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87000000002

第2章 前言(1)

古人说:

人生最大幸福事,

夜半挑灯读坛经。

在禅宗庞大的典籍中,《六祖法宝坛经》被视为是一部无上的宝典,在中国佛学思想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力量;宋明两代理学家的语录,也深受此《坛经》影响。因此,《坛经》不但在佛教里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代国学大师钱穆尤其将之与《论语》、《孟子》等书并列为探索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更是禅学的伟大著作。西方人瓦茨氏(AlanWatts)认为《坛经》是“东方精神文学的最大杰作”。

在迈入21世纪的今日,学禅已蔚为世界潮流,例如在美国,“禅”被列为训练航天员的课程之一,因为到了太空,必须停留一段相当长的时日,如果没有禅定的力量,寂寞无聊的时间不容易打发。

禅是什么?禅是不立文字,禅是言语道断,禅是自然天成的本来面目,禅是我们的本心自性。禅不是出家人的专利,也不是只有深山古刹里的老和尚才参禅入定,因为禅就是佛性,所以人人都可以参禅。

禅有无限的意义,无限的内容,无限的境界,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点禅的素养,对于自己心境的拓宽,精神的升华,人格的培养,心物的调和,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例如:一句难堪的言语,一个尴尬的动作,一段不悦的往事,在禅的洒脱、幽默、勘破、逍遥之中,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因此,禅之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六祖法宝坛经》是一部阐述人人真心本性的重要经典,它指出我们真正的生命,因此,也可以说是一部充满生命智慧的宝典。

《六祖法宝坛经》一共分为十品,各品要旨分别陈述如下:

第一《行由品》,是六祖大师自述他的身世,以及求法、得法乃至弘法的种种历程,也是本经的序分。

第二《般若品》,记述六祖应韦刺史的请益,而为大众开演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法义,谓“若识得自性般若,即是见性成佛”。这是《六祖坛经》最重要的一品,本品将禅的价值、意义发挥得非常透彻。

第三《决疑品》,记述六祖大师为韦刺史解释达摩祖师何以说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设斋了无功德以及念佛往生西方的疑问,并以《无相颂》揭示在家修行法。

第四《定慧品》,集录六祖大师为大众开示“定”与“慧”体用不二的法义。也就是说明曹溪的修行法门是以定慧为本,而定慧是一体的,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又说此修行法门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第五《坐禅品》,记述六祖大师为闻法的大众开示修习禅定不是在着心、着静和不动上修行。坐禅的意义是: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禅定是: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因此,我人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第六《忏悔品》,收录六祖大师为来山听法的广韶及四方士庶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及“无相忏悔”,说明忏悔、四弘誓愿、无相三皈依戒等意旨。

第七《机缘品》,汇录六祖得法后,在曹溪弘化时,与无尽藏、法海、法达、智通、智常、志道、行思、怀让、玄觉、智隍等各方学者师资投契的机缘。

第八《顿渐品》,乃六祖大师为神秀的门人志诚禅师开示“南能北秀”二人所教示戒定慧的差异。因旨在叙说“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第九《护法品》,记载神龙元年(705)则天太后及中宗下诏迎请奖谕六祖大师的经过,也就是说明当时朝廷尊崇六祖及拥护佛法的情形。

第十《付嘱品》,是说六祖大师临涅槃时,教导弟子如何举用三科三十六对来说法,才不致失却顿门禅宗的宗旨,并记述六祖迁化前后的经过情形。

在开始讲述《坛经》的十品经义内容之前,先就本经的思想源流、历史价值、版本等等,加以说明、分析,归纳出下列十项,方便大家对《坛经》有个初步的认识。

一、《坛经》的思想源流

谈到《六祖坛经》的思想源流,当然必须从禅的起源开始说起。

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陀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佛陀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传付将来。”

这是《五灯会元》里载录的一则著名公案——拈花微笑,说明禅宗衣钵传承,是根源自灵山会上佛陀传法给摩诃迦叶。之后历经各时代的传承,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东来,播下禅的种子,为东土禅宗初祖。此后五传至弘忍,其下六祖惠能,南宗巍然卓立,波澜壮阔,大放异彩,开演为五家七宗,应验了达摩祖师“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预言,也奠定了隋唐禅学的黄金时代。

从西天到东土,禅,虽然因为环境的变迁,地域的不同,语言文字的差异,产生了多种的风貌,或为菩提,或谓般若,或指禅那,或名三昧,或唤本来面目,或称第一义谛,或曰涅槃妙法,或说究竟常乐,或云圆满自在……名相百千,但本质一如。就像黄金,可以制成耳环、手镯、戒指、项链,形相诸用虽异,金体不变。

从西天二十八祖传至东土诸师,禅,有时质直如大地,生长万物;有时幽寂如溪壑,深静清凉;有时磅礴如江海,势力威猛;有时含纳如丛林,庇荫众生。而禅的传承,始终是本着佛陀“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旨,延续着“正法眼藏”。

《坛经》的《行由品》说,惠能大师早年听客诵《金刚经》,当下有悟;后来五祖弘忍为他讲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而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般若品》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又说:“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这与佛陀当年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揭示“众生自性当中具足三宝的无量功德,人人皆有佛性,都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都有喜好清净和乐的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机缘品》说,六祖得法后,至曹溪弘化,无尽藏比丘尼问他既不识字,怎么能够理会《涅槃经》要义,惠能大师自信地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惠能大师认为一切经书,大小二乘,十二部经,其目的是为了让迷人开悟,愚者心解。万法本在自心,应从自心中证悟真如本性。所以,语言文字只是方便开启法门的工具,可见六祖是彻底落实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宗旨。

佛陀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说法也不离人间,因此有关佛陀教化众生、六度四摄的思想,乃至人伦、世用的经典,比比皆是。例如,谈到孝道人伦,《杂阿含经》说:“供养于父母,及家之尊长,柔和恭逊辞,离粗言两舌,调伏悭吝心,常修真实语。”《五分律》载:“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坛经

疑问品》教导在家居士修行则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又《般若品》说:“佛法在世间,不禽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惠能大师这种“不离世间觉”的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禅宗初祖至五祖延续的潜形山谷、肃然静坐的宗风截然不同,他使禅宗进一步通俗化、社会化,充分阐扬了佛陀的人间佛教思想。

因此,追溯六祖惠能的《坛经》思想源流,可以说是直承自于佛陀的心法。

二、《坛经》的历史价值

所谓“佛经”,是记录佛陀教化众生的真理语录,又称“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根机)。历代以来的佛教作品,除了佛经以外,唯一被世人尊称为“经”的,就是这部传诵千年的《六祖法宝坛经》。

《六祖法宝坛经》,略称《法宝坛经》、《坛经》,是惠能大师的言行录,由弟子法海集记,和孔子的《论语》一样,具有不朽的历史价值。《坛经》,为什么称为“坛”?这是源于刘宋时代,求那跋陀罗三藏法师在广州法性寺创立戒坛,并立碑预言“将来当有一位肉身菩萨到此坛受戒”;后来在梁天监元年(502)时,又有一位智药三藏法师在此坛畔种了一株菩提树,也预言“将来有一位肉身菩萨在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唐高宗仪凤元年(676)二月八日,六祖惠能大师即在此坛受具足戒,并在此菩提树下开始传佛心印。其后说法虽不只限于此坛,但他的门人弟子为了重视由此坛开始的纪念性,所以将六祖前后语录统称为“坛经”或“法宝坛经”。

关于《坛经》的价值,可略从两方面来说明:

1.禅宗典籍之王。禅门中,人才辈出,各宗各派的祖师大德多留有丰富的著作或语录,因此禅门典籍其量之多,可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其中,《坛经》是禅宗最早的一部语录,元代德异法师说:“大师始于五羊,终至曹溪,说法三十七年。沾甘露味,入圣超凡者,莫记其数……五家纲要,尽出《坛经》。”又说:“夫《坛经》者,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北宋明教契嵩禅师说:“伟乎《坛经》之作也!其本正,其迹效;其因真,其果不谬。前圣也,后圣也,如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复之,浩然沛乎!”所以《坛经》为佛学圣典,流传久远,堪与有“经王”美誉,富丽广阔的《华严经》,圆通畅达的《法华经》媲美,而受人崇敬,被尊为“禅宗典籍之王”,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2.禅门思想革新:达摩东来,以“壁观”教人安心,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达到佛教真理。至六祖惠能大师,由于他对传统修行方法、教义阐示的革新,使中国禅有了划时代的发展。从《法宝坛经》里,我们可略窥一二。

一行三昧——《定慧品》里,六祖大师谓一行三昧,就是能在一切处无论行住坐卧都能经常修行一正直心。他反对持“常坐不动、妄心不起”为一行三昧者,他说:“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又说:“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因此,任何人若教人如此习禅,那是最大的错误。

禅——早期以“守心”或“诚心专注”来解释禅,因此有所谓“看心、观静、不动”。惠能大师为了革新这个观念,作了新的诠释。他说:

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坐禅品》)

住心观净,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顿渐品》)

惠能大师认为“禅”不仅是蒲团上的静坐,而是超越一切的框框,所以禅不再是以调身、打坐为唯一修行的功课,禅的主旨是在“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定与慧的修行关系——有说“先定发慧”,有说“先慧发定”,惠能大师则说:“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其次,又以灯与光来比喻定慧之间的关系:“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定慧品》)

净土念佛修行法门——一般僧俗以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西方。《坛经》说:“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又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疑问品》)惠能大师认为吾人本性之中即具有西方三圣的慈悲喜舍及平等真心,所以主张吾人在现实生活中能实践五戒十善、慈悲喜舍,当下即是西方,现生即到极乐净土。

《坛经》中超越传统佛教教义而具有革命性的学说,俯拾皆是,促成了禅在中国灿烂辉煌的发展,乃至成为今日安定社会人心的重要法门。因此,《坛经》的高度历史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三、《坛经》的各种版本

《坛经》的版本,从曹溪原本到敦煌本,历代以来经过多次的增删修润,版本不断地改编和刊行,内容和组织多有出入。因此,现代对于《坛经》版本的考据和研究者相当多。其中,日本的宇井伯寿所作的《坛经考》、关口真大所作的《禅宗思想史》(1964)、柳田圣山所作的《初期禅宗史书之研究》(1967)及我国学者胡适所作的《坛经考》(1930、1934)与《禅会和尚遗集》等,都曾提出相当的见地。

佛光山于1989年也曾以“《六祖坛经》之宗教与文化探讨”为主题,举行国际禅学会议,来自美国、澳洲、法国、中国香港、意大利、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二十多所大学的教授和学者,热烈地发表他们的研究论文,集成《佛光山国际禅学会议实录》付梓刊行。1994年12月,佛光山“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编印的《禅藏》,结集《坛经》等禅宗重要典籍,将之分为四部五十册,作标点、分段、注解、校勘等,方便大众阅读了解。

《坛经》的版本,可归纳为五种:敦煌本、惠昕本、契嵩本、德异本、宗宝本。

1.敦煌本:是近代从敦煌所发现的写本,约成立于780—800年间。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题为“南宗顿教最上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共一卷。

2.惠昕本:近于敦煌本,晚唐僧惠昕参考古本改编删定而成。编定的时间,约在宋太祖乾德五年(967)。据《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所载,惠昕所编共有三卷十六门,现存二卷十一门,为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晁子健于蕲州所翻刻,流传至日本,由京都堀川兴圣寺再行刻印。今言惠听本,即指日本京都堀川兴圣寺藏本。

3.契嵩本: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契嵩禅师发现了古本《坛经》,依此校勘,由吏部侍郎郎简出资刊印。契嵩本与惠昕本相距约八十九年。从敦煌本不分卷、惠昕本的二卷十一门,到契嵩本的三卷十门,《坛经》所具有的品目模式,大致确定下来,为后代一般流行本所沿用。

4.德异本:元代僧德异深感《坛经》为后人删略太多,失去六祖禅法的原貌,因此花费三十年的时间,遍求古本,终于在通上人处觅及古本。于至元二十七年(1290)刊印此古本。

5.宗宝本:至元二十八年,广州报恩寺僧宗宝得到三种《坛经》版本,见其互有得失,于是将三本合校成一本,全一卷十品。明太祖洪武五年至成祖永乐初年(1372—1403)顷,刊行《大藏经》,将宗宝本编入《大藏》,因此宗宝本就广泛地流传下来。

至今对于《坛经》的版本、内容等,虽然多有争论,但是宗宝本一直是明代以来最为流行的版本。

四、《坛经》的修行观念

《坛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深具影响力,它所揭示的修行观念,为佛教传统修行方式注入活水,促使禅宗蓬勃发展。今略举三点说明如下: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文字版)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文字版)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热门推荐
  • 衣袂翩翩引公子

    衣袂翩翩引公子

    梦,通往前生。她是挥斥方遒,斩将杀敌的常胜女将军,才貌在这世间皆是翘楚。可人生无常,正当她春风得意之时,遇上了一个从此改变她人生轨迹的男子。她以为,遇上的是知己好友,是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的幕僚,遂以诚相待他,给了他权力支配自己手中的势力。欣赏他尊重他,后,又日久生情,按她看过的话本,这样的故事发展大多是以幸福结局结束。但这并不是话本,她如此聪明,一旦开始有了怀疑,循着蛛丝马迹去,总能发现真相。可真相让她在夜里总是辗转反侧,若是戳穿,他与她必会势不两立。思量许久,感性赢了理性,于是她选择隐藏起来,希望有一天他能及时收手。这样的选择,让她走向了万劫不复。后世史书中,关于她的记载也只有寥寥几笔,她终究是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辗转几世,他上穷碧落下黄泉,终于找到转世后的她,想重解当年之事,却发现困难重重,危机四伏。熟悉的人就在眼前,却不能开口说起从前,兜兜绕绕后两人是否会真正在一起?他是否真如上一世一般恶毒狠心?男女主五官正,三观也正,结局还未定,来看的你说不定能参与结局的书写哦~还请多多支持~
  • TFboys青春恋人

    TFboys青春恋人

    曾经不追星的她,因为他的出现,变成了追星族,曾经大题小做的她,以为他的出现,变得小题大做曾经默默无闻的她,以为他的出现,变得热情好客,曾经年少无知的他们遇见了美若天仙的她们,又会发生些什么呢?
  • 悍妻需宠服

    悍妻需宠服

    爱着一匹野马,家里却没草原,那么就眼睁睁看着马走?方法有二:要么将自己变成野马,要么将她训成家驹。这是一部很简单小文
  • 斗罗之主宰之剑

    斗罗之主宰之剑

    这是,一个主宰之路!他,誓要一剑灭苍穹!……
  • 大学学不到的人生技能

    大学学不到的人生技能

    人生之路,需要在社会实践的课堂上继续深造,人生技能,需要用辛勤的付出才能获得。人生的一部书,需要我们每个人用生命去构思,去著述,去描绘,去创造。本书突出介绍了适用于青年学子的生存技能,包括方圆处世与人际沟通的技能、善结人脉与寻常“贵人”的技能、防范小人与识别诓骗的技能、求人办事与拒绝他人的技能、时间管理与个人理财的技能,等等。
  • 神呀,答应我

    神呀,答应我

    [花雨授权]在他面前,她也未免丢脸丢得过分了吧!走在路上,踢块石头也会踢到他头上;第一次破口骂人,正好被他逮个正着;请他吃个饭,居然因为价格太贵而拖着他落荒而逃。天啊!她的迷糊、她的任性、她的顽皮,都被他看透了……
  • 都市之至凡仙尊

    都市之至凡仙尊

    【都市超爽文】至凡仙尊意外穿越,回到了高中时代随着实力的回归,越来越多的阴谋浮出水面。这里有抓鬼,这里有降妖,这里有服魔,还有修炼。这里有情,这里有爱,这里有伤,还有着别离。点开书籍,体验不一样的都市修仙。
  • 倾世医后:陛下,请放手

    倾世医后:陛下,请放手

    她嫁了他,他爱上她,却毁了她的人,伤了她的心。历经磨难后,她终于有机会得以远离他,可他,却追上她。爱妃,别逃了,非要我把你锁在后宫你才肯安安静静做我的的皇后么?不,陛下你错了。慕容熙已死,此世间,再无慕容皇后。我沫熙发誓,此生再不入后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逍遥小农场

    逍遥小农场

    苦逼小菜农张一田家遭厄运,先有无耻大伯咄咄逼人,后有权贵恶少无理欺辱,正所谓么欺少年穷!一夜之间得到神农传承,从此穷屌丝开始逆袭人生!种良田、开农场、打权贵、泡美女……我是张一田,我为自己的农场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