跑,“让我追到你就死定了!”奈何林诗雅虽高,也跑不过一米八二的杨绎。才跑出去没一段就被逮着了,林诗雅只能乖乖服从,然后,找准机会赶紧溜!“你说我要怎么惩罚你才好呢?”杨绎的声音富有磁性,让人听着不禁沦陷,“要不就……”
  • 愿你的世界都安好

    愿你的世界都安好

    许苼苼本以为自己这一辈都要仰仗这叶男神过日子了,没想到却是他先开口说喜欢她。
  • 除魔放学后

    除魔放学后

    大校区——一座由世界各国协同建造而成的学院之城。而在这个象征和平的城市中,却有无数鬼魅邪魔随着各国学生一并进入。每到黄昏之际,诡异事件迭出,城市陷入恐慌。神秘少女吉黯,行于光影之间,与妖魔和人类展开种种奇妙故事。放学之后,舞会开始!漫画版已上线:http://www.*****.com/?Comic/ComicInfo/id/544726?auth=1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前世今生吾本为魔之我求你修仙

    前世今生吾本为魔之我求你修仙

    林妖儿作为一个活了几个世纪的大龄少女,穿梭于各个时空的有思想的女性,在尾随雷云派弟子途中偶然捕捉到昔日友人流落在外的儿子,竟然是友人的儿子自然是要好好照顾让他在正道的路上发光发热。于是,林妖儿给他找了个好师傅,附带一个好师弟。不过为什么才见面这小子就是一副吃人模样啊,喂,我真的是为你好啊,别拔刀,别拔剑!!!后来,林妖儿千辛万苦的帮他在修仙的道路上站稳脚跟,想拍拍屁股走人,却没想到,扶人容易,送人难:“我竟然前世为魔,今生为魔又如何。”“修魔有什么好处!”林妖儿反驳“修神有什么好处?”林妖儿语塞“你要是敢修魔,就自己一个人过去吧,再也不理你了!!!”“我错了,我修神,你别不要我。”后来林妖儿后知后觉:我一心期盼你得道修仙,你却一心想泡我。友人儿子:弃魔修仙和爱你并不冲突,前提是,你一直在我身边。重生而归的稍不督促就成魔友人儿子×一心希望友人儿子得道成仙却命运多舛的代理长老这是个甜蜜与心酸交织的故事。
  • 柒旌

    柒旌

    一生流离,半世漂泊,左眼下方的那颗痣,叫做泪痣,注定孤星入命,为情所困。那一年,一席白衣的他在紫藤萝树下向紫衣女子许下承诺,紫衣女子的笑颜深深刻于他的心间...又是一年,一席白衣的他仍然在那棵紫藤萝树下,可留给他的只有那渐行渐远的女子的背影...
  • 腹黑王爷娇蛮妻

    腹黑王爷娇蛮妻

    “喂!你,告诉你,要我做你的娘子,可以。最重要的是,赶得跑花痴,斗得过流氓。其次,约法三章:一对于什么桃花这些,自己处理。二对于我的桃花,你去处理。三要保持身心干净,就只有我一人。四”某小女人,一脸小傲娇的说道。“不是说约法三章吗?”某高大男人一脸苦笑。“不答应啊?那行”哼哼!还敢抗议“别,别。只要嫁给我,什么都随你。”某男人一脸无奈道。“那还差不多。四,没想到,押后再议”某女人得寸进尺到。“押后?做我娘子可不能押后,如今我就要吃了你”某男人邪恶到。房里传来某女人的尖叫.......纯属恶搞,正文严肃多了。
  • 阴阳

    阴阳

    世家公子秦怡,为报杀父之仇,机缘巧合下修炼阳神真诀,一举成名。大仇得报,统一整个百合大陆。谁知道风云突起,武道大宗师不是修炼的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当阴谋被发现,看秦怡如何逆转阴阳,重塑三界。一个人,一个家族,一座城,一片大陆,豢养的背后依旧是豢养,逃不掉的命运轮回里面,如何打破命运的枷锁,
  • 人亦重逢

    人亦重逢

    平平无奇的日子,本就不该满怀期待。可是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