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87000000009

第9章 行由品(5)

佛法要紧的是等待机缘,因此五祖告诉惠能大师,不要急于向外面传播佛法。其实,世界上无论什么人的成功,都不是侥幸得来的,都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万丈高楼总要从基础,一砖一瓦,慢慢地往上堆砌。所以,一个伟大人物的养成,须要养深积厚的工夫,所谓大器晚成。尤其佛法,讲的是因缘,因缘聚合则成,因缘不聚,则一切事情皆难成办。所以,世间上有很多人,往往看别人做事似乎比较容易成功,自己做事则困难重重,重要的就是他人的因缘聚合,自己的因缘不具足。

事实上,有时候速成的东西也不一定很好,就如树木,一年成长的树木,只能当柴火烧;三年、五年成长的树木,把它砍下来,可以做椅子、凳子;十年以上的树木,可以做栋梁。所以,五祖传法给六祖以后,就跟他一再地交代,佛法要对外弘传,必须等待机缘,六祖大师因此隐居在猎人队中,以待机缘。

反观现在的社会,尤其是青年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不耐烦,你要他学成以后,在那里待十几年,等待因缘成熟,他就不耐烦,他急于求售。所以,过去大陆丛林的师长常讲:“佛法不是黄鱼,也不是青菜、萝卜,你放心,它不会腐烂。”

佛法是等待有缘人的,像南泉普愿大师,在茅屋里一住就是四十年,真的是不求闻达于诸侯。为什么?他有道、有佛法,他能耐烦。有两句话说得好:“蛋未孵熟,不可妄自一啄;饭未煮熟,不可妄自一开。”蛋还没有孵熟的时候,不能随便把它啄破;饭还没有煮熟的时候,不能随便把锅盖打开。鸡蛋要等孵熟了以后,才能一啄;饭要等煮熟了以后,才能一开。因此,五祖开示六祖惠能大师“养深积厚,等待因缘”。这一点,无论是时下的青年也好,各界的人物也罢,都要知道,机缘就是一切条件具备了,只要因缘条件具足,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功;如果“万事皆备,只欠东风”,则如满山的花树,东风不来,也无法吐露芬芳的香味。

总之,凡事差那么一点点就不行,必须“万事具备,因缘具足”,只要因缘具备,自然“水到渠成”,如此即可无事不成。

九、“为法而来,不为衣钵而来”

我们要用怎样的态度听闻佛法呢?

在大乘佛教的一部《维摩经》里,曾经叙述这样一段事情: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跟随文殊师利菩萨及比丘们到维摩居士那里,去探望慰问他的病情。

在维摩丈室里,很多菩萨、比丘都站在那里,维摩居士看得出来,舍利弗心里好像很不以为然,意思是说,我们这么多的大人物到了你这里,你看,房屋里面一无所有,也没有椅子,也没有凳子,怎么不请大家坐呢?

维摩居士就问舍利弗:“尊者!你是为法来呢?还是为床座而来呢?”

舍利弗尊者回答道:“维摩居士!我们是为法而来,不是为床座而来。”

在《六祖坛经》里面,惠明曾经对六祖大师说:“我是为法而来,不是为抢夺你的衣钵而来的。”

有的人听闻佛法,只是因为好奇,他并不在意佛法里面讲的什么;有的人只希望在佛法里找一点消灾免难、增福延寿,或者发财之道;有的人在佛法里面,只希望获得看相、算命,预知未来祸福穷通之道。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听经闻法。

过去,印光大师在上海讲经:第一天,人山人海;第二天,听众一半没有了;第三天,愈来愈少。所以,印光大师就有一个感觉:好多人不是来听我讲经的,他是来看印光长的什么样子,是不是三头六臂。看过了,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和尚,还要再来听他讲什么话呢?所以,印光大师后来就发愿,用书信度众,不再公开讲说。

甚至于现在有很多人听闻佛法,他不求佛法如何印证,对自己身心有什么受用,你问他:“到哪里去?”

“去听某某法师讲经。”

“讲得好不好?”

“讲得好啊!”

“怎么好法?”

“听不懂啊!”

听不懂就是好。所以,在佛教里,法师讲经说法,要契理契机。契理容易,契机困难。意思是说,我们依循佛经,照本宣科,那样比较容易,但是要契合你的根机,让你能接受,就很难。假如我们有正确的目标、正确的认识,只是为佛法而来,为听法而来听法,那就很容易契合佛法了。

过去有一位法远禅师,他从南方到北方去参访归省禅师。南方较热,北方比较寒冷。在热带居住的法远禅师和道友一起到了北方归省禅师的道场,先到客堂挂单。从早上等到中午,也没有人来理会;到了下午,也没有人来接待。同来的道友饥寒交迫,天色暗了,气温更加寒冷,陆续有人生气地离开。

到了晚上,同来的人都走了,只留下法远禅师一个人。知客师父终于出来了,问他:“你来做什么的?”

他说:“知客师父慈悲!学人来到这里,想要亲近归省老禅师,我来求他传授佛法的。”

知客师听完,不分青红皂白,拿了一盆水兜头就往他身上一泼,他说:“我们老禅师没有时间会客,你赶快离开吧!”

法远禅师还是很虔诚恭敬地说:“知客师父大德!我从南方不远千里而到北方来求法,岂能被你区区一盆水就泼走呢?我一定要在这里等候归省老禅师。”

由于法远禅师求法热诚,终于被允许住下来,担任典座的职务,也就是煮饭、烧菜、做苦工。

当时的寺院里很清苦,几百个出家人,几乎每天都没有油煮菜。有一天,法远禅师拿了一点油,煮面给大家吃。这个事情给归省老禅师知道了,把他叫来质问:

“这油是我常住寺院所有,你怎么可以随便拿它来做人情,煮面给大家吃呢?现在你要赔偿。”一个贫穷的参学学人,哪里有多少钱能赔偿?

“你把衣单留下来抵押,人现在就可以离开了。”

佛法没有求到,衣单却被扣留了。但是法远禅师丝毫没有怨言,心中暗暗决定:“我还是去化缘,替人念经,有了一点钱,再来赎回我的衣单,再来求老禅师开示我的佛法,我就住在寺院外面大门口的走廊上。”

半个月以后,老和尚看到了,“叫你走,你怎么不走?你怎么住在我们的房子里?虽然是屋檐下,也是我们寺里的房子,你要缴房租。”

想要赎回衣单,不但没办法赎回,又要他缴房租。但是,经过许多考验以后,法远禅师终于得到老师的赏识,欢喜地把方丈、住持的位置传给他。

我们寻师访道,要经得起考验;我们服务社会,或者做任何工作、事业,都要能经得起考验,都要能受得了挫折。譬如求佛法,要为法而来,不是为了得到名闻利养而来。求佛法,要有真正的发心。学佛,佛要我们学他做什么?学佛就是学习本自具足的佛性,信佛也可以说就是相信自己,自己的如来种性无缺无余。学佛法要真正地为佛法而来,为悟道而来,为远离烦恼而来,为了生脱死而来,只要发心正,立愿广,所求的佛法自然能圆满成就。

但是,时下有一些人,念佛念了多少年,钱财给人家倒闭了,他就怪阿弥陀佛没有保佑他,他念佛是为了要保护自己的财产,然而从因果法则来看,钱财被人家倒闭了,是源于贪心,或是由于高利贷的交易,怎么能发财呢?再说阿弥陀佛不是你的财务经理、保险公司。所以,在佛法里面,我们往往都有一些不正当的要求,不合因果的法则。因此,用不合理的态度来听闻佛法,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我们要真正地为佛法,为真理,为完成自己的人格,为圆满自己的生命而来听闻佛法,这才有意义。

十、惠能大师悟道以后,怎么样生活?

在佛教里,悟道的禅师们如何生活?一般人往往对这个问题深感好奇,总以为悟道了以后,是不是就可以上天入地,神通自在,呼风唤雨?

事实上,神通和悟道不一样。悟道就等于从黑暗里面忽然见到光明,从迷惘里忽然见到真实。过去是错的,现在是对;过去是非的,现在是是的。所以,悟道的人,在悟的那一刹那,真是天崩地裂,山摇地动,不但过去的迷妄粉碎了,自己与宇宙虚空融为一体,现前的更是另有一番新的风光,是另一个真实恒常的世界。

因此,六祖惠能大师悟道以后,生活是怎么样的,今依据《法宝坛经》,提出六点来说明惠能大师悟道以后的生活境界。

侮辱不以为耻:惠能大师从广东到黄梅的时候,五祖弘忍才见到他,就讲了一句非常伤害他的话,五祖弘忍说“南方人是獦獠”,就是还没有开化的人,而惠能大师并不以为这是可耻。他是悟道的人,因此有这样的修养。

卑屈不以为贱:惠能大师在五祖弘忍的门下,在磨坊里推磨、舂米,所谓“腰石舂米”,即使脚受伤了,一样随众作务,任凭怎样卑屈的工作,他也不认为下贱。因为在悟道者的世界里,工作是神圣的,为众生服务更是责无旁贷。

艰难不以为苦:根据《六祖坛经》记载,惠能大师一生充满艰难困苦,到处被恶人追逐,魔难重重,就是隐居在猎人群里面,和猎人为伍,一住就是十几年,他也不以为苦。因为,悟道的人,苦不算什么,你认为很卑贱的,在他认为很尊贵;你认为是可耻的,对悟道的人来说,这些都不足以挂碍在心上。

恩宠不以为荣:“侮辱不以为耻,恩宠也不以为光荣”,六祖惠能大师在世的七十多年岁月里,他的前半生虽然充满磨难,后半生则是备受荣宠。例如,则天太后请他上朝,赐给他袈裟,请他到朝中供养,用黄金绣成袈裟、用黄金铸造的钵来供养他,乃至于讲经的经盖,都是用宝贝、珍珠串成,每次赐给他绢布、绸缎,都是几百匹,甚至于国家把他以前新州故居重建,改作国恩寺,六祖惠能大师也不以为荣宠;因为外在的荣宠于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迫害不以为意:六祖惠能大师一生受到的迫害无数,光是行刺他的就有三次,虽然命如悬丝,但是他“为法忘躯”,不以被恶人迫害为意。

度众不以为烦:惠能大师一生说法、传法,他对真理无比地热情,从来不知道何谓灰心。所以,一个悟道的人,他本身对众生,对真理,感到有一种责任感;悟道的人,他觉得自己有力量来担当;悟道的人,不但不向佛菩萨求消灾、增福,甚至于求菩萨一切众生的苦难都由他来担当。为什么?有信心的人就有力量,悟道的人,东南西北都是安乐的净土。

同类推荐
  • 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

    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

    本书为读者精心搜集了最经典的禅宗小故事,每一则佛禅意蕴的故事都充盈着佛教智慧,蕴含着人生真谛。书中从禅宗故事和生活感悟出发,运用禅理,回答了人们在工作及生活中的各种困惑,通俗易懂,发人深思,有助于人们身心的成长和升华。
  •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个圣经故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个圣经故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个圣经故事》是一本了解《圣经》的理想读本。本书精选100个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圣经故事,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圣经》的基本内容、主要人物、文化精华和思想要旨,同时也充分领略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同《圣经》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巨大魅力。《圣经》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多、被人们阅读得最多的一本书,它历经两千年,至今不衰。今天,全世界有10亿以上的人把《圣经》当作他们的精神食粮,《圣经》被译成1800多种文字,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一本书。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应该了解和掌握《圣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知识。特别对于我们中国人,《圣经》是学习西方文化、了解西方历史和社会的必读书。但是《圣经》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人物复杂的作品,再加上中西文化差异,对普通读者而言,在短时间内掌握它并非易事。鉴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个圣经故事》,全书精选100个经典圣经故事,并有机结合文字、编写体例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为读者打造出一个立体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使读者在提高阅读和学习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 道教

    道教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讲到宗教时,曾说:“大凡人类奉拜相同的神和信仰相同的祖宗,也可以结合成一个民族”,根据这个道理来看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国固有的宗教是道教,道教崇奉的是“虚无自然元始天尊(王)”,相当于一般人通常所称的上帝,这就是中国人所奉拜的相同的神。而我们信仰相同的祖宗就是黄帝,大家都知道我们都是黄帝的子孙,因此道教是我们大部份中国人所信奉的宗教。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现代人的心灵圣经;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以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弘一法师半缘艺术半缘佛,将两世人生集于一身,虚云大师世寿120岁,经历过五朝四帝,两位大师的经历与才华令世人瞩目,本套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高僧大德的觉悟,为人处事的标竿。40副插图,含弘一法师亲笔书法。
热门推荐
  • 摄邪

    摄邪

    一双阴阳之瞳,一眼入亡灵之梦五年前,天道现世。天陆正邪两派争相抢夺,而就在众人生死相搏之际,天道却是消失无踪。五年后,正邪两派高手窥得天机,天道竟是伴随大凶之兆再次出世,可天道究竟何物?大凶之兆又是指什么?
  • 贺新婚一

    贺新婚一

    相传这人死后便是踏上了黄泉路,黄泉路前有条忘川河,河上有座奈何桥,桥旁立着记载人前世今生的三生石。路过三生石的人总会停下来看看,不过看了又如何,过桥之后,望乡台上孟婆递给你一碗孟婆汤,便是再念念不忘的人,刻骨铭心的事也都成了过眼的云烟。只是,凡事都有变数,总有些人温存着执念,宁可做鬼,都不接那碗孟婆汤了却此生。一个两个还可,愈发的多起来,阎罗殿终是留不下这些鬼,又不能放任着去凡间。只好一个一个的还愿,没了牵挂,也就都转世轮回去了。不过这愿还多了,也发现了些门道。执念深的无非是挂念这人世间的爱恨情仇......
  • 亦泪——勿忘初心

    亦泪——勿忘初心

    楚江月隐忍了10年,只为有朝一日能够为自己的爹娘报仇。在报仇完过后,爱上了一个人——聂明霆。从此,聂明霆开始漫长的追妻之路。5年后,两人成亲了。却在成亲之日,被人搅乱了,因此,2人分道扬镳。50年后,未娶妻的聂明霆和未嫁人的楚江月见面了。
  • 寻找张丽华

    寻找张丽华

    这是一个偏执的故事,一个悬疑的故事,希望读者能耐心读下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些神仙不厉害

    这些神仙不厉害

    微风拂过伴着阳光吹向路人的脸庞,带着阳光的温暖。
  • 杀手狂妻:腹黑魔帝请接招

    杀手狂妻:腹黑魔帝请接招

    她本是杀手界至尊,第一杀手组织青龙会大龙首,一次意外,她惨遭爱徒出卖,魂穿五百年后!什么?卧床三年?大夫人夺权?青梅竹马还跟别人跑了?昔日爱徒更是以她的身份勾搭域外神使,一统璃琼玄域,号称“瑶光圣皇”!——瑶光圣皇,造化无双,仙人相助,万世流芳!“这贱人在我死后还要败坏我名声,真是该杀!”饶是顾云瑶城府极深,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不禁叱骂一声!可是,这又能怪谁呢?若不是那个疯子狂到闯入高手云集的青龙会,逼她出手,她又岂会被徒儿篡位成功?“死疯子!就算我顾云瑶重生五百年后又如何,让你五百年,我一样可以杀的了你,还有我的好徒儿,你们...都给我等着,一个都逃不了!”
  • 关于我们的情书

    关于我们的情书

    你是否也会有这样一个人,你不会时时刻刻刻意去记起,甚至在他没有出现之前都并没有觉得他有什么特别,偶然一天,人海中发现他,心脏骤停,便再也放不下,再也躲不开。那时才知道其存在的意义,一眼万年。矜贵安静有钱方正&可萌可甜戏精裴西希方正一脸无奈的摸姑娘的头,满眼温柔你怎么知道我不喜欢你……
  • 我和闺蜜的那些事儿

    我和闺蜜的那些事儿

    这里面主要以女主角的身份,来讲完的一本故事。这里面充满了欢乐,恋爱,悲剧,恐怖,这个故事此起彼伏,女主她不喜欢男生因为她觉得男生非常没用,再加上女主在很小时候父母离婚,造成了她冷漠无情的性格,但是她的闺蜜,在她小学时出现了,陪她度过了初中,又到了高中,就这样一路走着,走着....
  • 妖娘的前世今生

    妖娘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穿越前后都是一个样子,我的命运就这么不堪吗?!为什么我生来就要遭受这些痛苦,每天都用面具示人?--奚恬瑶不,瑶瑶,你只需要卸下伪装,做自己就好。--齐宇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