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83300000005

第5章 不要做焦芽败种

芝峰法师是我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之一,他在焦山佛学院担任教席时,一口浓厚的温州乡音,令人如堕五里雾中。两年的课程下来,我只听懂他常说的一句:“你们不要做焦芽败种!”然而,这短短的一句话却在我生命里散发出无限的热力。

一九四七年,我从焦山佛学院离开以后,即遵从师命,随他到宜兴白塔山大觉寺礼拜祖庭。这时,当地的小学刚好缺校长一职,有鉴于教育对乡里建设的重要性,我应邀留下,为乡民服务,同时也着手展开我兴教救世的理想。那年我二十一岁。

白塔学校学生二百八十人,老师很少,我不但一人身兼数职,从办理教务到主持训导,从低年级教到高年级,可说是疲惫至极。

在枪声不断的暗夜里,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想到东晋时代的道安大师,虽生逢战乱之世,却不畏艰苦,行脚各处,聚徒译经,弘法不断;北周时代的灵裕禅师,虽处于毁佛法难,却无视危险,率领同侣,昼读俗书,夜谈佛理……就在他们的努力与坚持下,佛教得以继绝存亡,免于灭教厄运。吾等后辈佛子身受法益,又何忍坐视佛法衰微,甘于做个“焦芽败种”呢?于是,我决定和同道合办《怒涛月刊》,并且在课余时,冒着生命的危险,赴各地张贴海报,街头演说,鼓吹“革新佛教”的思想。

后来,我见地方不宁,难申己志,而当时机缘已趋成熟,便与一批有心振兴佛教的同道相约,前往南京图谋发展。此时适逢荫云和尚开明接纳,表示愿将华藏寺交付管理,所以我们就当仁不让地接收下来,并且订定新僧规约,要求寺众共同遵守,期能借此引起他寺响应,同为振兴佛教而努力。

当时的南京真可谓风云际会,盛况一时,徐州的《徐报》看重我们虽然人数不多,年纪也都很轻,却颇思有一番作为,所以特来邀请我们编辑《霞光》副刊,宣扬佛法。可见即使是埋在贫瘠土壤里的种子,只要自己本身健全,终会萌发幼苗,钻出地面;即使是生在万紫千红中的嫩芽,只要肯努力伸出枝头,也能引起他人的瞩目。最怕的是已经败坏腐朽的种子,或者正被利养之火熏焦的芽苞,掺杂其中,因为它们只会尽其所能,影响整体的继续生存。

果然,我们的积极作为引起寺内旧僧的强烈反对,他们勾结土豪劣绅,处处对我们施加压力,甚至买通军阀贪官,几次置我们于死地。就在这出生入死的日子里,我将老师的那一句“不要做焦芽败种”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勉励,竟然获得一致的共鸣。因为我们都宁可死而无憾于大众的托负,也不愿意生而有愧于十方的信施。

一九四九年,在深夜唤醒睡梦中的道友、同学,一同赶搭最后一班轮船,到台湾续佛慧命。

船身在惊涛骇浪中逆风而行,显得飘摇不定,我目视远方,只见黑茫茫一片,不知所以;再回望故乡,已渐行渐远,渺不可及,心中不免忧恸起来。这时,老师的那句话就像警钟一般,在耳边及时响起。在夜色朦胧中,看着漆黑的海水,竟像极了家乡那条运河,勾起我儿时的回忆,我蓦然惊觉:其实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具有“不做焦芽败种”的性格了。

记得家乡扬州土地贫瘠,经济落后,里人多以剃刀(理发匠)、菜刀(做素菜)、剪刀(裁缝师)三刀为业,但是我从小就立志做大事,立誓不以“三刀”为伍,后来又看到来乡诵经开示的法师们,个个威仪庄严,在心中自然而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十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扬州一些寺院的大和尚成群结伴来乡避难,笃信佛法的外婆获悉,立即煮菜办斋,邀请他们来家里应供。茶余饭后,在大家的怂恿下,我随便认了一个师父。就在他们即将把我带走的时候,我突然仰头问他:“我可以带外婆一起去吗?”

“当然不可以啊!”他慈眉善目地笑着回答。

我又接二连三地问道:“我可以带母亲一起去吗?”“我可以带姐姐一起去吗?”

外婆的坚毅、母亲的明理、姐姐的勇敢,一向是我最钦佩的,但是大和尚回复的答案居然全部都是否定的,令我大失所望,故而就此作罢,不愿跟去。

就这样,我错失了一次出家的因缘,但是我终不于此懊悔,因为一年多以后,我在栖霞山巧遇志开上人,蒙他接引剃度。他,是一位真正为教为民牺牲奉献的高僧大德!

虽说我是志开上人惟一的入室弟子,然而他从不把我视为他一人所有,对我百般呵护,相反地,他动辄给我棒喝打骂,并且将我置于大众之中,让我在大冶洪炉里历经千锤百炼。我常想:如果当年我糊里糊涂地随着那位扬州大和尚出家,在小庙里修行办道,享受丰厚的供养,想必日后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株温室里的花朵,那里经得起时代风暴的几番冲击呢?

念及家师对我的种种期望,老师们对我的种种教诲,我总是坚定地告诉自己:“无论将来路途如何艰困,我一定不要做一个焦芽败种!”想着想着,不知不觉中,竟然睡着了。当我从微曦中醒来,才发现船已驶进基隆港口。我们一行百余位僧侣上了岸,由北部走到南部,又由南部走回北部,全台湾竟然没有我们容身之地,所到之处,不是吃闭门羹,便是被白眼相待。

我们的脚底磨伤了,衣衫也经不起日晒雨打,破了好几个洞,肚子经常是饥肠辘辘。行脚途中,人数逐渐减少,乃至到后来寥寥无几,最后大家决定各奔前程。

之后不久,蒙中坜圆光寺收留安单,我在那里发心操持苦役,后来又前往苗栗法云寺看守山林,因为能刻苦耐劳,颇得寺众信任,但始终感到长久下去,固然温饱无虞,却不能对台湾佛教的正信前途有所助益,所以在一番考虑后,告辞他去。

接着,我应邀主编《觉群周报》,由于主事者未能按照创报人太虚大师的原意发展,因此我宁可拂袖而去,不为斗米折腰。二十六岁那年,我被选为佛教会常务理事,当时南亭、慈航、东初等诸位长老都一一落选,自感年纪太轻,又与负责人理念不一,决定不受此职,于是写了辞职书。许多人批评我不识抬举,不知时务。

来台初期,也曾为中广公司撰写广播稿,并且帮《人生月刊》前后义务担任主编达六年之久,同时又经常在《自由青年》、《勘战日报》、《觉生月刊》等多处报章杂志投稿,弘扬佛法,承蒙大家厚爱,一度被誉为“佛教文艺明星”。当时曾有不少教外刊物、社会报纸,以重薪聘请我当编辑,作记者,虽然我贫无片瓦覆身,但终究因为这些工作都不是为佛门服务,所以被我毅然婉拒。

一九五三年,我在宜兰雷音寺落脚,经济贫穷倒还不是严重的问题,治安单位今天调查,明天临检,有时传你过去问话,有时前来取缔法会,将整个教界搞得草木皆兵,才是最为无奈。

即使在这种种恶劣的环境下,我还是创造了许多台湾佛教史上“第一”的佳绩,例如:第一所幼稚园、第一座讲堂、第一支歌咏队、第一次电台弘法、第一次环岛布教、第一次家庭普照、第一个星期学校(儿童班)、第一次乡村布教、第一次有佛教纪念品……凡此所凭借者无他,只不过自始自终,我一直坚持“不愿做焦芽败种”的信念罢了。

目睹当时许多同道见佛教风雨飘摇,在物质、精神的压力之下,纷纷见风转舵,另谋出路,我深感痛心。在择善固执多年以后,我一再地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证明了出家的路是无限地宽广,要选择成为佛教的护法长城,还是成为僧团的败卒逃兵,端视自己是否甘愿做一个“焦芽败种”而定。

谨记着“不要做焦芽败种”这句铭言,固然使我在逆境中倍增勇气,也让我在顺境中不致迷失。一九五七年,蒙获各地信徒之助,为我在新北投购置了一栋景致优美的花园洋房,命名为“普门精舍”,供我写稿,不但使我得偿夙愿,拥有一方安住写作的天地,而且供养还算丰厚,生活过得怡然自得。

但是为了安顿随我学佛的一批青年,以及扩大佛教在文化方面的力量,住了没多久,我在大家一片可惜声中,将房舍让售给他人,以所得款项,买下三重埔的一座楼房,成立“佛教文化服务处”,没想到后来竞成为佛光山文化事业的摇篮。至今想来,仍为当年这份果敢、无私无我的决定感到自豪。

万事起头难,佛教文化的推展工作在最初时也历经一番辛苦,还好弟子们都没有“焦芽败种”的性格,在大家同心协力的奋斗之下,法务蒸蒸日上。一九六四年,我将“佛教文化服务处”扩迁到高雄大圆环边,中山路与中正路交叉点的一所房子,因为交通方便、闹中取静,众人咸认是一块上好的吉地。尽管环境稍趋平顺,我并没有因此而踌躇志满,仍然一本初衷,时刻留心观察现势,擘画佛教未来的前途。

三年后,我再度出乎信徒的意料之外,将这块大家眼中的黄金地段出售,买下一座荒芜的山地。这时,其他已一无所有,而刚刚创办的“寿山佛学院”又开学在即,许多人为我担心不已,更有一些人笑我愚痴无智。

经过多年的惨淡经营,各种佛教事业在这片荒地上渐渐开展起来,如今已向外拓展至各地。如果当年我耽于安乐,如何能有现在佛光山岛内外的百间道场?如果当年我心愿褊狭,如何能有今日遍布世界各处的佛光会与佛光人?

至今我年届七十,仍行脚各地,弘法不辍,曾经有人问我:“何必要这么辛苦?这么卖力?”“何必要把佛教事业做得这么多?这么大呢?”这一切都不为了什么,只是为了不做焦芽败种,尽一个佛子应尽的责任罢了。

出家近一甲子来,目睹一些出家未久的人,以为修行就是要去住山闭关,倡导出家就是要不问世事,心中真是良感哀痛。千百年来,佛教之所以未能维持盛世,历久不衰,不正是被“焦芽败种”之流,将法义扭曲,把佛教弄得几乎消失隐没?幸赖历代一些气度恢宏的祖师大德们力图发扬,才使得佛教在迭经变乱之后,还能够绝处逢生,长存不辍。所以我一再勉励徒众:为了亿万众生的法身慧命,我们绝对不能做“焦芽败种”!

你看!在大自然中,砂岩里的小花因为能够突破困境,故能接受阳光的照耀,绽放出美丽的奇葩;湍流中的小鱼由于能够逆流而上,故能享受洁净的源流,展现出活泼的生机。它们都努力求上进,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何况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呢?因此,我们不必叹息自己的地位卑微。有用的人,即使接受一点小因缘,也能点石成金,做得轰轰烈烈;无用的人,就是付予一桩大事业,到最后也只是“无声息的歌唱”罢了。

君不见古今中外,有多少伟人豪杰虽然家世清贫,但因为努力不懈,所以能功成业就,光耀门楣;又有多少不肖子孙,即使继承万贯家财,却由于自甘堕落,非但败光所有产业,甚且使父母蒙羞。假如任何行业的人都有“不做焦芽败种”的发心立愿,又何患无成。

在各国的历史中,不乏有忠贞爱国之士,即使国难当头,犹能力挽狂澜,振衰起弊;但也有许多扶不起的阿斗,纵使赋予重责,掌握政权,不但没有作为,甚且亡国败种。

可见“焦芽败种”并非天生本质如此,亦非后天环境造成,而是完全在于我们的心念,如果我们能一心向上,则百福临门,万家生庆;一心趋下,则千古成憾,亿劫不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创造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工程师,所以,我们不要小看自己的潜能,如果我们都能自许“不要做焦芽败种”,则不但自己获益无穷,也能令整个社会蒙受多利。

(一九九五年元月)

同类推荐
  • 伊斯兰文化新论

    伊斯兰文化新论

    本书综合运用文化学、宗教学、社会学、哲学的相关理论,用一种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方法和别具一格的表述语言,将伊斯兰文化放在一个广阔的人类文化大背景之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分析,并且在分析其特点时往往与其他文化如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等做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的学术风格。本书在相对意义上构建了伊斯兰文化研究的新框架和新体系,拓展了我国宗教学的领域,丰富了我国宗教学的内涵;同时在伊斯兰经济文化、法文化、伦理文化、教育文化、生态文化、婚姻家庭文化等领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佛教博大精深,各种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往往使初学者望而生畏。针对这种情况,本书采用了符合现代人知识结构和快节奏生活特点的问答模式,将艰深晦涩的教义和纷繁复杂的宗派传承历史一目了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您轻松阅读。
  •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少了发现幸福的心境。本书选择了许多经典故事,从心境、生命、自然、逆境、修养、生活等方面,以禅悟的境界为读者诠释了幸福的本意,是一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幸福宝典。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舍得的艺术

    舍得的艺术

    本书作者星云大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谈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应积极看待生命、正确对待金钱与财富、注重培养待人接物的人生修养、正确处理感情问题、对社会知恩图报等等。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你是我所触不到的光

    易烊千玺你是我所触不到的光

    小的时候,她的成绩很糟糕,贪玩,从她知道了这个世上还有个他开始,她就已经深深迷恋上了她,她不信世上有一见钟情的事情,但她却亲身感受到了,从此,她认真学习,终于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她爱易烊千玺,很爱很爱,但他却是她一生中,所触不到的光。她不奢求什么,只求自己能看他一眼,就够了,因为她明白,易烊千玺,对于她来说,是遥不可及的……
  • 爱在心髓世界流淌

    爱在心髓世界流淌

    平凡的如同尘埃的女孩,游走在贫困和富有,在大山深处品味爱和被爱。在几经生离死别之后,一切归于平淡,而流淌在心扉的爱在延续,传递......
  • 嫡女小妾

    嫡女小妾

    一个清晨,还未出阁的华云初被当朝骠骑将军李如风光着身子抱回了华家。一夜之间,她变从相府千金变成了人人嘲笑鄙夷的破鞋。不得已,她只得委身于他做妾……新婚夜,他恶狠狠的对她说:“我从来不碰别人碰过的东西!”当夜,他睡在了另一名小妾的房里,而她流泪到天明。众人的鄙夷,下人的蔑视,她在将军府的生活如履薄冰。本想,她就在那三间小屋中不问世事,了却一生。不想,他几次三番的相救却是引起了她满心的涟漪……
  • 安徒生童话精选(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安徒生童话精选(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一代童话大师安徒生倾尽毕生心血打造了一个瑰丽的幻想王国,在这个“献给未来的一代”的神秘世界里,有为了心上人的幸福甘愿化作泡沫的小美人鱼,有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变成了白天鹅的丑小鸭,有全心全意解救变成野天鹅的哥哥们的小公主艾丽莎……她们扣人心弦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爱情、梦想和勇气的惊人力量。与此同时,冻死在新年街头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穿着根本就不存在的“新衣”的荒唐皇帝、活活变成自己的影子的附庸的可怜学者……又让我们动容于底层劳动者生活之艰辛、社会投机者手段之奸猾和普通民众认识之浅薄。安徒生的童话充满了诗意的美和戏剧性的幽默,是一部集浪漫与现实、歌颂与讽刺、希望与幻灭于一体的跨时代经典巨著。
  • 我是飞蛾扑向你之追婚

    我是飞蛾扑向你之追婚

    在胜利的统治者眼里,战火像烟花一般开出绚烂的花朵美好,这些战火将会把那土地上的污垢,全部烧尽,同时又为他带来新的财富和权力。这些不安于现状的统治者们又如顽童一般,随意的将战火点燃,完全无视那些在战火中惨烈的死去的人们,在他们的眼中,这些人的惨死是有价值的,会很好的树立起他的震慑力,他很需要这些人为他的宏图大业,奉献出他们的一切。战火最多,最频繁的一直是中原大陆,因为是那大面积的冲积平原……
  • 诡话与饮品

    诡话与饮品

    一家特别的茶水铺,在这里可以点任何现实存在的饮品不需要付钱,但需要讲一个符合其相应价值的真实诡异故事,我是这里的老板桑异,欢迎光临,本店正在营业
  • 冥冥之书

    冥冥之书

    亲情、友情、爱情……弱肉强食的修仙世界中,肉体凡胎之人究竟要经过怎样的磨砺,才能守住那一颗纯粹而炽热的初心?
  • 庶女重生:毒女倾天下

    庶女重生:毒女倾天下

    前世的苏叶漓讨厌极了花厌,讨厌他带着调戏意味的叫着自己小娘子,讨厌他的玩世不恭。直到她被嫡姐和自以为可以给自己带来幸福的男人残忍伤害,火场之中的她看到了让自己以前讨厌的男人被人按在地上却还在嘶吼着自己的名字。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叫自己全名,也是她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名字是那么的好听,带着恨意和歉意的她想如果人有来生的话,她定不会在他叫自己小娘子时露出厌恶的目光而是由心的回应他一句小相公。苍天有眼她终回到了那一年,这一世的她决定报仇雪恨不再重蹈覆辙,同时守护住自己要守护的人。“小娘子。”“小相公。”“苏三小娘子。”“花家小相公。”从此以后坊间流传着:一花一叶一世界,一生一世一双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不当反面教材

    快穿之不当反面教材

    修炼了500年的虺蛇,紫玥要面临一种独特的修炼方式,在平行时空拯救被世人所误解的“反面教材”,或命运悲催的悲情人物。待到功德圆满时,羽化为龙,飞升上仙。
  • 命之路

    命之路

    印风以为自己站在武之颠峰,才发现这才是武的开始。冷酷的外表优柔寡断的性格带你进入一个接一个的奇幻。高潮起落不断的战斗,应接不暇的武术技巧让你进入武的世界。