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1100000018

第18章 乡风民俗(1)

回想崇明岛上度过的少小时光,最难忘的是盼着过年过节。所有这些已成为风俗的节日是属于所有农人的,而无论贫富。也就是说在那些日子里有一种浓浓的乡风民俗,并且有仪式指向亡者、祖宗,以及对土地的祝祷,从而提示后来人要记住些什么。于今想来,这便是家族和乡村史的相沿相传了。

岁时祝祭是崇明乡村仪式的典型。农历十二月三十(小月为二十九)是除夕,俗称大年夜或年三十夜。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不管怎么样又过了一年,而这一年同以往的每一年一样,都是在风风雨雨、辛勤劳作中度过的,农人只有自己犒劳自己以及自己的祖宗。这一天,屋檐下要插冬青、柏枝、芝麻秸,然后是蒸糕、搓圆子。崇明农家蒸的糕以糯米粉为主,伴以红枣、核桃仁,家里蒸糕的时候,孩子们便围在灶前观望,流口水,枣香糕香实在诱人。但在一笼糕蒸熟置于饭桌上的时候,是不能偷吃的,那是大年初一吃的。可是孩子们太馋了,便一人分得几粒红枣核,皆大欢喜。还要炒花生、备酒菜,酒是自家酿的米酒。还要贴春联,挂祖宗画像。打囤子是大年三十那天一种专门的仪式,把石灰装在麻袋中,在场院上打出白色印迹,乃祈求五谷丰登、粮食满囤之意也。晚上合家团聚吃年夜饭,饭后守岁至深夜,旧年之去,意有眷恋,新岁将至,不亦乐乎。

除夕过后便是大年初一了,是谓春节,俗称过年。春节总是寒冷的,或者有雨或者有雪。无论天阴天晴,这一天的清早,男女老少衣着一新,一律穿新的土布衣服,我小时候还穿长衫,家境特别穷困的也会把旧衣服洗干净后再穿,总之要有个新的开头,半夜里就有人放鞭炮了,但声音很稀落,也正因为稀落而格外洪亮,农人大多清贫,放鞭炮者无几,乡下称鞭炮为“脱手穷”。

年初一的早饭一反崇明早餐喝粥的旧习,菜肴丰富,有红烧肉。做饭时在灶膛里烧的柴用芝麻秸、黄豆秸,噼啪作响、步步登高,取其大吉大利。早饭后,亲友、乡邻串门“跑白相”,有客至,必有长生果(花生)、炒蚕豆及烟茶敬奉。路上遇人,互相作揖;初一晚上要早睡,俗称“盘稻囤”,养精蓄锐于一年的第一夜,盘好了稻囤五谷好丰登啊!就连我们这些小孩也不得出门疯玩,无奈之下便躺在被窝里偷偷地剥花生吃,总会弄出动静来,母亲会问这是什么声音啊,“老鼠在吃长生果呢!”

大年初一是规矩最多的一天:不扫地,不汲水,不洗衣,不泼水,不动刀剪,不开后门,不出秽语。会有演扁担戏的串村访乡而至,所谓扁担戏就是一人一扁担挑着流动舞台高脚凳,四处行走。田角地头均可演出的布袋木偶戏,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民间戏剧艺术,并为之如醉如痴。演出时,艺人用扁担一头撑起舞台,一头插入高凳横档的凹榫,于是舞台固定。所谓舞台者布幔之中表演者的一人之地。演出开始,艺人用双脚踩响开场锣鼓,铿锵有力。一阵击打之后,人物出场,人物者套在表演者手指头上的木头人——木偶是也。我在乡下看的第一个扁担戏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看完之后和一帮小伙伴一起练翻跟斗,乡下称“豁虎跳”,可以连翻几十个,但有时也会翻到宅沟里。

有资料说,扁担戏是在清朝咸丰年间由外地跑码头的戏担子传到崇明的,再由崇明人拜师学艺并在崇明的上下八沙流传。清末崇明岛上曾有过数十副扁担戏班子,这些戏班子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便是崇明戏剧事业的全部了,也就是说崇明人在这孤悬江海的沙洲上,除了猜天和编谚语、歇后语、唱山歌及偶尔有几个说书的以外,只是到了清咸丰年间才看到扁担戏,除此以外别无其他。因此,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崇明的农人对文化是渴盼的,在一个封闭的地理环境中,他们关心天象、农耕,同时也关心着外面及过去的世界,他们天真而好奇。这使我找到了一个答案:为什么我的母亲以及类似我母亲的穷苦农民,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让儿女去念书?大约到了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每逢寒暑假,或者因为农闲或者下雨不去田间劳作时,我邻居的村民便会把我叫去,给他们讲读《三国》、《水浒》、《西游记》之类的古典小说。在乡下,我最早读到的这些旧小说一般都是民国年间印的绘图绣像纸本。还有更早的《薛仁贵征东》之类的版本。我的古典文学的学习实际上始于给农人读小说,一个上午读不完下午接着读,男人为主坐满一屋居然鸦雀无声。

回过头来再说扁担戏,也许读者会同意我的这个看法,当外地人一根扁担挑着道具,挑担者同时又是表演者,让手指上的木偶活灵活现各种动作,还要用一张嘴表演各种人物的道白与唱腔,并辅以口技的扁担戏不复再见时,到了崇明却得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岛域环境的封闭,使这一古老、简单而又动人的戏种得以延续。封闭并非一定意味着扼杀,封闭也可以具有创造和流传的内涵。崇明四面环水,江海阻隔。别的剧团即使是草台班子,也要十几个人、几副担子,加上一堆道具行头,车船劳顿不说还要多出不少盘缠,于是望洋兴叹,作罢。

第一个把扁担戏带到岛上的人是有眼光的,一人一担来去自如,虽然扁担戏的表演和剧情较为单调,但自成一派特色鲜明,而岛上的农人又从无别的戏种可看,所以大受欢迎。尽管是外来剧种,后来却与崇明岛融洽而本土化,再由崇明岛人传承于崇明岛,并且有了本岛题材的剧目——《陆阿大卖小布》,陆阿大的名字在崇明岛上家喻户晓,成为善良、憨厚、无奈的典型。可谓是千辛万苦,一朵奇葩了。

看了扁担戏以后的年初三传为“撒草娘娘”生日,查各种民俗旧志,这一位“撒草娘娘”很可能是崇明特产的,这是不是与崇明滩涂荒野自生田变成熟田的过程中,野草太多有关呢?待考。这一天凌晨,鞭炮又一次响起,会有男子在田埂路上狂奔,狂奔者中有的全身赤裸,裸奔也。原来是为吓跑“撒草娘娘”,希望这一年田间少长杂草。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农人称为正月半,十五至二十为元宵灯期。正月十三、十四开始家家户户磨粉做“茧团”,一种状若蚕茧两头大中间细的点心,月半中午要包馄饨,名为“兜财”,下午“斋田头”,用筷子插上茧团置于田头。我家的宅后有一块种棉花的高田,中间是一个隆起的土包,那是我父亲的坟,坟上长着两棵树。正月半的傍晚,母亲带我去“斋田头”时也在坟前插一个茧团,寒风夕阳下我能感到母亲心里的苦。夜间立高竿挂红灯,孩童提着状如车、船、龙、马、兔、鱼、蟹的各种彩灯,来来往往。这个彩灯是我儿时所向往的,但在乡下买得起红纸和蜡烛的人家并不多,所以我和一帮穷孩子便跟着提灯的到处跑。西保小学紧邻着保安镇,镇的西市梢有一家门脸朝北的杂货铺,卖蜡烛,这鲜红的蜡烛使我动心,可是我不记得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曾经拥有过一支蜡烛,点亮过一支蜡烛……

更激动人心的是“掼田财”,农人以芦苇、柴扎成壮硕的长捆火把,两头点火用双手舞动并在村路上疾行且一路高呼:“田财田财,大家发财!”田财者田里生财也,以火光照亮田地祝祷田地。我对发财自小就没有兴趣,但对那火光舞动跳跃于夜空下的情景及农人的呼唤,记忆犹新。

茧团又称“两头大”(乡音,“大”为“杜”),岛上的民谣说:“吃了两头大,各人寻段路。”正月半一过,春节也就结束了,农人要春耕春种,回乡的人要回上海、苏北做小工、当苦力,一切又恢复如常。

转眼就是清明了。

这一天是祭祖扫坟、插幡化纸的日子。化纸者烧化纸钱,我儿时的崇明岛上尚无冥币一说,纸钱均用手折,再用细白线串连,妇人、小孩执之上坟。除了富户操办酒席、鸣放鞭炮外,一般人家则添土修坟,置农家供品行祭,祭毕将供品分施看热闹的孩童。

立夏要“吃青”,而且是“吃七青”。一曰草头烧饼,二曰青壳鸭蛋,三曰青蚕豆,四曰青梅,五曰甜菜,六曰青麦仁,七曰海蛳。吃了“七青”,可免“疰夏”。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端午前一两天就去民沟沿摘芦叶,青青芦叶用来裹粽子,粽子的外形最普通的是三角宝塔粽,还有各种花式,粽子的内容有糯米加红枣、赤豆,也有小麦粉的麦粽,无论米粽麦粽,都是满口芦叶清香。端午这天家家门口悬挂昌蒲、艾叶、大蒜头。妇女头上夹艾叶,孩儿额头涂雄黄酒,胸前挂着装雄黄的荷包。殷实之家的中堂要贴“端阳符”,挂钟馗画像,驱邪捉鬼也。端午的中午喝雄黄酒,并以雄黄酒喷酒,以白芷、苍术烟熏室内,祛毒散湿。也有龙舟竞渡的,但在崇明并不流行。

“六月六,买点肉笃笃”,崇明方言,“六”读作“陆”,“笃”的读音与普通话一样,但意思却是“煮”、“煨”,六月六要买点肉煮或者煨汤。不知为什么非要在这一天买肉,但可以肯定崇明乡下农人在半个世纪前很少吃肉,因为贫穷。“六月六”这一天之所以特殊,可考者有二,一是相传这一天皇帝晒龙袍,乡人纷纷晒被、晒衣物,图个吉利庆祝一下;二是新嫁娘出嫁后的第一个六月六一定要回娘家,于是摊面饼,“买点肉笃笃”。

六月六之后是七月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也称“七夕”,乡人谓“乞巧节”。“乞巧”的来历是,这一天晚上,妇女将凤仙花捣烂后以花汁染手指甲,并藏蜘蛛于盒中,次日启视,如蛛丝条理清楚则为得巧,再摊一张白纸于场院地上,可得织女自天上撒落的脂粉,涂之得慧,此“乞巧”之意也。七月七吃的小点心以面粉加糖水揉和再切成长方形薄片,入油锅而成“烤”,名为“吃烤”。在我的印象中,崇明农人以油为贵,所谓“起油锅”是以一块油乎乎的布在锅底涂抹一圈而已,油煎成“烤”自是美食无疑。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农人称“八月半”。“八月半”要吃月饼,但真正意义上的苏式酥皮月饼,农民少有人吃得起。一般农户吃的自制的月饼,其实是蕃瓜烧饼,一样香甜,同时还要吃芋艿、山芋、毛豆荚等应时地头食品。入夜,有雅兴的把酒赏月。

九月初九为重阳,登高节。

重阳后三个月,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要吃“腊八粥”,相传,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寺庙煮粥祭供,民间相率仿行,时久成习。在中国吃腊八粥几乎南北皆然,但腊八粥中的成分稍有不同,崇明农人煮的腊八粥以糯米、黄豆、青菜、芋艿、慈菇、花生米、豆腐干、赤豆、油豆腐汇于一锅熬煮而成,更讲究的还加肉丝、火腿,其味鲜美食之不忘。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之夜,崇明统称“廿四夜”,相传此日为灶君公公上天之日,民间向有送灶君的习俗,农人习惯以百叶卷以青菜、慈菇之类称为银包卷、赤豆饭、廿四糖作祭食,点香烛、备纸钱、叩头礼拜如仪,把灶君像与花帘礼串烧化,送灶是也。

廿四夜之后便是本章开头写的除夕了。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爱憎得失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爱憎得失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穿越晋江

    穿越晋江

    晨曦,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晋江大地,一群晋江人从岩洞里走出,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是一个春寒料峭的季节,可他们并不怕冷,不管男女老少,都清一色裸露着身子。他们的模样有些奇怪,前额很低,嘴巴前突,个头也不高,最高的也不过1.6米。他们来到离岩洞不远的一个空地上,地上堆满了前一天吃剩的鱼虾、贝壳以及用来生火的木柴。他们围坐一圈,一边生火,一边用一种我们听不懂的语言说话。说到动情处,他们会手舞足蹈起来,原来是正在安排新一天的工作。一起来翻阅本书吧!
  •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他学贯中西,推动了当代中国散文的发展,被誉为“余秋雨现象”。他的近十本“文化散文”著作,自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至今,频频刷新销售排行榜,且拥有了无数读者,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本书作者以鲜活的语言为针脚,所穿之线是余秋雨的“读书生活”。作品清晰地再现了余秋雨的成长之路,使读者从这位文化大师身上,领略到了作为一个人生存奋斗、发展完善的方向。
  • 文明大趋势

    文明大趋势

    本书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开始,系统梳理其发展的过程和内在脉络,并将中华文明与西欧、日本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从而提出“近代以来,中华文明为何落后于西方”这个核心问题,并给出了自己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人类文明发源于中东地区,中华文明也是在中东文明的影响之下才发展起来的,相较欧洲中华文明距离中东更远,从源头上说就“落后”于西欧。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中)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暗无天日的暗恋

    暗无天日的暗恋

    人生或许本就是一场孤单的旅行,有些人有些事让你行走的旅途不会太过于寂寞,遇见你我却变得更寂寞。曾经的曾经你记得也好忘记也罢,只不过是我一人徒留在回忆里挣扎。啊~我这该死的暗无天日的暗恋啊!
  • 每一瞬都在喜欢你

    每一瞬都在喜欢你

    千梦黎,千氏独女,14岁修完博士,伪装界高手,没人知道那一面是真的她,精通四国语言,文科天才,数学学渣。君夜冥,冥界之主,除了睡千梦黎,没有任何爱好。一人千面小梦黎撒娇:师傅~人家知道错了,你就原谅我嘛~可爱:唔,小姐姐好漂亮呀!卖萌:我这么可爱你是不是应该奖励我吖?男装:呵,小妹妹一个人在外要小心咯~娇妻:亲爱哒~人家要抱抱御姐:白莲花?呵!你影响我呼吸新鲜空气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今日的星光璀璨依旧比不过你一笑

    今日的星光璀璨依旧比不过你一笑

    不知怎的,恋爱小屋的导演邀请戚善来恋爱小屋参加节目录制。在她去节目组准备的房子时,她遇见了一个男人,可以让她过上幸福生活的男人。*后来,那个男人,先离去,她在穿上体面的衣姿,静静地躺在他身边,缓缓闭上眼……
  • 冷风拂面我拂你

    冷风拂面我拂你

    黎明的起始就是你的出现,落日的尽头就是你不再爱我。世间最毒的仇恨,是有缘却无份,可惜他们从不心疼自己的笨。高三弃他和自己的好兄弟和亲弟弟私奔米兰,多年后又卑微归来,成了他偌大的商业帝国里唯一的女艺人。他给她最好的资源,最好的一切,却始终拉不下脸来问她一句为什么。多年后的重逢,当她对他重燃爱火时,她却发现他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不是她生的。她好不容易在他的威逼利诱下与他隐婚,孩子的母亲却意外归来,那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女人。她退了,她不敢在正视他们之间脆弱的感情。当全世界都与她站在对立面时,她的前男友们都与她站在了一起,可他心里眼里却都只有那个女人。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一次又一次的当枪使着。父亲不是她的父亲,母亲一直在四处逃亡且杀了她最敬爱的哥哥的母亲。当她改姓归来时,他却跪在她面前祈求原谅,希望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得到她的陪伴,她又心软了。他双腿瘫痪,公司面临破产,绝色美人的出现,她再次犹豫了。徘徊犹豫,犹豫徘徊,他们到底该不该在一起?手上沾满了血腥的他还配拥有爱情吗?他是她高不可攀的神,她是他倾尽所有的魔。泠泠处女座《冷风拂面,我拂你》
  • 他和她的异世界

    他和她的异世界

    他叫王安,一个普普通通的安静学生。她叫林彦筱,一个被军校退学的公主。他和她相遇,因为梦想而交汇。属于他和她两人的异世界,开始了。
  • 《胡仙》

    《胡仙》

    灵小姐为寻亲夫不远千里自中州来到冰火原,本以为能见到牵肠已久的夫婿,却不想因此卷入一场未知的阴谋之中,北疆突然传出要血弑无情人,而传说中的幽境即将开启,沉睡的远古神也即将苏醒,一个又一个惊天秘闻轰然袭来。是天道有变还是背后有人在操纵着这一切呢?一只能够穿越轮回,起死回生的蝴蝶又代表了什么?且看胡仙,带你走进无情人的世界,一起品味一把神刀带来的震撼!
  • 沫上花开:云归矣

    沫上花开:云归矣

    从云沫的认知里,人生的四大悲剧就是——看病遇到前男友主治,考试遇到亲哥哥主考,吃饭遇到仇人主厨,就连女扮男装玩儿个游戏都能娶到人妖。当喜欢多年的偶像和暗恋自己多年的校草齐聚时,何去何从如何选择。初恋当年的抛弃又会换来什么???小时候的一见钟情,长大后的两情相悦,天下的有情人本来就应该都在一起。那年夏天,阳光很好。她说多多关照,他说三生有幸。可是那有一帆风顺的一生!苍天啊!大地啊!让这个世界杀了她吧!
  • 春风拂尽人间长留

    春风拂尽人间长留

    偶然的惊人一瞥,阮思玟就此在苏瑾歌心里埋下了种子,原以为二人不会有任何交集,谁料,一场所谓的“家族联姻”,让苏瑾歌看到了希望……
  • 临血升腾

    临血升腾

    人类死亡后何去何从?天国是灵魂安息的地方还是另一个起点?当初景迈出天门,踏上新的土地,那个瘦弱的男孩却已然发生了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