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87000000030

第30章 忏悔品(3)

过去,在山西五台县昭果寺,有一位解脱禅师,他曾经蒙文殊菩萨指示心印,后来更加谦卑地为大众服务,年月一久,功行日高。有一天,文殊菩萨想要试验他的修行,趁他早晨为大众煮早餐,做稀饭的时候,出现在解脱禅师的前面,解脱禅师看都不看一下,文殊菩萨大惊,上前就说:“喂!我是文殊菩萨!我是文殊菩萨!”

解脱禅师应声便说:“文殊自文殊,解脱自解脱。”

文殊菩萨一听,知道解脱禅师是真的觉悟了。因为解脱禅师能够觉悟自性,肯定自己,所以能“文殊自文殊,解脱自解脱”。

因此,研究《六祖坛经》、参禅学道的人,应该知道,自性五分法身香不从外得,要从自己的自性上去证悟,因为解脱不在他人身上求,你自己能悟道,当下就能获得解脱。

三、什么叫做无相忏悔?

忏悔,对于一个修行人而言,有非常大的作用。

所谓忏悔,六祖大师说:“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忏悔就是要我们反省、改过、迁善。

根据经典所说,凡夫一日所作,功少过多,甚至举心动念之间,无非是罪,无非是业。这些罪业就像乌云遮日一般,障蔽了我们的佛性,使我们在生死海中流转,轮回不已。

不过,佛经也说,一个人不怕犯罪,只怕不忏悔。忏悔可以消除罪业,好比衣服脏了,身体脏了,只要用水洗一洗,自然就干净了;田里的秧苗,只要禾苗茁壮,旁边纵有一些杂草,也起不了作用。

又如投一把盐在一杯水中,水的味道奇成无比,如果再多添加一些清水,咸味自然转淡;一块石头,把它放在船上,借着船的浮力,它就不下沉。

忏悔一如法水,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忏悔就像船筏,可以运载我们到解脱的涅槃彼岸;忏悔譬如药草,可以医治我们的烦恼百病;忏悔好比明灯,可以照破我们的无明黑暗;忏悔一似城墙,可以摄护我们的身心六根;忏悔有如桥梁,可以引导我们通往成佛之道;忏悔犹如璎珞,可以庄严我们的菩提道果。在佛教的万千法门中,无论我们修学哪一个法门,都必须以清净无垢的心田去纳受,因此忏悔是必要的修行。

忏悔,可分为“事相”上的忏悔与“理性”上的忏悔。

事相上的忏悔,就是借礼拜、赞叹、诵经、布施、行善等行为而行忏悔。事相上的忏悔,只要有一分的忏悔,就减一分的罪业;有十分的忏悔,就减十分的罪业。如同一个生锈的铜器,你用一分的力量擦拭,它就洁净一分;你十分用心、用力,把铜器上面的铁锈统统去除,就十分的明亮、清净,这是事忏。

理性上的忏悔,是观实相之理,来达到灭罪的忏悔。也就是以我们的般若智慧,从真如理体上观照罪业的自性本来空寂,所谓“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时罪亦灭;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罪业是由妄心所造,只要妄心不起,当下即无罪业可言。所以,在佛光山万寿园有一首对联说:“永念亲恩,今日有缘今日度;本无地狱,此心能造此心消。”罪业是由我们的妄心所造,既是妄心所造,只要妄心一息,则罪业如霜露,日照即散;又如千年暗室,一灯即明。这种观照“实相无相”,觉悟“罪性本空”的忏悔法门,称为“无生门忏悔”,也就是〈忏悔品〉所讲的“无相忏悔”。

依照佛经记载,忏悔的方法有多种,但均不离事忏与理忏。

天台宗所谓忏悔有三种方法:

1.依戒律门忏悔:精持戒律,夙夜不懈的修持,犹如大火,烧去一切情识障。

2.依功德门忏悔:常行功德,供养三宝的修持,犹如春风,拂去一切烦恼障。

3.依无生门忏悔:勘破生死,修习无我的修持,犹如净水,洗去一切知见障。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提出“忏悔六根观普贤菩萨法”,即忏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罪障:

1.忏悔眼:若有眼根恶,业障眼不净,但当诵大乘,思念第一义,尽诸不善业。

2.忏悔耳:耳根闻乱声,坏乱和合义,由是起狂乱,犹如痴猿猴,但当诵大乘,观法空无相,永尽一切恶,天耳闻十方。

3.忏悔鼻:鼻根着诸香,随染起诸触,如此狂惑鼻,随染生诸尘,若诵大乘经,观法如实际,永离诸恶业,后世不复生。

4.忏悔舌:舌根起五种,恶口不善业,若欲自调顺,应勤修慈心,思法真寂义,无诸分别相。

5.忏悔心:心根如猿猴,无有暂停时,若欲折伏者,当勤诵大乘,念佛大觉身,力无畏所成。

6.忏悔身:身为机关主,如尘随风转,六贼游戏中,自在无罣碍,若欲灭此恶,永离诸尘劳,常处涅槃城,安乐心恬泊,当诵大乘经,念诸菩萨母,无量胜方便,从思实相得。

忏悔是灭罪增福的最好法门,有关忏悔的对象,佛经举出十种:

1.可以对诸佛菩萨忏悔。

2.可以对父母忏悔。

3.可以向儿女忏悔。

4.可以对师僧忏悔。

5.可以对弟子忏悔。

6.可以对领袖忏悔。

7.可以对檀越忏悔。

8.可以对善友忏悔。

9.可以对所化忏悔。

10.可以对龙天忏悔。

忏悔要发心,至诚发心,罪业才能消除。因此,无论是向诸佛菩萨,或是对父母、师长等人忏悔,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发露。忏悔须要至诚恳切地表白自己所犯的过错,不可覆藏,就如病患找医生看病,如果不把病症说出来,医生不能正确诊断、开药方,病就不会好。所以要发露不覆藏,如果有所隐藏,忏悔就无法得到完全的清净。

2.要真心地改往修来。六祖大师说:“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罪不灭,后过又生。前罪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因此,忏悔最重要的,是要真心地改往修来;懂得“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才是真忏悔。

四、如何忏悔?

前文提到忏悔有很多法门,现在再从具体的方式与事例进一步说明忏悔的重要。

俗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必改,善莫大焉!”佛法里有两种伟大的力量:第一,是自性不作恶;第二,是做了能忏悔。

忏悔是认识罪业的良心,是祛恶向善的方法,是净化身心的力量。一个人不怕造业,只怕不忏悔。例如佛世时,印度的阿阇世王曾经犯下了弑父篡位的弥天罪业,后来因为忏悔,终能得救。中国的悟达国师,累劫冤业感生人面疮,透过忏悔,终于冰释多生仇恨,并且留下一部《慈悲三昧水忏》,利益后人。

不过,一般人在平常都不会想到要忏悔,一定要到什么时候才肯忏悔呢?

◆有病的时候,病苦折磨,他想到要忏悔了。

◆受苦的时候,艰难困苦来了,他想到要忏悔了。

◆困难的时候,做事时,这项不如意,那样不顺心,他想到要忏悔了。

◆年老的时候,他想到过去年轻时候种种非法、种种不是,就容易忏悔。

◆无力的时候,感到自己没有力量了,那时候就想到要忏悔了。

知道自己错了才懂得要忏悔,往往悔不当初;甚至身陷牢狱才知道自己做错了,更是懊悔已嫌迟。所以,我们忏悔,要在平常的时候,要在我们有办法的时候。

如何忏悔愚迷、骄诳、嫉妒等恶业?《六祖坛经》说,佛弟子平日于佛前依下列三段文忏悔发愿,可以增长我们忏悔的力量:

“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迷妄所染,从前所有的愚迷恶业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所染,从前所有的憍诳恶业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染,从前所有的嫉妒恶业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载,在家信众的忏悔法有五种:一、不谤三宝,乃至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二、孝养父母、恭敬师长;三、端正身心,以慈悲、道德待人;四、六斋日不杀生;五、相信因果。

除了上述的忏悔方法以外,一般佛教徒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如下六种忏悔:一、说好话忏悔;二、捐善款忏悔;三、勤劳服务忏悔;四、成就他人忏悔;五、用感恩报德的心忏悔;六、以礼佛谢罪的心忏悔。

忏悔是生活里时刻不可或缺的美德,例如:穿衣的时候,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如何能不忏悔?如何能不想到母恩难报呢?穿衣服的时候,想到这件衣服是工厂里的工人一丝一缕慢慢地织成,我能不爱惜它吗?所以,穿衣服就可以忏悔。吃饭的时候,所谓“吃现成饭,当思来处不易”;所谓“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拔毛戴角还”。一粒米所以能到我们的口中,那是经过了农夫的耕作,工人的制造,商人的贩卖,同时还要结合水分、土壤、阳光、空气等宇宙间所有的因缘、力量,才能成为这一粒米给我们充饥填饱。我在吃饭的时候,怎么能不感恩忏悔呢?所以,在佛门里,饭前要念供养咒,饭后要念结斋偈,在吃前三口饭时要说:“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断恶、修善、度众,主要的,就是要忏悔、感恩、发愿。

忏悔不但可以灭罪,而且可以增福。依经典记载,忏悔可得五种福德:终不远离一切圣人;一切众生乐见乐闻;入大众时,不生怖畏;得好名声;庄严菩提。

忏悔之后,罪业是否究竟清净,可以依忏悔当时的情状自我审查。

忏悔的相状有三品:

下品忏悔:全身微热而眼出泪。

中品忏悔:全身毛孔发热出汗,从眼出血。

上品忏悔:全身的毛孔和眼睛都出血。这是最高的忏悔。

一般人学佛修行,无不希望与佛菩萨感应道交,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有感应,有的人没有?感应的原理就如同“月现江心”。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菩萨就像一轮皎洁的明月,常游在毕竟空里,对大地众生没有分别心,只要众生心中清净无垢染,就像江河的水澄澈无波,月亮自能影现江心。所以没有感应的人,不能责怪天上没有月亮,应该怪自己的心海不清净。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只要我们能时常借着忏悔的法水来涤净心垢,自然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

五、何谓自性自度?

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一再强调,学道的人要自己度自己,不能完全依靠别人,所谓“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一个学生读书求学,如果完全依靠老师,自己不用心,绝不会有太大的长进。所以,学佛修行,三分靠老师,七分要靠自己,要“自性自度”,能够觉悟自己的自性,才能自度,这才是究竟之道。

有一位瑞岩禅师,他每天早上起来,总要先叫自己:“主人公!主人公!”然后自己回答:“有!有!”然后说:“你要醒一醒!你不要给人欺瞒!”自己又再答:“我要醒一醒!我不给人欺瞒!”所以,有一首诗偈说:“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本性,心外求法,哪里能求到自己的根本呢?

白云守端禅师在杨岐方会禅师处参禅,久久不能开悟。杨岐禅师很是挂念,想方便开导。有一天,杨岐方会禅师问守端禅师:“喂!你过去拜师父学道,你的师父是谁?”

“我的师父是柴陵郁禅师。”

“柴陵郁和尚是开悟的禅师,你知道他怎么样开悟的吗?”

“我的老师有一次过桥的时候,跌了一跤,就觉悟了。”

“跌一跤,怎么觉悟呢?你怎么证明他觉悟的呢?”

“他跌了一跤以后,说了一首偈语:‘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杨岐禅师听了之后,便发出呵呵的怪笑声走了。守端禅师却因老师的一笑,辗转反侧,整夜失眠。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到法堂请示杨岐禅师:“老师!为什么您一听我说柴陵郁禅师的诗偈便发笑不已?我有说错了什么吗?”

杨岐禅师道:“你这个家伙!真没出息!你看我们寺院前面的广场上,经常有走江湖的在那里变把戏,弄个猴子在那里跳来跳去的,他们卖力表演,无非是为了博得观众哈哈一笑。你这么没有用,我跟你一笑,你竟然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可见得你比玩猴把戏的人都不如,你还能参禅悟道吗?”

白云守端禅师一听,若有所悟地愣在那里。老师又说:“不必想,不必分别,懂就懂了,悟就悟了。”

于是老成守道的白云守端禅师,经过老师这样的方便权巧,一笑也能把他笑开悟了。

梦窗禅师因为在梦中梦见自己踢中了砖瓦,因此开悟了。他也有一首诗说:“多年绝地灭晴天,听得重重碍影物,一一眼中踢砖瓦,等闲踢中虚空物。”

此外,佛光禅师听到打板的声音,他开悟了。中峰明本禅师看到清泉流水潺潺流动,他也开悟了、玄沙师备禅师走路,经过一个山沟,一个不小心,踢中了一个石块,打到了自己的脚背,“喔!好痛啊!”他这一痛,痛得开悟了。所以,过去很多的禅师,听到打板的声音,开悟了;饭碗跌破地上,开悟了;一听钟声,开悟了;一听鼓声,开悟了。但是,今天我们不要说听到钟声、鼓声、板声,我们不能开悟,就是打雷,我们也不能开悟。过去有一位天然禅师,他就是听到打雷开悟的。

有位香严智闲禅师,在沩山禅师处参学,久久不开悟。沩山禅师一见智闲禅师就说:

“听说你在先师百丈处,闻一知十,闻十知百,聪明伶俐,很了不起。不过,我现在有一个问题问你:未出娘胎前,什么是你的本分事?请试说一句看看,我为你印证。”

智闲禅师茫然不知应对,沉思了一会儿才说:“请禅师替我解说!”

沩山禅师道:“我说,那是我的见解;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

香严智闲于是回到僧堂,把所有语录经卷搬出来,左翻右翻,竟然没有一句合乎应对的话。叹息道:“说食不能当饱,画饼岂可充饥?”因此便把所有典籍付之一炬,发誓说:“这辈子不研究义学了,从今以后好好做个粥饭僧,免得浪费心神!”

香严禅师于是辞别沩山禅师,到南阳慧忠国师昔日住过的地方禁足潜修。有一天,在除草的时候,无意中抛掷一块瓦砾,击中竹子,发出清脆的一声,“叩!”因而豁然大悟!所以,他就说了一首偈语: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成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悟道的偈语一说,传到沩山禅师那里,沩山禅师还不放心,就派另外的一个弟子仰山禅师,来考试智闲禅师。他说:“我听说师弟你悟道了,不过,有时候光从字面上去知解是不算的,你如何从心地法门体悟自性,请道一句。”

智闲禅师就说:“过去穷,我还有立锥之地;现在穷,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

仰山禅师把这个话回去禀告沩山禅师,沩山禅师一听,说:“啊!他是真的悟道了!”

禅,是一个机缘,是累积多少年的修行,到了那么一刻,众缘具备才能开悟。

南宋的时候,有一位张九成,听到蛙声一叫,开悟了。于是写下一首诗偈:“春天月夜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么时谁会得?岭头脚痛有玄沙。”

听到蛙叫,可以开悟;看到花开,可以开悟;看到花落,也能开悟。六祖惠能大师听到《金刚经》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大彻大悟,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崇奉佛教,尝以居士而嗣黄龙祖心之法的宋代诗人黄山谷,有一次参访晦堂祖心禅师,闻到花香,开悟了。晦堂禅师就问他:“你有闻到香味吗?”

“好香喔!”

禅师说:“我何尝隐瞒你什么吗?”

意思是说:“你看,这么好的禅、道,不都给你了吗?”其实,这不是晦堂禅师给黄山谷的,是黄山谷自己的机缘成熟了,因此他悟道了。

同类推荐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 弘一法师开释人生

    弘一法师开释人生

    弘一(1880年-1942年),俗名李叔同,幼年时名文涛,又名广侯,字叔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别号息霜,又称晚晴老人。生于天津河东,祖籍山西洪桐,明初迁到天津,因其生母本为浙江平湖农家女,故后来李叔同奉母命南迁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纪念其先母。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教育家、画家,重兴南山律宗第11代祖师,为著名的佛教僧侣。本书摘录弘一法师的言论和处世经典,结合佛家开化众生的智慧故事,于大师的谆谆教诲之中,于珠玑智语的佛家文字之中,戡破现世的迷网,在大师“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悠扬偈语抚慰下,为自己开拓一片心灵的净土,去感悟人生的甘味。
  •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诗》是对禅宗诗歌偈颂的体悟与阐释,探讨了历史上五家七宗的禅僧们所创作的修禅悟道诗偈,同时对禅宗形成之前的禅僧诗歌、禅诗美学境界、禅门七家之外的禅僧诗歌,也都设有专章加以阐释,将禅的精华要义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使读者深入透彻、直观亲切地领悟禅的精髓要义。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见过两正平方为负吗

    见过两正平方为负吗

    暗恋的青春,我们都有过,最欢喜的莫过于,我们互相暗恋,最终不被错过。
  • 奎恩的KENSHI冒险记

    奎恩的KENSHI冒险记

    “这是一个曾经文明兴盛,如今却在蛮荒中挣扎的时代;这是一个多数人混天度日,却也有许多精英涌现的世界;这是一个处处充满险恶,同时又不缺乏友情与爱情的故事。”——首席学士阿鲤记于《奎恩的KENSHI冒险记》卷首。阿鲤私下道:“故事毕竟是故事嘛,总会有些艺术加工。但我以蜂巢族的人格保证,奎恩大人本人的人格魅力绝对要高出我讲的故事无数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抗战之特战兵魂

    抗战之特战兵魂

    第二部《抗日之血色獠牙》开始连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第二部以武汉会战北面战场展开,然后接上第一部的剧情。第二部还是以纪实为主,重点讲述国军的会战。
  • 再见前夫,久别不必重逢

    再见前夫,久别不必重逢

    六年前,林清霖用着最决绝的方式,结束掉和秦时逸的爱情,他出国疗伤,她回归家族。六年后,再相逢,他变成了高高在上的秦家继承人,而她依旧过着看似光鲜亮丽的美好生活,事业蒸蒸日上,未婚夫的用心呵护。面对再次出现的秦时逸,林清霖毫无还手之力,由着他予取予求,生意她让;心——统统都属于他!是为六年前的亏欠,更是爱的痴心绝对。可惜在这场艰难的爱情中最后是她背负小三的名声被众人唾骂、公司被夺、赶出家族、重病生死未卜……“秦时逸,真好,欠你的我都统统还清了。”
  • 梦回故乡

    梦回故乡

    序言我的童年正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亲身体会到日本鬼子扫荡时条男的惶恐和艰难,所见所闻这的人们不分白天黑夜和日本鬼子斗争,巧妙打击日本人的方法,多少人多少年如一日抗击日本鬼子,最后英勇战死杀场。旧中国门第观念迷信思想,重男轻女的意识害人不浅,我仅用一对青年男女的经历证明为人父母的种种思想的错误。以及如何看人、选人、做事的方法。我的故乡解放前是拉锯地主,国民党占领的时候,人民日子过得很艰难,国民党地方逛横行乡里,巧立明目欺压百姓,强娶强嫁、人们日夜盼望八路军共产党早日到来。解放前人民吃尽了苦,解放后人民喜气洋洋、高高兴兴发展生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被封了十万年

    我被封了十万年

    “刚破关就被五人追着砍,丹田崩坏,修为殆尽,差一点当场去世,只记得那日阳光明媚,万里晴空,像极了我曹泥马呢,太虚仙帝。”——取自某帝日记摘要。
  • 十界主宰

    十界主宰

    武帝重生,二世崛起!征战十界,主宰天下!手持惊天神器,从此掌御六道轮回!一战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