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61100000014

第14章 居里夫人与镭(1)

讲居里夫人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X射线与放射性的发现。

人类对玻璃棒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探究电的奥秘。电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叫做“玻璃电”,即正电。赫赫有名的莱顿瓶实质就是盛水的粗口玻璃瓶。随着玻璃器皿制作工艺的进步,玻璃工匠们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器皿,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18世纪上半叶,德国莱比锡学者约翰·海因里希·文克勒和研究者,用一架起电机,使抽去部分空气的玻璃瓶内部产生了辉光。1836年,伟大的法拉第也注意到低压气体中的放电现象。他曾经想试验真空放电,但是,因为缺乏获得高真空的技术方法和手段都没能成功。不久,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尤利乌斯·普吕克尔,提出了这样问题:“当电在不同气压下通过空气和气体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为了得出这一问题的正确答案,普吕克尔需要一些有关的试验设备和装置:首先,需要玻璃管,并且在管的两端装上输入电流用的金属体;其次,需要能把玻璃管内的压力减少到最低值的抽气泵。

普吕克尔找到波恩一个制作物理和化学仪器的作坊,他向作坊主说明了来意。

作坊主喊过来一位中年技工盖斯勒。普吕克尔告诉他,他想订制一种两端封有金属电极,并且内部气体稀薄的玻璃管。

1850年,盖斯勒创制成功了稀薄气体放电用玻璃管,普吕克尔用它实现了低压放电发光。普吕克尔十分高兴地邀请盖斯勒参观他的实验。细心的盖斯勒发现抽空的玻璃管放电发光的亮度不同,是与玻璃管抽成真空的程度有关系。

普吕克尔诚恳地对盖斯勒说:“要有真正的抽气机能够造成真空那该多好啊!多少物理学家期待着研究真空现象,没有真空抽气泵不行啊。”

盖斯勒早就对传统的机械式抽气泵和流水式抽气泵不满意了。普吕克尔的一席话,使他下决心改造传统抽气泵,研制新的抽气泵。

盖斯勒在翻阅有关托里拆利用水银代替水,形成“托里拆利真空”的科学资料时受到启发。他想,流水式抽气泵改用流汞效果不是更好吗?盖斯勒深思熟虑之后,他首先找来有关抽气机的全部资料,然后翻阅大量关于水银的资料。他最后决定利用水银比水重13倍的比重差,来提高流水式抽气泵的性能。

不久,一种简单、可靠、实用的水银泵就被盖斯勒研制成功了,用它几乎可以抽掉玻璃管中的全部空气。用水银泵抽成真空的低压放电管,使普吕克尔完成了对低压放电的研究。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玻璃工人,将低压放电管称为“盖斯勒管”。

普吕克尔通过盖斯勒管进行了低压放电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为盖斯勒管阴极管壁上出现的美丽绿色辉光所倾倒,加之盖斯勒的友谊,使他转向了研究盖斯勒管本身。

1868年,普吕克尔去世,没有完成他的实验,普吕克尔的学生希托夫接过了老师的工作。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克鲁克斯也站到了继承普吕克尔事业的行列中。

希托夫和克鲁克斯两人尽量使盖斯勒管达到更高的真空。他们分别运用水银泵制成高真空放电管,后来人们称其为“希托夫—克鲁克斯管”。

希托夫研究了高真空放电产生射线的主要性质。“克鲁克斯管”的真空度高,放电时没有辉光。在管中,从阴极发射出的一种射线碰到玻璃管壁或者硫化锌等物质,会发出荧光。

这种发光现象被称作“冷光”现象。这种从阴极发射出的能产生荧光的射线,被物理学家正式命名为“阴极射线”。

阴极射线的发现,引起了整个物理学界的极大兴趣。“希托夫一克鲁克斯管”的出现,为科学家研究起阴极射线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阴极射线”的发现,导致了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等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在研究阴极射线的人群中,德国物理学家威尔海姆·伦琴很快脱颖而出了。

1845年3月27日,伦琴生于德国普鲁士鲁尔地区的一个小镇——莱尼斯。他先后曾在三个国家的大学里就读,后来从师库恩德门下。库恩德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伦琴随老师回到德国后,先后在国内六七所大学任教。1888年,他担任巴伐利亚州维尔茨堡大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在这个研究所工作期间,他发现了具有穿透力极强的X射线,从而名闻天下。

伦琴担任维尔茨堡大学物理所所长以后,一直研究阴极射线。由于克鲁克斯管的高真空度,低压放电时没有辉光产生,随之而来的检测阴极射线是否存在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1894年,一位德国物理学家改进了“克鲁克斯管”。

他把阴极射线碰到管壁放出辉光的地方,用一块薄铝片代替原来的玻璃。结果,阴极射线管中发射出来的射线,穿透了薄铝片。——伦琴用铂氰化钡(一种荧光物质)涂在玻璃板上,创造出了能够探测阴极射线的荧光板。

当阴极射线碰到荧光板上时,荧光板就会在黑暗中放出耀眼的光亮。

伦琴不停地重复实验时,为了防止荧光板受偶尔出现的管内闪光的影响,他用一张包裹相纸的黑纸,把管子包得严严实实。在黑暗中,伦琴打开阴极射线管的电源。

当他把荧光板靠近阴极射线管上的铝片洞口时,顿时荧光板亮了。距离稍远一点,荧光板又不亮了。

结果,伦琴从中发现了阴极射线的一些新性质。原来,射出的阴极射线,只能在空气中跑很短距离,距离一远,就被空气吸收了。同时,伦琴看到,阴极射线只能穿过薄铝片,而不能穿过玻璃。

伦琴为了进行验证实验,把一个完整的梨形阴极射线管包裹好,打开开关,他发现:尽管阴极射线管一点亮光也不露,但是放在远处的荧光板竟然亮了起来。伦琴十分惊奇,顺手拿起闪闪发亮的荧光板,一个完整手骨的影子突然魔术般地出现在荧光板上。伦琴感到奇怪,但他没有放过这个稍纵即逝的奇特发现,他立即开亮电灯,仔细检查后,又重新做起实验。奇妙的光线又被荧光板捕捉到了,他把手放到阴极射线管和荧光板之间,完整的手骨影子又出现在荧光板上。这是事实,从未见报道过的事实。

第二天,伦琴结束重复验证无误的实验之后,集中精力思考这一新发现。伦琴想,它肯定不是阴极射线,因为它能穿透玻璃、遮光的黑纸和人的手掌,其能量是很大的。

阴极射线不可能穿透玻璃。

为了验证它还能穿透其他什么物质,伦琴几乎把手边能拿到的东西都用来做实验。他用木头、橡胶皮、厚纸板、金属片……一件件地依次放在射线管与荧光板之间,这种未知的神奇光线把它们全穿透了。最后,铅挡住了它的进攻,神奇的光停住了。伦琴还发现这种射线能使包在黑纸中的照相底片感光。

伦琴对对这种射线了解得越来越多,但是对它产生的原因、性质却知道得很少。伦琴感到这种神奇的射线对人类是一个未知领域,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们研究它,伦琴将他发现的神奇射线命名为“X射线”。

1895年12月28日,伦琴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并且出示了用X射线照出的手骨照片。

伦琴很快就名闻天下了。人们纷纷拿出实验室里的“希托夫—克鲁克斯管”,寻找X射线。“有了”“发现了”“成功了”。

他们也分享了伦琴发现X射线时的欢乐。就在伦琴宣布发现X射线的第四天,一位美国医生就用X射线照相发现了伤员脚上的子弹。于是X射线成了神奇的医疗手段。

1895~1896年,人们沉浸在“X射线热”之中。人们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对待X射线,对于X射线是怎样产生的谁也不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管X射线是怎样产生的,肯定与荧光物质有关。这是因为人们对X射线产生中的荧光板作用印象太深了。

如果说,德国伦琴在演奏19世纪末物理大发现乐章的序曲,那么,贝克勒尔肯定要演奏主旋律了。

贝克勒尔家族一直在研究荧光、磷光等发光现象。贝克勒尔的父亲对荧光的研究堪称一流水平,他提出了铀化合物发生荧光的详细机制。贝克勒尔自幼喜爱物理学,为了赶超祖父、爸爸,他下了许多功夫。他作为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物理学研究员,应该获得像伦琴那样的荣誉。

贝克勒尔从父亲那里找来荧光物质铀盐,立即投入实验,证实X射线与荧光的关系。他很想知道铀盐的荧光辐射中是否含有X射线,他把这种铀盐放在用黑纸密封的照相底片上。贝克勒尔从小就看见爸爸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进而获得荧光。他想,黑色密封纸可以避阳光,不会使底片感光,如果太阳光激发出的荧光中含有X射线,就会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伦琴发现的X射线在这一点上屡试屡败,密封底片若能感光就成功了。

1896年2月,贝克勒尔将铀盐和密封的感光底片,放在太阳光下照射了几个小时。晚上,贝克勒尔从暗室中冲出来的时候,他发现铀盐使底片感光了!重复进行实验也证实了以往的设想。为了确证,贝克勒尔又用金属片放在密封感光底片和铀盐之间,X射线是可以穿透它们使底片感光的。如果不能穿透金属片就不是X射线。这样做了以后,他发现底片感光了,X射线穿透了他放置的铝片和铜片。

这似乎更加证明,铀盐这种荧光物质在照射阳光之后,除了发出荧光,也发出了X射线。

贝克勒尔开始撰写研究报告了。但是,他的研究报告的结论是不正确的,不久,他自己的一次偶然发现,推翻了他自己的结论。

二月里的巴黎,连续几天一直是阴天,没办法,贝克勒尔只好把准备好的实验用品放在桌子的抽屉里。接连几天,太阳还没有出来。可是,底片冲洗出来时却是感了光的。

不经过太阳光照射,铀盐也能使底片感光。善于留心实验细节的贝克勒尔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症结。贝克勒尔又重新做了实验,一切和以前一样,只是不再让铀盐和底片暴晒了,冲洗感光片结果表明铀盐不需要阳光照射也能使底片感光。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生活中的各种机械

    探索未知-生活中的各种机械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自由的飘浮——航空知识

    自由的飘浮——航空知识

    探索浩瀚的太空,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人们憧憬着能随心所欲地遨游太空,与外星人对话交流,去太空休闲旅游度假,去拜访嫦娥的宫殿……我们的祖先有着未能登天的遗憾,可随着科技的进步,今天的人们已经能够自在地穿梭于天空之中。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不仅为我们解开了飞行的奥秘,也让我们看到了先前的探索者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天空,弥补祖先留下的遗憾的。今天的我们,正见证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姿多彩的火箭,形态各异的人造卫星,还有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探测器、空间站,这些航天器大家族共同谱写着远征天疆的雄壮乐章。
  • 地球消失记——诡异多变的气候

    地球消失记——诡异多变的气候

    本书讲述了目前地球大气遭到破坏、空气污染严重的状况,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以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重点培养青少年对环保的认识。
  • 军事战争未解之谜

    军事战争未解之谜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古代战争之谜、近代战争之谜、现代战争之谜、战争人物传奇、神奇的军事工具等。
  • 极地动物探索大百科

    极地动物探索大百科

    本书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极地动物辑录成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贯穿始终,不仅可以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更能够激发读者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热门推荐
  • 亿万宇宙不及你

    亿万宇宙不及你

    “佛渡天下人。”“大师,我只能生活在地狱之中。这世间在我看来是如此的险恶,人心也是如此的丑恶。您渡不了我的。”“佛渡不了你,但是情能渡你。”“情是什么?”“贫僧也不知,还需施主自行探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受伤娇妻:总裁加油

    受伤娇妻:总裁加油

    杨亦丹,她是豪门千金高中时期遭男友背叛,捉奸在床,说她装纯,不肯跨过这道坎。为走出迷茫,她只身前往美国疗伤。上官凯,与她青梅竹马,幼年情根已种,一生只要她。3后年她归来,本就娇媚的她愈发动人,他发誓这次一定不会让她逃走【宠文,蜜糖般的浪漫,喜欢我的可以加2506612509这是我的QQ号,书群号419310104。第一次写书不喜勿喷】可以通过QQ号反馈哦,么么哒
  • 天界传说

    天界传说

    某年某月某日,一个名为《青龙》服务器的游戏开始老套的开始,不老套的情节此书,无定义。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魔工

    魔工

    做一名史上最强的魔力冶炼师,铸造全属性魔力兵器,这就是秦奋作为魔工的追求!也是使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褶如书

    山褶如书

    孤独在呼唤我离别让我越过车马瞬间出现在他的面前
  • 强汉富商

    强汉富商

    一位程序员穿越成为流落在外的小国舅窦少君。从捕鱼养鱼开始的一段商业传奇。不知道主角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会给汉初带来怎么样的变化。
  • 随手杂录

    随手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