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7800000009

第9章 不是一个人的复出,可能是一个国家的复出(1)

卓琳走进病房,关好房门,悄步走向邓小平。

阳光从窗外洋洋洒洒地落进病房,碧玉彩霞般地铺展在空气中。这是一个宁静又寒冷的冬日,但三〇一医院的这个病房里始终有一种暖人的气氛。

邓小平这些天精神好多了,正坐在病床旁边,见卓琳神态有异,便问什么事。卓琳俯下身说,老兄,叶帅派马头来接你了。

是叶帅派马头来的?邓小平问。

是,卓琳说,是叶帅的警卫马头。

邓小平认为既然马头来了,那去叶帅那里走一趟应该没问题。不过卓琳还是有些担心,建议他是不是打个电话确认一下。

邓小平看着自己的妻子,笑了。

确实,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之后,卓琳做事越发小心谨慎。虽然丈夫的手术是成功的,也有些老同志不顾什么政治风险,一拨一拨地赶到医院看他,除了独臂将军余秋里之外,还有徐向前、聂荣臻、宋任穷这些老朋友。但是政治控制依旧很严,外面大街上也都是“继承遗志,继续批邓”这样的大字标语,局势到底会向哪个方向转,极度难预料。在这个时候,越发要谨慎,走动和往来都是要倍加小心的。

眼瞅着“四人帮”被粉碎,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了地,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在邓小平身体状况稍微有些好转,如果再闹出些事情,卓琳担心邓小平真的要垮掉了。

邓小平理解卓琳的顾虑,但是出于对叶剑英的信任,他还是决定马上走一趟。他说,我一个人去,你们都不要担心,很快就会回来的。医院问起,你们也不要多说。

屋外确实很冷,即便坐在红旗牌轿车里也不暖和,邓小平把棉衣裹得紧一些,仰坐在后座上。

前往玉泉山的公路上,人车稀少。

望着窗外层层叠叠的山峰,邓小平一直想着叶帅搀扶过自己的那只有力的臂膀。这一次,叶帅是不是又把他强大的臂膀伸过来了呢?

他有这种感觉。他明白,叶帅这个人,是对国家的政治前途特别忧心忡忡的一个人。

记得年初时,总理去世,自己强忍着悲痛,安排好了总理的丧事。但在安排由谁为总理致悼词的问题上,党内高层波澜起伏,有人坚决不让邓小平出面,此时便是叶帅提议由自己出面。当时,他心里非常明白叶帅的良苦用心,叶帅是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的。后来他听说毛主席同意了这个提议,毛主席是这样说的:“追悼会,就让他的那个亲密战友主持嘛”,声音里透出勉强和不愿。邓小平很明白自己当时的政治处境,这也是他自己正式退出政治舞台前最后一次登台。

他当然也记得,在他致悼词的时候,站在正对面的叶帅早已泪流满面、悲痛欲绝。

他还记得,追悼会结束后,在人民大会堂电梯口,邓小平见到了特意在此等待多时的叶帅。此刻的叶帅已是眼窝深陷,疲惫不堪。那一刻,他记得叶帅紧紧握着自己的手,说了一句:小平同志,你今天做得很出色。

他更记得,自己当时是颤抖着声音对叶帅这样说的:老兄,我知道,这是我最后一次登台了。这样谢幕,我没有遗憾,谢谢你了。

而叶帅当时是这样回答的:不要这么说,保重身体。明年这个时候,我去接你。

“明年这个时候,我去接你”这句话是不是就应在了这一趟呢?

刚想到这里,轿车嘎地一声停了下来。动作敏捷的马头迅速跳下车,为邓小平拉开了车门。

邓小平惊讶地发现,叶帅此时竟然站在他的宅子门外,迎候着自己的到来。于是他急忙趋前几步,动情地喊了一声:老兄。

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虽然天很冷,但是这两双手都很热。

高层的某种含义深刻的互动,基层百姓都是不知道的,这种政治影响往往要在以后逐步显现出来;而基层百姓的某些微妙甚至莽撞的举动,也往往是高层难以事先察觉的,往往在以后的历史中才显现出某种“报春第一燕”的影响。

夏建国、夏建红、田源、任燕四个人此时走在街上,每个人的心里都似有燕子在飞翔。他们的步伐矫健而有力,每个人都用大衣领子挡着脸,大步顶风向西单走去。他们嘴里、鼻孔里喷出的团团热气,瞬间就凝结成了片片霜花。

四个满怀激情的年轻人开始行动了。他们怀里揣着的大字报,将是他们释放给这个国家的又一声春雷。

夏建国突然站定,跟着他的伙伴们也一齐站定了。

上一场雪还没有化尽,新雪又开始零零星星地飘落,风刮得很紧,夹着颗颗雪粒打在人脸上生疼。

夏建国沉下脸,看着他的同伴说,我想到了一件事。

三个人都不知道夏建国想说什么,夏建国自己也犹豫了一阵,半晌,抬起脸说,光贴一张大字报,其实也不需要大家动手,何况这张大字报是我口述的内容,尽管是任燕抄写的。

任燕顿时明白了夏建国的用意,事到临头了,这位建国哥有些不忍心,是杀是剐他准备一个人去担了。

田源也一下子听懂了夏建国的意思,但心里却是恼了。

那又怎么样?田源反问。

田源心里当然不痛快,干吗临阵变卦?要死大家一起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你夏建国怎么总搞个人英雄主义,偏要一个人扛着,这世上就你不怕死?

田源忍住气,对夏建国说,你躲进安徽凤阳的那个小村子时,我可是在广东宝安“扑网”啊。子弹从我的头顶飞过,大狼狗也差点咬住我的裤管,这些我都向你们说过,你们不要以为我田源光会在台上朗诵诗歌,我也是个不怕死的货。

这时候夏建国就咧嘴笑了一下,并且伸手狠狠地拍了一下田源说,知道你是好样的,但是你们大家都要听明白我的意思。咱们自己被抓、被逮、被关,哪怕被杀,都没有什么,不能老让家里人担惊受怕。我家还好说,建红和小妹都在。你们田家呢,就你一个,你要出了大事,你爸爸就愁死了,还有你妈妈,不发疯才怪。你任燕也是这样,家里就你一个孩子。你们过于冒险都不值得,诸位都明白我的意思吗?

田源还想反驳,夏建红却拉了他一把说,你就听我哥的吧,我哥说的也在理。有人坐牢了,不能连送牢饭的人都没有。再说,建国去贴这张大字报,只要动作快一点,便衣也不一定盯得上,不一定出事,咱们帮忙看着就是。

任燕也说,建国哥讲得也有道理,革命总是减少一点牺牲为好。我说这话可不是因为害怕,这一点我要说在头里。我这个“新党员”头衔是早就准备被拿掉的。

西单电报大楼附近近百米的长墙,依旧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大字报和大标语,大多是批判“四人帮”的,还有一部分是批判邓小平的。有些大字报还没有贴上去几个小时,就被后来的一拨大字报糊上了。这堵长墙,可以说是首都政治气候的一只晴雨表。

夏建国四周看一看,然后就向一位正在张贴“批邓”标语的青年借了糨子,三两下就把自己的大字报贴上了墙。

借给夏建国糨子的那个青年傻眼了,刚上墙的这张大字报,原来是“反革命”性质的,大字标题如此地抢眼:四五要平反,小平快出山。

果然,这一贴就炸了,呼啦一下大字报周围就挤满了看稀罕的人,有人拍腿大叫“说得好”,有人却喊“还继不继承毛主席遗志了”,好几个人挤上前拍拍夏建国的肩膀说,小伙子你是哪个厂子的?你小子有种啊!这时候有一个面色慌张的老年人挤到夏建国身边,扯扯他的衣襟提醒说,小子,还不快走!

夏建国知道情况不妙,使出吃奶的劲冲出了人群的团团包围。谁知就在这时,他已经被两个便装男子一左一右地夹住,其中一人厉声说,别说话,跟我们到市局去。

远远看着的田源、任燕、夏建红起先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等他们醒悟过来,夏建国已经被架上了一辆吉普车。车子发动得很快,迅速就往东面开去。

田源一拳打在墙上说,我也是该上那辆车的啊。

夏建红与任燕则不约而同地流下了眼泪。

夏建国总是首先受苦的人。

这时候,他们就听到围着那张大字报的人们开始了大声的争执,有人喊“撕了撕了”,也有人喊“不要撕,我们还要看看,说得也有道理嘛”。

再过了一会儿,大字报前竟然有人打起架来,而且两边帮架的人都很多。

叶剑英与邓小平的这一次西山谈话,所涉及的最为关键的话题,也是一个“小平快出山”的问题。

谈话刚开始,叶剑英就端出了这个话题,他直截了当对邓小平说,宵小易擒,治国艰难。折腾了十年,积重难返,现在已是危机四伏。小平同志,你要有思想准备,再度出山啊。

邓小平心里一动,叶帅这一次把他从医院请出来,果然是要谈这个事。他知道,关于他是否重新出来工作,已经是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在明里暗里关心的一件大事。邓小平心里想,这件事已经不仅仅关系到他个人的进退荣辱,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事业的某个方向的驱动力,众人的关心也就是在这个方面。

包括叶帅。

邓小平知道,叶帅近段时间所苦苦思虑的,也是这个直接关系到国家事业的问题。

于是邓小平想了想,神态平静地对叶帅说,叶帅,这些日子,不瞒你说,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呀。是在家颐养天年,还是出来工作,勉为其难?想来想去,还是那句话,听中央的安排吧。

叶剑英微微点头,虽然他早已猜到邓小平的态度,但是亲耳听到这些话从邓小平口中说出来,心里还是颇感安慰。叶剑英知道,在所谓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日子里,邓小平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受了不少煎熬,哪怕有很大的怨气也是正常的。他生怕邓小平心灰意冷,突然决定从此当个“甩手掌柜”,再也不过问政事了。那样,中国的事情就有些难办了。而今,听到邓小平说出一句“听中央的安排”,叶剑英思虑多日的一个疙瘩顿时解开了,他甚至高兴地站了起来,独自在房间里走了一圈。

虽然隔着厚厚的玻璃,但是窗外林间的鸟叫声依然是那么清晰,声声入耳。叶剑英再度回到座位上,小声地告诉邓小平,说自己已经多次找到华国锋商议邓小平复职的事情,但华国锋主席始终有些顾虑,毕竟“四人帮”刚刚下台,党内许多事情还不够稳定。华国锋的意思是,邓小平出来工作是可以的,但是这个弯不能转得太急,要有个过程,要水到渠成。而叶剑英再三强调,邓小平复出,是大势所趋,是党心民心所向,是不可阻挡的。

叶剑英推心置腹地对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什么时候都得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方向,都得有一张鼓舞人心的蓝图,都得有一个主心骨。为这件事,我睡不着觉,心里一直不踏实啊。

邓小平说,叶帅,我想,这次我出来工作,还是当个绿叶吧,我想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具体的工作?哪些方面?

还没有想好,邓小平笑着回答。其实,自己到底能不能出来,到底什么时候出来,到底出来之后具体担负什么工作,这是邓小平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邓小平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些具体的、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国家现在这么乱,要收拾的工作千头万绪,首先应该抓一些具体的、扎扎实实的事,一个领域接一个领域地让国家呈现出人民愿意看到的新面貌。但是,一开始着手抓什么,邓小平确实还在考虑中。

午后,气温转暖,叶剑英提议到户外走走。于是,这两位老人肩并肩地漫步在西山的小道上,马头与一帮警卫则分散在四周警戒。

午后的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向大地,也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叶剑英和邓小平的身上。

邓小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享受着冬日里的阳光。叶剑英试探性地问,这里的环境还好吧?

好得很,邓小平说,又深吸一口气。

怎么样,过来和我做邻居吧?

叶剑英话一出口,邓小平便吃了一惊,他不解地看着叶剑英。

叶剑英说,我都打听清楚了,你们宽街的那个房子,地震的时候损坏太严重,再住很危险,交总参管理局整修吧。我已经安排了,你出院以后就搬到那栋楼。说着,叶剑英就举起手,指向山顶那栋一半隐没在树丛中的小楼。邓小平后来知道,那是二十五号楼。

那是王洪文的住所吧?邓小平仿佛记起来了。

叶剑英意味深长地说,没错,“暴发户”倒台了,该把你这个老革命请回来了。这个时候,你清静点儿好。

邓小平看着叶剑英,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踌躇了半天,说,好,我听老兄的安排。

叶剑英真是一个细心的人,也是性急的人。

邓小平入住西山之后,每天早晨都要在院子里做自创的体操,伸伸胳膊,弯弯腰,他的外孙女眠眠则喜欢在一旁照样学样,祖孙俩相得益彰。卓琳每天透过窗户看着这一场景,总是开心得笑弯了眉毛。

西山是北京西部山地的总称,是封建朝代的皇亲国戚们争先抢夺、享受山水之乐的风水宝地。西山之美在深秋和严冬,向来以香山红叶和西山晴雪而著称。

邓小平每天早上起来都觉得心旷神怡,他感觉自己的健康恢复得很快,吴阶平大夫的医术和这一山鸟儿的鸣声,都很精妙。

邓小平的自创体操是没有配套音乐的,背景声音是每天早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这天早上,他听见小小收音机里传出的浑厚嗓音在说:我们面前还有不少困难,我们有勇气、有信心挑起重担,战胜一切困难。毛主席曾经号召我们“团结起来,以大局为重,焕发精神,努力工作”。让我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邓小平的眉头突然紧锁,原本流畅的动作也停了下来,举上头顶的双臂半天没动。眠眠看着爷爷的动作,也跟着把手举过头顶,半晌,眠眠受不了了,明显感觉到了胳膊的酸疼。她见爷爷的手还是举得老高,也不敢放下,只是可怜兮兮地望着爷爷。

播音员的声音继续说:我们要更紧密地团结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紧跟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一切行动听从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指挥,同心同德,步调一致,牢牢抓住深入揭批“四人帮”这个纲,去夺取天下大治的新的伟大胜利。

在听这段新闻的自始至终,邓小平一直沉默着。待广播声结束,邓小平放下双手,拿起收音机,表情严肃、若有所思地走向屋里。眠眠这才放下双手,迷茫地看着爷爷的背影,在她的印象里,爷爷从来没有这么严肃过。

卓琳在窗口都看到邓小平的样子了,赶紧走出房门。

邓小平问今天的报纸到了吗,卓琳说没有,邓小平说到了就赶快拿给我,卓琳说有什么问题吗。

邓小平摇摇头,没有回答。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不仅是邓小平,很多中国人都感觉到了这个问题。

一九七七年二月七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了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这篇社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说法,话是这样说的: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两个凡是”的这种说法,问题很大。这说法最大的危害,就是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方针政策得以继续推行,大量冤假错案难以昭雪。其实质,就是打着毛泽东的旗号,继续坚持和延续“左”倾错误,禁锢人们的思想,使整个国家继续走在一条不知所措的、看不到前途的道路上。

同类推荐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牛顿法拉第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牛顿法拉第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的读物。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张謇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张謇

    张謇,字季直,晚年号啬翁,江苏南通人。张氏祖上原籍江南常熟,元末为避兵乱迁居江北。祖父张朝彦乃贫苦农民,以耕种为业,偶尔也摇鼓卖糖以助生计,后入赘南通金沙镇上开店铺的吴家为婿,家道渐富。张謇的父亲张彭年继承祖业,除经营20多亩土地外,还有10多个伙计操办瓷货生意。张謇是张彭年的第四个儿子,清咸丰三年(1853年)生,因承继祖母吴氏的香火,故幼年取号吴起元,乳名长泰。他天资聪颖,4岁在父亲的指授下即能将《千字文》朗读成诵。5岁入塾,15岁已修完四书、五经。
  •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一日看尽长安花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一日看尽长安花

    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分册)》攫取唐朝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其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驱逐倭寇——戚继光

    驱逐倭寇——戚继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指鹿为马的赵高

    指鹿为马的赵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求生在生化末世

    求生在生化末世

    末日来临,秩序崩坏,罪恶四起?不存在的,猎人变成猎物,首先是要活下去。【无异能无金手指】【写实向末日文】一部末日抗尸生存指南!一条咸鱼的成长史!普通人的末日!在绝境中,守望黎明,守卫身为人的极限!
  • 以身相许

    以身相许

    青七只不过是摔了一跤,却摔出个灵魂出窍。醒来后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被一个叫宁致远的男人占据,而且还是一个毒舌加冷情的臭男人。她想尽办法也回不到自己的身体,只好日日跟在唯一可以看到她灵魂的宁致远身边。可他却用她身子,女扮男装,从军入伍,还大言不惭的劝她早日投胎。青七怒了,等到女子月信的那一天,定要叫这臭男人明白明白,什么叫血流成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异地恋

    当异地恋

    以前流行一句话: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但真心爱过是否真的舍得就这样放弃?不舍得放弃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年轻人分隔两地的爱情最终会走向何方。。。
  • 不存在的同桌

    不存在的同桌

    竹是一个孤儿,她从小父母双亡。她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在一次手术之中患上了抑郁症。在一次车祸之中,抑郁症发展成了幻觉。离奇的同桌,虚无缥缈。校园的绯闻:“她旁边明明没有坐的人。”在校园里她像一个疯子样存在。医院太平间里的那个人到底是幻想还是现实?墓地里的那个无字之碑,守墓人称:“那是你的亲人。”可是那个墓地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守墓人。
  • EXO甜蜜之恋

    EXO甜蜜之恋

    某高中,你偶遇12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给你一次选择和他们其中一个人在一起的机会,你会选择谁?
  • 谢谢那年青春有你

    谢谢那年青春有你

    15岁那年,他,因为爷爷身体不好,答应与爷爷一起回到曾经爷爷奶奶生活的地方生活,并开始一年的借读生生活,在那里他遇到了眼睛大大明亮的女孩,身上总是有一股白百何花的香气,第一次让他莫名的时不时想着那个女孩,注意着她的一颦一笑,原本以为彼此的心靠近了…可是她突然躲着自己….慢慢的远离自己…消失了,没有任何离别的话语。12年后,他与她相遇,这一次她能走进他的世界吗?不,好像,他的世界更远了,她想,无论如何努力也走进不了他的世界,“从来我都没有让你走进我这里,我说过,你去哪里,我就去,是…我要去你那里,笨蛋,”他深情的望着她…….
  • 娘子,别过来

    娘子,别过来

    易筱筱阴差阳错穿越到大周王朝,两年后满心期待的向江宁王世子江然告白:“江然,我喜欢你!”江然:“禁卫军,这里有泼妇骚扰朝廷命官!”两年后……“江木头!你当初说谁泼妇呢?”“娘子,别过来。有话好好说,放下你手中的菜刀……”
  • 八零婚姻有点甜

    八零婚姻有点甜

    江素媛上辈子勤勤恳恳的挣钱,人到中年却被戴了绿帽子,婆婆非但不帮她,还把错误归咎给她,要她净身出户,她拼死挣扎却意外身亡。重新活过来她从一开始就做出了不同的选项,遇到他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让她知道女人也可以不必要强。 (前面稍微有一两个极品,后面主线就是发家致富撩小哥哥~)
  • tfboys一生有你足矣

    tfboys一生有你足矣

    “我爱你”“我也爱你”“我这一生有你就足够了”……几句誓言在他们经历过酸甜苦辣的地方说出;之前的一次碰撞,合作……所有的事情让他们六人的生活变了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