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61100000001

第1章 自我介绍(1)

我是拉瓦锡,全名叫做安都昂·罗朗·拉瓦锡(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于1743年8月26日生在巴黎。我的一生的工作除了到外地参观视察以外,主要成就大都是在巴黎完成的。

从17世纪末至1774年,也就是我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之前大约100年间,欧洲流传着的“燃素说”占统治地位。“燃素说”是普鲁士医生施塔尔提出的。照他的理论,可以用下面两个简单的式子来说明燃烧反应:

可燃物=灰烬+燃素

金属=锻灰+燃素

“燃素学”说实际上是很不科学的,可是却风行了100多年。许多著名的化学家,如舍勒、普利斯特里、卡文迪许都拥护燃素学说。

我原来是学法律的,因为父亲是一位律师,所以从小就培养我学法律。我在1763年20岁的时候,得到了法律学士的学位,并且获得律师开业证书。当时我家里很富有,所以我不急于去当律师,后来的兴趣转向了自然科学。

我最早感兴趣的是植物学,由于要采集植物标本,所以要经常上山。我在这期间,对于气象学发生了兴趣,同时也学会了使用气压计,这使我一生详细记录气象变化而没有停止。

父亲和亲友感觉到我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也就没有再勉强我做律师工作。我从21岁起就专门跟着一位地质学家葛太德从事地质学研究,我们得到了法国政府资助,从而能从事全国地质图的绘制工作。

由于我的地质老师的建议,我转去学化学,当时在巴黎教化学的老师是一位很有名的教授,他的名字是鲁伊勒,教课是很有名的。在巴黎讲课时室内外挤满了听众,不仅有学化学的学生和药剂师,而且有许多社会名流,例如狄特罗和卢梭等人都来听他的报告,在他的报告里主要讲了当时的矿物学和矿物的化学作用。我很用心地听了他的报告,增加了许多化学知识。尽管我的大量工作是关于化学的贡献,可是我一生没有放弃对于矿物的研究。

我最早的一篇化学论文是关于对石膏的研究,我在论文中分析了石膏的成分,指出这是硫酸和石灰化合成的,我发现如果把石膏加热以后,就可以放出水蒸气。从这个时候开始,我的老师鲁伊勒就开始使用“结晶水”这个名词了。这个工作使我开始大量使用天平。我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1765年2月25日向巴黎科学院宣读了,可是我的论文在1768年才在科学院院报上发表。

当时法国警察总署委托科学院研究路灯的改良(当时还没有电灯)。我参加了这项工作,设计了各种灯形,可使路灯格外明亮。虽然竞争的结果,没有选出最好的办法,但是法国皇帝赏给我一枚金质奖章,那是1766年的事。

当我22岁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我可以成为科学院的候补院士,当时我得的票最多,另外有一位工程师比我大10岁也参加竞选,我比工程师多两票。巴黎科学院就把我们两个人的名字送请法国的部长决定,结果是那位工程师担任了院士,我被指定为候补院士。尽管这样,我的父亲也感到相当高兴。在1768年3月之前不久,我被任命为征税官,主要是负责烟草和食盐的税收,这使我有机会视察法国很多地方。

1768年,我向巴黎科学院宣读了一篇有关浮沉的报告。因为这个时候,我正在研究矿泉水。当时欧洲纷纷传说,矿泉水可以用来医治多种疾病。在我之前,人们只知道用定性分析来分析水里的主要成分。我用浮沉计可以较快地得出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的结果,我写出了两篇论文。

1771年,我结婚了,当时28岁,而我的妻子只有14岁。我们虽没有生孩子,但一生却生活得非常愉快。她不但学会了做我的助手,并且在我的著作里,很多插图都是我的妻子画的。

到1775年,我又担任了皇家火药局局长的职务。我和夫人都到火药局里面去住,而在这个火药局里,我们建成了当时相当好的实验室。后来的大量研究工作,就是在这个实验室里完成的。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是一种基本元素,可是我却不是这样想的。当时英国的卡文迪许派了一位助手来,他告诉我,水是可以分成氢和氧两种元素的。

我为了证实起见,自己重复了卡文迪许的实验,证明了水的确不是一种元素,是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从此以后,水的成分就确定了。

我告诉卡文迪许的助手,利用很干燥的氢和氧两种气体,燃烧之后,也得到了水。因此古代传说,水是一种元素的话,被证明是不正确的了。

1783年,法国正有人用氢气使东西升高,成为一件轰动的大事,当时认为人能飞到像云那样高。

法国政府就组织了一个委员会,指定科学院来研究,这个委员会有三位物理学家和两位化学家,我就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经过实验,我用把水滴在加热的炮筒上的方法来产生氢气,并且得到了大量的氢气。1785年我在兵工厂里做了这个实验,请很多人来参观,从此人们才相信水并不是元素,水被确实证明是由氢气和氧气结合起来的。

在1773年,我在实验本子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所做的实验使物理学和化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从化学史来看,的确是这样的。

1771年,当时我还不知道布拉克的潜热理论。我观察到,冰和水如果混合在一起,温度保持不变,这就是潜热的作用。只是当时我没有把潜热实验结果公布出来。

到1772年,我观测到氧化现象,这个现象使我迈出了化学革命的一大步。这个革命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就是“燃素说”是错误的,我的新化学一度命名为“反燃素化学”。尽管在我之前,瑞典的舍勒和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先后发现了氧气,但是他们并没有利用自己的发现来推翻“燃素说”。

1772年的秋天,我燃烧了称过重量的磷和硫,发现所得产物的重量大于单纯的磷和硫,并把实验结果分别寄给巴黎科学院。

在1774年,我写了一本很重要的书,书名是《物理学和化学的重点》。

1774年10月,普利斯特里去巴黎参观。他和我以及其他法国化学家一起座谈,他告诉我们,如果把红色的汞沉淀加热,可以得到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很难溶于水,比起普通空气来,它使蜡烛烧得更光亮。这实际上就是氧,普利斯特里还叫它“脱燃素气

(dephlogisticated air)。

我听到普利斯特里的讲话之后,就在1775年也去把红色汞化合物加热,我本来以为可以得到“固定空气”(即CO2)。结果得到一种气体,通过石灰水以后不发生沉淀,而蜡烛在气体里点得更光明,所以我得出结论,这不是普通空气,它比普通空气更纯。

在1775年4月26日,我在巴黎科学院宣读自己的报告。我对于普利斯特里的发现是知道的,所以在自己的实验报告里,也用了“脱燃素气”这个名称。

在1777年3月21日,我在巴黎科学院又宣读一篇所谓“极纯空气”的论文。一直到1779年,我把这些实验放在一起称这为“极纯空气”或为“生气”(vital air)。后来利用希腊文的“酸”和“根”两个字,组成oxigine一名。到1787年,我和三个人合作的《化学命名法》书里,才用了oxygene一名(我们现在翻译成氧气,德文里至今译成Sauerstoff,日文利用原字的本意,翻译成“酸素”,附带说一句,中文氧气的命名也有多次的变化,最早是在英国人合信所写的《博物新编》里使用的。

这本书在1855年出版,用了养气一名。后来到了1920年,郑贞文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的时候,加了气字头。后于1928年,中国化学会讨论决定,用现在这个氧字——编者注)。

1778年,我又把同一篇报告在巴黎科学院去宣读。这一次我没有再用普利斯特里的“脱燃素气”这个名字了,而是用“极纯空气”一名。

我又做了一种实验,把氧气和氢气(当时叫“可燃气”)放在一起燃烧的时候,可以得到很高的温度,可使铂熔化。我在1782年4月10日,在巴黎科学院当众做了实验,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认为这是当时能够得到的最高温度。

当时氢气就是由我开始用hydrogen这个名词的。从此我就更反对“燃素说”了。我曾发表了一篇最出名的文章,题目是《燃烧概论》。这篇文章成为反对“燃素说”的一篇最重要的论文。从此以后,有很多化学家就不再相信“燃素说”了。这也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论文,这篇论文曾经译成英文、德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

同类推荐
  • 走进科学丛书:万物由来的故事

    走进科学丛书:万物由来的故事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色彩斑斓,但五颜六色是从哪里来的?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古希腊大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各种不同的颜色是由于照射到物体上的亮光和暗光按不同比例混合所造成的。中世纪时,随着显微镜的发明,掀起了一个“玩光”的热潮。人们利用各种光学元件观察五花八门的光学现象。你看,凸透镜能将小字放大;凹透镜能使大字缩小;三棱镜更是好玩,一束太阳光经过它折射后,会形成一条色带,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奇怪!白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为什么会变成七彩色带了?英国年轻的科学家牛顿亲手制作了两个光学质量很好的三棱镜,并设计了一个“判决性实验”,来判定太阳光谱的形成原因。
  • 站在巨人肩上-从法拉第谈磁物理学

    站在巨人肩上-从法拉第谈磁物理学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千秋智谋上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千秋智谋上

    本书是针对酷爱军事的青少年编写的一部科普图书,通过海军装备、特种武器、空军装备、陆军装备来向读者介绍军事中的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知识。内容既生动有趣又丰富了青少年的头脑。
  • 极地动物探索大百科

    极地动物探索大百科

    本书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极地动物辑录成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贯穿始终,不仅可以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更能够激发读者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 图说令人难解的科学之谜

    图说令人难解的科学之谜

    随着科学的进步,许多未解之谜已有了答案,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科学的解释。宇宙是怎么诞生的?玛雅文明是怎么消失的?长白山天池有水怪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科学家们对这些问题也常常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图说令人难解的科学之谜》一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述了宇宙之谜、人体之谜、动植物之谜、考古之谜、地理之谜,通过了解未解的科学之谜,能让我们深切地领悟到自然的伟大,更能激发求知欲。
热门推荐
  • 伊人录

    伊人录

    人要体现出好与不好才接近生活,女主非傻白甜脾气有点骄傲有点不羁有点所以情节有时候也气死人,又爱又恨的类型。男主的话,正常类型。关于长时间相处最重要的除了包容与理解,再无其他。
  • 错嫁暴君:高中生皇后

    错嫁暴君:高中生皇后

    只因错食半仙爷爷的虾扯蛋,她穿越到了未知世界,却未能如愿母仪天下,杯具的变成了一只会说话的乌鸦;他娶她为妃,深宫险恶,她终究敌不过后宫那群莺莺燕燕,撒手人寰。老天却不曾想过饶恕她,重生,她依然是他的妻,他觉得最有利用价值却最冷落的妻,冷宫寂寞,墙外红杏分外妖冶,是不是……
  • 绝品好人系统

    绝品好人系统

    一个恶名昭彰、十恶不赦、人见人怕、罪无可赦的超级大坏蛋,获得了一个好人系统。只有做好事,才能消除罪恶,不然,就会被彻底抹杀!为了赎清罪恶,这个黑道上凶名赫赫的一方霸主,只能无奈踏上了那满负荆棘的洗心革面从新做人,为了活命的艰苦道路上。“老大有吩咐,今天,咱们帮派的活动是,集体去医院大抢劫,啊不——大献血?!”“老奶奶,你先不要过马路,让我来扶你过去!什么?你不是要过马路?”尽管,陈振泰觉得自己做好事很用心,可让他费解的是,为什么‘坏蛋’这个名头总是摆脱不掉?“哼,你这个大坏蛋……”妹纸们无限娇羞的说道。
  • 医护花丛

    医护花丛

    神秘身份的何俊回到了阔别三年的家,却陷入了一个庞大的阴谋。算计富二代的财富,寻祖传宝藏发展自己的事业,权利地位一个都不能少,且看少年快意人生!
  • 黄昏冥府

    黄昏冥府

    搞笑,语录,装X诗句,三大元素汇集而成的破书要上天。林在轮的第二个春天,林在伦终将逝去的青春,林在伦大战十三钗,奔跑吧-林在伦汝甚猛其牛腿之间,令母可知?—天天语录妖王?魅惑:瑶映千秋祸水,舍命陪,神仙也轮回。
  • 金玉暖

    金玉暖

    被世宗皇帝视若明珠的公主李画堂适婚,皇室选夫令下,一时群贤毕至,会于赤京,都说百年修得共枕眠,但婚事不顺,房事不顺,生子不顺,诸多不顺,缘深?缘浅?强扭的瓜也好,错配的鸳鸯也好,终抵不过日久生情。
  • 快穿之作妖的时空系统

    快穿之作妖的时空系统

    系统:为了宿主的幸福生活,我要努力升级!张宿主(懵):……我的老公竟然是我养大的?系统:为了让宿主不再装神棍,我要努力升级!张宿主(咬牙切齿):……为了更好接近任务目标,你就把我从御姐变萝莉了?系统:为了让爱惹事的宿主不再到处树敌,我要努力升级!张宿主(磨刀霍霍):这都是因!为!谁!要!升!级!系统:……升级容易么?唉!只晓得风花雪月的宿主真不让人省心。张宿主:……楚留香你别拦着我,我要跟这成天作妖的货决斗!这是一个努力上进的时空系统自(坑)强(蒙)不(拐)息(骗)、勇(不)往(择)直(手)前(段)的故事。本文又名《天天和自己的系统/宿主兵戎相见》注:男主是楚留香
  • 佛道本源

    佛道本源

    重生之人道佛双修,探寻世间万年道佛本源,
  • 传道诸天

    传道诸天

    一草芥偶得长生法,奈何天资愚钝,不屑叫嚣道”天道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先天不足后天补。“从此走上了与天地争造化的不归路。
  • 东武大帝

    东武大帝

    月球背面死而复生的夜难修!拿着一颗染血的弹头微微蹙眉!他百思不得其解!没有灵力的加持,这枚闻所未闻的‘暗器’怎会有如此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